万水千山“粽”是情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f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那个年代,最美好的日子总与吃有关,没有诗情画意,所有的节日总在母亲的操劳下过得有滋有味,充满了童年少时满满的回忆。
  过完春节,日子没什么盼头了,懒洋洋地等来了同样懒洋洋走来的春天,到处都是“鼻啦汗水”的,紧小心慢小心还是弄湿了鞋,弄脏了衣裤,浑身上下泥迹斑斑。母亲是严厉的,嘴上喊着收拾,心里却装满了善良与慈悲,即便挨打那也是象征性的:儿娃子们,哪个不淘气。
  惊蛰的钟声,仿佛惊动了春梦,母亲揣来了荷包蛋,放的是红糖,有色有味,只有我和父亲才有这样的口福,两个妹妹及母亲都只剩下喝红糖水的份了。最惊艳的是绿,悄不在意,竟染尽了乡村的山山水水。
  母亲的梦索绕在江南水乡,缠绕在父亲的梦里,丝丝绵绵,断断续续,跨越万水千山,所有的乡愁浓缩成一枚小小的火车票,一辈子从没有夫妻双双把家回过,依如当年各奔天涯,母亲也许是为了逃婚才混入支边大军的,家里姊妹七个,符合支边条件,她们是定项招收,直接进了新疆正在筹建中的七一绵纺厂,父亲听说后一路追赶,父亲是独子,十三岁丧父,仅有一妹,按理说不够支边条件,只因一纸婚约,千山万水的追来,他的执着成就了一份姻缘。
  不知道是机缘巧合,还是鬼使神差,父亲是裁缝世家,三代手艺人,十六岁拜师学艺,来到新疆,已是一个满师的人材,被乡政府接收大员哄骗到了芦草沟,一呆就是大半辈子,或许只为包粽子方便。
  五一劳动节没有口舌之实,农村天天都是勞动节,全为另一个节日的到来而忙碌起来,期盼之中,端午节粽子的清香弥漫在每一个单调的日子里,母亲问我们,想不想吃粽子?我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想!那就割芦苇叶子去。芦草沟,顾名思义,最不缺的就是芦苇,闲长在有水的大渠小沟里,按照母亲的要求,叶子越大越好,挎上镰刀就往西河坝而去,身后传来母亲的叮嘱声:多弄点,说不定你七纺阿姨也要呢!
  自从我记事起,七纺阿姨便是我们家在新疆的唯一亲戚。阿姨比母亲大两岁,有一个令我倍感自豪的哥哥和一个十分痛爱我的姐姐,至于表妹,在我的童年记忆里未曾留下丝毫痕迹。每当暑期,最盼望的便是哥哥的到来,我们一起放羊,一起割草拾柴禾,也一起偷吃队里的西红柿、黄瓜和西瓜等农副产品,整个夏天玩得不亦乐乎。等到土豆玉米熟了,哥哥的自行车驮满了母亲为他准备的大包小包的土豆、玉米,满载而归。
  过去的老乡是可以当亲戚走的,邻居更是可以当亲人一样被信任的,每当母亲出远门都会把钥匙寄放在邻居的阿姨家。芦草沟乡唯有我们三队与九队的江苏人最多,等我有记忆后,我们家的左邻右舍全都是江苏老乡或者是半个子的江苏老乡。端午节的头一天夜里,母亲就将晾干的芦苇叶和马镰浸泡在了卡盆里。芦草沟不产稻米,但我们家却从来不缺大米、糯米及糯米粉。父亲带着两岁的我第一次回老家探亲,在无锡的某个天桥上差一点将我丢失,父亲带我回老家时母亲正大着肚子,父亲带上我,多少有点儿炫耀的意思。延续香火似乎是父亲最大的事业。妹妹两岁时母亲才回了趟老家,婆媳第一次相认,为了显示孝敬,回来时多了一个奶奶。从此乡情亲情不断,大米、花生、糯米、糯米粉源源而来,以至产生了一句笑话:锅里有稀饭,笼里有馍馍,一时成为笑谈。
  包粽子的那天,有几个邻居阿姨前来帮忙,与芦苇马镰同时浸泡的还有糯米、红枣和早已腌制好的咸肉。而我最喜欢干的活就是炒花生米和芝麻,浓郁的清香充满了整个老屋。母亲一般都会包两种粽子,一甜一咸,为了便于区分,甜的用线绳捆绑(裁缝家从不缺针线),咸的用马镰捆绑,有梭有角,芳香各异,母亲总不忘将她的乡愁散发出去,张家几个,李家几个,王家上下共有几口,无一遗漏,至少每人都能尝个味道,母亲的味道,触动了对遥远的家乡浓浓的思念!很多年之后我满怀父辈曾经的热情,求学于父母的故乡。走过春夏秋冬,记住了乡愁的味道,我一直搞不懂母亲为何会舍弃这锦绣江南水乡千里迢迢地跑到那么个相对闭塞的小山村?不知不觉之中使我身不由已地沾染上了两种性格:一边柔情似水,一边粗犷豪放。所谓中庸成为我终生无法逾越的境界。
  又是端午节,写下廖廖数语,父母皆已仙逝,埋在了天山脚下一个叫石人沟的旱地梁上,撂下孤独的我独自惆怅!老家留有一百多平方米的根,在你们的故乡,想回就回吧!成双成对地回。奶奶早已不在了,不知你们是否还能相聚?那边的世界还好吗?突然我似乎弄明白了,难道说父母背井离乡远涉千山万水只为给我一个不一样的故乡?
  没有了母亲的端午节,只能去超市里选购,母亲:想你!念你!万水千山,呼你唤你!只为再品尝一回那淡淡的糯米清香,淡淡的芦花香,淡淡的马兰花香……等着我,无论千山万水,只求再续一季糯米稻香……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其他文献
每到秋天这个季节,麦香飘过记忆,飘过屋舍,风中浓浓的烟火气息就将记忆滋养放飞。记忆中,秋收是一道风景,是一幅画。秋风拽着我的长发,扯着我的记忆,酸酸甜甜的滋味不时涌上心头。  此时此刻,我想说点什么,却又无法说些什么。  锋利的麦芒总刺向我的喉咙。  民以食为天。在一个个金黄的季节,在一个个麦香的季节,我们渐渐远离饥饿的恓惶,远离贫穷的胁迫……  人老一年,麦黄一时。一根烟的功夫,满山满洼的粮食都
期刊
岁月静好,我们的家园始终坐落在鲜花丛中。从地面,到空中,无论物质贫乏,还是丰富,一片清香……  1978年的冬天并不寒冷,我家新屋落成,暖阳高照。  那是瓦房一排六间,坐北朝南,地基石头砌成,砌到地面1米高后,里生外熟,里面是土坯,外面是青砖,砌至二米五,木梁结构,一层芦苇席稻草泥饼掲面,黑瓦盖顶,土坯院墙,朝南建了两个高高的门楼。  父亲和二叔各分三间。次年春天我们从祖屋老宅搬出,从此一大家人分
期刊
大年初三,我下沉来到社区。此时,社区战疫集结号已吹响,仿佛已置身于疫区。  身为“新兵”的我直接上战场,难免有些忐忑,要完成电话摸排建居民微信群这项工作,手捧一大摞住户信息表,亦步亦趋地跟着“老兵”。细听她们说话的语气、默记她们询问的重点、体会她们沟通的方式,一声问候,传递着彼此的熟悉;一番家常,把要了解的人員流动情况、健康状况和困难诉求,尽在掌握之中;一句叮嘱,把“勤洗手、少出门、出门戴口罩”的
期刊
新年的钟声,是新旧更替的界碑,是人生岁月的履历表,是游子默契的心灵相约,更是旅途劳顿中人们依依惜别的故乡情怀。而此起彼伏的爆竹声声则是辞旧迎新的美好期待,绽放的礼花则是对亲人翘首以待的遥远祝福。相聚在电视银屏前等待着的一声声钟声,敲出的是夜幕下绚丽的景观,盛装下迎来的是一个崭新的开始。举国欢庆之余,所不同的只是时间的差异。  就像这丝绸之路的边城一样,虽与内地相距千万里、有着晚两小时的时差,但年复
期刊
张老师从教育战线退休20年有余,可身子板硬朗着呢。  一日,张老师邀请老同事前来相城家中叙旧。席间,陈老师颤微微地打开一个纸包,里面是几块冰糖。尔后郑重其事地递给张老师的孙女一块,说:“吃吧,孩子,甜着呢!”张老师的孙女略显迟疑,心想:大白兔奶糖,我都吃腻歪了,啥年代了,我一个高校才女,还吃它。张老师的一个眼神,孙女心领神会,赶忙接住糖块,第一时间放进嘴里,并向陈老师表示谢意。  张老师的孙女,对
期刊
1944年阴历正月初4,父亲出生于黄土高原无定河畔一个没落的书香官宦世家。他的曾祖父,祖父曾先后及第进士并为官一方。  然而,事过境迁,沧海桑田。关于那一世的辉煌,眼前能看到的,便是祖坟里那两块久经风霜,依然肃穆屹立着的两位祖先的墓碑,和一座虽然破旧,却处处显露着主人曾经显赫地位的,一座黄土高原所特有的窑洞院落。  依稀记得,随着父母搬离这块出生之地的时候,我大概只有10岁左右。  古老的院落,沿
期刊
女儿一直都期待一支钢笔,虽然,她的小手写出的字还一个个站乎不齐,排乎不整。  假期来了,所有的梦想都可以尝试一下,买回一瓶蓝色墨水,找出一支闲置已久的钢笔,转开笔环,吸饱一袋墨水,已经很小心了,可再小心,手指还是沾染了一些墨,且慢慢的擦去,再洗得干净,指间也留下了若有若无的印记。  这些墨啊,像那旧日的痕。  忘了自己是几年级开始用钢笔。那时,钢笔的标牌不像现在的这般繁杂,一排排钢笔被摆到小卖部的
期刊
真正离开老庄子已经16年了,那个连梦中都不常常梦到的大湾社,在我今晨睁眼的一刹那突然毫无理由地闯进了我已经清零的脑海里,我告诉自己:这是想家了。  其实,现在庄子上和我同样大的伙伴都离开了,早已成了五湖四海的外鄉人。想想自己都早已过了而立之年,她们没有理由再年轻啊。但是为什么又想起老庄子来了呢?  跟好朋友说起这事,朋友说这便是乡愁,是一个人的的确确实实在在对家乡的回忆和挂念。于是,就忆起来一些人
期刊
一、儿时记忆中的喜鹊  儿时乡村生活的美好回忆已成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因为再也回不去,只能时常在回忆里重温那些如画的场景。这里边就有喜鹊的身影。  小时候,马大哈的我时常分不清事物的根本区别,比如乌鸦和喜鹊,它们给我的整体印象是:它们都是黑色的鸟儿。妈妈说:“如果一大早,屋前的喜鹊儿叫,家里肯定有喜庆的事发生。”我问她:“你怎么知道一定是喜鹊呢,万一是乌鸦叫呢。”妈妈说:“傻丫头,乌鸦是全黑的,
期刊
冬至前夜,我没感到严寒来袭,象有一股暖流,在心中涌动。夜已深,在这静静的夜,记忆深处的恩师,一幕幕再现,我决定今晚把想了好久,为老师记点文字的事完成,天明便是冬至,正逢程丛冰老师八十寿辰,老师之恩,今生难忘,桃李满园,硕果累累,难述详尽。所记不过是老师的一些极平凡的小事而已。  老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美好心灵的塑造者,是照亮人们前行的路灯。  步入社会,我才真正体会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深刻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