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5681230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冬天的雪来得格外早,银妆素裹的大地因此让人多了几分遐想。雪是大自然的精灵,如果冬天没有雪,你怎会感觉到村庄银妆玉砌,天地一片苍茫,生命博大精深?
  最美的雪,只有在深冬到来之后才有。雪飘来的时候,大地的万物静立不动,雪地里的人们和远处的树木构成一幅清纯的淡水墨画,不用太多的渲染也是一道最美的风景。在雪中,生命原来可以如此单纯,心情原来可以如此宁静。
  驻足环望,如此清馨舒缓、素雅如画的白色世界,真令人不忍涉足于上,将这份清纯与无瑕践踏。只好,静敛着心息,将俗事搁浅。
  雪也是历代画家们竞相描绘的对象,画家们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各不相同,其作品当然也是各有千秋,精彩纷呈,有侧重写意者,或自然洒脱,或浑厚华滋,也有侧重工细者,或苍浑拙朴,或雅逸超凡,总之墨色交融,极尽雪中静幽和穆之趣。让我们不得不深深地折服于画家笔下变幻无穷的美妙世界。
  方从义《山荫云雪图》(图1) 立轴 纸本 墨笔 纵62.6厘米 横25.5厘米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绘山峰突起于云间,山腰云霭弥漫,山脚丛树流泉。画家以墨染出山石,复加皴点,留白表现萦绕的云霭和尚未消融的积雪。书法简逸,属米氏云山一系。自识“山荫云雪”、“金门羽客方方壶仿高尚书,为芹美学士作于沧州关里”。
  方从义(约1302-1393年),元末画家。上清宫道士。字无隅,号方壶、不芒道人、金门羽客、鬼谷山人,贵溪(今属江西)人。擅画云山墨戏,笔致跌宕,意境苍茫,颇得董(源)、巨(然)、二米(米芾、米友仁)遗韵,在“元四家”外,与高克恭齐名。能诗文,并工古篆、隶书、章草。传世作品有《高高亭图》《申岳琼林图》《白云深处图》等。
  马琬《雪冈渡关图》(图2) 立轴 绢本 墨笔 纵125.4厘米横57.2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绘层峦丛树,房舍掩映。山中白雪皑皑,曲径通幽。山间泉水潺潺,奔流下注。山下平湖水榭,石壁苍松。用笔工细,笔意浑穆,构图繁复,静中有动。画风学黄公望但稍显板滞。自识“雪冈度关,文壁为彦明作”。
  马琬,生卒年不详,元末画家。字文璧,号鲁钝、灌园人,金陵(今江苏南京)人,元末客居松江(今属上海市)。少时就学于杨维祯。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官抚州知府。擅画山水,远法董源、巨然和米芾,近师黄公望,笔墨清润,构图密茂。颇负时誉。
  戴进《雪景山水图》(图5) 立轴 绢本 设色 纵144.2厘米横78.1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写雪景山水。图中山峰峻拔,岩石硬厚,山峦白雪皑皑,丛树凋零,近景高大松树苍郁挺立。山溪涓流,溪桥横架。山坳间,城楼重叠,俨似雄关一座。行旅人物顶风冒雪,一队正行走在溪桥上,一队已达城楼前。全景构图。画山石笔墨放纵,线条外形多变,侧中锋兼用,画树木则硬笔刚线。画法融马、夏之笔意,又白具苍劲雄浑之貌。
  戴进(1388-1462年),字文进,浙江杭州人。明代“浙派”创始人,据史料记载其出身有二说:一说其父系职业画家,进承家学,于永乐末年随父应诏入京,才成为宫廷画家;一说其早年是金银首饰匠,技艺精巧,因不为世俗所重,愤而学画,后在京以卖画为生。戴进在绘画上山水、神像、人物、走兽、花果、翎毛无一不精,其画作在明代就已被称为“绝艺”。后世从学者甚多。他的山水多含人物活动,风格迥异,现存《风雨行舟图》为传世名作。
  姚廷美《雪江游艇图》(图4) 纸本 墨笔 纵24.3厘米横81.9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画又名《雪江渔艇图》,绘一江两岸之冬天平远雪景。近岸枯木寒林参天,枝杆虬曲多姿,枝头多呈鹰爪、鹿角状,江边平岗上结一草舍,宽阔浩渺的江面有渔舟出没。远蛐连绵起伏,白雪皑皑。画法宗北宋郭熙而又略参南宋技法,用笔苍润,疏简秀逸,意境清远。
  姚廷美,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元至正年间。字彦卿,吴兴(今浙江湖洲)人。善画山水,宗法郭熙。与孟珍、吴廷辉同时齐名。
  夏葵《雪夜访戴图》(图5) 立轴绢本水墨淡设色纵195.6厘米横88.6厘米 (美)芝加哥美术学院藏
  此幅绘冬季山水。写“雪夜访戴”故事,画东晋王徽之雪夜访戴逵,至其门,不入而返,人间其故,答日:“兴尽”(事见《世说新语》)。此画学南宋马、夏画风,以斧劈皴刷山石,画树多露根,瘦硬曲折。
  夏葵,生卒年不详,活动在1405至1435年前后。字廷晖,钱塘(今杭州)人,夏芷弟。画山水、人物师法戴进。
  钟钦礼《雪溪放艇图》(图6) 立轴 绢本 墨笔纵179.8厘米横103.2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画雪景山水,溪中一舟,有人倚篷下,溪上枯林掩映茅堂,远处高岭隐藏寺观。用硬笔勾皴,天水墨气一色。构图严谨,有开有合,带有浓郁的江南山水特色。
  钟钦礼,生卒年不详,明代画家。号会稽山人,浙江上虞人。画山水纵笔粗豪,横刮外强。成化、弘治间入直仁智殿,为内廷能手。
  刘俊《雪夜访普图》(图7) 立轴绢本 设色 纵143.2厘米横7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描写宋太祖赵匡胤在雪夜中拜访宰相赵普的故事。画中人物及背景刻画细腻生动,线条秀劲有力,设色精丽典雅。全幅布局疏密得当,平稳概括,风格继承南宋“院体”而有变化,属于典型的明代宫廷画风。
  刘俊,生卒年不详,明代画家,字廷伟。工画人物、山水、界画。用笔劲健,人物衣纹方折,屋字精整。宪宗、孝宗朝授锦衣都指挥。
  谢时臣《太行晴雪图》(图8) 立轴绢本 设色 纵231厘米 横165.8厘米 青岛市博物馆藏
  此图写太行山雪后景象,涧水、舟车、行旅作近景。山峦、旅舍、庙宇为中景。以高耸千仞的巨峰作远景。山峰上杂以大小混点,略加勾勒,显示出积雪的小树。以淡墨烘蔚蓝的天空,远山尽留空白,作为余雪。此图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画面笔法谨严,线条浑厚饱满,气势雄伟。
  谢时臣(1488-1567年后),号樗仙,吴(今江苏苏州)人,是沈周、文徵明以后的吴派名家。善山水,得沈周意而稍变。笔势纵横,设色浅淡,人物点缀,极其潇洒。尤擅于水,江潮湖海,种种皆妙。能画屏障大幅,有气概而不无丝理之病,此亦外兼浙派戴进、吴伟二家之风。隆庆元年(1567年)作《林霭山岗图》。
  钱毂《晴雪长松图》(图9) 立轴 纸本 设色 纵271.6厘米横100.3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中峰峦重叠,山坳间衬以高林、瀑布,山麓平坡,长松掩映竹篱茅屋,前临溪水、木桥,人物活动其间。山石用笔粗简,而松针细致,得空灵之感。自题篆书:“流泉依细石,晴雪落长松。”诗情画意自现。
  钱毂,生于1508年,卒年不详,明代画家。字叔宝,号罄室,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少孤贫失学,壮年始读书,从文徵明习诗文、书画。擅画山水,笔墨疏朗稳健,也能画人物、兰竹。王世贞称之为画苑“董狐”,每得其画,必加品题。
  沈士充《梁园积雪图》(图10) 立轴 纸本 设色 纵 188.5 厘米,横69.4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梁园,又名梁苑,为汉梁孝王刘武所造,在今河南商丘东。因刘武广招宾客,故此园成为后世文人士大夫向往的乐园。此图即写雪景梁园山水。图中山高雪深,笔墨粗犷豪放,山间庭院一座,堂上二人对语,门外X踏雪而来。构图严谨,设色淡雅。
  沈士充,生卒年不详,明代画家。字子居,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所作山水画,笔法劲秀,墨色华淳。
  江必名《白雪高凤图》(图11) 立轴 纸本 墨笔 纵299.6厘米横150.5厘米 苏州市博物馆藏
  此图绘崇山峻岭,积雪茫茫,松林烟雾,寒气萧森。题为“白雪高风”,情真意切,有歌颂洁身清高的寓意。笔法用小斧劈,苍劲浑厚,构图严谨,意境深远辽阔。
  江必名,生卒年不详,明代画家。安徽歙县人。擅画山水,为董其昌弟子,所作丘壑重深,风格粗硬而不失气韵,得沈周真诀。
  弘仁《西岩松雪图》(图12) 立轴 纸本 水墨 纵192.5厘米 横104.5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绘雪景山色,图中危崖峻岭,盘曲青松,在雪中更显寒肃峻险。茅棚屋舍,平添风致。全局空灵通脱,又注意景物的大小、疏密、虚实的变化。给人以伟峻、恬淡、静穆圣洁之感。
  弘仁(1610-1663年),清代著名画家。本姓江,名舫,字鸥盟。自号渐江学人,又号渐江僧、无智,人称梅花古衲。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工诗文,擅长山水,喜仿云林,深造妙境,虽学宋、元各家,但又直师造化,画有卷册多种,笔墨秀逸,风神洒落,还有设色山水和墨笔山水长卷,均为精绝之作。他的画布局奇兀,近景大岩壁立,远山缥缈朦胧,掩映生姿,当时极有声誉。与查士标、汪之瑞、孙逸,被称为“海阳四家”。代表作有《乔松羽土图》Ⅸ松石图》《黄山蟠龙松》《梅屋松泉图》Ⅸ黄海松石图》等。
  法若真《雪室读书图》(图13) 立轴 纸本 设色 纵161厘米 横87厘米 沈阳博物馆藏
  此图画的是雪峰对峙,山溪斜流,坡前茅舍数间,一人凭窗,一童执帚,冈峦屋侧杂植松梅竹丛,丹枫绿树。溪侧二人踏雪出行,似寻梅访友。以淡墨染地,烘托雪景。勾点豪纵,敷染清雅。树石多用侧锋。
  法若真(1613-1696年),山东胶州人,字汉儒,号黄石,亦号黄山。他虽少有诗名,学富五车,但生不逢时,大器晚成。法若真在书画方面很有成就。他善作山水画,大幅作品汪洋恣肆,变幻神奇,别有风骨。扇面小画雄健清俊,不拘一格,风趣横生。偶尔他也会绘花绘鸟,具有鲜明的风格。
  佚名《雪溪晚渡图》(图14) 立轴 绢本 设色纵105厘米 横60.3厘米 南京博物馆藏
  图绘山中雪霁之景。山丘奇特,层层高远,银装素裹,萧肃宁静。山脚下柴门茅舍,溪流寒林,有舟船晚渡,有高土屋内对弈,使画面充满生机。画家描绘雪景用不同的色墨烘染,近景的树木多虬枝,形似蟹爪,宗郭熙法。
其他文献
1986年的一天,我去拜访一位朋友。朋友知我痴迷字画收藏,于是翻出他珍藏的一幅石鲁的斗方。因印章是手画的画印,我当时怀疑画是赝品,但盛情难却,我只好把画带回。  有画印的石鲁画作是石鲁的真迹吗?为了解开疑团,搞清问题,我用了很长一段时间,翻阅了有关石鲁的大量资料,走访了多位石鲁的生前亲朋好友,观赏了石鲁画作的部分真迹,才得知:石鲁在1949年以前的作品不多,而且大都是连环画和宣传画。1949年以后
期刊
明朝建立之初,官府对于民间贸易中所使用的度量衡已明令严加管理。《明会典》中记载:“洪武元年,令兵马司并管市司,二日一次校勘街市斛斗秤尺,与官降相同,许令行使。”《大明律》中汇集了历年关于度量衡管理的典章制度和法律条令,自洪武至嘉靖年中(1368-1566年)由政府颁布的有关度量衡的典章制度、法律条令就达近二十次。为保证国家赋税和街市的公平交易,政府对违法者的处罚尤重,《明会典》中记载:私造斛斗秤尺
期刊
这是一位正处在其艺术创作巅峰期的浅绛瓷画大师的神来之笔;一位肩负着万人重托的瓷画界领袖的扛鼎之作。  这是一片形制特殊、寓意非凡的歌功颂德的匾牌;是那个多灾多难的年代,全体景德镇人为他们所敬仰的“青天大老爷”献上的一片祝福和崇敬,也是一位清末名臣在任上勤政为民、深受爱戴的不朽见证。  这是一件应当载入景德镇陶瓷史的近代瓷器精品,一件浅绛彩瓷画史上里程碑式的标志性作品。    瓷画印象    瓷板长
期刊
中国古代陶瓷装饰图案中,鱼纹比较常见,而且丰富多彩。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就有拙朴的鱼纹图案;六七千年前半坡氏族公社时期的仰韶文化彩陶上,鱼纹更为普遍。自古以来,人类与鱼有着密切的关系,鱼纹出现在陶瓷上,是人类在劳动实践中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提炼,反映出人类的渔猎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需求的心境。  景德镇自宋代以来鱼纹饰更是喜闻乐见的题材,有影青、青花、五彩、粉彩等表现形式,采用刻
期刊
◎阎正(中国画大家、著名艺术评论家):    虎年画虎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但要“画”到“尊”上便不是那么容易了。为迎接《收藏界》创刊百期并虎年的到来,我与陶瓷大师蔡玲玲联袂创作了“吉祥虎尊”。杂志编辑让写点文字,那就写写创作过程与感想吧。  民间素有上山虎、下山虎诸如此类之说,画虎稍有不慎便会落入流俗,所以一开始我便刻意避开所谓上山虎或下山虎的传统模式,以虎出山林的构思,平出画面,设计了一只机敏睿智
期刊
刘晓强,河南镇平县人,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镇平县玉神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独山玉雕刻研究所所长。多年来,他立足于中国玉雕之乡厚实的土地,胸怀高远之志,在独山玉雕文化艺术事业领域,用心探究着、耕耘着、实践着,设计并描绘着它的灿烂未来,其指导并参与设计的独山玉雕刻作品,在全国各类玉雕作品展览上累获大奖。玉神公司典藏馆所收藏的经典独山玉作品,数量之多、品质之优,堪称全国之首。  晓强先生
期刊
编者按: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中外首工美术馆目前召开的“租赁收藏”论坛,受到文化界、艺术界、收藏界以及国内数十家媒体的热切关注,在此次论坛上,全国政协委员、文化部艺术市场司副司长、著名艺术鉴赏家、理论家张新建先生作为特邀嘉宾,在论坛上就“租赁收藏”的市场需求及国内艺术品投资,收藏导向等方面做了精彩的演讲,张司长的演讲深入浅出,观点精辟,对艺术品消费者颇具启发和指导性。本刊全文刊发,以飨读者。   
期刊
张大千先生是中国近代绘画史上具有传奇色彩的绘画大师。其传统功力之深,技法画路之宽,题材风格之广,成就影响之大,实为世所罕见,他曾被徐悲鸿先生称誉为“五百年来一大千”。张大千先生的绘画跨越中国绘画上千年的传统,穷极中国绘画所有的题材,无论写意、工笔、水墨、设色,无不擅长,凡山水、花鸟、人物、走兽,无一不精,集文人画、宫廷画和民间艺术为一体,且雅俗共赏。他兼能书法、篆刻,对诗词、鉴赏、画史、画论亦有精
期刊
以虎为题材的中国绘画属中国花鸟画的范畴,是世界独一无二的画种。它既要求画者具有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表现“天人合一”、“物我为一”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得虎之性情,达人之思想”的哲学理念,又要具有很强的造型能力,准备再现虎的性情、运动规律、肌肉变化、环境等,还要掌握笔、墨、色、线等中国绘画的技法运用,缺一不可。古人画虎有的“结屋深山,观生虎以得其神”,有的“独行入山,偷看虎以资画理。”  对阎正
期刊
2010年是中国农历虎年,与虎有关的艺术品自然受到藏家的格外青睐,而《吉祥虎尊》正是一件是由著名画家阎正和当代景德镇陶瓷大师蔡玲玲联袂创作而成的画虎陶瓷精品,堪称画与瓷的“珠联璧合”之作。  随着藏家对当代陶瓷的喜爱,许多当代陶瓷大师名家的精品近两年也纷纷进入拍场,行情走俏。在不久前结束的2009年11月9日北京翰海秋拍“当代陶瓷艺术”专场上,蔡玲玲的一件粉彩《母子情》冬瓜瓶就以13.4万元的不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