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指信息技术与教师组织、指导和帮助学生学习的学科教学过程的有机结合。说白了就是把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完美、恰当地融合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更直观更便捷的去理解课程的重难点和易混点。
整合应该以实现所教课程的重难点为目标,以突出学习内容的主体结构为中心,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和直观,使得学科教学手段更加多样化。
下面,我将从我个人的体会出发,谈谈我的一些不成熟的见解。
一、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中的一些优势
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丰富学科知识、创设教学情境、优化学生认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的作用。
1. 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
在教“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时,因为要结合路程的公式,使用多媒体课件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在一条公路上行驶着自行车、汽车速度不同的交通工具,同样的时间它们行驶的路程是不同的,设问:谁能说说路程怎么求?用什么方法呢?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对公式的认识的兴趣,并顺理成章的引出三位数成两位数的简便算式的列发,并自然的总结出路程的公式。
2. 变抽象为直观具体,突破重难点。
多媒体的优势在于能针对教学中的难点,提供直观生动的flash图像,诱发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重难点的兴趣。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材的数学广角中,用华罗庚的事件的最优化的方案为主线,的教材113页,给出了一个场景,但不够直观,可以用动画再现此景,然后加上说明和旁白,学生们便很容易理解和掌握,最优化的理念。
3. 获取网络信息,扩大课堂信息量。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和老师能够在网络上进行有目的获取所需信息资源,并把这些资源融合在课程教学中,还可以利用数字化平台和信息资源,师生、生生之间开展讨论,并通过对资源收集再利用,再发现知识。但对于小学生来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二、 借助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增加课堂密度,强化学习动机。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学生的注意力的集中亦有其规律。借助多媒体计算机信息量大的特点,在教学中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进行人机对话,计算机对学生的答案即时作出反应,对的会出示一个小孩子哈哈笑的声音,或会发出掌声、动听的音乐声和以示表扬的说话;做错时,那小孩子会难过得流泪,或发出沉沉的声音表示再动脑筋,重做一次;及时的反馈,使学生很快知道学习结果,满足其求知欲望。这样,不但能增加课堂密度,缩短反馈时间,而且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
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能使数学课上得更生动、更活泼,让学生在轻轻松松之中迈进数学王国的大门。
三、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1.忽略学科课程的主体地位。
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其主体是课程,而非信息技术。不能为了上公开课或试验课单纯为体现新课标的整合理念,把一些不适合本课教学或是和本课并无太大联系的信息被不切实际的搬到了课堂上,一节课看起来很是丰富却偏离了正题,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被花俏的外表吸引但却没有掌握课程的要害内容,得不偿失。
2.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学生学习动力的开发者及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者。往往出现这样的现象:一昧追求在课堂多媒体课件放出与本课学习内容相关的视音频材料来代替创设教学情境;或在上面操作、讲授一个知识的产生、学生在下面被动地接受,不能亲身体会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更不能从实践操作中探究问题,总结规律和方法汲取知识。
这样的教训不胜枚举,我不再搬弄具体的实例。不论那科的老师都可能出现类似的错误。
3.过分依赖和相信网络资源
在现代学习中,资源的重要性得到很多教师的认同。
一方面,教师在寻找合适的教学资源的过程中急于求成,结果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时,只是把通过搜索引擎搜索到的相关信息提供给学生,大量的有用无用的素材罗列在一起,既没有无关信息的过滤,也没有对主题相关的资源进行分类,以为这样就是完成对资源的学习过程,完全进入误区。
另一方面,网络上的资源并不是完全的正确和好用,很多网站对同样的问题有各种的解析,不能不甄别使用,最起码先建立起自己正确的认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网络上对“火”字的笔画顺序可以给出不止三种不同的答案。
四、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需要教师首先提高自身的素养
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的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教学。
1.教师必须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教师转变为课程的设计者、学习的指导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学生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探索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充分体现出来。教师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支持认知过程,激发探索兴趣,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来理解学生的具体观点和意见。
2.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软硬件操作和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教师要熟练操作一定的硬件和软件,并运用到教学中,把信息技术当作一种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
在教学过程中,教案编写可以用Word完成,演示文稿可以用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课件可以用FLASH或Authorware等,另外大量的学习资源可以通过Frontpage集成,在网上发布,供学生浏览。事实上,教师掌握了常用软硬件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教学效果。
3.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信息获取能力和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交流的能力。在信息技术参与的学习环境中,强调知识的获取,并在一定的信息环境中与同伴或者其他人进行交流,并对知识进行再加工,解决问题。所以教师首先必须具备信息的分类、分析、判断等能力和熟练运用网络工具的能力。
总之,多媒体手段的应用只是辅助教学的手段而已,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作为一手教手段而不是教学过程的最终解决问题的所在。着重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原则,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求知欲,从而达到全员提高进步的教学目的。
整合应该以实现所教课程的重难点为目标,以突出学习内容的主体结构为中心,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和直观,使得学科教学手段更加多样化。
下面,我将从我个人的体会出发,谈谈我的一些不成熟的见解。
一、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中的一些优势
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丰富学科知识、创设教学情境、优化学生认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的作用。
1. 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
在教“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时,因为要结合路程的公式,使用多媒体课件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在一条公路上行驶着自行车、汽车速度不同的交通工具,同样的时间它们行驶的路程是不同的,设问:谁能说说路程怎么求?用什么方法呢?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对公式的认识的兴趣,并顺理成章的引出三位数成两位数的简便算式的列发,并自然的总结出路程的公式。
2. 变抽象为直观具体,突破重难点。
多媒体的优势在于能针对教学中的难点,提供直观生动的flash图像,诱发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重难点的兴趣。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材的数学广角中,用华罗庚的事件的最优化的方案为主线,的教材113页,给出了一个场景,但不够直观,可以用动画再现此景,然后加上说明和旁白,学生们便很容易理解和掌握,最优化的理念。
3. 获取网络信息,扩大课堂信息量。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和老师能够在网络上进行有目的获取所需信息资源,并把这些资源融合在课程教学中,还可以利用数字化平台和信息资源,师生、生生之间开展讨论,并通过对资源收集再利用,再发现知识。但对于小学生来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二、 借助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增加课堂密度,强化学习动机。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学生的注意力的集中亦有其规律。借助多媒体计算机信息量大的特点,在教学中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进行人机对话,计算机对学生的答案即时作出反应,对的会出示一个小孩子哈哈笑的声音,或会发出掌声、动听的音乐声和以示表扬的说话;做错时,那小孩子会难过得流泪,或发出沉沉的声音表示再动脑筋,重做一次;及时的反馈,使学生很快知道学习结果,满足其求知欲望。这样,不但能增加课堂密度,缩短反馈时间,而且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
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能使数学课上得更生动、更活泼,让学生在轻轻松松之中迈进数学王国的大门。
三、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1.忽略学科课程的主体地位。
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其主体是课程,而非信息技术。不能为了上公开课或试验课单纯为体现新课标的整合理念,把一些不适合本课教学或是和本课并无太大联系的信息被不切实际的搬到了课堂上,一节课看起来很是丰富却偏离了正题,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被花俏的外表吸引但却没有掌握课程的要害内容,得不偿失。
2.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学生学习动力的开发者及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者。往往出现这样的现象:一昧追求在课堂多媒体课件放出与本课学习内容相关的视音频材料来代替创设教学情境;或在上面操作、讲授一个知识的产生、学生在下面被动地接受,不能亲身体会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更不能从实践操作中探究问题,总结规律和方法汲取知识。
这样的教训不胜枚举,我不再搬弄具体的实例。不论那科的老师都可能出现类似的错误。
3.过分依赖和相信网络资源
在现代学习中,资源的重要性得到很多教师的认同。
一方面,教师在寻找合适的教学资源的过程中急于求成,结果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时,只是把通过搜索引擎搜索到的相关信息提供给学生,大量的有用无用的素材罗列在一起,既没有无关信息的过滤,也没有对主题相关的资源进行分类,以为这样就是完成对资源的学习过程,完全进入误区。
另一方面,网络上的资源并不是完全的正确和好用,很多网站对同样的问题有各种的解析,不能不甄别使用,最起码先建立起自己正确的认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网络上对“火”字的笔画顺序可以给出不止三种不同的答案。
四、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需要教师首先提高自身的素养
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的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教学。
1.教师必须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教师转变为课程的设计者、学习的指导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学生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探索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充分体现出来。教师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支持认知过程,激发探索兴趣,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来理解学生的具体观点和意见。
2.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软硬件操作和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教师要熟练操作一定的硬件和软件,并运用到教学中,把信息技术当作一种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
在教学过程中,教案编写可以用Word完成,演示文稿可以用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课件可以用FLASH或Authorware等,另外大量的学习资源可以通过Frontpage集成,在网上发布,供学生浏览。事实上,教师掌握了常用软硬件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教学效果。
3.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信息获取能力和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交流的能力。在信息技术参与的学习环境中,强调知识的获取,并在一定的信息环境中与同伴或者其他人进行交流,并对知识进行再加工,解决问题。所以教师首先必须具备信息的分类、分析、判断等能力和熟练运用网络工具的能力。
总之,多媒体手段的应用只是辅助教学的手段而已,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作为一手教手段而不是教学过程的最终解决问题的所在。着重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原则,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求知欲,从而达到全员提高进步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