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上成蹲撑,起立挺身跳下教学设计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lc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本课结合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和我校学生身体条件,在深入学习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深挖教材及思想品德教育内涵,对教材进行加工和再处理,把技能学习、思想品德教育、情感交流、个性发展、成功喜悦、美的享受融为一体。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背景分析
  本节课内容选自人教版水平三五年级教材。支撑跳跃是小学生喜欢的体操项目。它能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增强下肢和肩带肌肉的力量具有显著地作用。本单元共5课次,本课为第2次课,是在第一次课学生已经掌握助跑、踏跳、顶肩、提臀动作基础上进行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跳上、跳下,以及越过障碍轻巧落地等动作方法,发展力量、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果断、自信、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2.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处在身体发展阶段,各项身体指标迅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较高。五年级学生的集中注意能力有所发展,集中注意、专心致志的时间可达25分钟左右。注意分配能力也有提高,在注意腿的动作同时,还能注意到手或脚的动作,注意上下肢动作的同时,还能注意到重心的变换,因此安排支撑跳跃项目学习。
  我校五年级11班学生身体条件虽然很好,但是学生的腰腹肌力量相对比较薄弱,动作协调性不强,学生对支撑跳跃项目存在一定恐惧心理,因此本节课内容主要放在学习跳上成蹲撑。教师通过多种练习手段,使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动作方法及要点,同时学会正确的保护与帮助方法,并在学、练中培养相互合作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1.进一步学习跳上成蹲撑,起立挺身跳下的动作方法。通过学习使85%左右的学生能够掌握跳上成蹲撑的动作要领。
  2.发展学生灵敏、协调、力量等身体素质,提高学生身体平衡能力。通过游戏提高学生奔跑能力。
  3.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本课重点:并腿落箱
  本课难点:提臀收腿
  四、教学过程
  开始准备部分(7——8′)
  (一)课堂常规
  1.体委整隊、报告人数、师生问好。
  2.教师宣布上课内容及本课要求。
  (二)队列练习
  1.原地三面转法
  2.分、并队走
  (三)准备活动教师领作师生共同练习 各4×8拍
  专项练习: 2~3分钟
  (1)团身跳练习
  (2)俯撑成蹲撑练习
  各4~5次 采用统一与自主体会相结合方式
  基本部分
  (一)跳上成蹲撑,起立挺身跳下
  1.复习原地踏跳提臀练习。2-3次
  要求:直臂支撑,并腿提臀。
  2.复习助跑踏跳提臀练习。3-4次
  要求:保护下完成,直臂支撑提臀含胸。
  3.助跑踏跳提臀收腿练习。5-6次
  要求:保护下完成,提臀含胸收腿触胸。
  4.示范讲解跳上成蹲撑挺身跳下的动作方法,以及保护与帮助的方法,进一步明确本课学习重点。1-2次
  保护方法:保护者站在器械侧前方,当练习者上箱时,握其上臂;当练习者跳下时,站在落点旁扶其腰背,防止摔倒。
  5.学生在保护帮助下练习跳上成蹲撑动作,教师巡视指导。5-6次
  6.结合图示分组讨论动作方法,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7.学生进一步练习 5-6次
  练习中发现问题,利用辅助器材帮助学生体会动作要领。
  8.教学效果检查。1-2次
  A.组内展示
  B.每组一名同学在全班展示
  9.教师总结学生完成动作情况。
  易犯错误:
  上不去器械或成跪撑
  纠正方法:
  (1)反复做提臀收腿练习。
  (2)做上一步起跳两臂支撑器械,提臀收腹,提膝的练习。
  (3)提示学生两臂撑箱时臂伸直,使两肩到箱面的距离尽量大,并强调提臀收膝。
  (二)游戏:障碍接力
  方法:全班分为人数相等的四组,各组成一路纵队站在起跑线后,当听到口令后各组第一人到垫子前从呼啦圈下钻过,翻越跳箱后跑至绕标志桶后,迅速跑回至起点击第二个人的手,第二个人出发。
  游戏规则:
  1.出发不越线、不抢跑。
  2.翻越障碍注意安全。
  具体教法:
  1.教师激发学生参与意识,进行分组。
  2.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和规则。
  3.尝试性练习。1次 熟悉游戏方法及规则。
  4.进行比赛。2次
  5.各组商讨确定取胜策略,进行比赛。1次
  6.教师讲评。
  要求:
  1.安全快速
  2.自觉遵守规则
  结束部分(2 ~ 3′)
  从动到静,课的最后师生共同通过回忆本课的动作要领和教学重难点结束本课的学习。
  五、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本节教学中教师重视讲解与示范,教学步骤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教师引导学生在讨论、合作中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采用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师生共同评价等手段并安排学生表演与展示,加深学生对正确动作的理解,使学生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本次课单纯从技术教学预计85%左右的学生能够完成技能教学目标,40%左右的学生能较好地完成动作。全课练习密度为35%左右。
  六、教学设计特色说明与教学反思
  1.本课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创设自主结伴、自主选择的做法,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好地达成本课教学目标,激发全体学生的学、练兴趣和积极性。
  2.本课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采用自学自练、小组合作,自评、互评、师评的评价形式,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实现主动学习,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要我练”变成“我要练”,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其他文献
一、教材分析  《囚绿记》作为高中人教版必修2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它除了和本单元的其他课文一样有写景精美、语言优美的共性外还具有写景状物新颖独特、含蓄蕴藉并能将景物的灵性写活的特点,这是一篇能够让学生品味语言、领悟思想、掌握技巧、发散思维能力,从而获得新的阅读体验的典范佳作。这篇文章运用了象征和暗示的手法来借物抒情,写绿不甘于被囚于室努力向阳而生、追求自由并以此赞美一种“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歌
期刊
核心素养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在目标上,核心素养强调的不是知识和技能,而是获取知识的能力,重视的是那些网络上找不到答案的东西,尤其是学生的创新能力;数学课堂也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主阵地。  下面以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一》为例进行分析。平行四边形是初中阶段“图形与几何”中研究的主要对象,它在实际
期刊
悠悠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传承至今,其中素质教育,是千百年来亘古不变的一大教育主题,上溯至孔孟文化,“仁,义,礼,智,信”。下沿到当今社会,我们一直都在提倡着“以德治学”。  在如今,这样一个以社会变革为前提的大时代背景下,我们在坚持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重视,大力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越来越成为教育界及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共识,此项工
期刊
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更需要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当今社会的孩子由于家庭的娇宠,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以及“应试教育”的催化,使得学生的独立性人格意识和进取精神普遍较差。他们胸无大志,随遇而安。他们学习被动,行为懒散。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行为意志和德育的熏陶;重视培养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品质。为此,在教育教学中,以德为首的《品德与
期刊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2.感受军需处长一心为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受到革命传统教育。  3.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态、穿着中,感受军需处长的崇高精神,体会“晶莹的丰碑”的含义;  4.从将军语言、神态的变化,了解将军的内心活动,体会将军对军需处长的崇敬之情。  教学重、难点:  1.从军需处长冻死时的动作、神态、穿着中,感受军需处长的崇高精神,体
期刊
一、教材分析  作为本单元的最后一课时,它既承接了前一课时现实生活中如何交友的问题,又提出了虚拟生活中如何交友的问题,适应了新形势下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中学生在网上交友的现象日益普遍,学会交往,处理交友中的问题既是学生道德和心理发展在初中阶段的核心任务,也是初中生活逐步展开后学生实际的需要,在学生成长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2016征求意见稿)》提出:要“积极交
期刊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初步培养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循着诗句进入诗人的心灵,理解作品中流露出的诗人的情感,把握抒  情主人公的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内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陶渊明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品格,体悟舍得的真正意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作者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的品质,学习其  正确舍与得的精神。  三、教学过
期刊
【学习目标】  1.熟悉向量数量积的运算.  2.能利用向量数量积的知识求模长、夹角.  3. 能将向量数量积的运用建立在基向量的思想上,解决平面几何问题.  【重点难点】  灵活运用基向量和数量积运算解决平面几何中的有关问题;  【课前复习】  (一)公式回顾  1.向量的数量积公式:  2.已知两个非零向量 ,(1)若 ,则 (2)  (二)课前实战  1.在Rt△ABC中,C=90°,AC=
期刊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应贯穿整个数学课程之中。“综合与实践”是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和有效的载体。“综合与实践”的教学,重在实践、重在综合。重在实践是指在活动中注重学生自主参与,全过程参与,重视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动口。重在综合是指在活动中注重数学与生活实际、数学与其他学科、数学内部知识的联系和综合运用。  北京版小学数学第八册教材第四单元是图形变换,主要
期刊
如何开展学生喜欢的活动?如何将一次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到极致?如何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落在实处?这是一直困扰我的问题。  学生对于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期待之情不言而喻,在活动中急于参与,疲于总结也是情理之中。当新鲜感退去,学生还可以乐此不疲的分享感悟、捕捉收获吗?其实可以。“爱”活动——有一种最深的热爱叫“理解”。如果学生经历活动的全过程,从选择到筹备,像欣赏自己的作品一样参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