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61年,咸丰帝忧病而死,年仅6岁的载淳继位。慈禧太后发动“辛酉政变”,慈安、慈禧两位太后共同“垂帘听政”。为挽救统治危机,同治时期(1862年—1874年)清政府实施了一系列“自强新政”,史称“同治新政”。
总理衙门的设立,是“同治新政”的重要措施
奕訢是慈禧太后发动辛酉政变的得力盟友,事后他被授予“议政王大臣”辅佑政务,兼管军机处,同任总理衙门首席总理大臣。同治时期总理衙门成为清朝最高的行政机构。总理衙门分设英、俄、法、美四股,其官员分总理和章京两级。大臣由一亲王总领,即为首席大臣,其他大臣从军机大臣、大学士、尚书、侍郎、京堂中指派委任,统称“总署大臣”。章京分为四级,从内阁、部院、军机处的司员中挑选,最初满汉各8人,以后人数逐渐增加。
总理衙门下设南、北洋通商大臣。最初南、北洋大臣为专职。后来分别由两江总督和直隶总督兼任。南洋大臣管理长江及江苏以南沿海各省通商口岸,驻上海,后移南京。北洋大臣管理北方各通商口岸,驻天津。
总理衙门最初主持外交与通商事务,后来扩大管理工厂、修铁路、开矿山、办学校、派留学生等,权力越来越大,成为清政府最高行政机构。奕訢掌管总理衙门长达28年。总理衙门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外交机构,它加强了清朝与外国的联系。
指派朝廷官员
到欧州考察是同治时期的一个先河。慈禧太后掌握清朝最高领导权后,她不知道外国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文化和经济发展到什么程度,出于对列强坚船利炮的恐惧,决定派人到外国去考察一番。目的是知己知彼,对以后施政有所借鉴。慈禧太后要文武官员自荐出使,出人意料的是应者甚了。当时国人对外国所知甚少,封疆大吏闭塞愚昧,很多人害怕到了外国回不来,都不敢报名。只有一个小吏斌椿表示愿意去,而他年已63岁。
第一次出洋考察的一行5人,首先到了法国的马赛,在巴黎参观了凡尔赛宫,在英国考察了英国的议会。当时英、法的繁华让他们大吃一惊,完全不是在家中想象的蛮荒之地,他们参观了机器印刷,坐了火车,看到了电报、电话,又考察了兵工厂、造船厂、工厂、学校……这次行程历时110天。回国后,他们向奕訢详细介绍了他们在西方的见闻。这次出洋考察,是清朝主动打开国门了解世界的开始。
培养洋务人才,开辟近代中国科技新天地
奕■于1861年奏请开设两宫、皇帝洋务学堂同文馆,直属总理衙门,主要培养外语翻译人才,训练中外交流外语人才。1862年6月同文馆开课,开设英、法、俄三班。随后又设立了上海、广州方言馆。1866年,奕■又奏请在同文馆内添设天文、算学馆。开设同文馆,特别是增设天文、算学馆、遭到了封建势力的强烈反对,大学士倭仁担心“奉夷为师”的风气一开,人心会变,将会出现“用夷变夏”的严重局面。同文馆的设立,得到了慈禧太后的支持。针对倭仁的无理取闹,她命令倭仁立即“酌保数员,另行择地设馆”,倭仁立即哑口无言。
当时,报考同文馆要求非常严格,最初只招八旗子弟。后规定30岁以下的秀才、举人、进士、翰林等科甲正途出身的人,并且有同乡官员具保,才能报考入学。受科举制的影响,报考同文馆的人很少,1862年6月第一期时仅招到10名学生。奕■采取措施,凡是到同文馆学习者,免除学费、住宿费、饭费,但报考者仍然很少。奕沂就实行重奖的办法,规定学员月考、季考、年考均及格者奖白银100多两,这在当时是个很大的诱惑,这才吸引了大批学子。
同文馆设管理大臣、专管大臣、提调、帮调及总教习、副教习等职。聘有外籍教习,如包子腾、傅兰雅、欧礼雯等,开设有英文、法文、俄文、算学、化学、布文、天文、格致、东文等馆。学制分为5年、8年两种,学生毕业后任政府译员、外交官员、洋务机构官员、学堂教习等。同文馆培养了一大批近代科技人才和外语人才。
选派留学生出国学习西方文化,是“同治新政”的新风尚
容闳是近代第一位赴美留学并取得大学文凭的人,回国后入曾国藩幕僚,投身洋务。他多次向曾国藩建议清政府向美派留学生,得到了丁日昌的响应,曾国藩、李鸿章会同奏请选派留学生,得到慈禧太后和奕訢的支持。1870年容闽任留学事务所监督,主持选派留学生事务。
当时选派人员又出了问题,没有人报名,人们宁愿走科举之路也不愿让该子出国留学。1872年8月,容闳率领中国首批30人留学生到达美国,引起美国新闻界的轰动。这批留学生年龄小,大部分是12岁到16岁,最小的才8岁。在异国他乡,虽有随行官员(容闳长期驻美,专管留美学生事务),但很难全面照顾周到。这些留学生分别被当地的律师、医生,工程师等领到家里共同生活。他们聪明、好学、懂礼貌,受到美国人的喜爱。在后来的学习生活中,他们很自然地接受了西方人的生活习惯(这也是孩子们的天性),热爱体育运动,穿西装,甚至有的学生剪掉辫子。这事很快传到慈禧太后耳中,1881年清政府下令召回所有留学生,清政府前后共选派四批120人到美留学。这时第四批留学生到美国还不到一年。
选派留学生就这样结束了,清政府因噎废食,把一个关系千秋万代的好事给葬送了。这些学生后来都成为中国近代政界、军界及商界的骨干和精英。
洋务运动是“同治新政”的具体实践
清政府的洋务运动,包括对外关系有关的一切事务,以及一切与外国有关的事情,如外事交流,签订条约,学习外国科学知识、购买军火、兴办厂矿,铁路、航运、电报,翻译西方书籍等事项。主持和倡导洋务运动的在中央有奕訢和文祥等人,慈禧太后总的是支持办洋务的。洋务派的势力不在中央而在地方掌握实权的督抚,如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中兴名臣”。
奕訢上折奏请办洋务时说:“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这个观点得到慈禧的认可。1861年底曾国藩创办安庆军械所,是为洋务运动开始,洋务派不仅创办军事工业,70年代又创办一些民用工业。洋务运动最后失败了,但洋务运动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受到后人加倍的关注。
“同治新政”在重修圆明园的运作中告终
同治帝18岁亲政(顺治、康熙都是14岁亲政),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修被英法联军焚毁的圆明园。这实际上可能是慈禧太后的阴谋。当时的清朝已日暮西山,决非康乾盛世,要想重修在满清最强盛时100多年方修建完工的世界规模最大、最辉煌的皇家园林,只能是幻想。慈禧太后当年39岁,雄心不已,权欲正盛。她想利用这件事打击一下与她争权的自己的亲生儿子同治皇帝。
据预计要在废墟上重修圆明园,约需白银数千万两。而当时的清王朝国弱民穷,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银子来修园子。同治帝下旨:京城内外、大小官员“量力助修”。奕訢带头捐了2万两白银,最后也只募集30万两白银,这对于修圆明园无异于杯水车薪。御史言官上折建议缓修,被同治帝斥退罢官。奕訢联络了十大臣联名上奏缓修圆明园,同治帝一怒之下全部罢免十大臣。慈禧太后得知后让同治帝下跪于奕訢,她在一旁声泪俱下,盛赞奕訢劳苦功高,逼同治帝收回成命。同治帝亲政后实施的唯一一项新政就这样夭折了。重修圆明园是慈禧太后精心安排的一场政治闹剧。同治十三年,年仅19岁的同治帝病死,慈禧太后的权力得以延伸。
纵观同治时期的新政,如派官员出洋考察、培养洋务人才、选派留美学生、洋务运动等措施,无论是在清朝还是在中国历史上都是第一次,这些措施称为新政毫不为过。尽管有的措施雷声大雨点小,如出洋考察;尽管有的措施进一步退两步,如选派留美学生;尽管有的措施事倍功半,如培养洋务人才;尽管有的措施以失败而告结束,如洋务运动。但总的说来,它使闭关锁国的清朝打开了面向世界的缝隙,使黑暗的中国透了一丝亮光,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这也是时人称道,以至有“同光中兴”的原因。
(责编 王书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