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欠发达地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业发展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是国家级贫困区(县),也是典型的西部欠发达地区,该区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勇于实践,大胆创新,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探索出集生态绿化、特色产业和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即“大凤垭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体制机制创新提供了成功范例和宝贵经验。本文笔者在对嘉陵区“大凤垭模式”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揭示出该模式对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的有益启示,旨在为推进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体制机制创新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一、发展模式
“大凤垭模式”是嘉陵区以凤垭山为中心,覆盖周边10个乡镇100个村500个社,面积68平方公里,以“五园两带一环线”为特征的集生态绿化、特色产业和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凤垭山位于南充市嘉陵区城郊,1999年,区域内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千元,仅为南充市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从2000年起,嘉陵区委、区政府按照“业主+农户”的模式,确立了农业产业化经营路子,推进凤垭山综合开发,迅速取得“绿了荒山、富了农民、发了业主、兴了产业”的喜人成效。2001年6月,四川省农业产业化现场会总结推广了这一开发新模式,四川省委、省政府将这种政府、业主、农民三赢的“凤垭山模式”誉为“具有四川特色农业产业化的一面旗帜”。2004年8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亲临凤垭山视察,在充分肯定这种开发模式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提出把“凤垭山建成南充的旅游胜地”。为贯彻落实总书记的指示精神,2005年,凤垭山被列为全国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迅速掀起了“二次开发”热潮。在二次开发中,嘉陵区委、区政府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契机,按照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求,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确立了“集中力量打造典型,以点带面促进发展”的开发建设思路,以凤垭山为中心,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增加投入为重点,通过招引龙头企业规模开发和充分发挥种植业的生态资源优势,不断扩规模、增内涵、提档次,形成了以“五园两带一环线”为特征的集生态绿化、特色产业和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大凤垭模式”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完善和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同时有机整合城市资源、人力资源和农村生态自然资源,形成了多种形式的发展模式。
(一)“业主+农户”模式
“业主+农户”模式是“大凤垭模式”的雏形,也是凤垭山现代农业向传统农业发起的第一次挑战。具体做法是:业主与农户或集体,本着自愿平等互利的原则,有偿中止农户或集体手中的土地经营权,由业主向农民租赁土地,并按政府总体规划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农民按合同领取租赁土地的出让金,并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为业主打工的优先权,其收入的增加来源于土地出让金和务工收入。2000年,凤垭山引来了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欧阳晓玲等9位业主,租赁开发凤垭山近6000亩荒坡地,与农民签订30—50年的土地租赁合同,在凤垭山建成各种特色农业产业化基地,返聘当地农民为产业工人,共同推进产业发展,农户则通过租金和务工获取长期、稳定的收益。这种模式的核心,就是在稳定农地承包权不变的前提下,将农地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即农民享有农地承包权,并通过转让土地经营权和支付农业工人打工获取的收益,使农户收入大幅度增加。当时,一般支付农户租金300—400元/亩或300—400千克/亩粮食;每个农民在业主处打工年收入达1000—2000元。农民与业主分成后,每亩收益超过2000元。与过去相比,农户实际每亩土地增收近130%,迅速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二)“政府+业主+农户”模式
随着业主经济实力的壮大,盘活的资本再投入农业,形成了生产专业化、装备机械化、销售商品化、流通信息化,并依托土地流转建成了凤垭山农业有限公司,再把农户有机结合起来,开始促进了农民工人向农业技术工转变,农民收入进一步增加。在此基础上,2004年,嘉陵区委、区政府在凤垭山及周边乡镇推行“政府引导、业主投入、农户自建、自主经营”的旅游业开发模式,新建具有川东北民居特色的农家乐300多户,改建农家乐400多户,启动农房改造8000多户。同时,引进业主在凤垭山上规划开发餐饮、会展等产业。2005年以来,嘉陵区采取“大树进地、密植早栽、一步成园”和定苗木、定地块、定补助“三定”政策扶持,连片建成果园5万亩,其中核心区水果产业园1.5万亩、凤木路伏季水果产业带2万亩、成南高速公路优质柑橘产业带1.5万亩。一个以凤垭山为核心,向周边辐射68平方公里的“大凤垭”观光旅游区悄然形成。大凤垭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园区的形成,聚集了大量的人气和环境资源、政策资源,吸引城里人到乡下从事旅游、餐饮、农业项目开发等,并以良好的生活、生产方式影响当地农民。而农民则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或成为产业工人或进城务工,城乡二元结构难题得以破解,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初步格局开始显现。
(三)“承租返包”模式
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将耕地出租给公司发展果园,公司建好投产后,又按10—20亩/户的规模,反租给经培训合格的农民经营管理,业主统一负责技术指导,统一商品规格、商标,统一对外销售。这种模式以土地形式入股,利益由公司和农户按股分红,农民既是拥有耕地经营权的主人,又是果园生产经营的主人,在调动农民积极性的同时,还降低了业主管理成本,使农民种果由副业变成主业,产业结构得到有效调整。通过业主经营和“承租返包”等模式的有机交融,“大凤垭”产业园区已初步建成6万余亩规模的水果产业基地,年产枇杷、梨、桃、葡萄等鲜果4万余吨,果业经济规模效益和集群优势逐步彰显。
(四)“自主自建”模式
随着种、养、果业等支柱产业的发展,先后诞生了凤垭山农业有限公司、凤景园艺、荣升养殖等10多家龙头企业,为城郊观光旅游的发展增加了旅游资源。据此,嘉陵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针要求,在不破坏生态环境和产业发展的前提下,鼓励本地农户和外来业主自主自建游乐设施,兴办农家乐等,自主经营,发展乡村旅游业。这种“自主自建”经营模式,既提高了凤垭山的旅游接待能力,又解决了失地农民创业难、当地农民就近就业难和广大农户增收难的问题。 (五)“循环经济”模式
发展型循环经济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根本要求。“大凤垭模式”在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的前提下,注重保护环境,发展集约型循环经济。例如“大凤垭模式”中的木老桂花养殖园区和天兆畜牧科技公司,采取“畜禽—沼气—果(菜、草)—畜禽”的循环经济模式,发展畜禽养殖,畜禽粪便发酵用于生产沼气,沼气用于烧水煮饭、沼液作为果、(菜)的有机肥料,菜、草又作为畜禽的青饲料。这样,既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又节约了肥料、燃气能源、饲料费,同时还提供了环保无公害农产品。
二、实践成效
从2000年开始引进业主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到“五园两带一环线”的“大凤垭模式”,凤垭山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发展基础显著增强
一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经过两次大开发,建成了30公里高标准油路和25公里便民石板路,新建蓄水池230多口、变电站3处、沼气池500多口,在大树垭村等地配套建设3个居民集中点,新建具有川东北民居特色的农户300多户,改建农家400多户,启动农房改8000多户,基本实现了“村通油路、社通碎石路、户通石板路,户有一口沼气池、一口饮水井、一个经济庭院”。二是支柱产业逐渐形成。建成了凤木带优质伏季水果2万余亩,以及成南高速公路沿线万亩桔柑,形成连片水果产业群;建成了文峰千年绸都第一坊万亩蚕桑产业基地;引进20余户业主落户桂花畜牧养殖园区,达到年出栏DLY肉猪10万余头、肉鸡30多万只的种养规模,养殖业年产值近亿元。培育了果业、蚕桑、畜牧三大增收支柱产业。三是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扩山门、建广场、实施光亮工程、修建二相阁和都尉亭等,编撰了美丽的凤凰传说,建成莲花山庄、春芽山庄、游客接待中心等农家乐200余户。2007年6月引进了投资1.2亿元的凤垭山温泉假日酒店。2008年又引进了投资1.8亿元的帝豪江山生态旅游区建设项目。2008年大凤垭被评为南充市十大休闲度假旅游景区之一,目前大凤垭已成为市民休闲的重要目的地。
(二)知名品牌独具特色
“大凤垭模式”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高度重视品牌效益的带动作用,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三大凤垭品牌。一是业主能人品牌。广泛吸引社会各界能人志仕投身凤垭山开发,涌现出了一批优秀业主,他们带动广大群众增收致富,得到中央和省市领导的高度赞扬,展示了凤垭山的良好形象。二是创立果业经济品牌。通过与农科院“院企联姻”建凤垭山母本园,研究并推广新品种,不断培育壮大果业经济,伏季水果尤其是梨产业品牌效益明显,凤垭山优质早熟梨“翠冠”、“雪新”等品种,先后在省品果大会上荣获一等奖。果业经济规模效益和集群优势逐步彰显,果业经济品牌带动农民持续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发展旅游文化品牌。整合桃花节、梨花节、采桑节等民俗节庆活动,统一举办大凤垭乡村文化旅游节;深入挖掘凤凰文化内涵,打造“凤栖宝地,天下福山”品牌。旅游文化品牌的逐渐形成,为凤垭山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支撑。
(三)城乡差距不断缩小
“大凤垭模式”以凤垭山开发为起点,成功辐射、延伸到10个乡镇100个村,区域内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0年前的不足1000元,发展到2009年的6000多元。通过改善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条件和设施,新建村级合格医疗卫生站30多个。通过整合村级教育资源,进一步调整优化学校布局,改建村支部活动阵地120多处、农民书屋20多个,建设村级公共体育场地3000多平方米,文化和教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信息化建设显著增强,城乡差距不断缩小。
(四)生态环境明显改观
“大凤垭模式”经过两次大规模开发,森林覆盖率已从过去不足28%提高到现在的80%以上。昔日的“远看红土坡,近看乌龟壳,野兔难藏身,飞鸟难歇脚”巨变为今朝的“春天有花,夏天有果,四季有绿,常年有景”的优美生态景观,不仅是南充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经济、提升人居魅力的成功典范,也是全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示范区。
三、体制机制创新
“大凤垭模式”的实践表明,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核心是体制机制创新。“业主+农户”、“政府+业主+农户”、“承租返包”、“自主自建”等每一次成功的实践,都是体制机制创新的推动,这为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了有益启示。
(一)创新规划建设机制
“大凤垭模式”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辖区各地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群众意愿,积极探索创新“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的规划建设新机制。坚持“政府引导、群众意愿、突出产业、自然协调”的原则,依托凤垭山产业基础,既注重产业的连片整体开发,又突出了功能分区和区域特色,重点规划打造了以“五园两带一环线”为主要内容的“大凤垭”样板区。同时,打破行政区划进行规划,把处于川东北地区干旱走廊腹心地带、境内无大江大河,无小二型以上水库、以成南高速公路为纽带联接的10个乡镇纳入“大凤垭”整体规划,切实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进行统一开发建设。
(二)创新土地流转机制
“大凤垭模式”基础设施、旅游设施、招商引资等项目建设需要占用大量土地,但由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不能进行有效流转,使得“大凤垭”农业产业化经营受到极大限制。针对这一现实,嘉陵区在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制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建立土地有序流转机制。根据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从最初的小面积租赁土地搞种植到大规模引进业主成片进行农业综合开发,从业主租赁经营到“承租返包”,从零星分散的农家乐到“政府规划、业主投入、自建设施、自主(出租)经营”的生态农业旅游开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大凤垭”土地有序流转新机制,即“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使用权”的土地有序流转机制。这种土地有序流转机制,既能有效地把分散的土地集中到业主和能人手里,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又能让农民在得到土地租金的同时,还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获取务工收入,形成了农民稳定增收的双保险。
(三)创新产业经营机制 “大凤垭模式”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创新运用“业主+农户”、“公司带农户”等新型经营模式,引导区域内无劳力、无经验、无技术、无资金的“四无”农户联片转租土地,公司集中开发,自愿接收当地农户务工,开发见效后,公司“承租反包”挂果树给贫困户,收益由公司与农户按一定比例分成,从而在大幅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也节约了企业管理成本。此外,还通过政府搭台,整合桃花节、梨花节、采桑节等各种民俗节庆活动,统一举办大凤垭乡村文化旅游节,实现了种植业和旅游业的有机整合,提升了生态农业档次,增加了业主和农民的旅游收入。
(四)创新资金投入机制
“大凤垭模式”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积极探索“政府投入为辅、民间投入为主”的多元化投入新机制。2000-2003年,凤垭山在第一轮开发中,嘉陵区委、政府投资400万元,修建了上山道路,并引水、电、光纤等配套基础设施上山;2004年以来,凤垭山开始第二轮开发,政府投入各种项目资金2000万元,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两次开发中,政府投入资金2400多万元,引来了高达2亿多元的社会资金投入。这种多元化资金投入新机制,广泛应用民间资金,聚集闲散资金,有效破解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资金投入不足难题。
(五)创新劳务开发机制
“大凤垭模式”积极探索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的劳务开发新机制。通过政府先期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引进业主规模开发和城市企业建立生产加工基地,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实现了农村劳动力的就近转移。同时,还通过政府引导有经济实力和经营头脑的失地农民自主创业,以及与区级部门“一对一”结对帮扶建农家乐和再就业小区等,有效地解决了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难题。
(六)创新农民增收机制
一是通过土地有序流转,农民将土地流转到业主手中后获得固定的土地租金,再到业主手中打工按月获得固定工资。同时,农民学到技术后还可以在业主手中将土地返租回来,业主承诺在提供技术指导的同时保证以相对稳定的价格收购农产品,这样让农户回避了市场的风险,确保了增产增收的目标。二是随着产业的发展,新农村建设,政府积极引导农户兴办特色农家乐等增加农民收入。三是政府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导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也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
(七)创新基层组织运行机制
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基层党支部既是组织者又是实施者,发挥着重要的战斗堡垒和先锋示范作用。“大凤垭模式”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积极探索创新基层党组织运行机制,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这样既丰富了活动载体,又促进了产业发展。如成立的大凤垭农家乐支部,在开展好支部活动的同时,由支部发起成立大凤垭农家乐协会,并设立了文峰、凤垭山、木老等几个分会,协会在支部领导下吸纳农家乐经营户入会从事经营、管理等交流活动,由此,加强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健全了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充分发挥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快了农村经济发展,使基层党组织建设与经济发展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创造了农村安定和谐、农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实现了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
(作者单位:中共四川省南充市委党校)
一、发展模式
“大凤垭模式”是嘉陵区以凤垭山为中心,覆盖周边10个乡镇100个村500个社,面积68平方公里,以“五园两带一环线”为特征的集生态绿化、特色产业和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凤垭山位于南充市嘉陵区城郊,1999年,区域内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千元,仅为南充市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从2000年起,嘉陵区委、区政府按照“业主+农户”的模式,确立了农业产业化经营路子,推进凤垭山综合开发,迅速取得“绿了荒山、富了农民、发了业主、兴了产业”的喜人成效。2001年6月,四川省农业产业化现场会总结推广了这一开发新模式,四川省委、省政府将这种政府、业主、农民三赢的“凤垭山模式”誉为“具有四川特色农业产业化的一面旗帜”。2004年8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亲临凤垭山视察,在充分肯定这种开发模式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提出把“凤垭山建成南充的旅游胜地”。为贯彻落实总书记的指示精神,2005年,凤垭山被列为全国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迅速掀起了“二次开发”热潮。在二次开发中,嘉陵区委、区政府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契机,按照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求,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确立了“集中力量打造典型,以点带面促进发展”的开发建设思路,以凤垭山为中心,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增加投入为重点,通过招引龙头企业规模开发和充分发挥种植业的生态资源优势,不断扩规模、增内涵、提档次,形成了以“五园两带一环线”为特征的集生态绿化、特色产业和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大凤垭模式”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完善和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同时有机整合城市资源、人力资源和农村生态自然资源,形成了多种形式的发展模式。
(一)“业主+农户”模式
“业主+农户”模式是“大凤垭模式”的雏形,也是凤垭山现代农业向传统农业发起的第一次挑战。具体做法是:业主与农户或集体,本着自愿平等互利的原则,有偿中止农户或集体手中的土地经营权,由业主向农民租赁土地,并按政府总体规划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农民按合同领取租赁土地的出让金,并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为业主打工的优先权,其收入的增加来源于土地出让金和务工收入。2000年,凤垭山引来了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欧阳晓玲等9位业主,租赁开发凤垭山近6000亩荒坡地,与农民签订30—50年的土地租赁合同,在凤垭山建成各种特色农业产业化基地,返聘当地农民为产业工人,共同推进产业发展,农户则通过租金和务工获取长期、稳定的收益。这种模式的核心,就是在稳定农地承包权不变的前提下,将农地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即农民享有农地承包权,并通过转让土地经营权和支付农业工人打工获取的收益,使农户收入大幅度增加。当时,一般支付农户租金300—400元/亩或300—400千克/亩粮食;每个农民在业主处打工年收入达1000—2000元。农民与业主分成后,每亩收益超过2000元。与过去相比,农户实际每亩土地增收近130%,迅速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二)“政府+业主+农户”模式
随着业主经济实力的壮大,盘活的资本再投入农业,形成了生产专业化、装备机械化、销售商品化、流通信息化,并依托土地流转建成了凤垭山农业有限公司,再把农户有机结合起来,开始促进了农民工人向农业技术工转变,农民收入进一步增加。在此基础上,2004年,嘉陵区委、区政府在凤垭山及周边乡镇推行“政府引导、业主投入、农户自建、自主经营”的旅游业开发模式,新建具有川东北民居特色的农家乐300多户,改建农家乐400多户,启动农房改造8000多户。同时,引进业主在凤垭山上规划开发餐饮、会展等产业。2005年以来,嘉陵区采取“大树进地、密植早栽、一步成园”和定苗木、定地块、定补助“三定”政策扶持,连片建成果园5万亩,其中核心区水果产业园1.5万亩、凤木路伏季水果产业带2万亩、成南高速公路优质柑橘产业带1.5万亩。一个以凤垭山为核心,向周边辐射68平方公里的“大凤垭”观光旅游区悄然形成。大凤垭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园区的形成,聚集了大量的人气和环境资源、政策资源,吸引城里人到乡下从事旅游、餐饮、农业项目开发等,并以良好的生活、生产方式影响当地农民。而农民则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或成为产业工人或进城务工,城乡二元结构难题得以破解,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初步格局开始显现。
(三)“承租返包”模式
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将耕地出租给公司发展果园,公司建好投产后,又按10—20亩/户的规模,反租给经培训合格的农民经营管理,业主统一负责技术指导,统一商品规格、商标,统一对外销售。这种模式以土地形式入股,利益由公司和农户按股分红,农民既是拥有耕地经营权的主人,又是果园生产经营的主人,在调动农民积极性的同时,还降低了业主管理成本,使农民种果由副业变成主业,产业结构得到有效调整。通过业主经营和“承租返包”等模式的有机交融,“大凤垭”产业园区已初步建成6万余亩规模的水果产业基地,年产枇杷、梨、桃、葡萄等鲜果4万余吨,果业经济规模效益和集群优势逐步彰显。
(四)“自主自建”模式
随着种、养、果业等支柱产业的发展,先后诞生了凤垭山农业有限公司、凤景园艺、荣升养殖等10多家龙头企业,为城郊观光旅游的发展增加了旅游资源。据此,嘉陵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针要求,在不破坏生态环境和产业发展的前提下,鼓励本地农户和外来业主自主自建游乐设施,兴办农家乐等,自主经营,发展乡村旅游业。这种“自主自建”经营模式,既提高了凤垭山的旅游接待能力,又解决了失地农民创业难、当地农民就近就业难和广大农户增收难的问题。 (五)“循环经济”模式
发展型循环经济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根本要求。“大凤垭模式”在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的前提下,注重保护环境,发展集约型循环经济。例如“大凤垭模式”中的木老桂花养殖园区和天兆畜牧科技公司,采取“畜禽—沼气—果(菜、草)—畜禽”的循环经济模式,发展畜禽养殖,畜禽粪便发酵用于生产沼气,沼气用于烧水煮饭、沼液作为果、(菜)的有机肥料,菜、草又作为畜禽的青饲料。这样,既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又节约了肥料、燃气能源、饲料费,同时还提供了环保无公害农产品。
二、实践成效
从2000年开始引进业主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到“五园两带一环线”的“大凤垭模式”,凤垭山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发展基础显著增强
一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经过两次大开发,建成了30公里高标准油路和25公里便民石板路,新建蓄水池230多口、变电站3处、沼气池500多口,在大树垭村等地配套建设3个居民集中点,新建具有川东北民居特色的农户300多户,改建农家400多户,启动农房改8000多户,基本实现了“村通油路、社通碎石路、户通石板路,户有一口沼气池、一口饮水井、一个经济庭院”。二是支柱产业逐渐形成。建成了凤木带优质伏季水果2万余亩,以及成南高速公路沿线万亩桔柑,形成连片水果产业群;建成了文峰千年绸都第一坊万亩蚕桑产业基地;引进20余户业主落户桂花畜牧养殖园区,达到年出栏DLY肉猪10万余头、肉鸡30多万只的种养规模,养殖业年产值近亿元。培育了果业、蚕桑、畜牧三大增收支柱产业。三是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扩山门、建广场、实施光亮工程、修建二相阁和都尉亭等,编撰了美丽的凤凰传说,建成莲花山庄、春芽山庄、游客接待中心等农家乐200余户。2007年6月引进了投资1.2亿元的凤垭山温泉假日酒店。2008年又引进了投资1.8亿元的帝豪江山生态旅游区建设项目。2008年大凤垭被评为南充市十大休闲度假旅游景区之一,目前大凤垭已成为市民休闲的重要目的地。
(二)知名品牌独具特色
“大凤垭模式”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高度重视品牌效益的带动作用,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三大凤垭品牌。一是业主能人品牌。广泛吸引社会各界能人志仕投身凤垭山开发,涌现出了一批优秀业主,他们带动广大群众增收致富,得到中央和省市领导的高度赞扬,展示了凤垭山的良好形象。二是创立果业经济品牌。通过与农科院“院企联姻”建凤垭山母本园,研究并推广新品种,不断培育壮大果业经济,伏季水果尤其是梨产业品牌效益明显,凤垭山优质早熟梨“翠冠”、“雪新”等品种,先后在省品果大会上荣获一等奖。果业经济规模效益和集群优势逐步彰显,果业经济品牌带动农民持续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发展旅游文化品牌。整合桃花节、梨花节、采桑节等民俗节庆活动,统一举办大凤垭乡村文化旅游节;深入挖掘凤凰文化内涵,打造“凤栖宝地,天下福山”品牌。旅游文化品牌的逐渐形成,为凤垭山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支撑。
(三)城乡差距不断缩小
“大凤垭模式”以凤垭山开发为起点,成功辐射、延伸到10个乡镇100个村,区域内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0年前的不足1000元,发展到2009年的6000多元。通过改善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条件和设施,新建村级合格医疗卫生站30多个。通过整合村级教育资源,进一步调整优化学校布局,改建村支部活动阵地120多处、农民书屋20多个,建设村级公共体育场地3000多平方米,文化和教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信息化建设显著增强,城乡差距不断缩小。
(四)生态环境明显改观
“大凤垭模式”经过两次大规模开发,森林覆盖率已从过去不足28%提高到现在的80%以上。昔日的“远看红土坡,近看乌龟壳,野兔难藏身,飞鸟难歇脚”巨变为今朝的“春天有花,夏天有果,四季有绿,常年有景”的优美生态景观,不仅是南充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经济、提升人居魅力的成功典范,也是全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示范区。
三、体制机制创新
“大凤垭模式”的实践表明,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核心是体制机制创新。“业主+农户”、“政府+业主+农户”、“承租返包”、“自主自建”等每一次成功的实践,都是体制机制创新的推动,这为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了有益启示。
(一)创新规划建设机制
“大凤垭模式”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辖区各地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群众意愿,积极探索创新“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的规划建设新机制。坚持“政府引导、群众意愿、突出产业、自然协调”的原则,依托凤垭山产业基础,既注重产业的连片整体开发,又突出了功能分区和区域特色,重点规划打造了以“五园两带一环线”为主要内容的“大凤垭”样板区。同时,打破行政区划进行规划,把处于川东北地区干旱走廊腹心地带、境内无大江大河,无小二型以上水库、以成南高速公路为纽带联接的10个乡镇纳入“大凤垭”整体规划,切实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进行统一开发建设。
(二)创新土地流转机制
“大凤垭模式”基础设施、旅游设施、招商引资等项目建设需要占用大量土地,但由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不能进行有效流转,使得“大凤垭”农业产业化经营受到极大限制。针对这一现实,嘉陵区在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制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建立土地有序流转机制。根据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从最初的小面积租赁土地搞种植到大规模引进业主成片进行农业综合开发,从业主租赁经营到“承租返包”,从零星分散的农家乐到“政府规划、业主投入、自建设施、自主(出租)经营”的生态农业旅游开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大凤垭”土地有序流转新机制,即“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使用权”的土地有序流转机制。这种土地有序流转机制,既能有效地把分散的土地集中到业主和能人手里,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又能让农民在得到土地租金的同时,还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获取务工收入,形成了农民稳定增收的双保险。
(三)创新产业经营机制 “大凤垭模式”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创新运用“业主+农户”、“公司带农户”等新型经营模式,引导区域内无劳力、无经验、无技术、无资金的“四无”农户联片转租土地,公司集中开发,自愿接收当地农户务工,开发见效后,公司“承租反包”挂果树给贫困户,收益由公司与农户按一定比例分成,从而在大幅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也节约了企业管理成本。此外,还通过政府搭台,整合桃花节、梨花节、采桑节等各种民俗节庆活动,统一举办大凤垭乡村文化旅游节,实现了种植业和旅游业的有机整合,提升了生态农业档次,增加了业主和农民的旅游收入。
(四)创新资金投入机制
“大凤垭模式”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积极探索“政府投入为辅、民间投入为主”的多元化投入新机制。2000-2003年,凤垭山在第一轮开发中,嘉陵区委、政府投资400万元,修建了上山道路,并引水、电、光纤等配套基础设施上山;2004年以来,凤垭山开始第二轮开发,政府投入各种项目资金2000万元,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两次开发中,政府投入资金2400多万元,引来了高达2亿多元的社会资金投入。这种多元化资金投入新机制,广泛应用民间资金,聚集闲散资金,有效破解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资金投入不足难题。
(五)创新劳务开发机制
“大凤垭模式”积极探索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的劳务开发新机制。通过政府先期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引进业主规模开发和城市企业建立生产加工基地,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实现了农村劳动力的就近转移。同时,还通过政府引导有经济实力和经营头脑的失地农民自主创业,以及与区级部门“一对一”结对帮扶建农家乐和再就业小区等,有效地解决了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难题。
(六)创新农民增收机制
一是通过土地有序流转,农民将土地流转到业主手中后获得固定的土地租金,再到业主手中打工按月获得固定工资。同时,农民学到技术后还可以在业主手中将土地返租回来,业主承诺在提供技术指导的同时保证以相对稳定的价格收购农产品,这样让农户回避了市场的风险,确保了增产增收的目标。二是随着产业的发展,新农村建设,政府积极引导农户兴办特色农家乐等增加农民收入。三是政府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引导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也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
(七)创新基层组织运行机制
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基层党支部既是组织者又是实施者,发挥着重要的战斗堡垒和先锋示范作用。“大凤垭模式”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积极探索创新基层党组织运行机制,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这样既丰富了活动载体,又促进了产业发展。如成立的大凤垭农家乐支部,在开展好支部活动的同时,由支部发起成立大凤垭农家乐协会,并设立了文峰、凤垭山、木老等几个分会,协会在支部领导下吸纳农家乐经营户入会从事经营、管理等交流活动,由此,加强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健全了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充分发挥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快了农村经济发展,使基层党组织建设与经济发展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创造了农村安定和谐、农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实现了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
(作者单位:中共四川省南充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