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两次教学尝试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台湾的蝴蝶谷》一课第二自然段有这样一句话:“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形象地体现出了蝴蝶灵动的神态。课后练习也特意将这句话挑出来让学生品读,旨在让他们体会动词的恰当运用。根据这一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两个教学环节:一是将原句改为“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飞过树林,飞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让学生体会用词的变化;二是将“穿”和“越”进行交换,让学生体会用词的准确。根据这样的设计,我先后在两个班级进行执教。
第一次在A班教学,我让学生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将三个动词都改成“飞过”后的表达效果与原句有什么不同。原以为学生一眼就能看出不同的词语对于句式表达的效果会有不同的影响,谁知部分学生竟说“可以这样改!”当我强作镇定地进行引导:“那这样改好不好呢?”学生又回到课文进行品读,之后改口说“还是文中的动词比较好”,请他们说原因,他们又答不上来。对于领会“穿”和“越”进行交换后的表达效果,我想让学生通过表演深层次地体会动词的生动性,但因为理解不深入,学生的扮演过于生硬,没有将“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这类动作的生动性表现出来。
第二次在B班教学,我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认真推敲原文中不全用“飞过”一词的原因,结果大多数学生都说出了“词语重复”“太啰唆”这样的答案。为了让他们更深入、准确地理解蝴蝶“过花丛”用“飞”,“过树林”用“穿”,“过小溪”用“越”,我特意找了与“花丛”“树林”“小溪”相关的图片帮助他们理解。看着花丛、树林、小溪的不同形态,学生便不再凭空想象,而是借助初步的逻辑推理,给出了生动的表达,如“不能说穿过小溪,因为‘穿过’是要从下面穿过去,蝴蝶穿不了的。”“树林里的树都很高,蝴蝶飞不了那么高,所以不能用‘越过’”“也不能说‘穿过花丛’,因为从里面穿,会划破翅膀。”……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我又让某个学生化身小蝴蝶,穿上事先准备好的蝴蝶道具,表演“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的动作。其他学生会时不时地提醒“小蝴蝶”:“要飞得高一些,不要让花丛划破翅膀”“穿过树林要灵活,免得受伤害”“越过小溪时要用力,小心掉下去”等。在这样的边说边做中,学生真正感受到了蝴蝶参加聚会时不同的飞翔状态,体会到了用词的准确与遣词的变化。
二、三个要点梳理
通过这两次教学实践,我梳理出遣词训练的三个要点。
(一)设计符合认知实际
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往往会过于考虑文本自身的特点,挖掘出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的教学内容和细节,但具体实施时却往往会因学生个体认知实际不同而生发“冷场”现象。遣词训练是训练学生文字敏感度的关键环节,设计符合学生认知实际的教学环节,对于激发其认知潜力有积极作用。
上面的教学中,第一次执教没有教师的引导就让学生体会修改后的句式表达效果与原句有什么不同,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显然要求过高。一般来说,二年级的学生对词语的辨析已具备初步的感知能力,但如果缺乏教师适时、有效的引导,他们的感知很容易无所适从。而第二次执教中,教师的指向很明确,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推敲原文中不全用“飞过”一词的原因。学生将这两句话多读几遍就会有“第一感觉”。接下来,教师再借助直观教具,及时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其思考更形象;适时融入表演,促使认知更深入,自然能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对不同年段的学生,在遣词训练方面的要求是不同的,应该按照学生的认知实际进行针对性设计。如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泉城》一课的课后练习要求学生体会写泉水流动时不同词语的使用,教师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品味或讨论。因为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閱读和生活经验,对不同的词语使用,他们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见解,在品味与讨论中,往往会出现思维的碰撞,闪现智慧的火花。
(二)形式契合学习兴趣
遣词训练作为相对单一枯燥的环节,还需要开发多样有趣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上述教学中的第一次教学,可以理解为盲目追求小组合作的讨论形式而忽略了学生是否具备合作讨论的能力,致使学生根本不明白思考的内容是什么,无法进行针对性思考。第二次教学,教师先给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又适时融入图片和表演的方法,既符合低年级“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这一目标,又契合学生的认知兴趣,推进了理解的形象化、深刻化。如表演越过小溪的场景时,教师追问:“能不能说‘穿过小溪’?”学生立即回应:“不行!蝴蝶的翅膀会被水淋湿,这样就飞不起来了!”可见,契合学生兴趣的教学形式,能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感悟语言。
(三)目标指向感悟运用
真正的课堂应该是学生在切身运用中的灵动体悟。遣词训练中,教师不仅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感受、品读的能力,更要在挖掘学生想象力的同时,促进其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上述教学中,第一次教学,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在大脑中形成蝴蝶生动飞行的画面,从而无法让学生对相应的词语产生形象感知,学生自然无法运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述。第二次教学,教师将目标指向学生的有效表达,并通过问题启发、画面引领以及适度表演为学生搭建想象与已有认知的桥梁,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潜能,促发了生动的表达,促进了深度感悟。
站在学生认知实际的层面,指向对词语的感悟运用,设计有针对性、趣味性强的教学形式,使得学生真正感受语言的韵味和灵动,是值得持续探索的话题。
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台湾的蝴蝶谷》一课第二自然段有这样一句话:“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形象地体现出了蝴蝶灵动的神态。课后练习也特意将这句话挑出来让学生品读,旨在让他们体会动词的恰当运用。根据这一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两个教学环节:一是将原句改为“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飞过树林,飞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让学生体会用词的变化;二是将“穿”和“越”进行交换,让学生体会用词的准确。根据这样的设计,我先后在两个班级进行执教。
第一次在A班教学,我让学生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将三个动词都改成“飞过”后的表达效果与原句有什么不同。原以为学生一眼就能看出不同的词语对于句式表达的效果会有不同的影响,谁知部分学生竟说“可以这样改!”当我强作镇定地进行引导:“那这样改好不好呢?”学生又回到课文进行品读,之后改口说“还是文中的动词比较好”,请他们说原因,他们又答不上来。对于领会“穿”和“越”进行交换后的表达效果,我想让学生通过表演深层次地体会动词的生动性,但因为理解不深入,学生的扮演过于生硬,没有将“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这类动作的生动性表现出来。
第二次在B班教学,我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认真推敲原文中不全用“飞过”一词的原因,结果大多数学生都说出了“词语重复”“太啰唆”这样的答案。为了让他们更深入、准确地理解蝴蝶“过花丛”用“飞”,“过树林”用“穿”,“过小溪”用“越”,我特意找了与“花丛”“树林”“小溪”相关的图片帮助他们理解。看着花丛、树林、小溪的不同形态,学生便不再凭空想象,而是借助初步的逻辑推理,给出了生动的表达,如“不能说穿过小溪,因为‘穿过’是要从下面穿过去,蝴蝶穿不了的。”“树林里的树都很高,蝴蝶飞不了那么高,所以不能用‘越过’”“也不能说‘穿过花丛’,因为从里面穿,会划破翅膀。”……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我又让某个学生化身小蝴蝶,穿上事先准备好的蝴蝶道具,表演“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的动作。其他学生会时不时地提醒“小蝴蝶”:“要飞得高一些,不要让花丛划破翅膀”“穿过树林要灵活,免得受伤害”“越过小溪时要用力,小心掉下去”等。在这样的边说边做中,学生真正感受到了蝴蝶参加聚会时不同的飞翔状态,体会到了用词的准确与遣词的变化。
二、三个要点梳理
通过这两次教学实践,我梳理出遣词训练的三个要点。
(一)设计符合认知实际
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往往会过于考虑文本自身的特点,挖掘出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的教学内容和细节,但具体实施时却往往会因学生个体认知实际不同而生发“冷场”现象。遣词训练是训练学生文字敏感度的关键环节,设计符合学生认知实际的教学环节,对于激发其认知潜力有积极作用。
上面的教学中,第一次执教没有教师的引导就让学生体会修改后的句式表达效果与原句有什么不同,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显然要求过高。一般来说,二年级的学生对词语的辨析已具备初步的感知能力,但如果缺乏教师适时、有效的引导,他们的感知很容易无所适从。而第二次执教中,教师的指向很明确,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推敲原文中不全用“飞过”一词的原因。学生将这两句话多读几遍就会有“第一感觉”。接下来,教师再借助直观教具,及时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其思考更形象;适时融入表演,促使认知更深入,自然能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对不同年段的学生,在遣词训练方面的要求是不同的,应该按照学生的认知实际进行针对性设计。如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泉城》一课的课后练习要求学生体会写泉水流动时不同词语的使用,教师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品味或讨论。因为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閱读和生活经验,对不同的词语使用,他们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见解,在品味与讨论中,往往会出现思维的碰撞,闪现智慧的火花。
(二)形式契合学习兴趣
遣词训练作为相对单一枯燥的环节,还需要开发多样有趣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上述教学中的第一次教学,可以理解为盲目追求小组合作的讨论形式而忽略了学生是否具备合作讨论的能力,致使学生根本不明白思考的内容是什么,无法进行针对性思考。第二次教学,教师先给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又适时融入图片和表演的方法,既符合低年级“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这一目标,又契合学生的认知兴趣,推进了理解的形象化、深刻化。如表演越过小溪的场景时,教师追问:“能不能说‘穿过小溪’?”学生立即回应:“不行!蝴蝶的翅膀会被水淋湿,这样就飞不起来了!”可见,契合学生兴趣的教学形式,能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感悟语言。
(三)目标指向感悟运用
真正的课堂应该是学生在切身运用中的灵动体悟。遣词训练中,教师不仅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感受、品读的能力,更要在挖掘学生想象力的同时,促进其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上述教学中,第一次教学,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在大脑中形成蝴蝶生动飞行的画面,从而无法让学生对相应的词语产生形象感知,学生自然无法运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述。第二次教学,教师将目标指向学生的有效表达,并通过问题启发、画面引领以及适度表演为学生搭建想象与已有认知的桥梁,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潜能,促发了生动的表达,促进了深度感悟。
站在学生认知实际的层面,指向对词语的感悟运用,设计有针对性、趣味性强的教学形式,使得学生真正感受语言的韵味和灵动,是值得持续探索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