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湖社画会的美术教育思想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美术教育思想的源由
  湖社画会是由金城之子金开藩以及金城的众多弟子组建而成的。金城是民国初年北京传统画坛的一位美术活动家、画家以及美术教育家,曾创办中国画学研究会。金城死后,其子金开藩脱离中国画学研究会,于1927年1月15日和北楼弟子多人为继承先父“保存国粹”的遗志而另组新社。因其骨干成员主要是金城弟子,并多以“湖”字为号,因此是为“湖社画会”。湖社画会以“应时事之要求、谋美术之提倡”[1]为宗旨思想积极的实施美术教育,“以沟通世界美术之进行”。[2]
  湖社画会在成立之初成员并不多,任何一项社会事业仅靠几人之力是难以完成的,湖社画会亦深知此理。金开潘在《毕业演说词》一文中写道:“众志成城,古有明训。盖社会事业,决非一二人所能办,势必集思广益,共同做去。继之以坚忍,不拔之志,然后可以有成。”[3]提倡传统绘画不能闭门造车,靠几人之力。如果要想将自己的理念宗旨发扬光大,必须发展势力,而发展势力的最好方式就是实施美术教育。
  除湖社画会自身原因之外,其美术教育思想的形成还有社会原因。一些美术界的妄人,为名利而夸夸其谈,自言创造。比如富春王良生在《绘画与鉴赏》一文中写道:“然今之绘画者抄袭一山一水,即以博蝇头微利,或故作写意一派,以欺愚蠢。或好作奇怪之态,自许创造。或以指作笔,以口代墨夸为绝技。而对于绘画之理气趣,能否合乎真善美,自问亦莫明其妙也。”[4]胡佩衡在《绘事问答》一文中也写道:“今人之画,所学不过皮毛,无深邃刻苦之研究,乃率操觚,意在速就,目的在金钱,以多出品为能事。故不顾笔墨,任意草率,不论章法,十百相同。复强词曰创造曰仿古,言创造者狂怪背理。言仿古者板滞枯窘。”[5]
  以上所提到的美术界的妄人“自欺欺人,贻误尚小。而以此自眩,道引一般初学,悉入歧途,其造孽不亦大哉”。[6]金城在《画学讲义》中批评道:“有所谓恶劣画家者,作品之恶劣无论矣。而故作狂论以批评他人之画,某也过板,某也过放。无论古人今人均不及其所画之佳。不识画者,每为其所误。”[7]其后,金城对这种现象又再次批评道:“晚近世风不古,市侩小人亦侧身于绘画之林,藉清高之品,施居奇之计。今日言定为十,明日忽增至十五,此流氓之故习,不意于画界中见之,殊可怜也。此种贪污之行,以之领导学生,画界前途,道义将不可复见矣。”[8]这些人追名逐利,妄谈美术,以致延误习画者,其罪大矣。
  美术对于改良社会风气有着重要的意义。蔡可南在《学画之心得》一文中写道:“艺术家当具伟大之人格,渲染出发人深感之作品,以调剂社会烦厌之人心。”[9]富春王良生在《绘画与鉴赏》中认为如果我们学会鉴赏绘画,那么我们就能知道真善美,“则我即是画,画即是我。我识画之趣,画知我之心。我能借画以抒情,画能助我以培德。至是绘画对于人生及社会之功效乃见矣”。[10]而王贤更在《愧吾庐随笔:论画派之争》一文中写道:“总之处兹叔季之世,提倡美术,实足以正人心,挽颓风。”[11]
  在当时的美术界还存在另一种不得不提的现象,那就是对于西画的过度崇拜,而对于中国传统绘画的盲目摒弃。比如吴兴丁士源在《湖社月刊百期序言》中写道:“当前清光宣之际,士大夫喜新之习,深中于心,即绘事一端,亦异说相崇。而于中国画学,辄置诸不论。”[12]金城在《画学讲义》中也提到:“民国初年,一般无知识者,对于外国画极力崇拜,同时对于中国画极力摧残。”[13]而洛阳牛新北亦在《读论画书》一文中写道:“今日中国人一步一趋全学西洋。”[14]这种现象造成了中国传统画道式微。值于此际,亦可知保存国粹,实施传统美术教育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最佳场所,但学校的美术教育也不容乐观。蔡可南在《学画之心得》一文中写道:“其时肄业学校,对于美育体育,同非注重之科,宜其有今日社会之沉寂也。图画科每依样葫芦,毫无天趣。”[15]当时专门的美术学院也正值多事之秋。例如在1931年10月1日《湖社月刊》中记载了北平美术学院王悦之和邱石冥之争的消息以及后来的全体学生武力拒绝尹某担任美术学院院长之事件。
  通过以上史料的分析得知,湖社画会实施美术教育有利于扩大中国传统绘画力量以应对“美术革命”的冲击,有利于纠正美术教育界的一些不良习气,甚至有利于改良社会风气。因此,湖社画会在学校美术教育现状不容乐观的情况下,积极的实施了各种形式的传统美术教育。
  二、 美术教育思想的实践
  湖社画会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传统美术教育实践活动。现以例会展览、东湖画馆、胡佩衡函授以及天津国画传习社四种美术教育方式略述之。
  首先是例会形式。余铸云在合刊中发表了一篇《中央公园湖社开会记》,开头写道:“湖社画会,每半月开研究会一次……本星期(五月六日)为开始第一次例会。”[16]由此可知,湖社画会第一次开例会,并且以后定期举行例会。湖社画会设有多名评议,还招收了大量学员。这些学员可通过例会的方式向评议们请教学习。他们在湖社免费学习,三年一测,成绩优异合格者,就会被聘为湖社助教。在《湖社月刊》中刊登有一张名为《湖社画会课徒时摄影》的照片,通过这张照片我们可以看到当时教课的场景——一位施教者端坐中间演示,学员们分立两边观摩学习。学员可以在例会上请教多名评议,并没有专门负责的老师。
  除了例会外还有展览形式。湖社画会与日本举办了多次绘画展览会。与此同时还和欧洲多个国家举办过绘画展览。比如比利时博览会、德国及瑞士中国画展览。此外,湖社还曾参与远足书画展览会以及全国美展。1933年3月1日《湖社月刊》刊登有两条消息,第一条消息为:“燕京大学,邀求本社至该校开展览会,藉资观摩以为学生研究国画之参考。”[17]另一条消息是:“各国在平艺术学者,邀请本社在万国美术所,举行展览会,以研究东方固有之美术。”[18]由此可见,展览在很大程度上是用于交流、学习之目的。
  湖社画会在举办多次对外交流展的同时,也举办了多次成绩展。纵观《湖社月刊》,可知湖社画会举办了不少于六次成绩展览会。在《湖社画会第六次成绩展览序言》中金荫湖写道:“本社所举行者系成绩展览,与学校展览试卷之性质略同。非标榜宣扬之意,画界名宿展览与否,原无甚关系,至于初学六法诸君,得此展览观摩,并获得社会之批评指导,不无寸进。”[19]由此可知这些展览不仅供参观,也是一个交流学习的绝佳机会。   第二种美术教育方式为东湖画馆式。陈东湖在家设东湖画馆,并在《湖社月刊》刊登《东湖画馆招收学员缘起》以及《东湖画会简章》等启事以招收学生。东湖画馆以“提倡艺术研究中国古画造就专门绘画人才为宗旨”。[20]招收学生不分男女,但须年满12岁。教学者为陈东湖一人,采取一名教师同时教授多名学生的教育方式。
  第三种教育方式为私人函授式教学,例如胡佩衡所创办的中国山水画函授学社。1930年《湖社月刊》刊登了《胡佩衡函授中国山水画社简章》。通过这份简章我们知道教学方式采取函授教学,首先“寄予学者画稿每月四幅,加以说明”。学者“照示临摹,寄社评改后”。学社再“发还原画稿,即归学者所有”。“学者于画课如有不了然之处,随时可以质问,立即作答,如不照示练习即停寄画稿。”[21]由此可见,这种函授教学方式属于一对一式的教学。胡佩衡曾在《绘事问答》开头写道:“余函授画法已十余年。”[22]这也说明此种美术教育方式也是湖社画会主要的教育方式之一。
  天津国画传习社是由湖社画会组织成立的。1931年1月1日《湖社月刊》刊登一份《湖社试办天津国画传习社简章》。通过这份简章,我们可以看到天津国画传习社“以传习国画造就美术专门人才为主旨”。教学者“均以湖社画会中评议之成绩优良者担任”。[23]天津国画传习社类似于美术学院性质,其美术教育方式也显得更加的成熟。
  湖社画会以“应时事之要求,谋美术之提倡”[24]为行动指南,将其思想付诸于多种形式的美术教育实践之中。其中不仅有传统“私塾”式的“东湖画馆”,也有一些比较先进的美术教育方式如胡佩衡函授法以及国画传习社等。同时,湖社画会也参加了各种美术展览活动。这些美术教育实践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及影响。
  三、 实施美术教育所取得的成绩及意义
  1931年1月1日,金开藩在《毕业演说词》中写道:“湖社画会成立之初,不过,先父门生七八人而已。”[25]后来大量招收学员,积极实施美术教育,并“择本会学员成绩最优者若干人举行毕业典礼,并聘为本会助教”。[26]“现在已满三年,学员陆续增加,不啻二三百人,固属同人等努力倡导之所致。”[27]通过这种画会内部的美术教育,使得湖社势力不断壮大,之后还举办了不少于六次的成绩展览。
  其他方式的美术教育活动也都频传捷报,例如“陈东湖近在北平本寓设东湖画馆,招生授画,报名者异常踊跃云”。[28]天津湖社分会“由陈少梅、刘养浩主持,人才跻跻,盛极一时”。[29]许多学员在《湖社月刊》发表文章对胡佩衡表示出钦佩之情,比如清苑赵翀在《习画随笔》中写道:“迩来菊市名家,多如过江之鲫,而予心目中,所最景仰最钦佩者,为涿县胡冷庵先生。”[30]蔡可南也在《学画之心得》中写道:“发誓专攻,又缠于尘事,乃就平日之目钦而心仰之胡冷庵先生函授。”[31]
  通过这些美术教育实践,湖社画会的影响不断扩大,许多学者慕名而来,加入湖社学习绘画。例如,湖社画会在天津开会之时,一名学校教授杨清我女士参观展览之后,辞去学校校务来平,从本社陈昇湖学人物。同时,天津北票煤矿公司王君良生,由金君荫湖介绍从恵拓湖学山水。1933年9月1日《湖社月刊》刊登消息称“山东名画家宋怡素现加入湖社”。 [32]与此同时,湖社成员也开始担任要职。陈梅湖应辅仁大学之聘,担任该校助教。张学良之子,延聘湖社评议李五湖等为导师。李枕湖任某学校美术学院花卉教习以及社员赵鹤青成立北平美术馆,后任职于青岛某学校艺术系教授等等。
  孙润宇在《湖社月刊百期感言》曾写道:“兹北楼既以保存国粹自任,而潜厂复仰体此意,继承遗绪,旧会既更,即于礼堂守制之中,经始新社,未及数年,名遍遐迩,至今谈中国画学者,无不以湖社为归。”[33]
  湖社画会作为北方最大的传统绘画社团之一,在世人争学西画,进行“美术革命”之时,继承北楼遗志,维护和发展中国传统绘画。湖社画会以“应时事之要求、谋美术之提倡”作为自己的宗旨思想,积极的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教育实践活动,以纠正美术界的不良习气、甚而改良社会风气、造就了大量的传统美术专门人才。使得国画在西风东渐的风尚下,不致淹没无闻。其对于中国传统绘画在现代转型期的继承和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贡献。
  参考文献:
  [1][24]金潜庵.元旦祝词[J].湖社月刊,1928(合刊本):144.
  [2]金开藩,金开华.回顾[J].湖社月刊,1930(34):15.
  [3][25][26][27]金开藩.毕业解说词[J].湖社月刊,1931(38):14,13.
  [4]王良生.绘画与鉴赏[J].湖社月刊,1931(41):11.
  [5]胡佩衡.绘事问答[J].湖社月刊,1932(57):3.
  [6]金城.画学讲义[J].湖社月刊,1935(95):1.
  [7]金城.画学讲义[J].湖社月刊,1934(77):1.
  [8]金城.画学讲义[J].湖社月刊,1934(83):1.
  [9]蔡可南.学画之心得[J].湖社月刊,1932(61):12.
  [10]王良生.绘画与鉴赏[J].湖社月刊,1931(41):12-13.
  [11]王贤.愧吾庐随笔:论画派之争[J].湖社月刊,1928(合刊本):109.
  [12]丁士源.湖社月刊百期序言[J].湖社月刊,1936(100):1.
  [13]金城.画学讲义[J].湖社月刊,1935(88):1.
  [14]牛新北.读论画书[J].湖社月刊,1935(95):16.
  [15]蔡可南.学画之心得[J].湖社月刊,1931(47):10.
  [16]余铸云.中央公园湖社开会记[J].湖社月刊,1928(合刊本):131.
  [17][18]画界琐闻[J].湖社月刊,1933(64):14.
  [19]金荫湖.湖社画会第六次成绩展览序言[J].湖社月刊,1932(60):2.
  [20]湖社月刊[J].1932(55):目录.
  [21]胡佩衡函授中国山水画社简章[J].湖社月刊,1930(35):封5.
  [22]胡佩衡.绘事问答[J].湖社月刊,1931(47):7.
  [23]湖社试办天津国画传习社简章[J].湖社月刊,1931(38):9.
  [28]画界琐闻[J].湖社月刊,1932(57):16.
  [29]画界琐闻[J].湖社月刊,1932(44):14.
  [30]清苑赵翀.习画随笔[J].湖社月刊,1929(25):13.
  [31]蔡可南.学画之心得[J].湖社月刊,1931(48):11.
  [32]画界琐闻.湖社月刊[J].1933(70):16.
  [33]孙润宇.湖社月刊百期感言[J].湖社月刊,1936(100):2.
其他文献
海报创作的根本诉求其实就是为了吸引眼球,同时,将海报的主题信息以表象化的形式传递给受众,合格的海报必须既具备眼球吸引力,亦应具备强烈的冲击力与震撼力,海报的传播形式虽古老,却可以常用常新,无论是新推出的产品、服务,还是商业化的店铺、馆所等都需要这种吸引眼球的形式,海报的形式甚至还可以从线下发展到线上,为宣传推广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海报的第一印象至关重要,第一印象必须具备足够的视觉冲击力意象,然后依
中国古代传说的指涉范围较为广泛,主要包括各个历史时期的志怪小说、民间传奇、寓言、口述以及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等,它以神怪仙魔为描写的主体对象,笔法或瑰丽奇幻、或荒诞诡谲,在农耕文明的时代背景下,人们通过超自然的思想塑造一个缥缈莫测的仙魔世界,以达到超迈个体生命时间的目的。《庄子》《淮南子》《西游记》《封神演义》等作品中的传说人物,为中国当下的影视角色创作提供了成熟的美学范本,他们身兼仁德博爱的神性与
自从国内真人秀综艺栏目《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播出并且成为新的收视增长点以后,近年来,真人秀节目呈现蓬勃的发现趋势,不管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在进行深入创新。从形式的角度来说,节目各个环节设计更为科学化、人性化,衔接也更为自然;从内容方面着眼,真人秀节目所涉及的生活领域也越来越广泛,如亲子类节目《爸爸回来了》,夫妻档节目如《一路上有你》,喜剧类节目《笑傲江湖》等。此外,真人秀节目在创始之初就已经
[摘要] 电视娱乐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的文化变动。《综艺大观》、《正大综艺》等娱乐节目在意识形态的主导下向社会传播了娱乐观念。而开启电视娱乐新时代的《快乐大本营》则把娱乐与游戏的狂欢性带入了一个新的境地,塑造了一种纯粹的娱乐意识。  [关键词] 电视娱乐 集体欣赏 全民狂欢  20世纪90年代以前电视媒介的功能无非就是寓教于乐、传播文明,宣扬主流意识的文化使命与社会担当。进入90年代市场文化
由韩延执导,改编自日本漫画《赌博默示录》的影片《动物世界》具有丰富的故事内涵。作品可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如一部精彩的赌博类型片,一部黑色英雄的现实作品,一部通过描绘赌徒可悲可叹的身姿进行教育的戒赌公益片。同时,与丰富的主题内核相结合的工业特效所带来的视觉呈现,其质感不仅能够令观众更加代入牌局当中,也能让观众更为轻松地理解这场游戏参与者的内心活动。《赌博默示录》至今已二十余年,鉴于时空上的差异,韩延
2018年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播出一档以书为主题的纪录片《书迷》,分别以《一本书的诞生》《书店风景》《淘书迷的地图》和《贩书记》为主题进行展示,本文从《一本书的诞生》看“最美读本”的诞生,它是作者、编辑、设计师之间的匠心互动。  朱赢椿是著名的设计师,他设计的图书屡获“世界最美的书”和“中国最美的书”,他不仅设计图书,还独立创作图书,这让我们看到一本“最美读本”是怎样诞生的,它给
墨西哥导演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凭借处女作《爱情是狗娘》一举成名,随后的《21克》《通天塔》《鸟人》《荒野猎人》等影片都有不俗的表现。好口碑、高票房、多项大奖的取得无不彰显其不俗的艺术功力。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坚持人文主义创作,注重探索人生意义与生命价值,通过电影挖掘生活本质,讲述人生百态。他的电影时刻关注大众群体,不断进行深层次地剖析,探讨人类生存困境,探索生命存在的意义。纵观
《海瑟》是由导演斯宾塞·萨瑟独立制作的反叛电影,娜塔莉·波特曼担任制片及主演,由约瑟夫·高登·莱维特饰演海瑟这个中心人物。全片105′32″,以纪录的顺叙娓娓道来成长中的逆境对心灵的特殊疗效。每一次冲突都是让自己明白占有和错过都是行百里者半九十的障碍,只有让心脏成为最坚强的肌肉才能有勇气承受。  镜头从自行车车链的特写开始了一段追逐的轮回。拖车很明显地暗示着之前的一个交通事故,然而导演用喇叭声打断
《猩球崛起》是一部最早肇起于1968年的科幻悬疑冒险影片,在1974年以惊悚式演绎、2001年以动作式演绎之后,2011年,针对这一影片的系列化人性演绎得以再度重启,而这次重启,无论从视效还是思想意识深度上,都有了质的飞跃。《猩球崛起》是一系列由20世纪福克斯公司出品发行的集动作、科幻、剧情、哲理于一身的影视力作。这一系列影视作品以偶然事件,建构起了人猿的二元对立,同时更以求存、良知、人性的步步进
一、 中国山水画空间建构的典型方式  魏晋宗炳的《画山水序》可谓是中国山水画空间建构理论上的奠基之作。他提出的远映法理论构建了中国山水画空间的独特内在蕴涵,观者游畅于画间全身心的空间感知和体悟,是中国特有的“目应”“心会”“理得”“神思”的集时间性、空间性交融的经验过程。由宗炳的“远映法”始,至郭熙《林泉高致》中提出的“三远法”,再到沈括《梦溪笔谈》中的“以大观小”法,这种“中国式”的图像空间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