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在各门功课的教学实践中早已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而学生的兴趣来源于具体情境,课堂教学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施主体教育的主阵地。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创设各种有效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觉得“学习有味”,而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加速学生完成认知过程,使学生由“厌学”到“爱学”,由“爱学”到“会学”,直到最终“学会”为止,完成了由兴趣引发的教学实践经验。
关键词: 激发 学生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2
“语文难学”是农村小学生共有的感受,同时“语文难学”又是困惑不少语文教师的难题,“语文谁都会教”更让语文教师尴尬。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看法,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变成一门艺术,使学生乐学、会学,教师易教,乐教呢?我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际越来越觉得激发语文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乐学、会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之所在。如何激发并保持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浓厚兴趣?使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特别关心的话题。笔者我认为处理好该问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不能无视情感的作用。教学活动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掌握技能、发展智力,而且也是师生情感的交流。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重视“爱”在其中所起的“滑润剂”的作用。我国有句成语叫“爱屋及乌”,说的是爱那个人而连带他爱护停留在他屋上的乌鸦。比喻爱那个人而连带地喜爱跟他有关系的人和事。师爱生,生爱师,学生往往爱某个教师而爱上这位教师所教的学科,从而对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果一旦学生对某一语文教师失去了感情,就休想引导学生对语文感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本门学科的思维、理解、记忆、想象等一切认识机能就会受到阻抑。因此,课堂上要有活泼的气氛,要有游戏的成分,有幽默、有笑声、有争论。不要把课堂教学搞得单调乏味,使学生昏昏欲睡。因此,课堂上,我们要不失时机地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用亲切、真诚的态度与学生平等相处,热情洋溢地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建立信心,动员学生投入到“听、说、读、问、写”的学习过程中去。如学生听得十分专心,你的一声“谢谢大家听得这么专心。”会给学生增添自信。又如低年级学生说话回答,往往会碰到知道了不会表达或表达不清的问题,你对他说:“老师知道你心里已经明白了,但嘴上还说不出,我把你的意思转述出来,然后请你再学说一遍,好吗?”学生一定会感激你为他解了围,也会更增添表达的勇气。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课堂教学中往往会让学生质疑问难。当学生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你的评价:“你的问题很有价值,看来你读书时是用心思考的。”会激发学生更深入地思考。这样增强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有助于促使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热爱祖国的灿烂文化,并在学习过程中塑造完善的人格。
二、教学方法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兴趣的最好方法就是创设合理的情景,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感知和理解语言。使学生理解文意和文章宗旨。如教學《颐和园》一课时,可以运用课件制作,让学生身临其境。课件的制作过程中可以引入展示了颐和园长廊形式多样的彩画。有人物的故事、山水树鸟的景物、花卉翎毛、建筑风景四大类。其中最引人入胜的是二百多幅的包袱彩画,这包括文学古着、歷史人物传奇、民间传说、神话故事、戏曲片段等。学生看后不仅惊嘆画的精美与种类繁多,体会到“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同时也深切一会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力量。 这样就使枯燥的一节课变得趣味横生,学生理解容易,学习自然就容易。
三、注意情感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替每个孩子搭起不同的“凯旋门”,使他们在成功中去体验成功?工作中,我以学生的实际水平为起点,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使学生学有所得,都能取得成功。我让每个学生在语文书的目录前写上“表扬___次,批评__次”。并制定了一些评比细则,如作业“优*”加表扬一次,“优**”加表扬两次,“优***”加表扬三次,“良”加一次批评,“及格”加两次批评。我把预习、上课发言及读课外书等情况都纳入到这项评比纪录中,且批评与表扬可相互抵消。学生自评,同座监督。达到表扬一百次的,可换取写有“棒”字的大星星,并为他举行简单而热烈的祝贺仪式,且写在“喜报”上向家长汇报。可喜的现象出现了:过去学生怕做作业,现在盼望做作业;过去总是不能自觉地完成预习,现在未等布置就预习;过去上课常常走神,现在上课积极举手发言……也许这些主动学习的背后只是为了得到表扬的快乐或攀比表扬的次数。但是我相信,渐渐地,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及兴趣将会在成功的快乐中养成和激发。
四、利用学习成果,发展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兴趣总是和成功的喜悦紧密相连。如果学生在学习上有所收获或进步时,往往能使心情感到兴奋、轻松和愉快,同时能对学习产生自信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功底,还要讲究教育教学艺术,要创造条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并且要不断强化,使他们的成功欲望越来越强烈,学习兴趣越来越浓,这样就会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充分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智慧水平。教师就可以因势利导,逐步把学生因乳汁似的海洋要创造条件使学生不断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开发智力,让学生在广阔的知识海洋里探索知识,寻求规律,掌握驾驭知识的能力,教师要不断向学生提出一些“跳一跳,摘果子”的问题,使学生向“最近发展区”发展,引导、启发学生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自己找出答案,得出结论,尝到“学会”与“会学”的成功感受。另外要鼓励学生能够发现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或质疑,从而产生追根求源、渴望求解的要求,进而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
总的来说,在语文的教学中,要常常与学生沟通,注意调控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感情共鸣,激发学生思维,把学生自己本身潜在的智慧充分发挥出来,主动探索,创造性地学习,取得最佳效果。这就是我所运用的教学手段,向学生的心田投去一石,激起他们学习语文兴趣的朵朵浪花。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2.《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
3. 《新课程(小学)》2013年10期。
关键词: 激发 学生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2
“语文难学”是农村小学生共有的感受,同时“语文难学”又是困惑不少语文教师的难题,“语文谁都会教”更让语文教师尴尬。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看法,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变成一门艺术,使学生乐学、会学,教师易教,乐教呢?我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际越来越觉得激发语文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乐学、会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之所在。如何激发并保持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浓厚兴趣?使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特别关心的话题。笔者我认为处理好该问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不能无视情感的作用。教学活动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掌握技能、发展智力,而且也是师生情感的交流。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重视“爱”在其中所起的“滑润剂”的作用。我国有句成语叫“爱屋及乌”,说的是爱那个人而连带他爱护停留在他屋上的乌鸦。比喻爱那个人而连带地喜爱跟他有关系的人和事。师爱生,生爱师,学生往往爱某个教师而爱上这位教师所教的学科,从而对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果一旦学生对某一语文教师失去了感情,就休想引导学生对语文感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本门学科的思维、理解、记忆、想象等一切认识机能就会受到阻抑。因此,课堂上要有活泼的气氛,要有游戏的成分,有幽默、有笑声、有争论。不要把课堂教学搞得单调乏味,使学生昏昏欲睡。因此,课堂上,我们要不失时机地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用亲切、真诚的态度与学生平等相处,热情洋溢地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建立信心,动员学生投入到“听、说、读、问、写”的学习过程中去。如学生听得十分专心,你的一声“谢谢大家听得这么专心。”会给学生增添自信。又如低年级学生说话回答,往往会碰到知道了不会表达或表达不清的问题,你对他说:“老师知道你心里已经明白了,但嘴上还说不出,我把你的意思转述出来,然后请你再学说一遍,好吗?”学生一定会感激你为他解了围,也会更增添表达的勇气。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课堂教学中往往会让学生质疑问难。当学生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你的评价:“你的问题很有价值,看来你读书时是用心思考的。”会激发学生更深入地思考。这样增强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有助于促使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热爱祖国的灿烂文化,并在学习过程中塑造完善的人格。
二、教学方法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兴趣的最好方法就是创设合理的情景,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感知和理解语言。使学生理解文意和文章宗旨。如教學《颐和园》一课时,可以运用课件制作,让学生身临其境。课件的制作过程中可以引入展示了颐和园长廊形式多样的彩画。有人物的故事、山水树鸟的景物、花卉翎毛、建筑风景四大类。其中最引人入胜的是二百多幅的包袱彩画,这包括文学古着、歷史人物传奇、民间传说、神话故事、戏曲片段等。学生看后不仅惊嘆画的精美与种类繁多,体会到“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同时也深切一会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力量。 这样就使枯燥的一节课变得趣味横生,学生理解容易,学习自然就容易。
三、注意情感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替每个孩子搭起不同的“凯旋门”,使他们在成功中去体验成功?工作中,我以学生的实际水平为起点,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使学生学有所得,都能取得成功。我让每个学生在语文书的目录前写上“表扬___次,批评__次”。并制定了一些评比细则,如作业“优*”加表扬一次,“优**”加表扬两次,“优***”加表扬三次,“良”加一次批评,“及格”加两次批评。我把预习、上课发言及读课外书等情况都纳入到这项评比纪录中,且批评与表扬可相互抵消。学生自评,同座监督。达到表扬一百次的,可换取写有“棒”字的大星星,并为他举行简单而热烈的祝贺仪式,且写在“喜报”上向家长汇报。可喜的现象出现了:过去学生怕做作业,现在盼望做作业;过去总是不能自觉地完成预习,现在未等布置就预习;过去上课常常走神,现在上课积极举手发言……也许这些主动学习的背后只是为了得到表扬的快乐或攀比表扬的次数。但是我相信,渐渐地,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及兴趣将会在成功的快乐中养成和激发。
四、利用学习成果,发展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兴趣总是和成功的喜悦紧密相连。如果学生在学习上有所收获或进步时,往往能使心情感到兴奋、轻松和愉快,同时能对学习产生自信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功底,还要讲究教育教学艺术,要创造条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并且要不断强化,使他们的成功欲望越来越强烈,学习兴趣越来越浓,这样就会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充分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智慧水平。教师就可以因势利导,逐步把学生因乳汁似的海洋要创造条件使学生不断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开发智力,让学生在广阔的知识海洋里探索知识,寻求规律,掌握驾驭知识的能力,教师要不断向学生提出一些“跳一跳,摘果子”的问题,使学生向“最近发展区”发展,引导、启发学生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自己找出答案,得出结论,尝到“学会”与“会学”的成功感受。另外要鼓励学生能够发现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或质疑,从而产生追根求源、渴望求解的要求,进而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
总的来说,在语文的教学中,要常常与学生沟通,注意调控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感情共鸣,激发学生思维,把学生自己本身潜在的智慧充分发挥出来,主动探索,创造性地学习,取得最佳效果。这就是我所运用的教学手段,向学生的心田投去一石,激起他们学习语文兴趣的朵朵浪花。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2.《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
3. 《新课程(小学)》2013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