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阅读中关于元认知能力的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ket830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元认知是认知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了解和控制。学生对元认知策略的掌握直接影响其阅读水平高低,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 阅读教学 元认知 元认知策略
  
  一、元认知与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活动的了解和控制。对元认知意识和策略的培养就是帮助学生学习如何学习,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导者。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包括元认知策略的指导关系重大,它有利于学生阅读理解和英语学习的提高。关于元认知的要素,各学者的意见略有不同,但通常认为元认知由三部分组成: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
  元认知知识主要包括三个具体部分:关于认知主体的知识、关于认知任务的知识和关于认知策略的知识。其中关于认知主体的知识包括:对自我认知能力差异的看法、对认知个体之间认知能力差异的看法和对人类认知能力普遍性的看法。认知任务的知识可分为对认知任务完成的最好方法和完成的可能性的看法,以及对任务要求难度或任务目标的高低的看法两类。认知策略的知识,是指学生对阅读策略及其使用方面的认识。元认知体验是认知主题进行认知活动时产生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发生在阅读之前、之中和之后。积极的元认知体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其认知潜能,从而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元认知监控指认知主体在进行认知过程中积极而自觉的监视、控制和调节,是元认知的核心成分,包括确立阅读目标、制定阅读计划、监控阅读过程和评估阅读效果三个方面。
  
  二、英语阅读水平与元认知的关系
  
  许多实证研究表明,阅读和元认知之间有显著联系。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往往成功的阅读者能够依照不同的阅读任务采取不同的阅读策略或技能,更主动地控制自己的阅读理解过程,并且能够有意识地灵活应用适宜的阅读策略或技能来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在阅读任务完成后还能对阅读理解效果作出自我评估。反之不成功的阅读者对阅读策略和技能的使用则比较盲目和随意,阅读效果差,也缺少反思。
  从外语教学方面来看,元认知策略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预先准备和预先联系:预先概括性地、全面地了解要学习的概念和原理,计划和演练语言结构,为即将进行的语言学习任务做好准备。(2)注意力的定向选择:预先决定主要注意力放在哪一项学习任务上或者哪些情景细节,而忽略不相关的干扰因素。(3)自我管理和自我监控:认识有利于学习的各种条件,并主动创造这些条件。注意语言表达的正确性和得体性,并进行修改。(4)延迟表达:有意识在初始阶段推迟表达,通过听力理解先吸收。(5)自我评价:对自己语言学习的结果进行检查。
  
  三、元认知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在外语阅读教学中,常常會发现许多学生在阅读中存在很多的不良习惯,如逐字逐句地阅读、出声阅读、反复回头重读等,严重影响了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他们有时并不缺少基本的阅读能力要素,所缺的是将这些能力要素协调起来,组成策略并从中获益的能力。这就要求加强课堂教学中的阅读元认知策略训练。
  (一)制订阅读学习计划。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了解自己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弱点,清楚哪些因素影响自己的阅读学习,知道应该在何种情况下运用何种策略,从而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大学英语阅读课程的学习目标和具体实施计划,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逐步培养自我评价意识,有针对性地完成各项技能训练。
  (二)阅读理解过程中的监控。
  阅读过程中可采取以下监控策略:(1)方向监控。让学生明确阅读目的,确定阅读方式,如粗读、略读、细读等,了解主题及其情节发展。(2)进程监控。对阅读的深度进行监控,使学生获取详细的篇章信息。可以采用快速提问和适度的讲解、讨论来梳理全文的信息。在此过程中,应始终注意全文的语义中心,注意部分和整体的联系,归纳显示全文内容的图解、表格等,帮助学生构建较详细的语义图像,基本理解课文内容。(3)策略监控。
  善于自我提问,检验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多角度分析推理,懂得运用有效策略处理综合性问题。
  
  四、在外语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阅读理解不只是一个复杂的认知心理过程,还是个体、语篇、社会三者之间的互动过程。语言教学的主要任务,除了培养学生的纯语言学习能力(如词汇、语法、篇章、修辞等)和语用能力(即恰当使用语言以达到交际目的)之外,还应包括对语言学习者策略能力的培养。在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文化意识的培养,增加学生的互动理解能力。
  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提问、讨论等方法,帮助学生在大脑中构建起相关事件的图式。这么做,一方面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使他们能够充分利用已有的图式与文字信息互动,参与理解过程。
  (二)培养学生的语篇知识,训练推断和预测能力。
  在大学英语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必对阅读材料进行逐词、逐句、逐段的翻译或语法分析,而应训练学生如何寻找关联性信息和建构正确的认知环境,教给学生分析和推理的方法,培养其认知推理能力,提高其阅读理解能力。
  (三)鼓励学生与文章的互动,实现读者与作者的“沟通”。
  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对阅读材料做形式上的解码,还应该适时地组织学生就文章内容的相关话题展开讨论、合作,以引导他们激活、调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去把握作者的意图,将自己置身于所读文章的社会环境中,进而分享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乐,与文章作者的思想观点产生共鸣。
  (四)培养自主阅读能力。
  自主教学模式下的英语阅读课,应始终体现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教师可将课内需要讲授的内容设计成具体的课外学习任务,使学生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积极认知的状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五、结语
  
  作为阅读能力的核心,理解能力是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标志,重视和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元认知的训练,把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渗透元认知知识和策略的训练内容,通过有意识的指导和训练,增强学生在不同情况中运用元认知策略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董奇.论元认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
  [2]郭世明.元认知理论与ESL阅读教学[J].大学外语增刊:外语教学观点与方法,1996.
  [3]王归立.谈元认知策略与英语阅读策略的培养[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4]吴庆麟等.认知教学心理学[J].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5]Brown,N.Meta-cognitive Development and Reading[M].New Jersey:Prentice Hall Regents,1980.
  [6]Flavell,J.H.Metacognition and cognitive monitoring:A new area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al inquiry[J].American Psychologist,1979.
  [7]Schraw,G.Promoting general metacognitive awareness[J].Instructional Science,1998.
其他文献
摘要: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词汇的掌握程度对听、说、读、写、译等语言交流运用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外语学习与外语教学中,词汇学习一直是学习者及教师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积极有效地学习词汇,提高他们的词汇运用能力,帮助他们实现词汇的长时记忆,成为外语教师们常常思考的问题。本文旨在探索英语词汇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关键词: 英语词汇 学习策略 联想记忆法 求比法 被动刺
摘要: 在目前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新形势和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肩负着新的责任和使命,同时这也对大学英语的教学和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大学英语教师应该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自己的英语课堂教学,通过多种多样的方法和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努力提高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质量。  关键词: 课堂教学效果 情感教学 兴趣激励 教学模式 课堂活动 教学场景    一、情感教学,融洽师生关系    情感教学是大学英
摘要: 进出口贸易实验室模拟操作,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效结合,能使学生尽快地掌握进出口业务的实际操作技巧。文章结合当前的外贸形势和作者自身的教学实践对当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国际贸易实物模拟实习进行了总结,并提出许多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高职商务英语 校内模拟实习 思考与总结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主要是培养从事经贸和其他涉外企事业的管理和实务工作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2
英语课堂是语言实践的课堂。实践证明,教学过程能否顺利完成,知识的传递能否有效达成,学生思维能力能否充分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能否主动学习,取决于能否构建民主、平等、愉悦的课堂。那么,如何构建民主、平等、愉悦的英语课堂,营造宽松、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让课堂始终充满乐趣?    一、注重角色切换,激发创新欲望    曾几何时,教师是知识权威的化身,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学生始终处于被支配地位。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