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小康 一个都不能少

来源 :先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r2006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庄严承诺的兑现之年。“全面小康”有很多内涵、目标和任务,而重中之重是“一个都不能少”。
  实现全面小康是我们党的初心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全面小康,是我们党的初心所要实现的一个阶段性目标,是我们党近百年来带领人民持续奋斗的一个重要理想。
  第一,全面小康是黨的初心的目标指向。我们党一成立,就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我们党的各项工作始终围绕改善民生福祉来进行。党的十九大以来,我们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更是提出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将努力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那将是中国历史乃至人类发展史上一个令人激动的重大时刻。”实现全面小康,是新时代背景下党的初心使命新的指向。
  第二,全面小康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须建立在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民族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之上。
  第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小康”的概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不断被深化、完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党的十九大发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动员,提出到2020年,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对这个千金承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必须实现,而且必须全面实现,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共产党给老百姓的承诺,一定要兑现!”我们党一直在为兑现这个承诺而不懈奋斗。
  全面小康关键在“全面”
  一个都不能少,是“全面”的内在要求。全面小康,强调的不仅是“小康”,更为关键的是“全面”。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论述,“全面”的要求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全面小康,是各领域全面进步的小康。到2000年,我国已经顺利实现了总体小康目标,但这只是初步的、低水平的小康。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立足于建成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小康,启动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
  全面小康,是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在内的全部生活的小康,需要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去实现,更加注重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等,在关键领域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第二,全面小康,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的生活水平处在扶贫标准线以下,这既影响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满意度,也影响国际社会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可度。”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是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的小康。
  全面小康体现在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元一体的伟大民族。2019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也不能少。”
  全面小康体现在覆盖人口要全面。全面小康,不能是一部分人的小康,而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我国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客观存在,还有一部分人的生活还很贫困,如果这些人口没有实现小康,那么我们的全面小康就经不起推敲。
  第三,全面小康,是城乡区域共同的小康。全面小康是区域之间的共同小康,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的小康。全国有11个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其中大部分是革命老区。革命战争年代,老区人民为了革命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流血牺牲。我们党饮水思源,决心不让一个老区人民掉队。如果没有区域之间的共同小康,特别是没有革命老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同步小康,全面小康就是不完整的。
  全面小康是农村地区的小康。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和欠发达地区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农村地区贫困范围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短板。如果农村人口不能共享全面小康,这样的小康就不是真正的全面小康。
  全面小康是每一个人的殷切期望
  “小康”被创造性地用来诠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凝聚着中华民族每个人的殷切期望。早在2000多年前的《诗经·大雅》中,就有了“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小康”是安居乐业、丰衣足食的代名词,表达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然而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小康对于广大人民而言,是镜中花水中月,“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是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近代以来,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下,“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民族危机、生存危机层层叠加,“小康”对于人民来说,是遥远的传说和梦中的奢望。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重新点燃人民对“小康”的希望,党带领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三座大山”,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有了实现“小康”生活的靠山。1955年,毛泽东同志信心满怀地宣告:“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   久困于穷,冀以小康。每一位中国人民期望站起来、富起来的心情是迫切的。所以,当我们党创造性地使用“小康”来引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时,这个词调动起了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民族、每一寸土地上的中国人民的热情,以巨大的力量推动着全面小康的实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党带领人民一年接着一年干、一棒接着一棒跑,2019年,我国经济总量接近10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在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社保等方面民生福祉持续改善,这无疑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亘古未有的伟大跨越。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十八大以来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方位立体化地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工作的落实。
  第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引领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我们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的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到人民群众期盼什么,我们就努力实现什么;人民群众反对什么,我们就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党通过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推动干部为民务实清廉,向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等“四风”开刀。党通过颁布并严厉实行八项规定,端正党风政风。党通过高压反腐,毫不手软地清除腐败分子,纯洁党的队伍。重拳出击扫黑除恶,为人民提供更安全的政治环境。努力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第二,加强制度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建设,加强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党致力于打通制度建设的“最后一公里”,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了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保驾护航。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东中西部地区协调推进的体制机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强法治中国建设,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一系列具体制度的建设,最终在制度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上取得了巨大成效,并努力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障。
  第三,以“三大攻坚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着力点。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向全国人民提出了打赢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的号召。
  一是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为全面小康创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当前,我国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和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提醒我们“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既是大疫,更是大考。我们经受住了考验,我们党也更加重视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药卫生、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住房市场调控等各方面工作,不断增加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支撑。我们党把摆脱贫困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明确要求到2020年底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开启了向贫困反击的伟大实践。一系列精准举措接连出台,特别是“五个一批”的思路——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异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切实保证了脱贫攻坚战的最后胜利。
  三是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质量保证。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是全面小康的题中应有之义。为此,我们党谋划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长远性、开创性工作,开展了包括蓝天保卫战、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水源地保护、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污染防治在内的七大攻坚战。在全国范围建立了一把手负主要责任的河长制湖长制。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深入实施,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进展顺利,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要步伐。2019年全国优良天数比例为82.0%,严重污染天数同比减少183天,污染防治攻坚战带来了历史性、全局性的变化。
  我们深信,“一个都不能少”的全面小康,即将在我国大地上变成灿烂的现实!
  作者
  周文彰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晓云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全面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部署,协同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核心任务就是要做强成都这个文旅极核,更大激发文化的精神动力、经济动力,聚焦世界文化名城和“三城三都”建设,形成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  深刻把握战略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文化作为城市发展的强劲动力,具有广泛性、渗透性、增值性
期刊
全面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构建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是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根本支撑和物质基础。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决策部署,勇担国家使命、服务战略全局,加快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作出如下决定。  一、坚持创新驱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全面
期刊
建设成都东部新区,是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等战略的重要举措。东部新区的建设,既有宏观区域政策、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项目引入等利好,也面临全球化形势波折、区域竞合演变、城市动能转化等挑战。中共成都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天府新区、成都东部新区、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两区一城”为主要支撑的高能级平台体系。本文结合相关规划研究,针对“东部”和“新区”两大特征和优势,对成都
期刊
“成都市四大班子领导和120个市级部门(单位)定点联系简阳市116个贫困村,13个区县对口帮扶简阳有贫困村的乡镇……作为受助地扶贫人,唯有扛起责任,哪怕是加班加点,都要克服各种困难把脱贫攻坚工作做好做实,绝不能辜负了帮扶,耽误了脱贫!”谈起近几年来的脱贫攻坚工作,成都东部新区武庙镇党委书记周明星道出了肺腑之言。因扶贫工作表现优异,周明星多次受到省市表扬。  一路与脱贫攻坚工作结缘  85后的周明星
期刊
大统一之局从而赖以稳定,则方志诸家有其功矣。公元1世纪至4世纪间,地方史志虽已发达,率皆偏记一类,无全面描绘之巨文。其一书而兼备各类,上下古今,纵横边腹,实自常璩之《华阳国志》创始。四川第二批历史名人中,常璩和陈寿一样,是闻名海内外的史学大家,两人写的巨著被称为“两晋两国志,光焰万丈长”。  后世地方志多以“志”命名,承袭于《华阳国志》。李泰棻在其《方志学》中说,最古以志名书者,首推常璩《华阳国志
期刊
从公园城市的“首提地”到“示范区”,标志着成都公园城市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是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对推动成都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突出生态价值践行“两山”理论,能够进一步发挥成都的生态和环境优势,促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二是有利于推进向“人—城—产”发展逻辑转变,通过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建设,优化城市环境和服务品质,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三
期刊
成都是中国最具发展活力、最生态宜居的城市之一。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成都天府新区时首次提出了“公园城市”的构想,确立了新时代构建理想城市的新模式,为成都实现高质量发展指明了途径和方向。数据显示,成都在当今全球化世界中表现良好,正在走向国际舞台纵深,具有发展成为世界性公园城市、并作为代表性样板向世界展示“美丽中国”国家形象的巨大潜力和基础。与公园城市建设同步,展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新成果,
期刊
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历史性地得到解决。——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2月12日在成都主持召开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创造我国减贫史上最好成绩,形成了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积累了一系列珍贵经验。对口支援甘孜州、阿坝州,是省委推动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决策部署在甘孜州、
期刊
誠诚 & 嘟嘟的成都生活
期刊
跨越千里手牵手,脱贫路上肩并肩。  2018年7月12日,成都市武侯区第五批援藏和驻村工作队,千里奔赴雪域高原,再次开启他们不忘初心、脱贫攻坚的征程。从第一批支教教师算起,武侯区对口支援甘孜州白玉县,已跨入第20个年头。  精准施策、破解难题,这是助力白玉腾飞的20年。  产业支撑,成为提振经济“助推器”  贫困,“贫”在产业,“困”在发展。  针对产业结构单一、集体经济散小、旅游产业基础薄弱等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