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面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构建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是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根本支撑和物质基础。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决策部署,勇担国家使命、服务战略全局,加快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作出如下决定。
一、坚持创新驱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全面把握科技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和新要求。这些重要论述对于加快形成以创新为引领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新突破新机遇,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呈现新趋势新特征。科技创新已成为重塑全球和区域竞争格局的关键变量,已成为推动提升产业基础能力、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支撑。全面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构建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是全面贯彻党中央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省委关于增强成都创新主干和极核功能等战略部署的内在要求,有利于全面增强极核辐射带动能力,加快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创新策源地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城市;是主动顺应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大势、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现实需要,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产业体系迈向价值链中高端,加快形成以创新为引领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是构建创新赋能、空间赋能、开放赋能、制度赋能新动力体系的重大举措,有利于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城市比较优势,持续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全面筑牢建设现代化新天府和可持续发展世界城市的动力基石。
二、明确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加快打造帶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和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立足新阶段、贯彻新理念、服务新格局,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全面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前瞻布局新赛道、着力培育新优势,加快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二)重点任务
——打造科技创新策源新引擎。高起点推进科技创新中心战略设计,围绕主动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力做强创新引擎、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聚焦学术新思想、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优化“两区一城多点”科技创新空间布局,强化战略科技、校院地协同、产业技术三大创新平台,增强科技创新策源、科技成果转化、科技赋能发展三大能力,力争在前沿引领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上实现更多突破,形成支撑全省、引领西部、带动全国、链接全球的科技创新中心势能。
——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新标杆。高标准谋划现代产业体系,坚持以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变革经济工作组织方式,以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为方向,以科技牵引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促进产业链、要素链、供应链、价值链和创新链“五链融合”,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以新经济为引领的高质量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
——打造创新要素聚集新高地。高效率配置资源要素,推动科技与人文、自然和谐交融,持续优化更具创新活力、更为生态宜居、更加包容高效、更有安全韧性的城市发展环境,进一步促进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创新要素自由流动、高效配置,推动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
——打造对外开放合作新枢纽。高水平推动开放合作和联动创新,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搭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交流平台,构建“一带一路”创新枢纽,深入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成渝互动协同发展,全面增强创新主干和重要极核功能,打造国内外高端创新资源承载地,提高“成都创新”的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初步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形成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年均增幅10%以上、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力争达到3.5%。培育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10个以上千亿级产业集群、10个以上产业地标。到2035年,全面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现代产业体系迈入全球价值链高端,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活跃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
三、全面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筑牢现代产业体系创新发展的动力支撑
围绕国家战略和城市需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顶尖水平,坚持空间集聚、资源集成,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以新技术应用推动产业分工重构、动能更新再造,加快构建各类创新主体互利共生、高效协同的创新生态,全力做强科技创新策源引擎。
(四)优化科技创新发展格局
构建高效融合的“两区一城多点”空间布局。紧扣成都未来城市战略定位,坚持主体集中、区域集中、资源集中,推动科技创新布局和城市空间格局有机融合,促进人才、技术和资金等要素自由流动、优化配置、高度集聚,深化成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推动形成以西部(成都)科学城为极核引领,以四川天府新区、成都东部新区为战略承载,若干产业功能区、高品质科创空间、环高校知识经济圈联动发展的新格局。构建开放融通的“多层架构”创新体系。围绕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增强全球创新要素配置能力,统筹推进“国家科技创新中心—西部(成都)科学城—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天府实验室”创新体系建设,打通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创新、推广应用双向链接的快捷通道,构建互利共生、高效协同、开放融通的全链条创新生态系统。构建联动协同的区域创新共同体。紧紧围绕协同发展需求,加快科技资源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推动提升科技创新能级和产业链集聚效应。建设成德眉资创新共同体,探索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共建、政策共通、人才共用的区域一体化创新机制。强化成渝地区协同创新,建设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和协同创新示范区。加快推进“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增强国别产业园区协同创新功能,推动“中国—欧洲中心”上升为国家级平台,打造“一带一路”科技创新枢纽。 (五)构建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
建设战略科技创新平台。高水平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做强成都科学城“一核”创新策源功能,提升新经济活力区、生命科学创新区、未来科技城、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基地“四区”创新转化能力。高标准建设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前瞻布局电磁驱动聚变大科学装置、跨尺度矢量光场时空调控验证装置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建设西部长波光源、多态耦合轨道交通动模试验平台等前沿学科交叉研究平台。高起点推进天府实验室建设,聚焦电子信息、生命科学、生态环境等领域,联合四川大学、电子科大、中科院等高校院所共建天府实验室,积极争创国家实验室。打造校院地协同创新平台。紧扣城市发展战略和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支持高校院所、产业功能区、创新企业组建创新联盟,推动科研组织方式从供端研发向需端牵引变革。支持在蓉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支持中科院成都分院等科研院所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鼓励世界顶尖大学、科研机构在蓉建设高水平技术型、应用型学院。支持建设市场化运作、实体化运行、国际化发展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产业技术创新平台。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技术领域,争取集中布局国家级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快推进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争创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支持成都超算中心建设全国重要的算力功能服务平台。高水平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数据中心、天府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支持龙头企业建立技术创新平台,促进数据、技术等先进要素活跃流动和价值转化。
(六)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
推进前沿引领技术突破。布局前沿技术及未来产业赛道,加强产业变革趋势预判和重大技术预警,聚焦人工智能、先进计算及数据服务、工业互联网、区块链、功率半导体、氢能、量子技术、高端软件、干细胞治疗、数字诊疗、光场调控、光芯片、6G通信、合成生物学、脑科学等重点领域集成开展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研发,加快塑造行业比较优势和关键环节绝对优势。强化关键共性技术突破。实施科技强链补链专项行动,梳理“5+5+1”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缺失环节,采取“一技一策”方式专项攻克“卡脖子”技术。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开展多模态网络与通信、生物与信息融合、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等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工艺、部件及重大装备样机研发。组织实施一批协同创新科研项目,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高端装备、先进材料、先进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重大科技需求,突破基础软硬件、关键零部件和仪器设备技术瓶颈。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突破。落实国家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和“强基计划”,鼓励在蓉高校院所在数学、化学、生命科学等领域建设基础学科研究中心,支持建设四川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支持在蓉科研机构承接新一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
(七)增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梯次培育科技型企业集群。实施创新型领军企业提能工程、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硬核科技企业培育行动,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构建“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梯次培育机制,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隐形冠軍、“小巨人”企业。成立科技企业培育政产学研用联盟,鼓励企业设立博士后工作站。建立企业梯度培育动态数据库,开通“企业服务直通车”,加快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培育,力争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5万家。建设高能级创新联合体。联合高校院所构建一批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的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加快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创新联盟等新型研发组织,协同开发“硬核科技”重大创新产品。推动实验室、科研仪器设备等资源向中小企业开放。强化企业创新激励。实施“政策支持+投资孵化+科技服务”定向扶持组合拳,完善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加大“成果贷”“人才贷”“研发贷”支持企业发展力度,完善首台套产品推广应用机制,引导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新产品研发。探索与企业科创投入、成果转化、平台能级挂钩的人才公寓指标到企制度。强化国有企业创新考核导向,在经营业绩考核中将研发费用视同利润。
(八)建设创新人才集聚高地
引育创新领军人才和专业经理人。深入实施“蓉漂计划”“产业生态圈人才计划”“成都城市猎头行动计划”,通过成果转化、联合研发、技术引进等方式,靶向引育一批引领科技发展趋势、具有行业号召力的科学家,支持具有科学家精神、国际视野、勇于创新的青年科创人才和专业经理人加速成长。壮大技术经纪人队伍。突出产业需求、市场认可,以促进成果转化为目的,鼓励在蓉高校、科研院所设立技术转移专业岗位,深化技术经纪人职称评定改革,健全技术转移人才培训培养体系,加快技术经纪人事务所、技术经纪人公司、个体技术经纪人发展。搭建科创投资人发展平台。探索发展“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新型人才培育模式,打造“一站式”科创人才服务站,集聚一批深耕科技领域、坚守价值投资、看好长远发展、通晓国际规则的科创投资人,构建科创项目遴选、商业模式辅导、产业资源对接、天使投资引导等全生态增值服务体系,进一步拓宽“技术—项目—产品”投融资对接通道。
(九)强化科创金融服务
健全科创金融组织体系。支持符合条件的银行保险机构设立科技专营机构,推动建立国家级数据资源交易场所,支持创投机构加快发展。发挥成都科技创新投资集团、重大产业化项目投资基金作用,完善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条,引导激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建立完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推动科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积极申建国家级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系统推进“蓉易贷”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广交子金融“5+2”平台,进一步深化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知识产权融资服务平台建设,高标准建设天府国际基金小镇二期,支持银行与创业投资机构、产业投资基金等开展“贷款+外部直投”“贷款+远期收益”等投贷联动业务。拓展科技型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持续实施“交子之星”经济证券化倍增行动计划,做强上交所、深交所西部基地和新三板西南基地功能,争取港交所在蓉设立服务机构,搭建科技型企业上市(挂牌)业务指导便捷通道,支持科技型企业充分利用科创板注册制改革机遇上市融资。 (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深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推进以事前产权激励为核心的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深化“先确权后转化”模式,探索“共申请共获权”。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前非资产化管理改革试点,建立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负面清单,健全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容错纠错免责机制。建立技术类国有资产差别化管理制度,对科技成果转化形成的国有股权,以股权资产整体作为绩效考核对象。深化科研评价机制改革。突出创新绩效和创新能力指标内容,探索构建对重大原创性、颠覆性、交叉学科创新项目非常规评审机制和支持机制。支持在蓉高校院所扩大选人用人、机构设置、科研立项等方面自主权,探索实施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评价制度。坚持能力、业绩和贡献导向,推行科技人才代表性成果评价制度。推进科研管理机制改革。建立重大科技攻关首席科学家负责制、重大项目总师负责制,探索科研项目“揭榜挂帅”“赛马制”、科研经费“包干+負面清单”等制度。建立“企业出题、政府立题、协同破题”的项目配置机制,引导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无缝对接。推行科研项目预算调剂权下放,探索实行非竞争性、竞争性“双轨制”科研经费投入机制,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策权和经费使用权。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高标准建设中国(成都)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发挥成都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成都知识产权审判庭等平台功能,建设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知识产权赋能中心。做强天府中央法务区功能,争取设立成都知识产权法院,完善跨境协作机制,完善容错纠错、平行竞争、失利补偿等配套政策,打造知识产权保护典范城市。
四、加快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
以产业生态圈为引领,以产业功能区为载体,以高品质科创空间为源点,持续推进产业链、要素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交互增值,增强“成都制造”全球影响力和控制力,凸显“成都创造”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提升“成都服务”全球配置力和吸引力,推动“成都新经济”成为经济发展主动能,加快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标杆。
(十一)构建高能级产业生态圈
以产业生态圈引领产业功能区建设。以产业生态圈和创新生态链变革经济组织方式,统筹空间、规模、产业布局,坚持生产、生活、生态融合,构建“产业生态圈—产业功能区—产业社区”协同支撑体系,着力打造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的发展新空间,培育创新驱动、开放引领的产业新动能,塑造精准高效、有序流动的市场新优势,形成服务优质、专业规范的运行新体制,做强核心支撑、激发创新活力、彰显产业优势。以高品质科创空间构建主导产业的动力源泉。围绕产业链的科技研发、产品创新和产业化转移提供科学研究、信息交流、技术孵化、技术交易、检验检测、供应链管理等“一站式”科技服务和高品质生活服务配套,以科技创新为主导构建细分领域产业社区,形成以高智高密高能为典型特征的空间地标,构建“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成果转化—产业创新—未来城市”一体贯通的全周期创新体系。引导国有企业、专业机构、头部企业、第三方专业运营商联合组建高品质科创空间投资管理运营实体,试点协议型、股权型合作开发模式。做强创新基础设施。围绕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加快建设以科教基础设施、公共技术平台等创新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5G通信基站、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中心、区块链等产业技术创新设施,着力打造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枢纽节点,加快构建数据、算力、算法、应用资源协同的产业生态。
(十二)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实施产业链协同创新工程。聚焦标志性产业链,绘制重点产业链全球精准合作图,建立补链延链项目库,加快基础、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工程化攻关,精准招引一批产业带动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重大创新项目。推动建立成渝地区产业链安全协调机制,龙头企业建立同准备份、降准备份机制,聚集发展研发设计、技术转移、检验检测、科技金融等高技术服务业,推动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产品产业化及应用,共建共享安全可控产业链。健全技术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加快新技术、新产品产业化应用,支持建设面向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中试熟化平台,布局中试共享生产线、检验检测中心、轨道试验线和公共试验设施,支持开展概念验证、技术成熟度评价、中试熟化开发和小批量试生产。强化技术交易服务,推动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设立技术转移部门,加快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应用。围绕重点优势产业,组织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项目,培育科技成果转化示范企业,开展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试点示范。
(十三)以技术突破驱动先进制造业升级
强化先进制造业关键技术支撑。着力补短板,聚焦集成电路、航空航天装备、生物医药领域攻坚突破,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着力锻长板,聚焦消费电子、新型显示、轨道交通领域持续创新,强化技术优势,扩大规模优势,巩固提升领先地位。着力提能力,实施本地供应商培育计划,开展“主配”牵手行动,提高重点产品区域配套率。打造电子信息、装备制造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生物医药、绿色食品、新型材料、节能环保、工业软件等10个以上千亿级产业集群,人工智能、前沿医学、柔性电子、卫星互联网、医疗美容、国潮汉服等10个以上产业新地标。以数字化智能化赋能企业转型升级。推行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免费诊断,支持企业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工厂、柔性工厂、共享工厂,不断提升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创建工业云制造、工业信息安全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实施工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支持链主企业建设用户直连制造平台,推行定制生产、软性生产和互联生产,促进生产消费双向赋能、同步升级。塑造数字经济发展新优势。加快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国家级工业软件协同攻关平台,加强高端芯片、人工智能、智慧物联等领域关键数字技术创新,加强“云联数算用”要素协同和“芯屏端软智网”产业协同,构建基于5G的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推动数字技术多行业融合渗透,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十四)以模式创新促进现代服务业壮大
强化科技赋能。大力发展以科技、金融、信息等高知识密度服务行业集群,推动科技赋能现代物流、商务会展、服务贸易等产业发展。打造云智慧、云咨询、云商务、云贸易、云会展、“HR+”等生产性服务线上应用场景。创新云计算应用服务,推行“云上蓉城”行动,推动物联网与智慧物流、智慧场馆等行业的深度融合和规模应用。创新消费供给。大力发展数字医疗、在线教育、无人零售、智慧康养、智能体育、智能家居等智能服务,培育数字消费、无接触式消费等新型消费,发展“非接触经济”。打造数字商业示范街区和智慧应用场景示范社区,构建未来时光沉浸等消费场景,打造数字化新品发布平台、“云体验”平台。推动自贸试验区转段升级。支持企业在蓉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研发机构以及创新平台、企业技术中心。完善技术进出口便利化服务,促进成熟产业化技术出口,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开放合作高地。
(十五)以科技赋能提升都市现代农业质效
强化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加快成都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布局建设生物营养功能强化、智能农业装备、生物质能源等八大研发单元和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科研创新团队,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特色现代农业硅谷。持续办好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大会,培育打造全国重要的农业科技成果交易转化平台。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强化现代种业高端聚集。实施新一轮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加快天府现代种业园建设,积极争取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推动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省级种质资源中心库提升,拓展种质资源共享开发、种业知识产权交易、种业会展博览业态,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育繁推一体化大型种业集团,打造国家区域种业创新中心。强化先进技术引领示范。加快中國天府农业博览园建设,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功能农业、生态农业,积极推动物联网、大数据、智能装备、绿色种养、烘干冷链物流等先进技术的集成应用,建设数字林盘、智慧农场及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高质量建设成德眉资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和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
(十六)以新赛道布局引领新经济发展
构建新赛道体系。紧扣产业规律、城市功能和科技变革,布局量子计算、卫星互联网等新技术赛道,布局生物疫苗、脑科学应用、创新药物等新生物赛道,布局智能网联汽车、绿色氢能等新能源赛道,布局无人机、高性能材料等新制造赛道,布局现代时尚、医疗美容等新生活赛道。着力新赛手培育。围绕深化“双百”工程和新经济企业梯度培育,充分发挥新赛手对新赛道发展的引领作用,建立新赛道企业培育库,对入库企业实施“一对一”全生命周期精准服务,突出抓好独角兽、行业领军企业培育和头部企业落地成都计划,加快培育一批平台型龙头企业和新经济“城市合伙人”。强化新赛场建设。打造若干个最适合功能区主导产业发展的赛场场景,搭建产业爆发新生态载体,深化“城市机会清单”和场景营城产品赋能“双千”发布机制,优化“创新应用实验室+城市未来场景实验室+十百千场景示范工程”场景供给流程,形成产品接入、场景实测、推广示范全流程场景生长链条,加速技术转变为现实生产力。
(十七)以绿色科技促进生产生活低碳转型
前瞻布局绿色低碳产业。加快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主动融入低碳产业链,创新打造绿色化产业场景,加快发展氢能、光伏、装配式建筑、清洁生产等重点产业,培育打造碳中和产业生态圈,打造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和零碳经济发展示范区。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加快建设“无废城市”。力争2025年实现碳达峰、2050年建成碳中和“先锋城市”。重点突破低碳技术。围绕城市产业发展方向,系统部署前沿技术研究,聚焦零碳能源系统、天然气绿色开发利用、绿色交通、高分子碳中和、生物质零碳利用、固碳与生态修复、地热能开发及利用、零碳燃料与集成耦合等绿色低碳关键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建设绿色技术创新中心、绿色工程研究中心,组建碳中和实验室。着力提升碳汇能力。大力实施“全域增绿”2.0版,建立生态产品市场化运营机制,健全环境权益交易制度,率先探索建设全面领先的碳中和绿色生态试验区。大力开展绿色低碳示范创建行动,建设一批零碳低碳功能区、生活社区和商业街区,构建“绿畅并举、快慢相宜”的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倡导市民绿色出行、绿色消费,构建绿色低碳生活圈,增强社会公众绿色低碳意识。
五、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凝聚形成强大合力
(十八)加强组织领导。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健全党委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各方面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最大限度汇聚强大工作合力。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履行领导和组织本区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主体责任,研究出台相关政策和工作举措,确保各项任务有序推进。
(十九)强化政策保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投入力度,加快完善支持基础研究的政策支撑。全面落实各类税收优惠政策,弘扬创新创造文化,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大政府采购的支持力度,最大限度支持企业发展。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基金的撬动作用,鼓励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构建多元化创新投入机制。
(二十)抓好任务落实。优化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完善精准考核、奖惩分明的激励约束机制,开展监督跟踪,健全工作责任落实机制,分行业、分领域、分区域细化工作措施,强化工作协同,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
一、坚持创新驱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全面把握科技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和新要求。这些重要论述对于加快形成以创新为引领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新突破新机遇,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呈现新趋势新特征。科技创新已成为重塑全球和区域竞争格局的关键变量,已成为推动提升产业基础能力、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支撑。全面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构建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是全面贯彻党中央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省委关于增强成都创新主干和极核功能等战略部署的内在要求,有利于全面增强极核辐射带动能力,加快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创新策源地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城市;是主动顺应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大势、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现实需要,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产业体系迈向价值链中高端,加快形成以创新为引领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是构建创新赋能、空间赋能、开放赋能、制度赋能新动力体系的重大举措,有利于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城市比较优势,持续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全面筑牢建设现代化新天府和可持续发展世界城市的动力基石。
二、明确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加快打造帶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和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立足新阶段、贯彻新理念、服务新格局,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全面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前瞻布局新赛道、着力培育新优势,加快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二)重点任务
——打造科技创新策源新引擎。高起点推进科技创新中心战略设计,围绕主动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力做强创新引擎、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聚焦学术新思想、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优化“两区一城多点”科技创新空间布局,强化战略科技、校院地协同、产业技术三大创新平台,增强科技创新策源、科技成果转化、科技赋能发展三大能力,力争在前沿引领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上实现更多突破,形成支撑全省、引领西部、带动全国、链接全球的科技创新中心势能。
——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新标杆。高标准谋划现代产业体系,坚持以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变革经济工作组织方式,以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为方向,以科技牵引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促进产业链、要素链、供应链、价值链和创新链“五链融合”,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以新经济为引领的高质量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
——打造创新要素聚集新高地。高效率配置资源要素,推动科技与人文、自然和谐交融,持续优化更具创新活力、更为生态宜居、更加包容高效、更有安全韧性的城市发展环境,进一步促进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创新要素自由流动、高效配置,推动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
——打造对外开放合作新枢纽。高水平推动开放合作和联动创新,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搭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交流平台,构建“一带一路”创新枢纽,深入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成渝互动协同发展,全面增强创新主干和重要极核功能,打造国内外高端创新资源承载地,提高“成都创新”的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初步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形成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年均增幅10%以上、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力争达到3.5%。培育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10个以上千亿级产业集群、10个以上产业地标。到2035年,全面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现代产业体系迈入全球价值链高端,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活跃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
三、全面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筑牢现代产业体系创新发展的动力支撑
围绕国家战略和城市需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顶尖水平,坚持空间集聚、资源集成,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以新技术应用推动产业分工重构、动能更新再造,加快构建各类创新主体互利共生、高效协同的创新生态,全力做强科技创新策源引擎。
(四)优化科技创新发展格局
构建高效融合的“两区一城多点”空间布局。紧扣成都未来城市战略定位,坚持主体集中、区域集中、资源集中,推动科技创新布局和城市空间格局有机融合,促进人才、技术和资金等要素自由流动、优化配置、高度集聚,深化成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推动形成以西部(成都)科学城为极核引领,以四川天府新区、成都东部新区为战略承载,若干产业功能区、高品质科创空间、环高校知识经济圈联动发展的新格局。构建开放融通的“多层架构”创新体系。围绕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增强全球创新要素配置能力,统筹推进“国家科技创新中心—西部(成都)科学城—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天府实验室”创新体系建设,打通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创新、推广应用双向链接的快捷通道,构建互利共生、高效协同、开放融通的全链条创新生态系统。构建联动协同的区域创新共同体。紧紧围绕协同发展需求,加快科技资源互联互通和开放共享,推动提升科技创新能级和产业链集聚效应。建设成德眉资创新共同体,探索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共建、政策共通、人才共用的区域一体化创新机制。强化成渝地区协同创新,建设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和协同创新示范区。加快推进“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增强国别产业园区协同创新功能,推动“中国—欧洲中心”上升为国家级平台,打造“一带一路”科技创新枢纽。 (五)构建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
建设战略科技创新平台。高水平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做强成都科学城“一核”创新策源功能,提升新经济活力区、生命科学创新区、未来科技城、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基地“四区”创新转化能力。高标准建设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前瞻布局电磁驱动聚变大科学装置、跨尺度矢量光场时空调控验证装置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建设西部长波光源、多态耦合轨道交通动模试验平台等前沿学科交叉研究平台。高起点推进天府实验室建设,聚焦电子信息、生命科学、生态环境等领域,联合四川大学、电子科大、中科院等高校院所共建天府实验室,积极争创国家实验室。打造校院地协同创新平台。紧扣城市发展战略和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支持高校院所、产业功能区、创新企业组建创新联盟,推动科研组织方式从供端研发向需端牵引变革。支持在蓉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支持中科院成都分院等科研院所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鼓励世界顶尖大学、科研机构在蓉建设高水平技术型、应用型学院。支持建设市场化运作、实体化运行、国际化发展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产业技术创新平台。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技术领域,争取集中布局国家级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快推进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争创国家高端航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支持成都超算中心建设全国重要的算力功能服务平台。高水平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数据中心、天府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支持龙头企业建立技术创新平台,促进数据、技术等先进要素活跃流动和价值转化。
(六)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
推进前沿引领技术突破。布局前沿技术及未来产业赛道,加强产业变革趋势预判和重大技术预警,聚焦人工智能、先进计算及数据服务、工业互联网、区块链、功率半导体、氢能、量子技术、高端软件、干细胞治疗、数字诊疗、光场调控、光芯片、6G通信、合成生物学、脑科学等重点领域集成开展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研发,加快塑造行业比较优势和关键环节绝对优势。强化关键共性技术突破。实施科技强链补链专项行动,梳理“5+5+1”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缺失环节,采取“一技一策”方式专项攻克“卡脖子”技术。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开展多模态网络与通信、生物与信息融合、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等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工艺、部件及重大装备样机研发。组织实施一批协同创新科研项目,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高端装备、先进材料、先进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重大科技需求,突破基础软硬件、关键零部件和仪器设备技术瓶颈。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突破。落实国家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和“强基计划”,鼓励在蓉高校院所在数学、化学、生命科学等领域建设基础学科研究中心,支持建设四川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支持在蓉科研机构承接新一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
(七)增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梯次培育科技型企业集群。实施创新型领军企业提能工程、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硬核科技企业培育行动,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构建“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梯次培育机制,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隐形冠軍、“小巨人”企业。成立科技企业培育政产学研用联盟,鼓励企业设立博士后工作站。建立企业梯度培育动态数据库,开通“企业服务直通车”,加快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培育,力争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5万家。建设高能级创新联合体。联合高校院所构建一批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的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加快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创新联盟等新型研发组织,协同开发“硬核科技”重大创新产品。推动实验室、科研仪器设备等资源向中小企业开放。强化企业创新激励。实施“政策支持+投资孵化+科技服务”定向扶持组合拳,完善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加大“成果贷”“人才贷”“研发贷”支持企业发展力度,完善首台套产品推广应用机制,引导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新产品研发。探索与企业科创投入、成果转化、平台能级挂钩的人才公寓指标到企制度。强化国有企业创新考核导向,在经营业绩考核中将研发费用视同利润。
(八)建设创新人才集聚高地
引育创新领军人才和专业经理人。深入实施“蓉漂计划”“产业生态圈人才计划”“成都城市猎头行动计划”,通过成果转化、联合研发、技术引进等方式,靶向引育一批引领科技发展趋势、具有行业号召力的科学家,支持具有科学家精神、国际视野、勇于创新的青年科创人才和专业经理人加速成长。壮大技术经纪人队伍。突出产业需求、市场认可,以促进成果转化为目的,鼓励在蓉高校、科研院所设立技术转移专业岗位,深化技术经纪人职称评定改革,健全技术转移人才培训培养体系,加快技术经纪人事务所、技术经纪人公司、个体技术经纪人发展。搭建科创投资人发展平台。探索发展“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新型人才培育模式,打造“一站式”科创人才服务站,集聚一批深耕科技领域、坚守价值投资、看好长远发展、通晓国际规则的科创投资人,构建科创项目遴选、商业模式辅导、产业资源对接、天使投资引导等全生态增值服务体系,进一步拓宽“技术—项目—产品”投融资对接通道。
(九)强化科创金融服务
健全科创金融组织体系。支持符合条件的银行保险机构设立科技专营机构,推动建立国家级数据资源交易场所,支持创投机构加快发展。发挥成都科技创新投资集团、重大产业化项目投资基金作用,完善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条,引导激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建立完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推动科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积极申建国家级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系统推进“蓉易贷”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广交子金融“5+2”平台,进一步深化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知识产权融资服务平台建设,高标准建设天府国际基金小镇二期,支持银行与创业投资机构、产业投资基金等开展“贷款+外部直投”“贷款+远期收益”等投贷联动业务。拓展科技型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持续实施“交子之星”经济证券化倍增行动计划,做强上交所、深交所西部基地和新三板西南基地功能,争取港交所在蓉设立服务机构,搭建科技型企业上市(挂牌)业务指导便捷通道,支持科技型企业充分利用科创板注册制改革机遇上市融资。 (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深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推进以事前产权激励为核心的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深化“先确权后转化”模式,探索“共申请共获权”。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前非资产化管理改革试点,建立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负面清单,健全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容错纠错免责机制。建立技术类国有资产差别化管理制度,对科技成果转化形成的国有股权,以股权资产整体作为绩效考核对象。深化科研评价机制改革。突出创新绩效和创新能力指标内容,探索构建对重大原创性、颠覆性、交叉学科创新项目非常规评审机制和支持机制。支持在蓉高校院所扩大选人用人、机构设置、科研立项等方面自主权,探索实施科研事业单位绩效评价制度。坚持能力、业绩和贡献导向,推行科技人才代表性成果评价制度。推进科研管理机制改革。建立重大科技攻关首席科学家负责制、重大项目总师负责制,探索科研项目“揭榜挂帅”“赛马制”、科研经费“包干+負面清单”等制度。建立“企业出题、政府立题、协同破题”的项目配置机制,引导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无缝对接。推行科研项目预算调剂权下放,探索实行非竞争性、竞争性“双轨制”科研经费投入机制,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策权和经费使用权。加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高标准建设中国(成都)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发挥成都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成都知识产权审判庭等平台功能,建设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知识产权赋能中心。做强天府中央法务区功能,争取设立成都知识产权法院,完善跨境协作机制,完善容错纠错、平行竞争、失利补偿等配套政策,打造知识产权保护典范城市。
四、加快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
以产业生态圈为引领,以产业功能区为载体,以高品质科创空间为源点,持续推进产业链、要素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交互增值,增强“成都制造”全球影响力和控制力,凸显“成都创造”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提升“成都服务”全球配置力和吸引力,推动“成都新经济”成为经济发展主动能,加快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标杆。
(十一)构建高能级产业生态圈
以产业生态圈引领产业功能区建设。以产业生态圈和创新生态链变革经济组织方式,统筹空间、规模、产业布局,坚持生产、生活、生态融合,构建“产业生态圈—产业功能区—产业社区”协同支撑体系,着力打造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的发展新空间,培育创新驱动、开放引领的产业新动能,塑造精准高效、有序流动的市场新优势,形成服务优质、专业规范的运行新体制,做强核心支撑、激发创新活力、彰显产业优势。以高品质科创空间构建主导产业的动力源泉。围绕产业链的科技研发、产品创新和产业化转移提供科学研究、信息交流、技术孵化、技术交易、检验检测、供应链管理等“一站式”科技服务和高品质生活服务配套,以科技创新为主导构建细分领域产业社区,形成以高智高密高能为典型特征的空间地标,构建“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成果转化—产业创新—未来城市”一体贯通的全周期创新体系。引导国有企业、专业机构、头部企业、第三方专业运营商联合组建高品质科创空间投资管理运营实体,试点协议型、股权型合作开发模式。做强创新基础设施。围绕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加快建设以科教基础设施、公共技术平台等创新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5G通信基站、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中心、区块链等产业技术创新设施,着力打造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枢纽节点,加快构建数据、算力、算法、应用资源协同的产业生态。
(十二)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实施产业链协同创新工程。聚焦标志性产业链,绘制重点产业链全球精准合作图,建立补链延链项目库,加快基础、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工程化攻关,精准招引一批产业带动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重大创新项目。推动建立成渝地区产业链安全协调机制,龙头企业建立同准备份、降准备份机制,聚集发展研发设计、技术转移、检验检测、科技金融等高技术服务业,推动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产品产业化及应用,共建共享安全可控产业链。健全技术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加快新技术、新产品产业化应用,支持建设面向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中试熟化平台,布局中试共享生产线、检验检测中心、轨道试验线和公共试验设施,支持开展概念验证、技术成熟度评价、中试熟化开发和小批量试生产。强化技术交易服务,推动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设立技术转移部门,加快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应用。围绕重点优势产业,组织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项目,培育科技成果转化示范企业,开展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试点示范。
(十三)以技术突破驱动先进制造业升级
强化先进制造业关键技术支撑。着力补短板,聚焦集成电路、航空航天装备、生物医药领域攻坚突破,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着力锻长板,聚焦消费电子、新型显示、轨道交通领域持续创新,强化技术优势,扩大规模优势,巩固提升领先地位。着力提能力,实施本地供应商培育计划,开展“主配”牵手行动,提高重点产品区域配套率。打造电子信息、装备制造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生物医药、绿色食品、新型材料、节能环保、工业软件等10个以上千亿级产业集群,人工智能、前沿医学、柔性电子、卫星互联网、医疗美容、国潮汉服等10个以上产业新地标。以数字化智能化赋能企业转型升级。推行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免费诊断,支持企业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工厂、柔性工厂、共享工厂,不断提升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创建工业云制造、工业信息安全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实施工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支持链主企业建设用户直连制造平台,推行定制生产、软性生产和互联生产,促进生产消费双向赋能、同步升级。塑造数字经济发展新优势。加快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国家级工业软件协同攻关平台,加强高端芯片、人工智能、智慧物联等领域关键数字技术创新,加强“云联数算用”要素协同和“芯屏端软智网”产业协同,构建基于5G的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推动数字技术多行业融合渗透,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十四)以模式创新促进现代服务业壮大
强化科技赋能。大力发展以科技、金融、信息等高知识密度服务行业集群,推动科技赋能现代物流、商务会展、服务贸易等产业发展。打造云智慧、云咨询、云商务、云贸易、云会展、“HR+”等生产性服务线上应用场景。创新云计算应用服务,推行“云上蓉城”行动,推动物联网与智慧物流、智慧场馆等行业的深度融合和规模应用。创新消费供给。大力发展数字医疗、在线教育、无人零售、智慧康养、智能体育、智能家居等智能服务,培育数字消费、无接触式消费等新型消费,发展“非接触经济”。打造数字商业示范街区和智慧应用场景示范社区,构建未来时光沉浸等消费场景,打造数字化新品发布平台、“云体验”平台。推动自贸试验区转段升级。支持企业在蓉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研发机构以及创新平台、企业技术中心。完善技术进出口便利化服务,促进成熟产业化技术出口,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开放合作高地。
(十五)以科技赋能提升都市现代农业质效
强化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加快成都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布局建设生物营养功能强化、智能农业装备、生物质能源等八大研发单元和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科研创新团队,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特色现代农业硅谷。持续办好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大会,培育打造全国重要的农业科技成果交易转化平台。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强化现代种业高端聚集。实施新一轮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加快天府现代种业园建设,积极争取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推动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省级种质资源中心库提升,拓展种质资源共享开发、种业知识产权交易、种业会展博览业态,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育繁推一体化大型种业集团,打造国家区域种业创新中心。强化先进技术引领示范。加快中國天府农业博览园建设,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功能农业、生态农业,积极推动物联网、大数据、智能装备、绿色种养、烘干冷链物流等先进技术的集成应用,建设数字林盘、智慧农场及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高质量建设成德眉资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和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
(十六)以新赛道布局引领新经济发展
构建新赛道体系。紧扣产业规律、城市功能和科技变革,布局量子计算、卫星互联网等新技术赛道,布局生物疫苗、脑科学应用、创新药物等新生物赛道,布局智能网联汽车、绿色氢能等新能源赛道,布局无人机、高性能材料等新制造赛道,布局现代时尚、医疗美容等新生活赛道。着力新赛手培育。围绕深化“双百”工程和新经济企业梯度培育,充分发挥新赛手对新赛道发展的引领作用,建立新赛道企业培育库,对入库企业实施“一对一”全生命周期精准服务,突出抓好独角兽、行业领军企业培育和头部企业落地成都计划,加快培育一批平台型龙头企业和新经济“城市合伙人”。强化新赛场建设。打造若干个最适合功能区主导产业发展的赛场场景,搭建产业爆发新生态载体,深化“城市机会清单”和场景营城产品赋能“双千”发布机制,优化“创新应用实验室+城市未来场景实验室+十百千场景示范工程”场景供给流程,形成产品接入、场景实测、推广示范全流程场景生长链条,加速技术转变为现实生产力。
(十七)以绿色科技促进生产生活低碳转型
前瞻布局绿色低碳产业。加快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主动融入低碳产业链,创新打造绿色化产业场景,加快发展氢能、光伏、装配式建筑、清洁生产等重点产业,培育打造碳中和产业生态圈,打造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和零碳经济发展示范区。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加快建设“无废城市”。力争2025年实现碳达峰、2050年建成碳中和“先锋城市”。重点突破低碳技术。围绕城市产业发展方向,系统部署前沿技术研究,聚焦零碳能源系统、天然气绿色开发利用、绿色交通、高分子碳中和、生物质零碳利用、固碳与生态修复、地热能开发及利用、零碳燃料与集成耦合等绿色低碳关键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建设绿色技术创新中心、绿色工程研究中心,组建碳中和实验室。着力提升碳汇能力。大力实施“全域增绿”2.0版,建立生态产品市场化运营机制,健全环境权益交易制度,率先探索建设全面领先的碳中和绿色生态试验区。大力开展绿色低碳示范创建行动,建设一批零碳低碳功能区、生活社区和商业街区,构建“绿畅并举、快慢相宜”的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倡导市民绿色出行、绿色消费,构建绿色低碳生活圈,增强社会公众绿色低碳意识。
五、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凝聚形成强大合力
(十八)加强组织领导。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健全党委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各方面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最大限度汇聚强大工作合力。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履行领导和组织本区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主体责任,研究出台相关政策和工作举措,确保各项任务有序推进。
(十九)强化政策保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投入力度,加快完善支持基础研究的政策支撑。全面落实各类税收优惠政策,弘扬创新创造文化,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大政府采购的支持力度,最大限度支持企业发展。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基金的撬动作用,鼓励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构建多元化创新投入机制。
(二十)抓好任务落实。优化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完善精准考核、奖惩分明的激励约束机制,开展监督跟踪,健全工作责任落实机制,分行业、分领域、分区域细化工作措施,强化工作协同,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