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着很多弊端,教师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准备材料、组织教学活动,但是,教学效率不高,大多数学生的知识积累、技能提升仍在原地踏步。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我时常在思考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在这短短的四十五分钟提高教学的效率。经过几年的探讨和研究,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可以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因而能主动愉快地学习。
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这需要教师在主观上作积极的努力。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课余时间多跟学生交流,下课后在教室里多停留一会,了解学生接受知识的情况。还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关心他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一些难题,体谅他们学习英语的难处,尊重学生的思想,经常鼓励他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手段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由学生内在需求所决定的认识兴趣对学生学习的推动力是持久而强烈的。因此,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就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兴趣越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掌握知识就越快。高中的英语教材较之初中的学习内容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如果学生对你的课堂教学不感兴趣,就很难把英语学好,有些学生甚至会放弃英语学习。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分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英语学习尖子的带头作用
每个学期初,我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5—6人,由班上的英语尖子担当任小组长,负责检查和督促该小组成员的学习和作业。实行积分制度,小组之间进行学习竞争,期末评选出进步最大的小组并给予奖励。
进行分组学习后,小组内各成员互帮互带,各小组之间你追我赶,形成了一种主动的学习场面,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大大地提高了,课堂上抢着回答问题,气氛相当活跃。
(二)开展各种英语学习活动
开展英语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例如带学生去看英语电影,教学生唱欧美流行英语歌曲,如It is my life/My heart will go on等。并且还经常开展English only活动(这是一种很有趣的活动,要求学生用英语解释单词,让其他人猜出这个单词,其间不能有任何汉语的表达出现)。有时,我还会组织学生表演英语话剧或者鼓励学生用英语写诗。人教版高中英语选修六第二单元涉及英语诗歌的学习,学完那个单元后,在我的鼓励下,学生写出了相当不错的俳句和五行诗。我让学生在班上朗诵自己写的英文诗,并对他们的作品给予较高的评价,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更高了。而且,开展英语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发展他们的个性。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能从简单、片面向着丰富和完整过渡。
(三)让学生学习一些课外的时尚的英语表达
十几岁的学生对时尚的流行的东西都是很感兴趣的。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每一堂课开始,我都会用上一两分钟,教给学生一个时下比较流行的英语表达。如,love handles(腰间的赘肉)/Do not stand on ceremony.(别拘谨)/over the moon(欣喜若狂)等。学生对这些很感兴趣,记得很牢,有些学生在英语写作中还用上了这些表达。因此学生对我的每一堂英语课都充满着期待,期待我带给他们新的惊喜。
三、学生活动应具备以下特点
(一)可操作性
教师设计的活动不仅要合学生口味,而且还要考虑与其一起活动的群体是否能进行此活动。每一个课外活动都应针对不同学校、不同班级、不同学生进行具体地设计,每一项活动都应该是学生应该完成而且能够做到的,切忌超越学生的能力要求。
(二)学生为主体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活动的对象是学生,只有设计出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的活动,才能激发他们的参与兴趣、提高活动的效率。如果教师设计的活动低于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学生没有挑战性,难以产生兴趣,如果活动过难,学生又会产生畏缩、抵触情绪,同时达不到预期效果。活动内容尽量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联系生活实际,面向全体学生。
(三)层次性
每个学生是不同的个体,对事物的兴趣、体验各不相同。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承认个性差异。因此课外活动在考虑共性的同时,也应该兼顾学生的个性,设计出不同层次的活动让学生进行自主选择,使得学生在活动中乐学、爱学,在此我推荐学生进入“活动自选超市”自选活动,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四)开放性
与英语课堂教学相比较,英语课外活动不受教学计划和学校围墙的限制,凡是符合教学要求、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英语活动,都可以开展。因此,英语课外活动为学生打开了广阔的运用英语知识的领域,比英语课堂教学更具有开放性。
(五)综合性
课堂教学是以课本单元为单位,以语言知识点和语言功能项目为中心内容进行的,而英语课外活动则是以活动为中心进行的,为学生运用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提供必要的语境和条件,创造学习氛围,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热情,进而全面提高英语水平。它甚至能为学生提供同时运用所学过的多种学科的知识、多方面的智力才能的机会。英语课外活动促进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和联系,克服了学科课程割裂知识的弊端。它更加注意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例如办英语广播节目,学生不仅会运用到他们所学到的相关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而且,通过写稿、组稿、定稿、选材,分工合作共同办好一次英语广播节目。课外活动有利于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充分发挥同学们的潜能,提高人文素养。
(六)兴趣性
英语课外活动不像课堂教学那样要求学生遵循教学计划的统一规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愿选择。比如,有的学生喜欢英文歌曲,有的喜欢英语电影,有的喜欢阅读,还有的喜欢戏剧表演等等。英语课外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一、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可以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因而能主动愉快地学习。
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这需要教师在主观上作积极的努力。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课余时间多跟学生交流,下课后在教室里多停留一会,了解学生接受知识的情况。还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关心他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一些难题,体谅他们学习英语的难处,尊重学生的思想,经常鼓励他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手段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由学生内在需求所决定的认识兴趣对学生学习的推动力是持久而强烈的。因此,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就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兴趣越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掌握知识就越快。高中的英语教材较之初中的学习内容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如果学生对你的课堂教学不感兴趣,就很难把英语学好,有些学生甚至会放弃英语学习。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分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英语学习尖子的带头作用
每个学期初,我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5—6人,由班上的英语尖子担当任小组长,负责检查和督促该小组成员的学习和作业。实行积分制度,小组之间进行学习竞争,期末评选出进步最大的小组并给予奖励。
进行分组学习后,小组内各成员互帮互带,各小组之间你追我赶,形成了一种主动的学习场面,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大大地提高了,课堂上抢着回答问题,气氛相当活跃。
(二)开展各种英语学习活动
开展英语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例如带学生去看英语电影,教学生唱欧美流行英语歌曲,如It is my life/My heart will go on等。并且还经常开展English only活动(这是一种很有趣的活动,要求学生用英语解释单词,让其他人猜出这个单词,其间不能有任何汉语的表达出现)。有时,我还会组织学生表演英语话剧或者鼓励学生用英语写诗。人教版高中英语选修六第二单元涉及英语诗歌的学习,学完那个单元后,在我的鼓励下,学生写出了相当不错的俳句和五行诗。我让学生在班上朗诵自己写的英文诗,并对他们的作品给予较高的评价,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更高了。而且,开展英语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发展他们的个性。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能从简单、片面向着丰富和完整过渡。
(三)让学生学习一些课外的时尚的英语表达
十几岁的学生对时尚的流行的东西都是很感兴趣的。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每一堂课开始,我都会用上一两分钟,教给学生一个时下比较流行的英语表达。如,love handles(腰间的赘肉)/Do not stand on ceremony.(别拘谨)/over the moon(欣喜若狂)等。学生对这些很感兴趣,记得很牢,有些学生在英语写作中还用上了这些表达。因此学生对我的每一堂英语课都充满着期待,期待我带给他们新的惊喜。
三、学生活动应具备以下特点
(一)可操作性
教师设计的活动不仅要合学生口味,而且还要考虑与其一起活动的群体是否能进行此活动。每一个课外活动都应针对不同学校、不同班级、不同学生进行具体地设计,每一项活动都应该是学生应该完成而且能够做到的,切忌超越学生的能力要求。
(二)学生为主体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活动的对象是学生,只有设计出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的活动,才能激发他们的参与兴趣、提高活动的效率。如果教师设计的活动低于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学生没有挑战性,难以产生兴趣,如果活动过难,学生又会产生畏缩、抵触情绪,同时达不到预期效果。活动内容尽量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联系生活实际,面向全体学生。
(三)层次性
每个学生是不同的个体,对事物的兴趣、体验各不相同。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承认个性差异。因此课外活动在考虑共性的同时,也应该兼顾学生的个性,设计出不同层次的活动让学生进行自主选择,使得学生在活动中乐学、爱学,在此我推荐学生进入“活动自选超市”自选活动,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四)开放性
与英语课堂教学相比较,英语课外活动不受教学计划和学校围墙的限制,凡是符合教学要求、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英语活动,都可以开展。因此,英语课外活动为学生打开了广阔的运用英语知识的领域,比英语课堂教学更具有开放性。
(五)综合性
课堂教学是以课本单元为单位,以语言知识点和语言功能项目为中心内容进行的,而英语课外活动则是以活动为中心进行的,为学生运用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提供必要的语境和条件,创造学习氛围,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热情,进而全面提高英语水平。它甚至能为学生提供同时运用所学过的多种学科的知识、多方面的智力才能的机会。英语课外活动促进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和联系,克服了学科课程割裂知识的弊端。它更加注意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例如办英语广播节目,学生不仅会运用到他们所学到的相关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而且,通过写稿、组稿、定稿、选材,分工合作共同办好一次英语广播节目。课外活动有利于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充分发挥同学们的潜能,提高人文素养。
(六)兴趣性
英语课外活动不像课堂教学那样要求学生遵循教学计划的统一规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愿选择。比如,有的学生喜欢英文歌曲,有的喜欢英语电影,有的喜欢阅读,还有的喜欢戏剧表演等等。英语课外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