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本文首次缀合了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新公布的敦煌写本《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卷上》,并对行文进了校勘。
关键词:南京师范大学;敦煌写本;缀合与校录
中图分类号:G25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07)02-0110-05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共收藏了三个敦煌本,本文所研究的是南师大文学院藏01号《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切境界经》卷上。为了叙述方便,行文中均用“01号”来称呼本卷。
一 解题及缀合
(一)解题
我们知道,在印刷术通行之前,佛经或其他书籍通常都是一张纸一张纸按顺序抄写的,全部抄完后再按顺序一张一张粘连起来,形成一个横幅,再从后往前卷成一束,这就是所谓的“卷子”。抄写文书的每一张纸,专业术语称之为“一纸”。业师黄征先生曾做过测量,01号写卷的高度约为25.5cm,长度约为755cm。笔者又反复细心查核了该卷每纸粘贴处,得知全卷共15纸;结合黄征师的测量,可知每纸长度约为50cm。
从外观来看,01号未经装裱,纸质柔韧、细密,为黄檗浸染,整体色泽鲜黄,卷首颜色略显陈旧,越到卷尾颜色越为鲜亮。墨色也是如此,越到卷尾越为浓黑鲜亮。01号首部残缺,没有首题。卷首处虽有油污,但文字依然清晰可辨。全卷之天头地脚均有水渍漫漶,以卷首较为严重,但未影响文字。尾部完整,有尾题,且有一段纸空白,显然为书写题记所备。敦煌写本佛经中,南北朝早期标准抄经纸幅略短,宽度也略窄,多为一纸25行。而隋唐时期标准抄经纸略长,一纸28行。笔者细查01号之15纸,每纸28行,每行17字,无一爽处。全卷均有边准,上下有边栏,均匀细致。笔者用七百万像素的专业数码像机拍摄原卷,并用电脑软件放大仔细查看,这些边准、边栏并非如肉眼看到的那样整齐划一,每条线的颜色有浓淡深浅的变化,其浓深处为圆点,仿佛是一个一个小墨点的痕迹。笔者用同样的方法,进、一步对南师大文学院收藏的02号和03号写本仔细查看,这两个写本边准和边栏的情况与01号相同。其中03号的边准纤细而比较模糊,边栏粗宽而比较清晰,故而03号写本边栏的线条可以清楚地观察到着墨轻重不一,起笔落笔之处有墨点扩散的痕迹,03号边栏甚至可以看到线条细微的曲折变化。观察的结果可以肯定,这些线条不应该是铅条等硬物刻画的。
要判定某一个写本的年代,避讳字是我们必然要考察的一个重要因素。本卷“世”字出现31次,均未见缺笔。据陈垣先生考证,“避讳缺笔,起于唐高宗时期”。据《册府元龟·帝王部·名讳门》记载,唐显庆五年,有“孔宣设教,正名为首,戴圣贻范,嫌名不讳。比见钞写古典,至于朕名,或缺其点画,或随便改换,恐六籍雅言,会意多爽;九流通义,指事全违,诚非立书之本意。自今以后,缮写旧典文字,并宜使成,不须随义改易”的诏命。但是唐人撰注诸史,却对“世”、“民”二字多所改易。可见法令是一回事,习俗又是另一回事。高宗当朝之时广避嫌名;高宗之后,对太宗之名虽无需再刻意避讳,但由于“世”、“民”二字的改易在文字流通领域已经约定俗成,佛经、世俗文献在传抄过程中总会或多或少地留下避讳字的痕迹。《日知录》廿三“前代讳”条言道:“孟蜀所刻石经,于唐高祖、太宗讳皆缺书。《石晋相里金神道碑》,民珉二字皆缺末笔。南汉刘岩尊其父谦为代祖圣武皇帝,犹以代字易世。至宋益远矣,而乾德三年《卜趣伏羲女娲庙碑》,民珉二字,咸平六年《孙冲序绛守居园池记碑》,民珉二字,皆缺末笔。”此外,陈垣先生也有类似的考证,“五代丘光庭撰《兼明书》,书中世字皆作代,沿袭旧制,与《蜀石经》同”。因此可知,似本卷这样全未避讳的情况,只可能出现在唐太宗登基以前。
从01号的内容来看,尾题写作“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佛境界经卷上”,将卷中文字与《大正藏》比对,得知本卷抄写的经文题名为《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原卷尾题脱漏了一个“切”字。此经的译者是元魏时期昙摩流支。全部经文分为上、下两卷,是“《佛说大乘入诸佛境界智光明庄严经》同本而支出者”,收录于《大正藏》第12册。
将上述避讳字、纸张、外部形制以及经文的翻译者等情况相结合,笔者初步推测,01号的抄写年代大致在南北朝后期(昙摩流支主要活动时期)到唐朝初期。
(二)缀合
在01号的研究、校录过程中,为了查考异文以利校勘,笔者进一步深究此经,详细查阅了《敦煌遗书总目索引》及《敦煌遗书总目索引新编》,并逐册翻检了《俄藏》、《北大藏》、《甘藏》、《上海图书馆藏》、《上海博物馆藏》、《天津藏》、《浙藏》的目录以及台湾石门图书公司出版的台湾地区收藏的敦煌写本目录,只在《英藏》找到同名写本一卷,编号为S.4718。从两卷的内容和书写特征看,笔者初步判断两卷为同一写卷的两个部分。但是英藏S.4718和南师大文学院藏01号写本分裂的情况比较特别,它们并不是自然磨损造成的断裂,也没有类似拼图玩具般曲突的边缘。它们的边缘都比较整齐,没有特殊的凹凸可以拼合,特别是在《敦煌宝藏》里看不到S.4718的边缘。如果仅仅将两卷简单地连接起来,是不足以说明问题的,因此笔者又从以下四个方面将两卷进行了比较:
其一,两卷经名相同。S.4718首题完整,写作“《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卷上”,与南师大文学院藏01号的尾题相同。
其二,两卷经文内容相互承接。S.4718经文起自“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王舍城鹫头山中第四重上法界藏殿,与大比丘众二万五千人俱,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心得自在”,止于“欲令一切诸来菩萨摩诃萨等,皆悉谘问我所说法”。而0l号起自“尒时世尊念已,即放大光明云,普照十方阿僧祗不可思议三千大干微尘数等世界”,与《大正藏》相比对,后者内容恰好承接了前者,共同构成完整的经文。
其三,两卷的外部形制完全相同。用《大正藏》所载之经文核校,01号所缺失的内容共458字。按照本卷的形制计算,每纸28行,每行17字,一纸共抄写476字。本卷所缺失的经文,恰好是一纸所能容纳的内容。S.4718在黄永武先生主编的《敦煌宝藏》中,仅有2幅照片,加上首题共27行。这与本卷每纸28行不相符。为了进一步搞清S.4718的情况,笔者向供职于大英图书馆的高奕睿(Imre Galambos)先生求助。蒙高奕睿先生惠赐,笔者得到了完整的s.4718高清晰度彩色图片。从这些彩图上,笔者看到,S.4718第一行空出,在第二行书写了首题,这样以来,我们就明白了S.4718与01号相同,依然是一纸28行,每行17字,只是《敦煌宝藏》在出版时切掉了空行。抛开不同的照相机在色彩还原性能方面有细微差异的因素,S.4718与01号纸色基本相同,墨色浓 黑,也有墨线所画的边准、边栏。
进一步详细观察01号的首部,虽有自然磨损,但并不十分残破,边缘尚算整齐。从经文的内容来看,又恰好是一段经文的开端。据此可以推知,缺失的一纸不是自然损毁,而是脱胶开裂或者被人为分离。再看S.4718写本的尾部,边缘也基本完整,没有缺失经文的内容。
其四,两卷书写特点完全相同。先从整体比较两卷的书法特点。两卷均为带有隶书笔意的楷体,书写工整、肃正,结体宽厚;长横划起笔较轻,收笔较重,略呈俯式,是较为典型的经书体。再看两卷经名,每个字的间隔书写完全相同。再比较两卷共同出现的字,“文殊师利”、“谘问”、“尔时”、“世尊”,这些字的字体结构、笔画起承转折等都完全相同。两卷多次出现的“上”字,都是竖画粗重,短横画都是人笔下行再上提。比较两卷带“氵”旁的字,例如“法”、“河”、“沙”、“漏”、“清”、“净”、“满”等字,“氵”旁揖让、穿插方式完全相同。再看“辶”旁,“速”和“廽”两字的穿插揖让如出一辙。“脱”、“说”二字共有的声符“兑”,笔画的起落方向和省略完全一致。两卷的俗字“岸”、“究”不仅字体特征相同,“岸”字字体结构都由上下结构变为左右结构,“究”字部件“九”都增笔写作“丸”。通过这些图片的对比,我们能够明白无误地知道,两卷为同一人所书才可能有如此众多的共同之处。
关键词:南京师范大学;敦煌写本;缀合与校录
中图分类号:G25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07)02-0110-05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共收藏了三个敦煌本,本文所研究的是南师大文学院藏01号《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切境界经》卷上。为了叙述方便,行文中均用“01号”来称呼本卷。
一 解题及缀合
(一)解题
我们知道,在印刷术通行之前,佛经或其他书籍通常都是一张纸一张纸按顺序抄写的,全部抄完后再按顺序一张一张粘连起来,形成一个横幅,再从后往前卷成一束,这就是所谓的“卷子”。抄写文书的每一张纸,专业术语称之为“一纸”。业师黄征先生曾做过测量,01号写卷的高度约为25.5cm,长度约为755cm。笔者又反复细心查核了该卷每纸粘贴处,得知全卷共15纸;结合黄征师的测量,可知每纸长度约为50cm。
从外观来看,01号未经装裱,纸质柔韧、细密,为黄檗浸染,整体色泽鲜黄,卷首颜色略显陈旧,越到卷尾颜色越为鲜亮。墨色也是如此,越到卷尾越为浓黑鲜亮。01号首部残缺,没有首题。卷首处虽有油污,但文字依然清晰可辨。全卷之天头地脚均有水渍漫漶,以卷首较为严重,但未影响文字。尾部完整,有尾题,且有一段纸空白,显然为书写题记所备。敦煌写本佛经中,南北朝早期标准抄经纸幅略短,宽度也略窄,多为一纸25行。而隋唐时期标准抄经纸略长,一纸28行。笔者细查01号之15纸,每纸28行,每行17字,无一爽处。全卷均有边准,上下有边栏,均匀细致。笔者用七百万像素的专业数码像机拍摄原卷,并用电脑软件放大仔细查看,这些边准、边栏并非如肉眼看到的那样整齐划一,每条线的颜色有浓淡深浅的变化,其浓深处为圆点,仿佛是一个一个小墨点的痕迹。笔者用同样的方法,进、一步对南师大文学院收藏的02号和03号写本仔细查看,这两个写本边准和边栏的情况与01号相同。其中03号的边准纤细而比较模糊,边栏粗宽而比较清晰,故而03号写本边栏的线条可以清楚地观察到着墨轻重不一,起笔落笔之处有墨点扩散的痕迹,03号边栏甚至可以看到线条细微的曲折变化。观察的结果可以肯定,这些线条不应该是铅条等硬物刻画的。
要判定某一个写本的年代,避讳字是我们必然要考察的一个重要因素。本卷“世”字出现31次,均未见缺笔。据陈垣先生考证,“避讳缺笔,起于唐高宗时期”。据《册府元龟·帝王部·名讳门》记载,唐显庆五年,有“孔宣设教,正名为首,戴圣贻范,嫌名不讳。比见钞写古典,至于朕名,或缺其点画,或随便改换,恐六籍雅言,会意多爽;九流通义,指事全违,诚非立书之本意。自今以后,缮写旧典文字,并宜使成,不须随义改易”的诏命。但是唐人撰注诸史,却对“世”、“民”二字多所改易。可见法令是一回事,习俗又是另一回事。高宗当朝之时广避嫌名;高宗之后,对太宗之名虽无需再刻意避讳,但由于“世”、“民”二字的改易在文字流通领域已经约定俗成,佛经、世俗文献在传抄过程中总会或多或少地留下避讳字的痕迹。《日知录》廿三“前代讳”条言道:“孟蜀所刻石经,于唐高祖、太宗讳皆缺书。《石晋相里金神道碑》,民珉二字皆缺末笔。南汉刘岩尊其父谦为代祖圣武皇帝,犹以代字易世。至宋益远矣,而乾德三年《卜趣伏羲女娲庙碑》,民珉二字,咸平六年《孙冲序绛守居园池记碑》,民珉二字,皆缺末笔。”此外,陈垣先生也有类似的考证,“五代丘光庭撰《兼明书》,书中世字皆作代,沿袭旧制,与《蜀石经》同”。因此可知,似本卷这样全未避讳的情况,只可能出现在唐太宗登基以前。
从01号的内容来看,尾题写作“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佛境界经卷上”,将卷中文字与《大正藏》比对,得知本卷抄写的经文题名为《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原卷尾题脱漏了一个“切”字。此经的译者是元魏时期昙摩流支。全部经文分为上、下两卷,是“《佛说大乘入诸佛境界智光明庄严经》同本而支出者”,收录于《大正藏》第12册。
将上述避讳字、纸张、外部形制以及经文的翻译者等情况相结合,笔者初步推测,01号的抄写年代大致在南北朝后期(昙摩流支主要活动时期)到唐朝初期。
(二)缀合
在01号的研究、校录过程中,为了查考异文以利校勘,笔者进一步深究此经,详细查阅了《敦煌遗书总目索引》及《敦煌遗书总目索引新编》,并逐册翻检了《俄藏》、《北大藏》、《甘藏》、《上海图书馆藏》、《上海博物馆藏》、《天津藏》、《浙藏》的目录以及台湾石门图书公司出版的台湾地区收藏的敦煌写本目录,只在《英藏》找到同名写本一卷,编号为S.4718。从两卷的内容和书写特征看,笔者初步判断两卷为同一写卷的两个部分。但是英藏S.4718和南师大文学院藏01号写本分裂的情况比较特别,它们并不是自然磨损造成的断裂,也没有类似拼图玩具般曲突的边缘。它们的边缘都比较整齐,没有特殊的凹凸可以拼合,特别是在《敦煌宝藏》里看不到S.4718的边缘。如果仅仅将两卷简单地连接起来,是不足以说明问题的,因此笔者又从以下四个方面将两卷进行了比较:
其一,两卷经名相同。S.4718首题完整,写作“《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卷上”,与南师大文学院藏01号的尾题相同。
其二,两卷经文内容相互承接。S.4718经文起自“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王舍城鹫头山中第四重上法界藏殿,与大比丘众二万五千人俱,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心得自在”,止于“欲令一切诸来菩萨摩诃萨等,皆悉谘问我所说法”。而0l号起自“尒时世尊念已,即放大光明云,普照十方阿僧祗不可思议三千大干微尘数等世界”,与《大正藏》相比对,后者内容恰好承接了前者,共同构成完整的经文。
其三,两卷的外部形制完全相同。用《大正藏》所载之经文核校,01号所缺失的内容共458字。按照本卷的形制计算,每纸28行,每行17字,一纸共抄写476字。本卷所缺失的经文,恰好是一纸所能容纳的内容。S.4718在黄永武先生主编的《敦煌宝藏》中,仅有2幅照片,加上首题共27行。这与本卷每纸28行不相符。为了进一步搞清S.4718的情况,笔者向供职于大英图书馆的高奕睿(Imre Galambos)先生求助。蒙高奕睿先生惠赐,笔者得到了完整的s.4718高清晰度彩色图片。从这些彩图上,笔者看到,S.4718第一行空出,在第二行书写了首题,这样以来,我们就明白了S.4718与01号相同,依然是一纸28行,每行17字,只是《敦煌宝藏》在出版时切掉了空行。抛开不同的照相机在色彩还原性能方面有细微差异的因素,S.4718与01号纸色基本相同,墨色浓 黑,也有墨线所画的边准、边栏。
进一步详细观察01号的首部,虽有自然磨损,但并不十分残破,边缘尚算整齐。从经文的内容来看,又恰好是一段经文的开端。据此可以推知,缺失的一纸不是自然损毁,而是脱胶开裂或者被人为分离。再看S.4718写本的尾部,边缘也基本完整,没有缺失经文的内容。
其四,两卷书写特点完全相同。先从整体比较两卷的书法特点。两卷均为带有隶书笔意的楷体,书写工整、肃正,结体宽厚;长横划起笔较轻,收笔较重,略呈俯式,是较为典型的经书体。再看两卷经名,每个字的间隔书写完全相同。再比较两卷共同出现的字,“文殊师利”、“谘问”、“尔时”、“世尊”,这些字的字体结构、笔画起承转折等都完全相同。两卷多次出现的“上”字,都是竖画粗重,短横画都是人笔下行再上提。比较两卷带“氵”旁的字,例如“法”、“河”、“沙”、“漏”、“清”、“净”、“满”等字,“氵”旁揖让、穿插方式完全相同。再看“辶”旁,“速”和“廽”两字的穿插揖让如出一辙。“脱”、“说”二字共有的声符“兑”,笔画的起落方向和省略完全一致。两卷的俗字“岸”、“究”不仅字体特征相同,“岸”字字体结构都由上下结构变为左右结构,“究”字部件“九”都增笔写作“丸”。通过这些图片的对比,我们能够明白无误地知道,两卷为同一人所书才可能有如此众多的共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