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验教学中并不缺少资源,缺少的是开采资源的“妙手”和“妙笔”。在实验教学中要运用多种方法促进课堂各因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合作,才能促进师生共同和谐发展。
关键词:实验教学;实验课堂
和谐社会要求构建和谐校园,和谐教育呼唤和谐课堂。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而创新的核心是人,是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然而,传统的“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授者”的旧观念仍然影响著一部分教师,导致课堂教学学生学习被动,学习方式单一,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课堂上学生不是教师设计好的机器,会完全按照教师的设想发展。要实现“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这一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就离不开和谐校园,离不开和谐课堂。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能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初步掌握一些常用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1 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实验课程设置不合理
人们重理论,轻实验具体表现在实验课时少,无法保证学生得到充分的训练,激发学生创新实验内容陈旧,使理论与实际脱节,影响学生学习兴趣。不少学校依旧存在“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的错误作法。有时为了片面的追赶教学进度,出现了“学生实验变成演示实验,演示实验变成不做实验”的现象。
1.2 教师对实验教学认识不到位
一方面是兼职教师多,教学任务忙,实验准备工作比较繁琐;另一方面由于认识上的不足,教师不愿在实验教学方案的设计上下工夫、花时间,导致实验教学方法形式单一、陈旧。单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安排实验,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显得没有计划、没有目的、缺乏系统性。教师在实验教学中一手包办现象严重,学生缺少动手和动脑的机会。
1.3 实验教学模式僵化、教学方法呆板
纵观当前的实验教学在方式方法上,缺乏开放性,趣味性,探索性。在实验课上,学生只是被动地照方抓药,一个班的学生同一时间做同一个实验,用同一种方法、相同的仪器,都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得出同一结论。实践过程中我们还时常发现,部分学生看别人怎么做,自己就怎么做。有极少数学生只看不动手,也不留心实验观察,不记录有关数据。有些学生在实验之前早已填好了实验报告,实验过程中对一些细微现象、反常现象则观而不察、视而不见。如此现象严重制约着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实验教学显然无从实现应有的效果。如此下去,实验教学中学生诸多能力的培养只能是理论上的虚设表现。
为此,在实验教学中更要运用多种方法促进课堂各因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合作,才能形成完美的教学生态,积极构建协调、融洽、温馨、和谐的课堂,才能促进师生共同和谐发展。那么如何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实现“和谐”呢?
2 建立“和谐”实验课堂
2.1 转变教育思想,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教育功能
新课标明确指出科学课程的重点,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传统的实验教学强调讲清原理,演示好实验,注意学生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但训练的重点放在学生能否看清实验现象,能否明白实验原理,实验的难点在哪里等。新课标重点是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训练和培养,强调实验在训练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方面功能和作用,实验中培养学生动脑、启迪思维、开发潜能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2.2 改进实验方法,使实验效果明显
教材中介绍的有些实验,往往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实验的演示性能较差,效果不理想。为此教师要充分地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有针对性地对实验方法和实验器材进行改进。
如焦耳定律的演示实验,教材上的作法是将电阻丝放入煤油中通电后,煤油吸收电阻丝放出的热量,体积膨胀。根据煤油柱升高的不同高度定性的说明“焦耳定律”。由于煤油的膨胀率不大。故做此实验花费的时间长,可见度又低,往往教师花了很多精力和时间,结果却事倍功半,达不到预期效果。我在上这一节课时对此进行了改进,改进后演示实验只需1~2分钟左右即可做完,可见度大大提高,学生一目了然。简化实验手段,将烦琐的实验变为简单。具体作法如下:
用一根废滑动变阻器截下的电阻做成两段电阻线圈,使甲线圈的长度为乙的2倍。即R甲与R乙组成串联电路如图。实验时在线圈上分别夹上纸条,通电后学生观察,大约近半分钟的时间R甲上的纸先被点燃,过了一会R乙上的才点燃。说明电流相等时,电阻上产生的热量与电阻成正比。待线圈冷却后,增大电流再做一次。比较R甲上火柴两次点燃所需时间的长短,定性的阐明电流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
这个实验可视性强,操作简单,火柴点燃的一瞬问学生情绪高涨,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很自然被教师导入探究问题的情境中。
2.3 自制简易教具,改变实验条件
每次到一些实验条件较好的中学去听公开课,每当看到他们的实验开展得比较好的时候,总有一些教师抱怨自己学校实验设备落后以至于很多实验开展不起来。其实条件好自然有助于实验课的开展,但教师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因陋就简,在平时教学中多留心、多动脑自制教具,开发教学资源,同样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以模拟“呼吸运动”实验为例,传统的实验装置是用无底的广口瓶代替胸廓,橡皮膜代替膈肌,三通管代替气管和支气管、气球代表肺,并用橡皮塞将瓶口塞住,如果难以找到适合的无底的广口瓶和橡皮膜,可以改用剪去底部的饮料瓶来代替无底的广口瓶、剪去上半截的气球来代替橡皮膜,再用橡皮泥来代替橡皮塞,同样可以取得教好的效果。
2.4 结合学生实际,机动灵活地进行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教学,根据学生学习实际,采取教师讲解、示范是无可非议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但这样做不是实验的目的,真正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做实验的要领和技能,达到操作规范、准确,并能独立完成某些实验。而有些教师恰恰忽视了对学生独立完成实验能力的培养。从教学活动中应认识到,在整个演示过程中,教师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没有一点学生的参与,这种演示实验虽然也是可以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和视觉化,但谈不上什么教学的提高,所以应加强对演示实验的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
改演示实验为“表演”。教师在演示中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加入演示实验中,帮助老师或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同时让学生们各负其责,有的操作实验,有的设计实验,有的监督学生操作,还有的学生做评委。例如,在学习“碱的性质”演示实验中,若仍采用教师演示、学生看的方法,学生没有新鲜感,引不起兴趣。如果让个别学生代替教师上台演示,教师在一旁及时引导台下学生注意观察“老师”的操作步骤是否正确。由于是学生演,学生评价,台上学生做得小心翼翼,力求规范,台下学生带着挑剔的眼光看得认真仔细,如身临其境,兴趣倍增,印象更深,记得更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轻松完成了实验内容。
2.5 增设开放性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为了给学生更广的实验活动空间,教师可对学生的分组实验中提供一些开放性的实验。这样可以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发散思维是指利用不同的思维方向,不受限于现有知识范围,不遵循传统的固定方法,采取开放和分歧方式,以衍生各种可能的答案或不同的解决方法。在实验教学中采取两种方法:
在原有的学生分组实验课上,提出开放性实验。如在测量密度的实验课,当学生完成分组实验后。教师提出:在只有天平和玻璃杯,但有清水的情况下,设计实验测量盐水的密度?清水的密度是己知的,提供这样的线索给学生思考。再由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制定出实验方法和步骤。这时学生就会遇到一个难题,就是没有最筒或量杯怎样才能测出盐水的体积呢?就不能再遵循传统的同定方法,而要求学生通过发散思维去找出一种新的方法才可以解决,然后教师再收集学生的不同答案去评释、讲解。
另外增设课本上没有的分组实验课,内容是开放性。如在学习浮力一节后,增设学生的开放性分组实验课,可给天平、水、矿石、细绳、玻璃杯等实验用具,要求测量矿石的密度。用天平只能测出矿石质量,没有量筒怎样测出矿石的体积呢?给学生这样的线索去思考,留给学生更多的思维活动空间。也可以多给一些实验仪器,由学生自行挑选。学生思考实验的原理然后选取需要的仪器。这样,学生的发散思维会被启动,思维活动空间就会大大增加,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起到促进作用。
总之,实验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它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它是生成的,不是预设的。作为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敏锐地捕捉富有生命气息的教学资源,反思教学行为,及时调整预设方案,把实验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丁健琦.新课程下地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之我见[J].考试周刊,2007,(13).
[2]李海荣.谈新课程下的化学实验教学[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08,(18).
[3]汤健明.实验教科中若干实验问题地改进和探讨[J].物理教学探讨,2004,(36).
关键词:实验教学;实验课堂
和谐社会要求构建和谐校园,和谐教育呼唤和谐课堂。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而创新的核心是人,是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然而,传统的“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授者”的旧观念仍然影响著一部分教师,导致课堂教学学生学习被动,学习方式单一,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课堂上学生不是教师设计好的机器,会完全按照教师的设想发展。要实现“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这一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就离不开和谐校园,离不开和谐课堂。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能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初步掌握一些常用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1 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实验课程设置不合理
人们重理论,轻实验具体表现在实验课时少,无法保证学生得到充分的训练,激发学生创新实验内容陈旧,使理论与实际脱节,影响学生学习兴趣。不少学校依旧存在“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的错误作法。有时为了片面的追赶教学进度,出现了“学生实验变成演示实验,演示实验变成不做实验”的现象。
1.2 教师对实验教学认识不到位
一方面是兼职教师多,教学任务忙,实验准备工作比较繁琐;另一方面由于认识上的不足,教师不愿在实验教学方案的设计上下工夫、花时间,导致实验教学方法形式单一、陈旧。单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安排实验,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显得没有计划、没有目的、缺乏系统性。教师在实验教学中一手包办现象严重,学生缺少动手和动脑的机会。
1.3 实验教学模式僵化、教学方法呆板
纵观当前的实验教学在方式方法上,缺乏开放性,趣味性,探索性。在实验课上,学生只是被动地照方抓药,一个班的学生同一时间做同一个实验,用同一种方法、相同的仪器,都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得出同一结论。实践过程中我们还时常发现,部分学生看别人怎么做,自己就怎么做。有极少数学生只看不动手,也不留心实验观察,不记录有关数据。有些学生在实验之前早已填好了实验报告,实验过程中对一些细微现象、反常现象则观而不察、视而不见。如此现象严重制约着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实验教学显然无从实现应有的效果。如此下去,实验教学中学生诸多能力的培养只能是理论上的虚设表现。
为此,在实验教学中更要运用多种方法促进课堂各因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合作,才能形成完美的教学生态,积极构建协调、融洽、温馨、和谐的课堂,才能促进师生共同和谐发展。那么如何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实现“和谐”呢?
2 建立“和谐”实验课堂
2.1 转变教育思想,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教育功能
新课标明确指出科学课程的重点,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传统的实验教学强调讲清原理,演示好实验,注意学生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但训练的重点放在学生能否看清实验现象,能否明白实验原理,实验的难点在哪里等。新课标重点是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的训练和培养,强调实验在训练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方面功能和作用,实验中培养学生动脑、启迪思维、开发潜能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2.2 改进实验方法,使实验效果明显
教材中介绍的有些实验,往往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实验的演示性能较差,效果不理想。为此教师要充分地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有针对性地对实验方法和实验器材进行改进。
如焦耳定律的演示实验,教材上的作法是将电阻丝放入煤油中通电后,煤油吸收电阻丝放出的热量,体积膨胀。根据煤油柱升高的不同高度定性的说明“焦耳定律”。由于煤油的膨胀率不大。故做此实验花费的时间长,可见度又低,往往教师花了很多精力和时间,结果却事倍功半,达不到预期效果。我在上这一节课时对此进行了改进,改进后演示实验只需1~2分钟左右即可做完,可见度大大提高,学生一目了然。简化实验手段,将烦琐的实验变为简单。具体作法如下:
用一根废滑动变阻器截下的电阻做成两段电阻线圈,使甲线圈的长度为乙的2倍。即R甲与R乙组成串联电路如图。实验时在线圈上分别夹上纸条,通电后学生观察,大约近半分钟的时间R甲上的纸先被点燃,过了一会R乙上的才点燃。说明电流相等时,电阻上产生的热量与电阻成正比。待线圈冷却后,增大电流再做一次。比较R甲上火柴两次点燃所需时间的长短,定性的阐明电流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
这个实验可视性强,操作简单,火柴点燃的一瞬问学生情绪高涨,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很自然被教师导入探究问题的情境中。
2.3 自制简易教具,改变实验条件
每次到一些实验条件较好的中学去听公开课,每当看到他们的实验开展得比较好的时候,总有一些教师抱怨自己学校实验设备落后以至于很多实验开展不起来。其实条件好自然有助于实验课的开展,但教师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因陋就简,在平时教学中多留心、多动脑自制教具,开发教学资源,同样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以模拟“呼吸运动”实验为例,传统的实验装置是用无底的广口瓶代替胸廓,橡皮膜代替膈肌,三通管代替气管和支气管、气球代表肺,并用橡皮塞将瓶口塞住,如果难以找到适合的无底的广口瓶和橡皮膜,可以改用剪去底部的饮料瓶来代替无底的广口瓶、剪去上半截的气球来代替橡皮膜,再用橡皮泥来代替橡皮塞,同样可以取得教好的效果。
2.4 结合学生实际,机动灵活地进行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教学,根据学生学习实际,采取教师讲解、示范是无可非议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但这样做不是实验的目的,真正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做实验的要领和技能,达到操作规范、准确,并能独立完成某些实验。而有些教师恰恰忽视了对学生独立完成实验能力的培养。从教学活动中应认识到,在整个演示过程中,教师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没有一点学生的参与,这种演示实验虽然也是可以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和视觉化,但谈不上什么教学的提高,所以应加强对演示实验的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
改演示实验为“表演”。教师在演示中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加入演示实验中,帮助老师或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同时让学生们各负其责,有的操作实验,有的设计实验,有的监督学生操作,还有的学生做评委。例如,在学习“碱的性质”演示实验中,若仍采用教师演示、学生看的方法,学生没有新鲜感,引不起兴趣。如果让个别学生代替教师上台演示,教师在一旁及时引导台下学生注意观察“老师”的操作步骤是否正确。由于是学生演,学生评价,台上学生做得小心翼翼,力求规范,台下学生带着挑剔的眼光看得认真仔细,如身临其境,兴趣倍增,印象更深,记得更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轻松完成了实验内容。
2.5 增设开放性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为了给学生更广的实验活动空间,教师可对学生的分组实验中提供一些开放性的实验。这样可以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发散思维是指利用不同的思维方向,不受限于现有知识范围,不遵循传统的固定方法,采取开放和分歧方式,以衍生各种可能的答案或不同的解决方法。在实验教学中采取两种方法:
在原有的学生分组实验课上,提出开放性实验。如在测量密度的实验课,当学生完成分组实验后。教师提出:在只有天平和玻璃杯,但有清水的情况下,设计实验测量盐水的密度?清水的密度是己知的,提供这样的线索给学生思考。再由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制定出实验方法和步骤。这时学生就会遇到一个难题,就是没有最筒或量杯怎样才能测出盐水的体积呢?就不能再遵循传统的同定方法,而要求学生通过发散思维去找出一种新的方法才可以解决,然后教师再收集学生的不同答案去评释、讲解。
另外增设课本上没有的分组实验课,内容是开放性。如在学习浮力一节后,增设学生的开放性分组实验课,可给天平、水、矿石、细绳、玻璃杯等实验用具,要求测量矿石的密度。用天平只能测出矿石质量,没有量筒怎样测出矿石的体积呢?给学生这样的线索去思考,留给学生更多的思维活动空间。也可以多给一些实验仪器,由学生自行挑选。学生思考实验的原理然后选取需要的仪器。这样,学生的发散思维会被启动,思维活动空间就会大大增加,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起到促进作用。
总之,实验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它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它是生成的,不是预设的。作为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敏锐地捕捉富有生命气息的教学资源,反思教学行为,及时调整预设方案,把实验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丁健琦.新课程下地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之我见[J].考试周刊,2007,(13).
[2]李海荣.谈新课程下的化学实验教学[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08,(18).
[3]汤健明.实验教科中若干实验问题地改进和探讨[J].物理教学探讨,200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