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粗取精:材料在精不在多

来源 :作文评点报·中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uimin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语
   很多学生写作文时常有这种错误的看法:材料越多越有说服力,材料越多越能感人。显然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作文的材料在精不在多,很多人在写作时不知道根据中心取舍材料,把什么材料都收进文章,以为这样内容就具体、充实。但其实,文章内容没有主次,是一堆材料,像流水账。这样的作文,显然不是好文章。
   因此我们写作文时要学会对材料进行精选,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要选那些典型的、新颖的,有表现力的材料。典型的材料有代表性,更有说服力、表现力、感染力,和震撼力,能以一当十、以少胜多。选材需要慧眼识珠的见识,不能以“捡到篮里就是菜”的态度来敷衍,否则,就不可能选出典型的材料。有些同学写老师永远是深夜窗前备课,下雨了给学生送伞,学生病了背学生去医院,总是这样写,材料就变味了,不新鲜了。因而要去不断地发现和选用既典型又新颖的材料,使文章能吸引人,有表现力。
  写作指导
   一、舍弃大众化的材料,选取典型的材料
   比如要写以《记住这一天》为题的作文,看到题目,首先我们要在脑海中搜索,我们可以选哪一天呢?哪一天值得我们记住呢?通过思考我们筛选出好多天。我们发现911、刘翔夺冠、神舟五号上天……这些天值得我们记住,因为它们是重大事件,意义深远。第一天上学、期中考试发奖、入队那一天……这些天值得我们记住,因为他们是我们人生的转折点。过生日、考试的一天、拔河比赛……这些天值得我们记住,因为我们有着亲身的体验和独特的感受。父亲节、母亲节、朋友聚会、儿童节……这些天值得我们记住 ,因为这样的日子让我们感受丰富,回味无穷。这些天都是有意义、有代表性值得一记的。这样的材料我们称之为典型的材料,它们能体现同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和普遍意义。作文选材典型才能“以一斑窥全豹”“以一目传精神”。
   二、舍弃庞大空泛的材料,选取小巧精致的材料
   小巧的材料往往就是生活中的一次历练、一番拼搏、一点收获、一种体验……这些点点滴滴,经过我们的剪辑加工、精心组合,它们就会变得鲜明而丰厚、灵动而美丽,因而显得异常精致。可是,我们很多同学在作文时,往往喜欢犯这样一些毛病:让他们写长江,他们必然溯源到江头,漂流至江尾,浩浩荡荡三千里;让他们写长城,他们就会从山海关到嘉峪关,巍巍峨峨半壁江山。如此贪多求全、贪大求圆,是作文一大忌。
   特别是考场作文,选材更是宜小不宜大,这是因为小材料容易操作,在考场作文有限的篇幅和有限的写作时间条件下,容易写得具体生动、细腻感人;大材料却因篇幅有限、时间有限,容易造成蜻蜓点水、泛泛而谈,缺乏细节,缺少深度,思想苍白,内容空洞,甚至难以完篇。所谓典型、深刻,是指所选择的材料是同类材料中最有特征、最有代表性的,既能有力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又能集中地表现文章的主题。具有典型性、深刻性的材料,其最基本的功能是能唤醒大多数人的情感体验,使之产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鸣。
   三、舍弃陈旧老材料,选取新颖别致的材料
   陈旧老材料一般不是指那些古代的、近代的历时已久的人物和故事,而是指那些经常出现在一般文章和作文之中,长期以来被人们广泛运用的素材。或是因为众人皆知,太“熟”太“俗”;或是故事简单,内容单薄;或是千人一面,彼此雷同;或是缺乏个性,无趣无味。但是,当我们找不到新鲜材料时,对旧有素材进行改造,也不失为一种“避熟就新”的途径。比如仍以《记住这一天》为题的作文,写考试这一天,大多数同学会写自己应考答卷的经过。如果有人写同学们考前各具特色的“准备”场面,考中各有妙法的作弊高招,收卷后各不相同的“讨论”场面,反映当前应试教育的弊端,会不会让人觉得耳目一新呢?写生日这一天,大多数同学都会写过生日的欢快、幸福。如果有同学写妈妈没时间给自己过生日,自己很生气、很委屈,而看到妈妈的操劳,又改变了看法,为妈妈沏一杯热茶,送去儿女的关心,会不会让人眼前一亮呢?
   材料是作文的核心,同学们在选材时一定要逐步筛选、去粗取精,确保材料的典型、小巧、新颖。经过这样层层地筛选,我们的文章必能别开生面,独具一格,吸引更多读者的眼球。
其他文献
伴随快递的兴起,邮件数量连年增加。其美多吉很自豪:“在高原,老百姓特别信任我们邮局。”雪域高原,没有任何一家快递企业能够像邮政公司一样提供不计成本的普遍服务。他仍然清晰地记得,在改革开放初期,老百姓见到邮车,就会围住他:“你一来,绝对有好的消息、好的政策。你们送的不仅仅是家信,更多的是传递党的声音和社会的新鲜事物。”老百姓盼邮车来,这是其美多吉工作的原动力。   在运来邮件的同时,其美多吉和同事们
期刊
看到视频中这个年纪不大的男孩,对学校老师进行惟妙惟肖的模仿,你是否会击节称赞,又是否会忍俊不禁?不用怀疑,成千上万的网友都对此给出了肯定的答案。根本不需要过多介绍,你很可能早就知道了这个网名为“钟美美”的鹤岗男孩。“钟美美”身上“演什么像什么”的表演天赋,让他成了近段时间热度最高的视频网红。但与此同时,社会大众的关注也把这个热爱表演的孩子送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对“钟美美”而言,他对老师—
期刊
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  ——席 勒   最近我学了一个颇有意思的技艺:手工制面。那几天,在西城一隅,我独自负责一间十几平米的手工制面作坊,作坊里陈放着和面机及压面机。   每天,我先将密封好的牛皮纸袋拆开,把雪白的面粉计量好倒进和面机里,加入一些滑腻的淀粉。而后,按照一定比例,备好苏打粉、食用盐、鸡蛋,用水搅匀。接通和面机电源,按下运行键,缓慢地把容器中的水倒入。 
期刊
“老师”一词现在已经泛滥,记者、作家、广告商……各行各业的人都能被叫作老师,倒真是应了韩愈的那句话——“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但在大多数时候,只有那些在课堂上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的人,才是传统认知里的老师。   人这一生里,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十几年书读下来,会遇到很多的老师,但能当得起“先生”二字的却不多。它是对老师的尊称,无形中自带分量。不是所有的老师都能被叫作先生,就像不是所
期刊
越来越多的人启用了朋友圈“三天可见”功能。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2006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3.9%的受访者朋友圈设置了“三天可见”,62.8%的受访者觉得使用此功能省去了不必要的麻烦,51.5%的受访者觉得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隐私。微信有关部门在2019年称,朋友圈“三天可见”功能使用数已经破亿。   朋友圈是网络社交的空间,但同时也是个人的隐私空间。朋友圈里记录着每个人的吃喝拉撒、喜
期刊
“2岁半50斤”“3岁已经超过60斤”“70斤千金刚买的衣服又小了”……最近,年仅3岁的“小网红”佩琪因其与年龄极不匹配的超额体重引起了舆论的广泛关注。   据了解,小女孩佩琪的母亲在短视频平台上注册了账号,专门发布关于佩琪吃饭的视频短片,短片中的佩琪食量惊人,而女孩也随着视频发布数量的增多,变得越来越胖。因此,有不少人质疑其父母让孩子当“吃播”赚钱。目前,平台已经删除其所有视频,而父母也作出回应
期刊
有一位画家,擅长做减法。他是毕加索。   毕加索一生酷爱画牛。年轻时,他画的牛就已经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曾有一次,毕加索在田间画牛,一头黄牛也正在田头吃草。牛瞥见画中之牛,瞪大眼睛,盯了片刻之后,竟然落荒而逃。从此,毕加索被人称之为“牛人”。后来,毕加索画的牛越来越简练,筋骨凸显、笔笔精湛。到了老年时,毕加索画的牛只有寥寥数笔,把皮毛血肉全都减去了,只剩一副骨架。   正是这些只有骨架的牛,成了毕
期刊
唐代的科举考试只考一首诗,名曰“试帖诗”。写“试帖诗”有许多规定:每句必须五个字,全诗十二句 (有时要求十六句),还要讲究平仄、对偶、押韵,等等。   有一年,诗人祖咏去长安应试,题目是《终南望余雪》。祖咏潜心构思后,提笔写下了第一句:“终南阴岭秀。” 终南山位于长安城南,层峦叠嶂,风景秀美。夏日林木葱郁,冬天白雪皑皑。从城里南眺,只能看到山的北坡,山的北面在古代叫“阴”。这句写遥望终南山北麓,风
期刊
19世纪80年代前,法国新生婴儿的死亡率非常高,平均每5个新生婴儿中就有一个在学会爬行之前夭折,而那些早产并且体重不足的婴儿,死亡率则更高,75%的这类新生儿因为体温过低,会在几周内死亡,满心的期待,换来的却是无可奈何的悲痛离别,这让许多年轻的父母们痛苦不已。   斯蒂芬·塔尼是巴黎妇产科医院的一名年轻医生,这家医院主要是为住在城市里的贫困妇女们提供住院接生医疗服务,该院在当时的法国属于贫困、弱势
期刊
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其实就是一条路,这条路上精彩纷呈,千姿百态,诱惑无处不在。你是一直朝前走呢,还是每到一处就乐不思蜀呢?你选择前者,那就意味着放弃,但你能到达路的终点,取得事业的成功;你选择后者,虽然能饱览风光,但你永远实现不了人生的目标。其实人生的成功取决于学会放弃。   人生在世,首先我们要学会明智的放弃。鲸鱼追捕一只沙丁鱼,沙丁鱼飞快地向浅海滩逃去。但是鲸鱼并没有觉察到危险的存在,依然穷追不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