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119-02
小学语文是打基础的课程,向学生传授的知识较多,每篇课文的知识点都非常分散,既要识字,又要学文,还要练习写作。由于语文知识点繁杂,又有触类旁通的特点,而学生在学习语文时没有固定的模式,致使语文教学质量始终提高缓慢。适量和得当的课外作业能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我发现给学生布置不同形式的课外作业,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真正实现语文教学中的课外阅读量。
一、从作业设计入手,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一、二年级的学生应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如何培养一年级小学生阅读的好习惯,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呢?
1.设计“世纪新星”,争当小诗人
在班级的展示墙上,设计“世纪新星”专栏,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背古诗,然后利用下课、午休、放学时间让学生主动向老师背古诗,如果背得好就在“世纪新星”中给他一颗闪亮的“星星”。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只有想方设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兴趣为先导,开启学生思维的“小马达”,运用各种有效策略,组织学生参与活动,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这一颗“星星”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使学生懂得吟诵不少古诗。
2.设计“一天一读一背”,夸夸我自己
所谓的“一天一读一背”是指一天读一篇课外书,背一首古诗,作业设计固然好,但怎样落到实处呢?在布置作业时,我顺便发给学生一人一张彩色卡片,让他们在卡片上自己设计表格,然后把“一天一读一背”的内容记在表上,并让爸爸妈妈签名,第二天的早读课上,组长收齐每张卡片,我再利用课前五分钟进行抽查。比如:让他们绘声绘色地讲讲故事、当当小诗人等。
3.设计“成语、格言集锦”,积累丰富的词汇
成语、格言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挺难的,但是经常挑一些学生比较容易读懂的、比较好记的,写在小黑板上,让他们经常见见面,这样“日久生情”学生就能记起来,并且运用它。我从学校管理室找来一块小黑板,让全班同学轮流在小黑板上写“每日名人名言”,不仅让他们动手写,还让他们当小老师在早会上教全班同学读一读、背一背。一段时间来,同学们的粉笔字进步了,胆量大了,还懂得了不少人生哲理。
二、从作业设计入手,拓宽学生表现自我的空间
新课标指出:作业设计要拓宽学生表现自我的空间,如:书面作业、墙壁作品以及课上、课下自我才华的展示、交流。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鼓励学生敢于否定所谓“权威”的定论,敢于奇思妙想。学生是个与众不同的学生,他的性格孤僻,但人又聪明、伶俐,可以说是个很有个性的学生。他经常会有一些让我意想不到的收获,有时也会让我目瞪口呆。一天课上,他正在开小差, 我批评他说:“上课要专心听讲,认真学习,不要把老师讲的知识当作耳旁风,左耳进,右耳出,知道吗?”
第二天,我意外地在他的日记本上发现了一道让我意想不到的“作业”。那天晚上,我布置他们写日记,他除了一篇日记外,还在日记后附加了一则小幽默(他自己取的题目),小幽默上写着:今天上语文课,我没有注意听讲,老师叫我站起来,问我:“刚才老师讲什么,你在重复一遍。”我说:“不知道。”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上课要专心听讲,认真学习,不要把老师讲的知识当作耳旁风,左耳进,右耳出,知道吗?”噢!我明白了,以后我应该把右耳围住,才能记住老师讲的话。我看了这则小幽默,在他的日记批语中写道:上课没有专心听讲是不对的,即使你把右耳围住,照样没有把老师讲的记住,你明白吗?老师希望你上课能专心听讲,这样老师会更喜欢你的。学生给我的一个小小的“作业”,让我感慨万千,日记给了他展示自我的机会,也给了我发现他潜能的机会。
三、从作业设计入手,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新课标明确指出:作业的设计要丰富多样,不要强迫学生做过多的机械式的训练。倡导学生用多样的方式,如绘画、语言、符号、文字等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理解。教到课文《北京》时,我让学生收集有关北京的名胜古迹的图片。开展示会时,有的学生拿来了不少图片;有的从网上下载了许多有关名胜古迹的资料,还有的带来了他们与爸爸妈妈到各地去旅游的相片,内容非常精彩。课后,我结合“神舟五号”发射成功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让学生选择其中一个内容,利用星期六、星期天自己制作一张规格为8开的手抄报。同学们个个兴趣盎然,心灵手巧,做的手抄报各有特色,档次非常高。我把所有的手抄报全部贴在展示台上,让他们互相欣赏。
除此之外,我还让日记写得好的学生把日记打印出来上展示台,或者在黑板报上出一版“日记习作”,让他们的作业得以展示,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总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一切发展,在新课程这片宽阔的领域中,相信我们会有更多的收获,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小学语文是打基础的课程,向学生传授的知识较多,每篇课文的知识点都非常分散,既要识字,又要学文,还要练习写作。由于语文知识点繁杂,又有触类旁通的特点,而学生在学习语文时没有固定的模式,致使语文教学质量始终提高缓慢。适量和得当的课外作业能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我发现给学生布置不同形式的课外作业,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真正实现语文教学中的课外阅读量。
一、从作业设计入手,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一、二年级的学生应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如何培养一年级小学生阅读的好习惯,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呢?
1.设计“世纪新星”,争当小诗人
在班级的展示墙上,设计“世纪新星”专栏,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背古诗,然后利用下课、午休、放学时间让学生主动向老师背古诗,如果背得好就在“世纪新星”中给他一颗闪亮的“星星”。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只有想方设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兴趣为先导,开启学生思维的“小马达”,运用各种有效策略,组织学生参与活动,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这一颗“星星”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使学生懂得吟诵不少古诗。
2.设计“一天一读一背”,夸夸我自己
所谓的“一天一读一背”是指一天读一篇课外书,背一首古诗,作业设计固然好,但怎样落到实处呢?在布置作业时,我顺便发给学生一人一张彩色卡片,让他们在卡片上自己设计表格,然后把“一天一读一背”的内容记在表上,并让爸爸妈妈签名,第二天的早读课上,组长收齐每张卡片,我再利用课前五分钟进行抽查。比如:让他们绘声绘色地讲讲故事、当当小诗人等。
3.设计“成语、格言集锦”,积累丰富的词汇
成语、格言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挺难的,但是经常挑一些学生比较容易读懂的、比较好记的,写在小黑板上,让他们经常见见面,这样“日久生情”学生就能记起来,并且运用它。我从学校管理室找来一块小黑板,让全班同学轮流在小黑板上写“每日名人名言”,不仅让他们动手写,还让他们当小老师在早会上教全班同学读一读、背一背。一段时间来,同学们的粉笔字进步了,胆量大了,还懂得了不少人生哲理。
二、从作业设计入手,拓宽学生表现自我的空间
新课标指出:作业设计要拓宽学生表现自我的空间,如:书面作业、墙壁作品以及课上、课下自我才华的展示、交流。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鼓励学生敢于否定所谓“权威”的定论,敢于奇思妙想。学生是个与众不同的学生,他的性格孤僻,但人又聪明、伶俐,可以说是个很有个性的学生。他经常会有一些让我意想不到的收获,有时也会让我目瞪口呆。一天课上,他正在开小差, 我批评他说:“上课要专心听讲,认真学习,不要把老师讲的知识当作耳旁风,左耳进,右耳出,知道吗?”
第二天,我意外地在他的日记本上发现了一道让我意想不到的“作业”。那天晚上,我布置他们写日记,他除了一篇日记外,还在日记后附加了一则小幽默(他自己取的题目),小幽默上写着:今天上语文课,我没有注意听讲,老师叫我站起来,问我:“刚才老师讲什么,你在重复一遍。”我说:“不知道。”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上课要专心听讲,认真学习,不要把老师讲的知识当作耳旁风,左耳进,右耳出,知道吗?”噢!我明白了,以后我应该把右耳围住,才能记住老师讲的话。我看了这则小幽默,在他的日记批语中写道:上课没有专心听讲是不对的,即使你把右耳围住,照样没有把老师讲的记住,你明白吗?老师希望你上课能专心听讲,这样老师会更喜欢你的。学生给我的一个小小的“作业”,让我感慨万千,日记给了他展示自我的机会,也给了我发现他潜能的机会。
三、从作业设计入手,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新课标明确指出:作业的设计要丰富多样,不要强迫学生做过多的机械式的训练。倡导学生用多样的方式,如绘画、语言、符号、文字等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理解。教到课文《北京》时,我让学生收集有关北京的名胜古迹的图片。开展示会时,有的学生拿来了不少图片;有的从网上下载了许多有关名胜古迹的资料,还有的带来了他们与爸爸妈妈到各地去旅游的相片,内容非常精彩。课后,我结合“神舟五号”发射成功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让学生选择其中一个内容,利用星期六、星期天自己制作一张规格为8开的手抄报。同学们个个兴趣盎然,心灵手巧,做的手抄报各有特色,档次非常高。我把所有的手抄报全部贴在展示台上,让他们互相欣赏。
除此之外,我还让日记写得好的学生把日记打印出来上展示台,或者在黑板报上出一版“日记习作”,让他们的作业得以展示,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总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一切发展,在新课程这片宽阔的领域中,相信我们会有更多的收获,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