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动画视觉形象是一种完整的、系统的视觉表达符号或体系,它的存在像一条绳索,将动画电影构成的各个部分串联起来。动画视觉形象是一个国家及其特定历史时期的一种符号表达,也是特定现实人物个体的化身,还是具有文化意义的象征性符号以及表达独特审美意蕴的形象。中国文化元素具有独特的审美风范,其在动画视觉形象中有着极大的应用空间和意义。
【关键词】:中国文化元素;动画视觉形象;应用研究
当我们欣赏一部动画电影时,我们会被几个要素吸引:跌宕起伏的动画故事情节、色彩丰富的动画色彩、跳跃的动画镜头、夸张的动画动作以及梦幻般的动画场景等等。在这诸种要素中,我们不可忽视动画角色视觉形象这一要素。视觉形象是一种完整的、系统的视觉表达符号或体系。动画角色视觉形象是指经过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可以充当视觉元素的动画角色造型。动画角色视觉形象是动画电影中的人物或者非人物的角色设计,它是整部动画电影的中心灵魂,它像是一条绳索,将动画电影构成的各个部分串联起来。一部成功的动画电影中的角色视觉形象必须满足观众在视觉感官上的享受,能够充当一种视觉形象符号的作用和意义,它可以是一个国家及其特定历史时期的一种符号表达,也可以是特定现实人物个体的化身;它还可以融入大量的文化元素,具有文化意义的象征性符号以及表达独特审美意蕴的形象。
一、 中国文化元素影响下的角色视觉形象符号性与被改编性
动画角色视觉形象具有符号性,它可以是某个国家的符号,也可以某个国家特定历史时期的符号。中国文化元素为动画角色视觉形象确定了一种独特的符号性。
如动画电影《花木兰》中的“木兰”形象。动画电影《花木兰》的原型形象是中国南北朝长诗《木兰辞》中的主人公,在中国文化印象里,“花木兰”代父从军,为民族的和平立下战功,是女英雄的符号。长期以来“花木兰”形象和女英雄的形象联系在一起,中国豫剧的经典唱词“谁说女子不如儿男”,中国的俗语“巾帼不让须眉”。对于“花木兰”的角色形象来说,人们往往会忽略它的历史意义,而重视它的文化人文意义。在迪斯尼经典动画电影《花木兰》中,延续了“花木兰”形象的“女英雄”的符号,并为这种符号注入新的含义。在动画《花木兰》中,木兰走下了传说中的神坛,成为一个可爱可亲的,有些憨实笨拙的邻家小女孩儿,会犯一些小错误,会粗心办错事,长辈们对她总是唠唠叨叨。片中还有插科打诨的角色:小龙、小蟋蟀。这些小角色的加入,为主人公获得了加分。在动画中,木兰还遇到了一段幽默的爱情遭遇,为观众增加不少笑点。西方动画的思维为这个经典的角色视觉形象符号注入了“女性主义”的思维,让她更加生动、具有吸引力。
动画是一种自由轻松的视觉表现形式,在动画的视域下,女英雄可以被戏谑化,不再是高大上的“当户织”的中国传统女子形象,而是一个诙谐、幽默的动画符号。由此可见,在西方动画视域下,动画角色视觉形象可以根据不同历史时期观众的需要被改编,可以被不同的文化背景吸收、消化。从《木兰辞》到动画《花木兰》, “动画花木兰”形象是西方视域对中国文化予以尊重和理解的产物。
二、 中国文化元素影响下的角色视觉形象的审美表达性
动画角色形象在动画艺术里是运用美术造型的手段虚构夸张出来的演员,可以是人物、动物或植物。动画角色形象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的视觉符号,也折射出一个民族的审美文化、艺术趣味、科学技术的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动画角色形象还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中国文化元素影响下的动画角色视觉形象具有审美性,在一些影片中,中国动画角色视觉形象能够为我们展示美妙的中国审美意境。如《爱丽丝梦游仙境》就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奇珍异兽的具有中国色彩的梦幻世界。《汽车总动员2》中融入了很多中国环境元素:中国的北京、上海与西安,万里长城、上海外滩、兵马俑等。《功夫熊猫》中建筑在山顶的大殿,半山腰的牌楼,还有具有中国意境美的云雾缭绕、依山傍水的情境,都是角色形象的审美性的表达。 大侠的斗笠和披风,是人们武侠世界中的事物;悍娇虎所穿的斜襟坎肩,仙鹤的斗笠,龟真人穿的袈裟,这些细节一起塑造了一个完美的中国功夫世界。
三、角色视觉形象的文化性
1、动画角色视觉形象对于中国文化的展示
动画角色视觉形象的塑造对于中国文化的传达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比如以中国风为基调的好莱坞动画片《功夫熊猫1》《功夫熊猫2》《功夫熊猫3》,三部影片不仅以纯中国符号的角色形象“大熊猫”为主,更是荟萃了中国文化的精华:中国功夫、中国水墨画、中国古典音乐、中国服饰、中国医术、中国针灸、中国饮食……《功夫熊猫》中的主人公是中国动物:龙、蛇、虎、豹、鹤,这些动物有中国神话中的动物,也有中国思维中的吉祥动物;这些角色所运用的是最为经典的中国功夫:灭蜡烛、气功、五行拳、螳螂拳、猴拳。片中其他角色形象,比如居民猪和兔子,也是中国人最为熟知的动物。片中时时可见中国化的建筑和事物,比如熊猫阿宝家中的陶瓷锅、碗还有木质筷子、中国屏风、阿宝家的露天面馆挂有灯笼、竹筐、头灶台、铁锅等,另外还有舞龙舞狮、烟花鞭炮是中国欢庆节日的常见活动。 阿宝的房子是典型的中國式建筑,木质镂空窗户,黄色瓦片屋檐,木质楼梯。神龙殿的大殿有故宫的影子,殿中的柱子也是中国元素的应用。房顶上的雕龙是中国传统龙的形象,在皇家建筑、服饰上十分常见。还有中国的针灸、书法、练功的木人桩、轿子等等。这些都为影片的角色视觉形象增加了中国文化的色彩意义。
2、大众动画视觉形象中的中国文化元素
任何一部动画作品,无论什么题材、何种风格,都会受到文化、民族等因素的影响,在角色性格、思想、动作、言语、场景、道具、甚至主题思想等各方面体现出民族特征。这种种特征的融合,会使每一部动画都或强或弱的带有民族的文化烙印。《功夫熊猫》中从主人公到各个细节,占尽了中国文化元素。与《功夫熊猫》不同,一些以西方角色形象为主的动画电影,也积极的注入中国文化元素。比如迪士尼的第50部动画长片《魔发奇缘》。这个动画片以经典格林童话故事为原型,进行了迪斯尼式的改编。在改编过程中,运用到了不少中国文化元素。比如中国的孔明灯、战马、中国建筑中的拱桥。
四、中国文化元素对动画视觉形象塑造的作用研究
动画角色视觉形象是一个欣赏动画的新的切入点,也是一种具有顽强精神势头的视觉艺术表达手法。比如经典的迪斯尼动画形象米老鼠和唐老鸭在近百年后的今日仍然是观众心中经典的角色造型。米老鼠和唐老鸭已经不仅仅是动画角色,它们几乎成为了美国历史文化的浓缩。在西方动画视域下,对于中国动画角色进行再创造,增加其中国化的人文特征和鲜明视觉个性特点,在审美上满足大众的需求。动画角色形象是属于艺术形式的一种视觉符号,成功的角色形象不光具有“符号化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带有“民族化”的印记。西方动画制作家们积极的吸取中国文化中的优质因素,为其注入西方式的幽默、轻松的特色,这是运用符号化的角色特征去创造民族特色强烈的的视觉角色形象,取得了很高的市场评价和效益。
如今,动画角色视觉形象设计日趋国际化、通行化,吸取西方动画的经验,将中国动画角色形象设计的富有艺术特性且吸引观众眼球,同时又能在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审美理念的表达等方面凸显中国文化的神韵,是在当前全球化语境下,提出中国动画角色形象“民族化、国际化”的意义所在!
[1]代振.《中国民间美术元素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应用研究》2016年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徐玉琼.《论民族传统艺术元素在中国动画创作中的运用》《美与时代》(上半月),2008.10;
[3]滕浩群.《浅谈角色造型设计对动画片角色性格塑造的影响》《电影评介》,2010.10;
[4]孙立军等《.动画艺术辞典》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5]侮婷《论动画艺术的审美价值》《现代传播》2005.05。
【关键词】:中国文化元素;动画视觉形象;应用研究
当我们欣赏一部动画电影时,我们会被几个要素吸引:跌宕起伏的动画故事情节、色彩丰富的动画色彩、跳跃的动画镜头、夸张的动画动作以及梦幻般的动画场景等等。在这诸种要素中,我们不可忽视动画角色视觉形象这一要素。视觉形象是一种完整的、系统的视觉表达符号或体系。动画角色视觉形象是指经过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可以充当视觉元素的动画角色造型。动画角色视觉形象是动画电影中的人物或者非人物的角色设计,它是整部动画电影的中心灵魂,它像是一条绳索,将动画电影构成的各个部分串联起来。一部成功的动画电影中的角色视觉形象必须满足观众在视觉感官上的享受,能够充当一种视觉形象符号的作用和意义,它可以是一个国家及其特定历史时期的一种符号表达,也可以是特定现实人物个体的化身;它还可以融入大量的文化元素,具有文化意义的象征性符号以及表达独特审美意蕴的形象。
一、 中国文化元素影响下的角色视觉形象符号性与被改编性
动画角色视觉形象具有符号性,它可以是某个国家的符号,也可以某个国家特定历史时期的符号。中国文化元素为动画角色视觉形象确定了一种独特的符号性。
如动画电影《花木兰》中的“木兰”形象。动画电影《花木兰》的原型形象是中国南北朝长诗《木兰辞》中的主人公,在中国文化印象里,“花木兰”代父从军,为民族的和平立下战功,是女英雄的符号。长期以来“花木兰”形象和女英雄的形象联系在一起,中国豫剧的经典唱词“谁说女子不如儿男”,中国的俗语“巾帼不让须眉”。对于“花木兰”的角色形象来说,人们往往会忽略它的历史意义,而重视它的文化人文意义。在迪斯尼经典动画电影《花木兰》中,延续了“花木兰”形象的“女英雄”的符号,并为这种符号注入新的含义。在动画《花木兰》中,木兰走下了传说中的神坛,成为一个可爱可亲的,有些憨实笨拙的邻家小女孩儿,会犯一些小错误,会粗心办错事,长辈们对她总是唠唠叨叨。片中还有插科打诨的角色:小龙、小蟋蟀。这些小角色的加入,为主人公获得了加分。在动画中,木兰还遇到了一段幽默的爱情遭遇,为观众增加不少笑点。西方动画的思维为这个经典的角色视觉形象符号注入了“女性主义”的思维,让她更加生动、具有吸引力。
动画是一种自由轻松的视觉表现形式,在动画的视域下,女英雄可以被戏谑化,不再是高大上的“当户织”的中国传统女子形象,而是一个诙谐、幽默的动画符号。由此可见,在西方动画视域下,动画角色视觉形象可以根据不同历史时期观众的需要被改编,可以被不同的文化背景吸收、消化。从《木兰辞》到动画《花木兰》, “动画花木兰”形象是西方视域对中国文化予以尊重和理解的产物。
二、 中国文化元素影响下的角色视觉形象的审美表达性
动画角色形象在动画艺术里是运用美术造型的手段虚构夸张出来的演员,可以是人物、动物或植物。动画角色形象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的视觉符号,也折射出一个民族的审美文化、艺术趣味、科学技术的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动画角色形象还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中国文化元素影响下的动画角色视觉形象具有审美性,在一些影片中,中国动画角色视觉形象能够为我们展示美妙的中国审美意境。如《爱丽丝梦游仙境》就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奇珍异兽的具有中国色彩的梦幻世界。《汽车总动员2》中融入了很多中国环境元素:中国的北京、上海与西安,万里长城、上海外滩、兵马俑等。《功夫熊猫》中建筑在山顶的大殿,半山腰的牌楼,还有具有中国意境美的云雾缭绕、依山傍水的情境,都是角色形象的审美性的表达。 大侠的斗笠和披风,是人们武侠世界中的事物;悍娇虎所穿的斜襟坎肩,仙鹤的斗笠,龟真人穿的袈裟,这些细节一起塑造了一个完美的中国功夫世界。
三、角色视觉形象的文化性
1、动画角色视觉形象对于中国文化的展示
动画角色视觉形象的塑造对于中国文化的传达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比如以中国风为基调的好莱坞动画片《功夫熊猫1》《功夫熊猫2》《功夫熊猫3》,三部影片不仅以纯中国符号的角色形象“大熊猫”为主,更是荟萃了中国文化的精华:中国功夫、中国水墨画、中国古典音乐、中国服饰、中国医术、中国针灸、中国饮食……《功夫熊猫》中的主人公是中国动物:龙、蛇、虎、豹、鹤,这些动物有中国神话中的动物,也有中国思维中的吉祥动物;这些角色所运用的是最为经典的中国功夫:灭蜡烛、气功、五行拳、螳螂拳、猴拳。片中其他角色形象,比如居民猪和兔子,也是中国人最为熟知的动物。片中时时可见中国化的建筑和事物,比如熊猫阿宝家中的陶瓷锅、碗还有木质筷子、中国屏风、阿宝家的露天面馆挂有灯笼、竹筐、头灶台、铁锅等,另外还有舞龙舞狮、烟花鞭炮是中国欢庆节日的常见活动。 阿宝的房子是典型的中國式建筑,木质镂空窗户,黄色瓦片屋檐,木质楼梯。神龙殿的大殿有故宫的影子,殿中的柱子也是中国元素的应用。房顶上的雕龙是中国传统龙的形象,在皇家建筑、服饰上十分常见。还有中国的针灸、书法、练功的木人桩、轿子等等。这些都为影片的角色视觉形象增加了中国文化的色彩意义。
2、大众动画视觉形象中的中国文化元素
任何一部动画作品,无论什么题材、何种风格,都会受到文化、民族等因素的影响,在角色性格、思想、动作、言语、场景、道具、甚至主题思想等各方面体现出民族特征。这种种特征的融合,会使每一部动画都或强或弱的带有民族的文化烙印。《功夫熊猫》中从主人公到各个细节,占尽了中国文化元素。与《功夫熊猫》不同,一些以西方角色形象为主的动画电影,也积极的注入中国文化元素。比如迪士尼的第50部动画长片《魔发奇缘》。这个动画片以经典格林童话故事为原型,进行了迪斯尼式的改编。在改编过程中,运用到了不少中国文化元素。比如中国的孔明灯、战马、中国建筑中的拱桥。
四、中国文化元素对动画视觉形象塑造的作用研究
动画角色视觉形象是一个欣赏动画的新的切入点,也是一种具有顽强精神势头的视觉艺术表达手法。比如经典的迪斯尼动画形象米老鼠和唐老鸭在近百年后的今日仍然是观众心中经典的角色造型。米老鼠和唐老鸭已经不仅仅是动画角色,它们几乎成为了美国历史文化的浓缩。在西方动画视域下,对于中国动画角色进行再创造,增加其中国化的人文特征和鲜明视觉个性特点,在审美上满足大众的需求。动画角色形象是属于艺术形式的一种视觉符号,成功的角色形象不光具有“符号化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带有“民族化”的印记。西方动画制作家们积极的吸取中国文化中的优质因素,为其注入西方式的幽默、轻松的特色,这是运用符号化的角色特征去创造民族特色强烈的的视觉角色形象,取得了很高的市场评价和效益。
如今,动画角色视觉形象设计日趋国际化、通行化,吸取西方动画的经验,将中国动画角色形象设计的富有艺术特性且吸引观众眼球,同时又能在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审美理念的表达等方面凸显中国文化的神韵,是在当前全球化语境下,提出中国动画角色形象“民族化、国际化”的意义所在!
[1]代振.《中国民间美术元素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应用研究》2016年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徐玉琼.《论民族传统艺术元素在中国动画创作中的运用》《美与时代》(上半月),2008.10;
[3]滕浩群.《浅谈角色造型设计对动画片角色性格塑造的影响》《电影评介》,2010.10;
[4]孙立军等《.动画艺术辞典》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5]侮婷《论动画艺术的审美价值》《现代传播》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