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今未远:我们的八〇年代

来源 :读书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sheng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扶老携幼看电视
  从一部纪录片里知道,中国第一家电视台1958年就开播了,这便是央视的前身,当时叫“北京电视台”。我有个中学同学非常肯定地说,至迟到1976年,南京已经可以收到电视信号了。他对头次在家中看电视的日期言之凿凿,实因家中那台自己组装的电视机恰在一个非常时期组装成功:毛泽东去世的那段时间,电视机正进入最后的调试阶段,全家人围着看他哥哥摆弄天线,屏幕上先是雪花点,后来有扭曲的条纹,再后来,忽然之间,画面出现了,众人一起叫,好!好!但很快又不好了。接下来有多次的反复,画面时有时无,他们的叫好声也断断续续。当然,是为试验成功叫好,只是这是说不清的,所以他们要不断互相提醒,小声点!以免招来无妄之灾。
  这时已是“文革”的尾声了,“革命”已然意兴阑珊,好多人的兴奋点转到了“小日子”上。自己打家具、自装收音机之风,持续了好一阵。组装电视机则相当“前卫”,我家隔壁一邻居家看上电视似乎还要更早点,也是自力更生,显示器用的是监视器,据说是巴掌大的圆形。如果跟他家的孩子关系好一点,我与电视的邂逅应该会提前不少,不幸吵过架,故当住他家楼下的小三子提议带我去看,并保证“没事”时,犹豫再三,我还是强忍好奇心,矜持地放弃了。
  电视大面积进入我们的生活是后来的事。“大面积”很直观,我指的是大面积看电视的人群。较早买了电视机的人家,请人到家里看电视成了一个项目,似乎他们也有邀邻居亲朋看电视的义务,所以往往挤了一屋子的人。若在夏天,受惠者就多得多。天热,屋子里待不住,电视机被搬到院子里或房前的空地上,如同小规模看露天电影,邻里熟人自带了凳子排排坐,左近不大认得的人,甚至还有路人,则站在后面看。不过,最初进入家庭的黑白电视机,不是九寸就是十二寸,多人围观时,坐或站后面的人,即使瞪大了眼也只能看个大概。
  大尺寸的电视通常要大一点的单位才有,属贵重物品,多半有一箱式电视柜,平日上着锁,钥匙由专人保管,等闲不让看。到了节假日柜子才会打开,届时那些住在单位的单身汉端着饭盆就前来抢占有利地形。礼数也是要讲的,遇领导或年长同事从家里赶来,少不得要让座。
  我家有电视机不算晚,是在我和妹妹一再敦促下买的。父亲单位里一位神通广大的同事找的关系弄到的,虽也只有十二寸,却是进口货,匈牙利产,橘红色的外壳,特别处是可以用电池,应该是旅行或郊游时用的。我一直想显摆一下,苦于没机会—— 没事你扛个电视机跑野外去干啥?再说人家是放在私家车上,那么大个家伙,我怎么弄到野外?故只能任它“泯然众人”了。
  从“振兴中华”到“双方加油”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没能见到中国男排的身影,“80后”“90后”或许觉得没什么,但我们那辈人感受不同,记忆中的那茬儿男排队员,个个雄姿英发,站出来都是“男神”。一切的一切,都源于1981年打败韩国队的那场球。
  当年,我在留学生宿舍里“陪住”,沾老外的光,看的是彼时还很稀罕的“大彩电”。放彩电的那个房间挤满了人,一水的“陪住”。那个晚上,楼里的留学生大大地受惊,因为电视室里不断爆发的欢呼就差没把屋顶掀掉,平日斯文拘谨的中国同学们像是疯了,转播结束之后,还不肯“善罢甘休”,又冲出去庆祝,整个校园沸反盈天,有点着了扫帚的,有敲击饭盆脸盆的,还有拿热水瓶从楼上往下扔的,所有可能的物件都成了响器。再后来就跑到街上去了,游行,喊口号。不记得喊了什么,但就在同一天晚上,北大學生喊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被记录在案,很快就传开了,成为“时代的强音”。没过多久,乒乓球队包揽世乒赛七项冠军,我们南京大学的学生又是倾巢而出,这次喊的,就是“振兴中华”了。
  一场球嗨成这样,今天想来有点不可思议,多半是因为那本来就是在一种期待嗨起来的状态—— 20世纪80年代那种情绪高涨的氛围,如今真有点恍若隔世了。
  且说因那场球,当然还有女排更耀眼的辉煌,排球一下热起来。我们下了课就去排球场占场地,经常打到天黑。那段时间也是我到现场看球的高潮期,当然,是排球,国内的联赛。照今天的情形,你很难想象这种级别的比赛会有那么多的观众。江苏队要看,主队嘛,不消说得;上海队得看,看国家队的主二传沈富麟;福建队更得看,那是头号球星“飞人”汪嘉伟所在的队啊。
  球场是释放能量的最佳场所,场上球员卖力,场下观众也不闲着。过剩的能量也会以狂欢的方式释放出来。彼时南京球场有特别的一景:场上因有汗水暂停的时候,工作人员会拿着拖把进场内擦地,观众看球正嗨,不欲高潮被打断,就有人喊着提示兼催促:“拖把,拖把!”其他观众也跟着喊。也不知从何时起,成了惯例,每每球员刚一示意,裁判还未发话让工作人员进场,观众席上便已喊起“拖把,拖把”,不用指挥,也会演变成全场有节奏的高呼。
  也不知是不是这自发找乐子的一幕被看成是负能量,还是观众席上又有什么出格的举动,反正后来开始宣传文明观赛了,并且要求观众均等地给参赛双方鼓劲。于是我们在赛场看到了许多“文明啦啦队”,大多是有组织而来,手挥小旗整齐地高喊:“加油加油,双方加油!”
  坐飞机
  我头一次坐飞机是1986年的事。那年是我的毕业季,其时研究生还金贵,论文尚未答辩,工作已谈妥了,要去一家出版社。
  出版界正当黄金岁月,新上任的头摩拳擦掌,要办一份杂志。趁论文答辩前的空当,我们就被派往京师为创刊号组稿。同去的一位是名门之后,有他父辈的人脉,叩开了好几位文坛大佬的门。那哥们报捷表功之余,就提出,回来可以坐飞机了吧?那边极爽快地道:坐!
  在当时,按规定处级以上出差才有资格坐飞机,只是“开放搞活”后,执行不那么严格了。比起坐火车、汽车,坐飞机相当之“高大上”。
  上小学时我就跟小伙伴描述过第一次飞行。是军用教练机,飞行员甚至让我摸了一下操纵杆,就像电影上“战鹰”里的情形。我的虚构似乎很成功,隔天就有人跑来问:“你坐过飞机呀?!”眼神里并无质疑,表情全是羡慕。   有次父亲到广州,回程坐的是飞机,不知什么缘故,机上供应的吃食原封不动带回了家。于是我们见到了精致的盒子,里面一格一格装着量很少看相很好的几样荤素,有碧绿的荷兰豆,红艳的胡萝卜。那是我第一次见到荷兰豆。蔬菜怎么可以这样?简直不像烧出来的。对了,里面还有一小块蛋糕,大大地巩固了飞机的不凡形象。我还追着父亲问过有关飞机上的其他情况,他似乎有点懒得回答。
  就因对飞机的仰视,那次骤然之间,当真要坐飞机了,就莫名兴奋。我记得到了机场,两人如同刘姥姥进大观园,什么都新鲜,也忙乱,因有许多闻所未闻的手续,比如机票还要换成登机牌之类。不幸的是,在最后关头,发现登机牌找不到了。两人互相埋怨,而广播里一直在催促登机。起飞时间已到,登机牌仍无踪影,以为我们的“首航”就要以一趟候机厅之游收场了,却听见广播里径直点我们的名,于是赶到登机闸口,像两个不得已投案自首的犯人。
  机场人员核对了证件并训斥了一顿之后,在满机舱人的埋怨中,将我们领到仅空着的两个座位上。飞机晚了十几分钟起飞,开始滑行的那一刻,我们长吁一口气,知道再不会有意外,有一种死里逃生的庆幸。
  这次历险成为飞机为交通工具之最上乘的又一证据。票丢了都没事,乘火车、轮船哪里能这样?
  当然,后来飞机在我心目中慢慢掉价了。坐飞机越来越频繁,出远门坐飞机越来越成为一种寻常的选择,机票频繁打折,有时价格甚至“沦落”到低于火车票。相应的是,其他交通工具在升格,飞机要保持冷艳高贵的形象,也只有着落在漂亮而且礼仪方面训练有素的空姐身上了,但后来高铁上的女乘务员也在向空姐的标准靠拢。
  所以坐飞机虽早已平民化,但在我这儿,其“高大上”形象的最后颠覆,却是在美国完成的。美国的铁路不发达,若非自驾,出远门多半都是坐飞机。坐飞机简直就像坐长途汽车那么寻常。如此这般,乘、驾两方面也就视若寻常,“空姐”并不是什么令人羡慕的职业,也没有那种近乎选美的千挑万选了。2010年我在美国暴走,地儿大,一个月飞了好多趟,在机上看看,哪来的“空姐”?
  反派台词
  十几年前去海南开一个会,从三亚开车到海口,车上无聊,有位与我同龄的老兄开始显摆记忆力,背起当年背过的那些东西,真是“滔滔不绝”。我自愧不如,回头想想,能脱口而出的,倒也不在少数。
  有时候,主动记忆、被动记忆也是分不清的。倘并未想记住,又没有外部力量强制你记而你记住了的,居然多年不忘,那算是主动、被动?我们记下的好多电影台词便是如此,“随风潜入夜”的性质,没谁让记,居然都会。尤其是反派角色的台词,四五十年过去,逢老同学在一处,提个头,你一句我一句,能来上许多。我心里笑:这就叫“沉渣泛起”啊。
  “文革”十年,拍的新片不多,加上进口的以及“文革”后期解禁的老片,总共也没多少,我们差不多都看过,看的都是一样的,于是诸多反派角色的台词便成为共同记忆的一部分。
  事实上倒并非有意奔着反派而去,正面人物的台词,比如《宁死不屈》中游击队员的接头暗号,“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英雄儿女》中的“向我开炮”等等,都是那一代人熟知的,《列宁在一九一八》里的“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更是在无数的情境之下被活學活用过了。反派角色(包括落后分子)的台词也未必就更“深入人心”,不过就量而言,似乎仍是这一类台词被传扬得更多。“文革”前的电影,正面人物多少还有点人情味,“文革”中拍的电影,正面人物朝着“高大全”一路狂奔,几乎所有台词都在“讲政治”,味同嚼蜡。我们钟情反派台词,倒也不是要消解什么,好玩而已—— 少年心性,最好恶作剧,而模仿反派本身就有恶作剧的意味。
  《地道战》里刘江那句拍马屁的“高,实在是高”,怕是大多数男生都模仿过。要想让大家认可你的模仿,当然要尽量在声调上学得像,《决裂》里那段“马尾巴的功能”,就得拖腔拖调地讲,《青松岭》里一句“青松岭的鞭子姓钱”一句,得意劲儿出不来就没意思了。但是更高的境界是“触景生情”,把单纯的模仿变成“用典”。“用典”当然也有高下之别,像求人帮忙时来一句“看在党国的分儿上,拉兄弟一把”这样的,就用得太滥,相比之下,有次下大雨,我们几个男生在教室里借着雨声嚷嚷“下吧下吧,下它七七四十九天我才高兴呢”,就要切题得多。这是《战洪图》里一坏分子的诅咒,咬牙切齿,有与汝偕亡的恨意。我们当然并不“包藏祸心”,不过是巴望学校停课罢了。
  从切题的角度说,初中时一位同学的即兴表演也许更出彩。那一回他因看手抄本或是别的什么事被告了,在办公室被训了一通。他犯的事多了去了,债多不愁,大摇大摆回到教室,借《闪闪的红星》的台词表现他的不在乎:“我胡汉三又回来了!谁拿了我什么,给我送回来,谁吃了我什么,给我吐出来!”不幸的是,班主任前后脚又到了教室,听个正着,于是这位同学未及完成对猜测的告发者的威胁,又被带回教师办公室,改演二进宫了。
  热水袋·汤壶·盐水瓶
  关于冬天的取暖问题,当年是有政策的:以淮河为界,淮河以北,凡单位职工,均发取暖费,淮河以南的人则没份儿。比如江苏,徐州、连云港有取暖费一说,南京就没有。它对后者有强烈的心理暗示功能:你们还没冷到那份儿上。直到今天,南京人的取暖意识也不能和北方人相比,室内能有个十来度,也就能对付。至于前空调的时代,大多数人家,干脆硬挺着,至多象征性地生个暖炉。
  当然我所谓“硬挺”并非不作为,只是不采取整体性的室内升温措施而已,而局部的、贴身的取暖却必不可少。张爱玲有隽语,“冬天,视睡如归”,那想必是在有暖气的房子,至少是有个温暖的被窝,不然冰凉的床绝无理由当作惬意的归宿。脱下带着体温的衣服往凉被窝里钻,是个小小的考验,若是不着棉毛衫裤钻进去,常会倒抽一口凉气。犹记上初中时有次去学农,十月下旬忽降大雪,天寒地冻,晚上一大帮人睡下来,在被子里都缩作一团,还发出上牙磕下牙的声音。
  若是在家中,被子就可以预热起来,热水袋、汤壶的一大功用,便是这个。热水袋是橡胶制成,汤壶又称汤婆子,似乎都是铜制,这两样,都是往里面注热水。每每在洗脚洗脸之前就弄好了,放进被子里。通常的位置是在脚头,因脚大概是全身最难热的地方,侍候不好,一夜到天亮,冰凉冰凉。当然,需要暖意的远不止双脚,热水袋、汤壶释放的热量则只能及于被窝的一角,故常需挪来挪去,令其到最需要的地方去。不管热水袋还是汤壶,都得包裹,否则碰上去很容易烫伤。仔细的人家会做上棉的套子,不肯费事的则用毛巾之类包起。我小时睡觉不老实,有次不知怎么把汤壶外面的套子给蹬开了,结果腿上烫出一个大泡来。
  大家都穷,热水袋、汤壶虽然不是什么贵重物品,一家好几口人,却也未必每人都能摊上,往往是给前一人暖过被了,又拿去给第二人用。这样搞起接龙来,总有些不便,倘能弄到盐水瓶,问题就解决了。盐水瓶即医院里挂水的瓶子,之所以被用来做热水袋、汤壶的代用品,实因它具备了两个条件,一是大小合适——我说的是容量一千毫升的那种;其二,也是更关键的,它的密闭性能好,那只白色的橡皮塞子塞进去,上面的部分可以翻过来紧扣在瓶口上,真是涓滴不漏。
  但弄到盐水瓶多少是要有点关系的,确切地说,就是要和医院的人有交情。我家的隔壁是医院的宿舍,冬天家家都用盐水瓶,我们家先后有过两个,都是邻居送的,我母亲还颇觉得欠了一份人情。
  不拘热水袋、汤壶,还是盐水瓶里的水,起先是来暖人的,到后来就变大人来暖它了—— 它们总要慢慢凉下来,若是在外面放着,早就凉透了,在被窝里焐着,关键是还挨着人,所以犹有余温。早上醒来,那点余温还可再加利用,最常见的是将水放出来洗脸刷牙。这时候盐水瓶即显示出无可比拟的优势:热水袋、汤壶里出来的水,似乎总有点异味,至少人们在心理上有一点排斥,只宜用来洗脸;盐水瓶是玻璃的,里面的水仿佛最是纯净,也的确无色无味,入口最无心理障碍,故总是留着漱口刷牙。
  (选自《去今未远》/余斌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9年10月版)
其他文献
公元前702年,也就是鲁桓公在位的第十年,齐国、卫国和郑国突然勾搭成奸,攻打鲁国。  这件事的始作俑者,是比较富裕的郑国,原因还得上溯到四年以前。  话说四年前,有个少数民族政权,叫北戎的,突然攻打齐国,齐僖公二话不说,决定向各诸侯国求救:“不是我自己搞不定侵略者。但我们既然是‘北方华夏公约诸侯联盟组织’的一员,就应该互相协助,共同防御野蛮人,才能保证我们齐国即使碰到天灾人祸,也不会降低生活水平。
1971年4月25日,宋子文卒于旧金山,而宋氏姐妹并没有出现在宋子文的葬礼上,她们失去了晚年最后一次相聚的机会。  对宋氏姐妹而言,时间没有冲淡她们昔日的恩怨,即使到了生命即将到达终点之时,她们依然没有跨过横亘在她们之间的政治鸿沟,这是一场为政治而牺牲亲情的悲剧,这场悲剧甚至还连累了宋氏家族的其他成员,包括宋子文。革命战败,宋子文逃到美国当寓公  对于那些曾经为蒋介石集团誓死效力的人而言,1949
摘 要:问则生疑,问能启智。问题是课堂教学中师生沟通、互动的一个桥梁,而追问是有针对性地对问题进行二度开发,再次激活学生学习思维,促进学生深入研究,教师通常在与学生的问与答、问与思中把学生引向学习内容的关键处,肤浅的要追根,不对的要追错,正确的要追因,从而演绎精彩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追问;问题意识;数学课堂;思维  一、激发动因——在问题情境中追问  问题是学生思维与知识沟通的大门,好的数学问
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日军战机轰炸位于上海宝山路上的商务印书馆,导致商务印书馆办公大楼、总厂房、机器设备以及出版物和东方图书馆收藏的几十万册中外图书 (其中不少是珍本和孤本) 全部化为灰烬。  在这场浩劫中,一些留存在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和印刷所的名家作品,包括小说、诗歌、剧本、文艺评论、随笔、访谈录和译稿等,也一并葬身火海。“一·二八”以后,这些作品命运多舛,有的重见天日;有的杳无声
因兴趣爱好得名的。陆游 《老学庵笔记》 中记载,范仲淹“喜弹琴,然平日止弹 《履霜》 一操,时人谓之‘范履霜’”。“履霜”一词源自《周易》“坤”卦:“履霜坚冰至”,本意是走在霜上知道结冰的时候快要到了,引申為生活的道路并不平坦,警戒自己看到当下的迹象而对未来有所警惕。范仲淹对 《履霜》 曲情有独钟,无疑可以反映出其性格的某些侧面。  因创作方式而得名的。贾岛作诗耽于苦吟,曾为“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
“人近而事古的,我记起了泰戈尔。他到中国来了,开坛讲演,人给他摆出一张琴,烧上一炉香,左有林长民,右有徐志摩,各个头戴印度帽。徐诗人开始绍介了:‘纛!叽哩咕噜,白云清风,银磐……当!’”这段话出自鲁迅先生的名文 《骂杀与捧杀》,原署名阿法,发表在1934年11月23日的 《中华日报》 上,此时徐志摩、林长民均已去世。  鲁迅与徐志摩素不睦,但他对林长民的不恭,出乎许多人预料。林长民是才女林徽因之父
陈炯明是北洋时期一位雄踞一方叱咤风云的人物,同时也是一位充满争议的人物。在人们印象里,他是背叛孙中山的反动派,罪证就是1922年“六一六炮轰总统府”事件,逼得孙中山化装逃往上海。然而,实际情况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孙陈二人为何决裂?炮轰总统府是否真实存在?当时广州百余平民究竟丧命于谁的火炮之下?将近百年前这迷雾重重的事件,我们努力以尊重历史的理性态度,拨开迷雾,展露它的真容。  陈炯明与孙中山因护法运
请有文章被选用的作者与本刊联系(电话、信函、电子邮件均可),我们将按有关规定奉寄稿酬。  欢迎读者为本刊推荐各类已公开发表的优秀文字,一经采用将支付推荐费。来稿一律不退,敬请自留底稿。  敬告著作权人:稿件凡经本刊使用,如无电子版、有声版方面的特殊声明,即视作作者同意授权本刊及本刊网络合作媒体进行电子版信息网络傳播;本刊支付的稿费已包括上述所有使用方式的稿费。
摘 要:如何使学生在阅读童话时乐意表达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分享阅读的快乐呢?文章通过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巧妙搭建阅读支架,教学生有分享、有方法、有思考地学习童话,使阅读与表达相辅相成。  关键词:经典童话;搭建支架 ;独特感受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11-03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15-0029-02  一、巧借课文插图,厘清文章脉络 
东汉灵帝刘宏,永康元年 (167年) 被迎立为帝。史载,光和四年 (181年),灵帝在后宫修建一排商铺,让宫女们做买卖。她们相互间又发生盗窃,甚至争执逐斗。  灵帝换上商贾的服饰,从中饮宴作乐。而且,他开店做买卖还不止一次。三国 (吴) 谢承 《后汉书》 称,“灵帝数游戏于西园,令后宫宫女为主客,帝身为商贾。”  西晉武帝司马炎之孙、西晋惠帝的长子愍怀太子司马遹,自幼聪慧,有司马懿之风。然长大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