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最强大脑》节目里崭露头角被奉为天才之前,郑才千的天才履历表上已硕果累累——他是世界上第一位20岁之前获得世界脑力锦标赛最高荣誉“世界记忆大师”的选手,保持着人名头像、历史年代、随机词汇三个项目的亚洲纪录;也曾是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的学霸,大学四年学分成绩均为第一。
可离开校园之后,他才发现许多所谓天才的技能用处不大,成为天才只是第一步,如何保持天赋、运用智慧才是更值得探究的问题。
一辈子聪明下去
一般而言,智力由遗传基因和后天成长环境、营养等因素决定。25岁的郑才千把自己的聪明归于母亲,“我妈妈的记忆力非常好。”这是他成为天才的先决条件。
小学三年级,郑才千的腿被车撞断了,一学期四个月的课程,前三个月都没上成,等他回到学校时,同学们已进入复习阶段,但最后,他居然通过自学考进前三名。
天赋一直让他颇具优越感。上高中之前,他从来不做作业。高中之后,他从理科换到文科,又从文科换回理科,怎么换都是第一名。在这类问题上,他显得很轻率,轻率得有些狂傲。但唯独对待天赋的脑力,却谨慎细微。
从小到大,郑才千最怕伤着脑子,因为他的一切都拜脑力所赐。
在江苏淮安的小村落里,只读到小学二年级的母亲认为补脑子就是给他吃鸡蛋,一顿用6个鸡蛋,3个炒米饭,3个煎了吃。
吃鸡蛋的习惯一直保持多年,“有利于提高记忆力,我不会为了口腹之欲随便吃东西。”郑才千说。不想才华尽失,泯然众人,大多数天才都有自己的健脑妙招。
人脑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脂类(主要是卵磷脂)及维生素B1等,因而除了满足大脑需要的热量外,还要充足供应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多食用蛋类、鱼类、动物肝脏、大豆、小米等,少食用刺激性食物,如烟、酒、咖啡等。
郑才千和女友约会,女友吃着麻辣香锅,他一口不沾,吃着单点的一份木桶饭。他还定期服用补锌口服液,从不喝咖啡,不沾一点带添加剂的饮料,烟酒碰都不碰。
除了在饮食营养方面下功夫,更为重要的是不断强化自己的聪明,更新知识储备量。
从小学起,郑才千就到处搜罗课外学习资料,是村里唯一一个自己订《小主人报》的孩子,还把比自己大11岁的姐姐的书籍一一阅览。初中,他便专门训练快速阅读和记忆法。训练的过程枯燥且漫长,从每一眼多看几行字到每分钟少眨几次眼,有时眼睛干涩难忍,他也强撑着少眨眼迅速读完。
几年后,一本二三百页的书,他可以在十分钟左右看完,且能记住一大半内容;不管是《出师表》还是《六国论》,他看了一遍就倒背如流,一字不错;还用12分钟做完地理试卷,拿到满分。
聪明博得了掌声和赞美,“但我一直希望自己拥有更强的大脑,更聪明。”
世界记忆大师
大脑的价值在于掌握知识,客观认识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而记忆是这一切的基础,因而人们对记忆力的追求从未停步。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便涌现一些提高记忆的方法;1990年代,一本叫《学习的革命》的畅销书刮起一阵“记忆旋风”,据说当时许多高校的学生人手一本,因为“可以教你一天之内背完4本书”;而后,训练记忆的方式更是五花八门,从早期的特异功能、气功治病,到后来的珠心算、速记等,都是人们对记忆力的狂热追求。
郑才千也不例外。2007年底,已是中国人民大学大一学生的他在图书馆里看到几本记忆法的书籍,书中的世界脑力锦标赛、世界记忆大师等字样触动了他,“就像突然推开了一扇门,让你想走进去一探究竟。”
为参加世界脑力锦标赛,郑才千把图书馆里所有关于记忆的书看完后,开始疯狂地训练记忆力。“吃水果吗?”姐姐走过来问,郑才千摁下秒表:“以后我记东西时就不要叫我了。”2008年夏天,他常在桌前练记忆,一坐就是3个小时,偶尔伴随狂笑:“我练成啦!”
因熟练运用速读法、联想记忆法、思维导图法等方法,郑才千的记忆力飞速提升。几个月后,郑才千和队友到巴林参加比赛,一举夺得世界大师称号,成为最年轻的获奖者。
回学校后,记忆大师的名号很快传开了,不少同学慕名而来,想一睹记忆大师的风采。郑才千不吝于表演,滔滔不绝地讲解记忆法,随手拿起一张药品说明书,仅用了12秒便倒背如流,连复杂的化学式也没落下。
同学们的啧啧称叹让郑才千自豪,而后的大学生活里,他参加了各类脑力竞技赛,均获得不错的成绩,“有比赛就有挑战,人生因挑战而精彩”,他在毕业时这样写道。
天才之困
纯粹的记忆和天赋并不构成价值,这是天才的通病。譬如英国“计算天才”丹尼尔·塔梅特能将圆周率背诵到了小数点后至少22000位,美国金·匹克的大脑中完整保存了1.2万多本书的内容,随时抽出其中一页提问,都能背诵如流,但这些用电脑都能轻易做到。
研究神童现象的美国心理学家泰伦鲍姆依据社会的需求区分出四种类型的才能:第一种是罕见才能,是人类社会总是需要但却一直短缺的才能,能使人类日常生活发生改变和进步,如爱迪生、爱因斯坦等具备的才能;第二种是过剩才能,指能够将人类精神文明带入新的高度,但对日常生活的延续并非必要的才能,如艺术家、文学家的才能;第三种是大多数普通人能拥有的定额才能,即具有专精技艺以产出社会所需产品与服务的才能,如工程师、会计的才能;最后一种才是郑才千具备的异常才能,有超常的心算能力或奇特的记忆能力,但这些才能对社会发展并不具有特别价值。
郑才千喜欢中文,对写作却没有天分,只是阅读速度惊人,并过目不忘。通过阅读,他广泛了解多个领域的知识,但往往流于表面,广而不精。
2011年毕业之后,郑才千突然不知道自己该从事什么工作了,什么都懂,但都只停留在书本上。想到自己仅有记忆特长,便索性到记忆培训机构当讲师。
生活步入常规轨道,脑力竞技赛没了,关注和崇拜的目光都不见了,郑才千莫名的失落。他站在三尺讲台上,反复讲解同一种记忆法,“感觉弱爆了,知识储备量迅速下滑。”
他决定参加一些电视节目,寻找人生的意义。但吸引眾人目光的综艺节目也不过是一场秀,他展现自己的特长,像导演期待和要求的那样,仅用几秒钟,就记住了条形码或二维码。
人们惊叹,赞他是人肉扫码机,但转瞬又质疑:“这些电脑不都能做吗!”郑才千引以为傲的“特异功能”,总能被电脑取代。
今年《最强大脑》节目播出后,郑才千名气更大了,自然有人觉得他开班教学实在大材小用,“天才居然当个小老师。”人们叹息。还有很多人说:“智商再高,也当不了爱因斯坦啊。”上世纪80、90年代的人们对天才盲目崇拜,而今的人们对天才的评价更客观理智。
但仍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远道而来,想通过培训让孩子成为他那样的记忆大师,看淡天才名号的郑才千会立马提出反对意见:“提高记忆力可以,但参加竞技就算了,成为记忆大师还不如考一个好一点的名牌大学,深入研究一个领域。”
他已然放弃对“天才”的执着,反而对“专才”格外佩服。培训之余,他会花时间专门研究脑力开发,希望有朝一日成为这方面的专家,取得相应的学位,出一些真正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可离开校园之后,他才发现许多所谓天才的技能用处不大,成为天才只是第一步,如何保持天赋、运用智慧才是更值得探究的问题。
一辈子聪明下去
一般而言,智力由遗传基因和后天成长环境、营养等因素决定。25岁的郑才千把自己的聪明归于母亲,“我妈妈的记忆力非常好。”这是他成为天才的先决条件。
小学三年级,郑才千的腿被车撞断了,一学期四个月的课程,前三个月都没上成,等他回到学校时,同学们已进入复习阶段,但最后,他居然通过自学考进前三名。
天赋一直让他颇具优越感。上高中之前,他从来不做作业。高中之后,他从理科换到文科,又从文科换回理科,怎么换都是第一名。在这类问题上,他显得很轻率,轻率得有些狂傲。但唯独对待天赋的脑力,却谨慎细微。
从小到大,郑才千最怕伤着脑子,因为他的一切都拜脑力所赐。
在江苏淮安的小村落里,只读到小学二年级的母亲认为补脑子就是给他吃鸡蛋,一顿用6个鸡蛋,3个炒米饭,3个煎了吃。
吃鸡蛋的习惯一直保持多年,“有利于提高记忆力,我不会为了口腹之欲随便吃东西。”郑才千说。不想才华尽失,泯然众人,大多数天才都有自己的健脑妙招。
人脑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脂类(主要是卵磷脂)及维生素B1等,因而除了满足大脑需要的热量外,还要充足供应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多食用蛋类、鱼类、动物肝脏、大豆、小米等,少食用刺激性食物,如烟、酒、咖啡等。
郑才千和女友约会,女友吃着麻辣香锅,他一口不沾,吃着单点的一份木桶饭。他还定期服用补锌口服液,从不喝咖啡,不沾一点带添加剂的饮料,烟酒碰都不碰。
除了在饮食营养方面下功夫,更为重要的是不断强化自己的聪明,更新知识储备量。
从小学起,郑才千就到处搜罗课外学习资料,是村里唯一一个自己订《小主人报》的孩子,还把比自己大11岁的姐姐的书籍一一阅览。初中,他便专门训练快速阅读和记忆法。训练的过程枯燥且漫长,从每一眼多看几行字到每分钟少眨几次眼,有时眼睛干涩难忍,他也强撑着少眨眼迅速读完。
几年后,一本二三百页的书,他可以在十分钟左右看完,且能记住一大半内容;不管是《出师表》还是《六国论》,他看了一遍就倒背如流,一字不错;还用12分钟做完地理试卷,拿到满分。
聪明博得了掌声和赞美,“但我一直希望自己拥有更强的大脑,更聪明。”
世界记忆大师
大脑的价值在于掌握知识,客观认识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而记忆是这一切的基础,因而人们对记忆力的追求从未停步。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便涌现一些提高记忆的方法;1990年代,一本叫《学习的革命》的畅销书刮起一阵“记忆旋风”,据说当时许多高校的学生人手一本,因为“可以教你一天之内背完4本书”;而后,训练记忆的方式更是五花八门,从早期的特异功能、气功治病,到后来的珠心算、速记等,都是人们对记忆力的狂热追求。
郑才千也不例外。2007年底,已是中国人民大学大一学生的他在图书馆里看到几本记忆法的书籍,书中的世界脑力锦标赛、世界记忆大师等字样触动了他,“就像突然推开了一扇门,让你想走进去一探究竟。”
为参加世界脑力锦标赛,郑才千把图书馆里所有关于记忆的书看完后,开始疯狂地训练记忆力。“吃水果吗?”姐姐走过来问,郑才千摁下秒表:“以后我记东西时就不要叫我了。”2008年夏天,他常在桌前练记忆,一坐就是3个小时,偶尔伴随狂笑:“我练成啦!”
因熟练运用速读法、联想记忆法、思维导图法等方法,郑才千的记忆力飞速提升。几个月后,郑才千和队友到巴林参加比赛,一举夺得世界大师称号,成为最年轻的获奖者。
回学校后,记忆大师的名号很快传开了,不少同学慕名而来,想一睹记忆大师的风采。郑才千不吝于表演,滔滔不绝地讲解记忆法,随手拿起一张药品说明书,仅用了12秒便倒背如流,连复杂的化学式也没落下。
同学们的啧啧称叹让郑才千自豪,而后的大学生活里,他参加了各类脑力竞技赛,均获得不错的成绩,“有比赛就有挑战,人生因挑战而精彩”,他在毕业时这样写道。
天才之困
纯粹的记忆和天赋并不构成价值,这是天才的通病。譬如英国“计算天才”丹尼尔·塔梅特能将圆周率背诵到了小数点后至少22000位,美国金·匹克的大脑中完整保存了1.2万多本书的内容,随时抽出其中一页提问,都能背诵如流,但这些用电脑都能轻易做到。
研究神童现象的美国心理学家泰伦鲍姆依据社会的需求区分出四种类型的才能:第一种是罕见才能,是人类社会总是需要但却一直短缺的才能,能使人类日常生活发生改变和进步,如爱迪生、爱因斯坦等具备的才能;第二种是过剩才能,指能够将人类精神文明带入新的高度,但对日常生活的延续并非必要的才能,如艺术家、文学家的才能;第三种是大多数普通人能拥有的定额才能,即具有专精技艺以产出社会所需产品与服务的才能,如工程师、会计的才能;最后一种才是郑才千具备的异常才能,有超常的心算能力或奇特的记忆能力,但这些才能对社会发展并不具有特别价值。
郑才千喜欢中文,对写作却没有天分,只是阅读速度惊人,并过目不忘。通过阅读,他广泛了解多个领域的知识,但往往流于表面,广而不精。
2011年毕业之后,郑才千突然不知道自己该从事什么工作了,什么都懂,但都只停留在书本上。想到自己仅有记忆特长,便索性到记忆培训机构当讲师。
生活步入常规轨道,脑力竞技赛没了,关注和崇拜的目光都不见了,郑才千莫名的失落。他站在三尺讲台上,反复讲解同一种记忆法,“感觉弱爆了,知识储备量迅速下滑。”
他决定参加一些电视节目,寻找人生的意义。但吸引眾人目光的综艺节目也不过是一场秀,他展现自己的特长,像导演期待和要求的那样,仅用几秒钟,就记住了条形码或二维码。
人们惊叹,赞他是人肉扫码机,但转瞬又质疑:“这些电脑不都能做吗!”郑才千引以为傲的“特异功能”,总能被电脑取代。
今年《最强大脑》节目播出后,郑才千名气更大了,自然有人觉得他开班教学实在大材小用,“天才居然当个小老师。”人们叹息。还有很多人说:“智商再高,也当不了爱因斯坦啊。”上世纪80、90年代的人们对天才盲目崇拜,而今的人们对天才的评价更客观理智。
但仍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远道而来,想通过培训让孩子成为他那样的记忆大师,看淡天才名号的郑才千会立马提出反对意见:“提高记忆力可以,但参加竞技就算了,成为记忆大师还不如考一个好一点的名牌大学,深入研究一个领域。”
他已然放弃对“天才”的执着,反而对“专才”格外佩服。培训之余,他会花时间专门研究脑力开发,希望有朝一日成为这方面的专家,取得相应的学位,出一些真正有价值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