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配

来源 :民间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andrew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镇上有一个叫古雯雯的女孩,二十七八岁了,还没有男朋友,一晃就成了大龄剩女。古雯雯长相甜美,家庭条件又好,可她眼光不是一般的高,不但要求男方家庭条件好,收入高,还得英俊挺拔,人才出众,挑去挑来就挑花了眼。
  古雯雯的父亲是个精明的生意人,赚的钱在小镇上首屈一指,可是却拿女儿的公主病没一点办法。古雯雯也说了,她不抗拒结婚,可是总得找对人啊,与其找错人半途离婚,不如一开始就把眼睛擦亮点。母亲只好四处托人给女儿介绍对象,可是古雯雯很不给面子,相亲的时候,没有一次满意的,总是一句话就把人轰走了。那句伤人的话就是:“你不配!”看见别人的窘样,她反倒哈哈大笑起来。
  说起来古雯雯还是有追求者的。
  有个男孩叫李飞,也是古雯雯相亲认识的,追了她一年多,她却从来没有给过他好脸色。
  李飞在父亲的公司里当部门经理,别的条件都符合,就是长相普通了点。
  古雯雯曾经当面羞辱他,“嫁给你,不就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了吗?”可是李飞一点也不恼,还是笑嘻嘻的,这让古雯雯更加恼火。
  这一天,母亲硬拉着古雯雯去相亲。
  到了咖啡店一看,古雯雯差点儿没晕过去,那人她认识,就是街头摆摊的补鞋匠老胡,五十多岁了,满脸的皱纹,特别是那一双手,乌黑乌黑的,看一眼吃啥都没胃口了。古雯雯嗔怪地对母亲说:“妈呀,你是不是我亲妈呀?嫁给他,我还不如去死!”
  母亲尴尬地喝道:“没大没小的,叫胡叔叔。”
  老胡咧嘴笑笑说:“别误会,我是代表我儿子来相亲的。”
  古雯雯这才坐下,伶牙俐齿不饶人:“胡叔叔,你儿子也太摆谱了吧,哪有相亲不来见面的?”
  老胡笑呵呵地说:“我儿子太帅,怕吓着你,让我先来知会一声。谈拢了,他下次再来。”
  古雯雯心想,你就吹吧,就你那样子,生的儿子还能帅到哪儿去?“胡叔叔,我在我妈眼里可是败家女,不上班,打个小麻将,喜欢买衣服和化妆品,每个月花费至少得几万元,一般人可养不起哟。”
  不想上班,偶尔打个小麻将,喜欢时装和化妆品,都是实话,至于花费,她是故意夸大吓唬老胡的,一个补鞋匠,听见每月得消费这么多钱,还不吓得赶紧打消念头?
  哪知道老胡夸张地一拍桌子,大声说:“这就对了,我的儿媳妇就得这个样子,莫说一个月几万,十几万都没关系。”
  这下轮到古雯雯惊讶了。
  老胡笑呵呵地继续说:“这么跟你说吧,闺女,这世界上,也只有我儿子,才配得上你。你的擇偶条件我都知道,也都符合。别看我是个修鞋的,不显山不露水,家底还是比较厚实的。儿子长得帅不说,关键年薪几百万。结婚后,工资卡全部给你,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这老头,满嘴胡话,才见面就提到“儿媳妇”“结婚”等敏感字眼,看来素质也高不到哪里去。更可气的是,母亲还在旁边帮腔。不过,古雯雯很好奇,老胡的儿子是干什么的,年薪这么高?就问了起来。
  老胡兴奋地说:“我儿子可了不得,在工地上搬砖。”
  古雯雯一听腾地站起来,几乎是吼出来的,“一个搬砖的,也好意思介绍给我,不配!”
  母亲急忙拉她坐下,对老胡赔笑道:“胡大哥,小孩子没礼貌,你不要介意。”
  老胡仍然乐呵呵地说:“闺女,性子怎么这么急呢?话还没说完呢。”
  老胡说,他儿子初中没毕业,最初在工地上搬砖。别看搬砖挣钱不多,可是能锻炼身体啊,他儿子空闲时间就练钢管舞,在工棚前竖根钢管,没日没夜地练。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儿子参加全国钢管舞大赛,获得了大奖。老胡高兴地说:“我儿子在省城几家歌厅酒吧里跳钢管舞,一晚上赶好几个场子,赚的钱可多了,要是客人给的小费多,养活你不是绰绰有余?”
  古雯雯再也坐不住了,甩手就走,心里嘀咕:“死老头,这不是摆明了羞辱我吗?我古雯雯好歹也是小镇一枝花,你那搬砖跳钢管舞初中没毕业的儿子,不配!”母亲在后面追着喊,古雯雯也不理,只顾埋头向前冲。
  这时,一辆豪车停在旁边,一个人坐在车里喊道:“雯雯,去哪里?我开车送你。”古雯雯一看,是李飞,扭头就走了。
  回到家里,母亲好说歹说,古雯雯的气才消下去,不过她说,以后再也不许母亲胡乱介绍相亲了。母亲喃喃地说:“我这不是为你好吗?你不急,妈急。”
  古雯雯的婚事何止母亲急,父亲也急。两天后,古雯雯忽然接到父亲的电话,让她回家吃午饭,家里来了客人,商讨她的婚姻大事。古雯雯只得回来。哪知道一到客厅,就愣住了,酒桌上坐着老胡,正和父亲喝酒呢。
  古雯雯转身就走,被父亲叫住了。父亲说:“你胡叔叔和我是工友,原来都在机械厂上班。工厂改制后,他修鞋,我做生意,一直没机会聚一聚。”
  说着,父亲拿出一张照片,里面是他和工友们的合影。他指着其中一个人说:“你看看,你胡叔叔年轻时候的样子,那叫一个帅。告诉你,他儿子和他年轻时一样帅。”
  古雯雯看了一眼照片,差点笑出声来,照片上的那人傻不拉叽的,哪有一点帅的样子!说实话,还不如李飞呢。看来,她和父亲之间的代沟太大了,连帅哥的标准,也存在这么大的差异。
  父亲告诉她,今天请老胡喝酒,就是想把亲事定下来。大家都是工友,要是结为亲家,感情就会更上一层楼,以后就有机会经常在一起喝酒了。
  古雯雯气鼓鼓地说:“爸,你还是我亲爸吗?连胡叔叔的儿子的面也没有见着,就定下亲事?”
  父亲也气鼓鼓地说:“有什么好见的?见父如见子,定了亲以后,就可以天天见了。”老胡在一旁只管嘿嘿地笑。
  古雯雯生气地说:“爸,没见过你这么草率的!”
  父亲也很生气,“我也没见过你这么挑三拣四的。雯雯,爸爸一直宠着你让着你,今天就行使一次当家长的权利,这门亲事就这样定了。不然的话,一味迁就下去,你就成老姑娘了。爸爸一辈子好强,挣下这么大的家业,从来没被人笑话过,也不想被人笑话好端端的一个女儿,竟然嫁不出去。”   搁平时,只要父亲教训古雯雯,母亲都会出来劝解,可今天,母亲一直躲在厨房里没出来。
  古雯雯说:“可是,胡叔叔的儿子是跳钢管舞的。”
  父亲一拍桌子,大声说:“跳钢管舞的怎么了?职业不分贵贱。你要是不喜欢他跳钢管舞,我可以带着他做生意,给他五百万,让他开公司,总行了吧?”
  简直荒唐透顶!有这样强按牛头喝水的家长吗?只顾自己的面子,女儿的幸福呢?占雯雯一摔筷子,哭哭啼啼地跑出去了。
  这时,李飞开着车过来了,说:“雯雯,上车,我知道你不高兴,带你散散心去。”古雯雯心情糟透了,心想还是散散心去吧,就上了车。
  李飞带着古雯雯去公园散步,去咖啡屋聊天,去饭店吃饭,去麻将馆打麻将,去酒吧蹦迪。一天下来,古雯雯早就把烦恼抛在脑后了。晚上,李飞送古雯雯回家,临下车时,变戏法似的拿出一捧红玫瑰,古雯雯微笑着收下了。
  古雯雯开始觉得,李飞这人还是不错的,就和他交往起来。
  一段时间后,古雯雯发现李飞有很多优点,不由暗自窃喜没有错过他。也是怪了,自从古雯雯和李飞交往后,父母就不再提老胡的儿子了。后来,古雯雯就和李飞定了亲。
  可是,古雯雯并没有忘掉老胡,甚至心里恨老胡看低她。她曾经提出,让李飞找机会羞辱一下老胡,但被李飞婉言拒绝了。理由让古雯雯无可辩驳,堂堂的富二代,怎么能和修鞋匠一般见识呢?太掉价了不是?古雯雯心想,那就自己动手,她可忍不下这口气。于是,在一个小雨天,古雯雯让一个闺蜜的老公,假装酒醉,砸了老胡的修鞋摊。
  老胡自然知道是怎么回事,找上门来了。古雯雯的父亲板着脸把她叫过来,说:“雯雯,你冤枉胡叔叔了,是我们请胡叔叔当‘托儿’的。”
  原来,古雯雯的父母很看好李飞,鼓励他追女儿,可是女儿的公主病太严重,目空一切。于是,父母决定打击一下女儿的嚣张,就请老胡演了一场戏。李飞也是参与者,两次都恰到好处地出现在古雯雯的面前,这些都是事先设计好的。
  见古雯雯和李飞开始谈恋爱了,父母知道计谋奏效了,心里的得意劲儿就甭提了。他们本来不想把这事告诉古雯雯的.可担心她继续找老胡的麻烦,只得讲了出来。
  古雯雯道了歉,心里却高兴不起来,觉得她的人生被设计了。从这以后,只要李飞提起结婚,她就找理由拖着。其实还是公主病犯了,心有不甘。
  古雯雯的父亲赔了老胡一笔钱,老胡也不摆摊修鞋了,搬去儿子那里住了。
  半年后,古雯雯跟着李飞去县城,参加了一个大型慈善晚宴,居然看见了老胡。而老胡的身边,坐着一位帅哥,戴着眼镜,既英俊挺拔,又文雅有气质,正是古雯雯的菜。古雯雯忍不住多看了几眼,越看,越觉得与老胡有几分相像。
  古雯雯走到老胡面前打招呼,老胡笑眯眯地介绍身邊的帅哥:“这是我儿子。”又指着古雯雯介绍说:“这是雯雯。”
  帅哥彬彬有礼地微笑着说:“你好,雯雯,我爸爸对我提起过你。”说完还起身让座。
  古雯雯的心都快化了,这才是自己寻寻觅觅的人啊。看这样子,哪里是搬过砖跳钢管舞的?古雯雯再也忍不住了,把老胡拉到一边毫不客气地盘问起来。
  “胡叔叔,你儿子是干什么的?”古雯雯满脸堆笑地问。
  老胡说:“他大学毕业后,去国外留学了几年,目前在省城一家外资企业担任总经理。怎么了?”
  古雯雯又问:“他结婚了没?”
  老胡摇摇头,说:“还没有,回国时间不长,还在寻觅中。”
  古雯雯撒着娇说:“胡叔叔,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你当初为什么骗我他初中没毕业就搬砖,后来专门跳钢管舞?你为什么不正正经经地把你儿子介绍给我?”
  老胡想了想,说:“想听实话吗?”
  古雯雯点点头。
  老胡说:“你不配!”
  犹如当头一棒,古雯雯呆住了,脸色瞬间像猪肝一样。从小到大,她被父母像掌上明珠一样呵护着,闺蜜们也都让着她,她就是城堡里高傲的公主,从来没有人看不起她。可以想见,这句话对她的伤害有多大。古雯雯脸色由红转白,眼泪忍不住奔涌而出。
  老胡语重心长地说:“闺女,这话听起来刺耳,受不了,是不是?可是,你对多少人说过这种话?对不起,我确实不该这样伤害你。”顿了顿,老胡又接着说,“闺女,你什么都好,就是公主病太严重了。我儿子是事业型的人,如果一个公主整天烦着他,他还怎么干事业?际们俩根本就不合适。听叔叔一句话,结婚不是选美,而是要踏踏实实地过日子。一个男人会赚钱,懂得疼人,就是好男人。”
  古雯雯哭着来到阳台上,想了好久好久。
  李飞来到阳台上,找到了雯雯。古雯雯扑到他的怀里,说:“我们结婚吧。”李飞惊喜地点点头。
其他文献
金一星拄着拐杖下了公交车,刚走出站台,顷刻间乌云密布,雷声大作,下起了瓢泼大雨。  金一星急忙到沿街商铺的屋檐下躲雨。这夏季的天真是说变就变,刚刚还青天白日,一下子就水流成河了。他心想,现在要是有顶雨伞该有多好。  大约二十分钟过去了,大雨没有半点止住的迹象,金一星凝视着迷蒙的大雨,忽然感叹这大自然的不可抗拒。  又过了半个多小时,雨还是没有停的意思,金一星开始有点焦躁,一个人站在屋檐下显得十分无
期刊
南宋年间的一个冬天,被罢官的辛弃疾被重新启用。皇上将他安排到镇江当知府,他带着家眷经过千辛万苦到了镇江。  由于在水路中风浪颠簸,一名叫整整的侍妾受到惊吓后,夜间一直不能入眠。眼看她瘦了一圈,夫人范氏焦急万分。整整温柔懂事,善于理家,是范氏最好的助手,因此二人情同姐妹。  寻医、服药无效后,府衙的幕僚向辛弃疾推荐了一位擅用针灸治病的方郎中。鹤发童颜的方郎中已经七十多岁了。一番望、闻、问、切之后,他
期刊
编者按;“故事作家专栏”栏目自推出以来,已连续刊发了多篇优秀故事作家的佳作。此栏目被越来越多的读者喜爱。从2020年第一期起,“故事作家j魏炜专栏”与大家见面。希望有更多的优秀故事作家积极参与,更希望广大读者能够愈加喜欢这个栏目。  清风镇上有两宝:一个是老黎家的金字招牌,一个是父子面。  那块金字招牌据传是几百年前的一个食客写的,没题没款,只有“父子面”三个字,但据传言那是乾隆皇帝的御笔,前几年
期刊
一  清朝嘉庆年间,芜县县城里有家杨记丝绸作坊,老板名叫杨志立。杨志立原本是一位只知道吃喝玩乐的公子哥,三年前他父亲杨老掌柜去世后,才不得不挑起了经营丝绸作坊的重担。  三年来,由于杨志立只热衷于吃喝玩乐,不善经营,杨记丝绸作坊每年都要亏掉大笔的银两,渐渐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好在第四年春上,杨志立终于醒悟过来,开始想要好好地经营作坊了。  芜县地处平原,桑树少,养蚕的人家不多,出产的蚕茧不仅数量少
期刊
这年冬天,鹿城没有下过雪,尽管临近年关前下过几场雨,但天气不太冷。住在金龙小区的周大伯喜滋滋地告诉儿子:“惠中啊,今年是暖冬,就连我这个老气喘也没感冒,更沒咳嗽!”  可谁也没有想到,周大伯的话才说了几天,一场疫情便从天而降。  眼看春节越来越近,第二天就是大年三十了,周大伯儿子周惠中是镇交警中队的队长,平时就很忙,到了年关更是见不着人影,已有好几年没在家里过年了。今年是周大伯的本命年,吃了年夜饭
期刊
这是一个医德仁心的故事。我们曾经看到听到很多医生救死扶伤的故事,但是不得不承认,也有一些人把曾经奉为圭臬的职业道德弃之不顾,恃己之长,专心蝇营。传统中医是“仁心仁术”,神针王相信为医之道治病救人,在家国危难之际,以医救民,是他的报国之道,越是世道艰难,越要凭着一根银针、一把草药济世。无论面对利益诱惑、贫困乞丐,还是生命威胁,他都一视同仁没有分别,始终恪守医德。大儿子因抗日而死,当日本军医前来求治时
期刊
罗平爹娘死得早,为了混口饭吃,他十几岁就到处打零工,割麦子、摘棉花啥都干。这一年,村里遭了旱灾,粮食收成不好,乡亲们的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尽管如此,大家还是想方设法接济罗平。  罗平家门前有棵大槐树,大槐树背后有个树洞,赶上罗平外出干活儿不在家的时候,好心人就把东西塞到树洞里,有时候是几个窝头,有时候是一碗麦饭,总之谁家有多的,谁家就给点儿,也不会刻意去跟罗平说。  这天,罗平从外面回来,照例伸手
期刊
话说东山市精神卫生中心护理部,有个副主任叫储丽娟,三十多岁,要强得不得了,做事总是与众不同,敢想敢干,别人不愿做的事,她偏喜欢做,一旦做起事来不愿输给任何人,同事給她取了个形象的绰号———花木兰。  这不,新年快到了,假期医院要留人值班,安排谁值班合适呢?领导一下犯了难。听说春节没人愿意值班,储丽娟的倔劲儿一下来了,别人不愿干,我来呀!  临放假了,医院领导召集所有人开会,传达说疫情就在眼前了,要
期刊
赵成虎属虎,也许天命注定,他从小就对虎“情有独钟”,一到动物园就趴在虎笼子外挪不动脚步。他搜集了很多老虎画和照片,一有时间就沉浸其中,恨不能弄只真老虎养在家里。  一天,他到县城去赶集,见到有人卖大张的山水动物画,其中有一张东北虎画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就买了一张打算回家贴在客厅里。赶集回来,走到红石砬子下,实在累了,他就坐在一棵百年老榆树下,一边休息一边展开那张画欣赏。这时他突发奇想,要是能在野外
期刊
一大早,董良洗漱完毕,习惯性地打开电视,边吃早点,边看《宿城新闻>。  这时候,电视节目正介绍一位叫施展的致富能手。  董良一听到这个名字,就是一惊施展?怎么和我的发小一个名?他仔细一认,乐了,屏幕上的人还真是他的发小施展。  原来小时候外号叫“泥鳅”的施展,这些年一直在广州经商。他白手起家,摸爬滚打,辛辛苦苦挣下了三千万,他决定回家乡发展新型农业。几年前,他在老家包下了八百亩地,栽果树,种草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