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管是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还是在各种教育杂志的论文中,“中等生”就一直处于那种不尴不尬的位置。现实的教育教学中,一直由于“抓两头,带中间”的传统班主任工作方法,加上中等生个性不鲜明,从众意识强,不象优等生那样光彩耀眼,又不象后进生那样添麻烦,在班主任和各门老师的眼里,他们都比较的听话。渐渐的,他们就被忽视。而在教育论文中,中等生的管理方法方面的见解和观点几乎占不到对后进生的管理方法方面的十分之一。如果有,也只是一带而过。难道“中等生”就那么听话吗?难道他们就如此平庸以至于不用去管理了吗?我想不然,那我们就来看看这特殊群体的特殊地位。
四川成都市大弯中学刘元海老师是这么说的:“中等生”介于优生和后进生之间,人数众多,这批学生情况如何,直接影响决定着班集体的建设。班主任工作应面向全体同学,做好大多数学生的工作,而“中等生”是学生中的大多数。只有稳定他们,并通过教育,促使他们向优生转化,扩大优生层的人数,形成良好的班风,从而影响后进生向好的方面转化,才能实现班集体的整体优化。就其心理状态讲,“中等生”一般有一种共同的特点:甘居中游,既不想冒尖,又不愿落后挨批评,凡事过得去就行,学习上不求进步,纪律方面大过错不犯,小过错不断。造成此心理状态有学生自身原因,但与班主任工作方法不无联系。班主任往往习惯于给优生“锦上添花”,给后进生“雪中送炭”,忽视对中等生的关心教育。处于“中间地带”的学生并非不求上进和无特长、无潜力或能力差,他们也有丰富的联想,广泛的兴趣爱好和亟待教师开发的各种潜能。进入高一级学校或进入社会后才得以崭露才华的中间生不乏其人,这说明只是某些客观因素的影响才使他们暂居中游。
占学生大多数的“中间地带”并不沉默,其可塑性很大,蕴藏的能量也大,对“中间地带”工作的好坏,应成为班主任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只有有了大多数学生的优化,班集体才有希望,班主任也才合格。
针对“中间地带”的特殊身份和特殊地位,所以作为班主任,对他们的管理就更加不能忽视,应该多关心他们,多了解他们,多和他们交流,不能将眼光集中于“优生”或者“后进生”,对处于中间地带的学生同样应给予关爱。
作为老师,对于这些身份特殊的“中间地带”,应该跳出“抓两头,带中间”的框框,要给他们同等的关注,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创造机会,激发他们参与集体活动的热情,引导他们走出心理误区。有位性格内向、性情文静的女孩,成绩中等偏上,平时各方面表现都很好。但令她困惑的是:为什么多年以来,除了上课提问以外,几个班主任都很少找自己谈话,连随意的询问和关心都没有,其他的老师就更不必说了。为此,她感到自卑,郁郁寡欢,总觉得自己连谁也不如,班中那些成绩好的和成绩差的都能得到老师的关注,他们各方面有一点点进步都能得到老师的充分肯定,而自己呢?却一直象不知名的小草,被老师们彻底的遗忘,难道自己真的糟糕透顶吗?她很迷惘……
其实不管在哪个学校,哪个班级,能主动与老师谈心,说说笑笑的大多是“两头”的学生,而“中等生”甚少。反思之余,觉得区别仅仅在于老师给予“中等生”的关注最少。同时也发现,“中等生”大都缺乏主见,缺乏学习、活动的热情,没有与人竞争的勇气和兴趣。而这种心理状态与我们所提倡的现代人意识是格格不入的。
美国心理学家克龙巴齐提出:“学生的任何行为方式,在客观方面乃是受到多种影响的结果,差异于常态的则需追溯各种因素的影响是否得当。”我们在学生思想教育上,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一种“抓两头,带中间”的框框,导致了事实上的“忙两头,丢中间”的最终格局。这部分“中等生”长期缺乏老师应有的关心、爱护、教育和培养,在集体活动中也缺乏唱“主角”的机会,自以为处在冷漠的关系中,加上对自身认识不够,形成了精神欲求不足的心理。那该如何去疏导“中等生”这类心理呢?
1.给予同等的关注 心理学家威廉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恳求别人对自己的关怀。”在关注“两头”学生的同时,有计划地预先安排好第二天关注的“中等生”名单,每天按计划看名单,有重点地关注几位同学。关注的形式很多,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动作等,可见及学生升华的方方面面。如上课前,摸摸几个胆小,不善发言的同学的头;上课时,他们能直视老师,认真听讲;提出问题时,给他们以鼓励的眼神,他们就能积极思考,举手发言。随时发现他们小小的进步,说一句:“做得好!”为他们运动场上的表现喊一声“加油!”一点一滴,他们都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产生对老师的依恋与信赖。罗杰斯指出:只有在真实接受和理解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对课堂教学才有一种安全感,才敢于和勇于自动发表见解,自由想象和创造,从而愉快热情的汲取知识,发展能力和形成人格。
2.热切期待,培养自信心 自信心对于“中等生”来说也很重要。利用他们在各方面有一定基础的优势,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发现优点。同时,针对他们还存在的各式各样的差距,激励他们不断努力,并给予热情的期待。罗森塔尔的“期待效应”实验表明,如果教师具有一颗热切之心,对学生有良好的“期待”,那么,被期待的学生,必然会产生喜悦,乐观,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情趣。在教育中留心捕捉各种机会,向他们传递自己对他们的热切期待。
3.创造机会,培养参与集体活动的热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是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集体是个人成长的沃土。有意识的让“中等生”参与集体活动,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能力,而且能协调他们与同学的关系,有利于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利用活动课程建设,给“中等生”创造许多机会,让他们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如改变过去班长主持班会的惯例,让全体学生轮流主持。有些“中等生”初次“崭露头角”,很不习惯,他们紧张,不知所措。但在老师和同学鼓励声中,他们基本能稳定情绪,把活动主持完。以后经过锻炼,心理素质好多了。又如在春游中,让他们为大家唱歌,尽情领略在集体成长中的乐趣,激发他们爱集体,为集体倾注自己心血和汗水的情感,使他们乐于参与集体活动。
总的来说,“中等生”的世界也是五彩斑斓的,他们有憧憬,有梦想,只要我们做一个有心人,给予他们热情的关注,提高锻炼的机会,他们就会树立起自信心,积极进取,健康发展,一如夜空中璀璨的星星。
四川成都市大弯中学刘元海老师是这么说的:“中等生”介于优生和后进生之间,人数众多,这批学生情况如何,直接影响决定着班集体的建设。班主任工作应面向全体同学,做好大多数学生的工作,而“中等生”是学生中的大多数。只有稳定他们,并通过教育,促使他们向优生转化,扩大优生层的人数,形成良好的班风,从而影响后进生向好的方面转化,才能实现班集体的整体优化。就其心理状态讲,“中等生”一般有一种共同的特点:甘居中游,既不想冒尖,又不愿落后挨批评,凡事过得去就行,学习上不求进步,纪律方面大过错不犯,小过错不断。造成此心理状态有学生自身原因,但与班主任工作方法不无联系。班主任往往习惯于给优生“锦上添花”,给后进生“雪中送炭”,忽视对中等生的关心教育。处于“中间地带”的学生并非不求上进和无特长、无潜力或能力差,他们也有丰富的联想,广泛的兴趣爱好和亟待教师开发的各种潜能。进入高一级学校或进入社会后才得以崭露才华的中间生不乏其人,这说明只是某些客观因素的影响才使他们暂居中游。
占学生大多数的“中间地带”并不沉默,其可塑性很大,蕴藏的能量也大,对“中间地带”工作的好坏,应成为班主任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只有有了大多数学生的优化,班集体才有希望,班主任也才合格。
针对“中间地带”的特殊身份和特殊地位,所以作为班主任,对他们的管理就更加不能忽视,应该多关心他们,多了解他们,多和他们交流,不能将眼光集中于“优生”或者“后进生”,对处于中间地带的学生同样应给予关爱。
作为老师,对于这些身份特殊的“中间地带”,应该跳出“抓两头,带中间”的框框,要给他们同等的关注,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创造机会,激发他们参与集体活动的热情,引导他们走出心理误区。有位性格内向、性情文静的女孩,成绩中等偏上,平时各方面表现都很好。但令她困惑的是:为什么多年以来,除了上课提问以外,几个班主任都很少找自己谈话,连随意的询问和关心都没有,其他的老师就更不必说了。为此,她感到自卑,郁郁寡欢,总觉得自己连谁也不如,班中那些成绩好的和成绩差的都能得到老师的关注,他们各方面有一点点进步都能得到老师的充分肯定,而自己呢?却一直象不知名的小草,被老师们彻底的遗忘,难道自己真的糟糕透顶吗?她很迷惘……
其实不管在哪个学校,哪个班级,能主动与老师谈心,说说笑笑的大多是“两头”的学生,而“中等生”甚少。反思之余,觉得区别仅仅在于老师给予“中等生”的关注最少。同时也发现,“中等生”大都缺乏主见,缺乏学习、活动的热情,没有与人竞争的勇气和兴趣。而这种心理状态与我们所提倡的现代人意识是格格不入的。
美国心理学家克龙巴齐提出:“学生的任何行为方式,在客观方面乃是受到多种影响的结果,差异于常态的则需追溯各种因素的影响是否得当。”我们在学生思想教育上,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一种“抓两头,带中间”的框框,导致了事实上的“忙两头,丢中间”的最终格局。这部分“中等生”长期缺乏老师应有的关心、爱护、教育和培养,在集体活动中也缺乏唱“主角”的机会,自以为处在冷漠的关系中,加上对自身认识不够,形成了精神欲求不足的心理。那该如何去疏导“中等生”这类心理呢?
1.给予同等的关注 心理学家威廉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恳求别人对自己的关怀。”在关注“两头”学生的同时,有计划地预先安排好第二天关注的“中等生”名单,每天按计划看名单,有重点地关注几位同学。关注的形式很多,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动作等,可见及学生升华的方方面面。如上课前,摸摸几个胆小,不善发言的同学的头;上课时,他们能直视老师,认真听讲;提出问题时,给他们以鼓励的眼神,他们就能积极思考,举手发言。随时发现他们小小的进步,说一句:“做得好!”为他们运动场上的表现喊一声“加油!”一点一滴,他们都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产生对老师的依恋与信赖。罗杰斯指出:只有在真实接受和理解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对课堂教学才有一种安全感,才敢于和勇于自动发表见解,自由想象和创造,从而愉快热情的汲取知识,发展能力和形成人格。
2.热切期待,培养自信心 自信心对于“中等生”来说也很重要。利用他们在各方面有一定基础的优势,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发现优点。同时,针对他们还存在的各式各样的差距,激励他们不断努力,并给予热情的期待。罗森塔尔的“期待效应”实验表明,如果教师具有一颗热切之心,对学生有良好的“期待”,那么,被期待的学生,必然会产生喜悦,乐观,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情趣。在教育中留心捕捉各种机会,向他们传递自己对他们的热切期待。
3.创造机会,培养参与集体活动的热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是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集体是个人成长的沃土。有意识的让“中等生”参与集体活动,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能力,而且能协调他们与同学的关系,有利于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利用活动课程建设,给“中等生”创造许多机会,让他们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如改变过去班长主持班会的惯例,让全体学生轮流主持。有些“中等生”初次“崭露头角”,很不习惯,他们紧张,不知所措。但在老师和同学鼓励声中,他们基本能稳定情绪,把活动主持完。以后经过锻炼,心理素质好多了。又如在春游中,让他们为大家唱歌,尽情领略在集体成长中的乐趣,激发他们爱集体,为集体倾注自己心血和汗水的情感,使他们乐于参与集体活动。
总的来说,“中等生”的世界也是五彩斑斓的,他们有憧憬,有梦想,只要我们做一个有心人,给予他们热情的关注,提高锻炼的机会,他们就会树立起自信心,积极进取,健康发展,一如夜空中璀璨的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