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小组合作学习是众多合作学习方式中被广泛采用的一种,它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等优点。课堂也因"合作学习"而一改以往单一、乏味的现状,逐渐变得活泼起来。但是,随着实践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小组合作学习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顾及教材内容和已有经验,不把学生看成动态的发展个体,不考虑学生的情感需要和接受水平,一味我行我素。有的合作学习小组因公开课临时凑合,小组成员间不具备合作的心理倾向,无法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有的小组的合作学习则成了优生发挥自己潜能、表现自己才能的舞台;有的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内容过于简单,缺乏讨论、交流的价值,学生在合作时无所事事,浪费课堂时间等等。
究其原因,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教师,是教师没有真正地教给学生合作的办法。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与学生合作共同解决学习中碰到的困难,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建构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就必须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对症下药,寻求有效对策,以使其发挥最大效能。
(一)注重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
新课程刚刚开始实施,学生刚刚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他们习惯了独立思考、一问一答的学习方式,突然间要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去解决某些问题,学生迷茫。目前,学生合作学习大多是在老师的要求下进行的。而事实上,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是学生学习的自发性行为,而不应该是老师的要求性反应。因此,要想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我们应首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可用以下三种方法:
①建立固定合作小组。这是最基本的条件,小组成员一般控制在4人左右。经过长期的合作学习之后,使之感觉到我们是一个学习小组,我是这个小组的一员,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②进行学习方式培训,向学生介绍各种先进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产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欲望。
③举行小组合作学习竞赛活动,定期不定期的进行评优,激发学生合作的积极性,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二)加强学生自主能力的训练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积极提倡的有效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应该是基础。学生的合作学习也是如此,如果小组成员没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那么他们的合作也是虚无实效的。
因此,要想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我们还应加强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①、激发情感,提高自主学习兴趣,在学习中,教师应千方百计地去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提高自主学习的兴趣。②、自学思考,激励自主尝试。读书离不开思考,自学更是如此,教师要创设自学氛围,提供自学空间,提出自学要求,要尽量找到新知识的生成点,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的自学,为学生自主尝试创造条件。③、质疑问难,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质疑问难使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的重要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敢问、会问、善问,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难的勇气和精神。
(三)合作技能要熟练化
在组织合作中,学习不再是一种个人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这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团队意识,并掌握一定的合作技能,经常训练,使之形成习惯,内化为自觉行为。
⑴、学会表达:小组讨论交流时,要围绕一个中心问题轮流发言,力求每个成员都参与交流,提高弱势群体的参与意识。
⑵、学会倾听:小组成员必须仔细地听清教师的提问,听懂小组长的分工要求,听明白其他同学发言的重点,不随意打断或插嘴,既要听得了表扬之词,又要听得进批评之言,克服浮躁之气、轻慢之举。
⑶、学会思考:教师要让孩子独立思考,要注意指导思路和思考方法,从扶到放,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
⑷、学会互助:合作交流中,同伴间的帮助远比教师的帮助效果好,要提倡学生谈自己在小组学习中获得的帮助、收获。
⑸、学会欣赏:在交流中,学生既要学会欣赏自己,又要学会欣赏他人:"你的见解真棒!""这种算法很好,真了不起!""你们小组有这么多种解法,真聪明!"
⑹、学会相处:在组织小组竞赛活动时,使学生明白只有人人参与、团结协助,才能取得良好成绩,使学生意识到每个小组都是一个荣辱与共的群体。
(四)洞察学生合作需要的时机
为了使学生尽快适应小组合作学习,在平常的教学中,经常性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然而学生的合作热情似乎并不高。原本以为我是在方法上出了问题,后来终于有一学生道破了天机:老师,这些问题我们不用讨论也都知道嘛!为什么还要讨论?原来如此,学生在学习时,不是任何内容都需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只有当内容在学生个人确实无法解决的情况下才让学生进行的小组合作学习,才有意义、有价值,学生才有合作的热情。因此,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善于洞察学生的合作需要,抓住时机恰如其分地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五)评价要全面化
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一是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二是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教师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要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教师还应有意识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布置实践性作业,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激发学生对探索大自然的欲望,享受童年伙伴协作的乐趣。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学习方法。在新课改这片肥沃的土壤里,有效的合作学习要靠我们一点一滴的积累,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合作学习的价值,积极营造适合学生合作学习的环境,呼唤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时刻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我们的合作学习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小组合作学习是众多合作学习方式中被广泛采用的一种,它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等优点。课堂也因"合作学习"而一改以往单一、乏味的现状,逐渐变得活泼起来。但是,随着实践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小组合作学习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顾及教材内容和已有经验,不把学生看成动态的发展个体,不考虑学生的情感需要和接受水平,一味我行我素。有的合作学习小组因公开课临时凑合,小组成员间不具备合作的心理倾向,无法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有的小组的合作学习则成了优生发挥自己潜能、表现自己才能的舞台;有的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内容过于简单,缺乏讨论、交流的价值,学生在合作时无所事事,浪费课堂时间等等。
究其原因,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教师,是教师没有真正地教给学生合作的办法。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与学生合作共同解决学习中碰到的困难,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建构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就必须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对症下药,寻求有效对策,以使其发挥最大效能。
(一)注重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
新课程刚刚开始实施,学生刚刚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他们习惯了独立思考、一问一答的学习方式,突然间要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去解决某些问题,学生迷茫。目前,学生合作学习大多是在老师的要求下进行的。而事实上,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是学生学习的自发性行为,而不应该是老师的要求性反应。因此,要想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我们应首先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可用以下三种方法:
①建立固定合作小组。这是最基本的条件,小组成员一般控制在4人左右。经过长期的合作学习之后,使之感觉到我们是一个学习小组,我是这个小组的一员,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②进行学习方式培训,向学生介绍各种先进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产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欲望。
③举行小组合作学习竞赛活动,定期不定期的进行评优,激发学生合作的积极性,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二)加强学生自主能力的训练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积极提倡的有效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应该是基础。学生的合作学习也是如此,如果小组成员没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那么他们的合作也是虚无实效的。
因此,要想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我们还应加强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①、激发情感,提高自主学习兴趣,在学习中,教师应千方百计地去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提高自主学习的兴趣。②、自学思考,激励自主尝试。读书离不开思考,自学更是如此,教师要创设自学氛围,提供自学空间,提出自学要求,要尽量找到新知识的生成点,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的自学,为学生自主尝试创造条件。③、质疑问难,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质疑问难使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的重要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敢问、会问、善问,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难的勇气和精神。
(三)合作技能要熟练化
在组织合作中,学习不再是一种个人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这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团队意识,并掌握一定的合作技能,经常训练,使之形成习惯,内化为自觉行为。
⑴、学会表达:小组讨论交流时,要围绕一个中心问题轮流发言,力求每个成员都参与交流,提高弱势群体的参与意识。
⑵、学会倾听:小组成员必须仔细地听清教师的提问,听懂小组长的分工要求,听明白其他同学发言的重点,不随意打断或插嘴,既要听得了表扬之词,又要听得进批评之言,克服浮躁之气、轻慢之举。
⑶、学会思考:教师要让孩子独立思考,要注意指导思路和思考方法,从扶到放,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
⑷、学会互助:合作交流中,同伴间的帮助远比教师的帮助效果好,要提倡学生谈自己在小组学习中获得的帮助、收获。
⑸、学会欣赏:在交流中,学生既要学会欣赏自己,又要学会欣赏他人:"你的见解真棒!""这种算法很好,真了不起!""你们小组有这么多种解法,真聪明!"
⑹、学会相处:在组织小组竞赛活动时,使学生明白只有人人参与、团结协助,才能取得良好成绩,使学生意识到每个小组都是一个荣辱与共的群体。
(四)洞察学生合作需要的时机
为了使学生尽快适应小组合作学习,在平常的教学中,经常性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然而学生的合作热情似乎并不高。原本以为我是在方法上出了问题,后来终于有一学生道破了天机:老师,这些问题我们不用讨论也都知道嘛!为什么还要讨论?原来如此,学生在学习时,不是任何内容都需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只有当内容在学生个人确实无法解决的情况下才让学生进行的小组合作学习,才有意义、有价值,学生才有合作的热情。因此,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善于洞察学生的合作需要,抓住时机恰如其分地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五)评价要全面化
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一是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二是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教师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要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教师还应有意识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布置实践性作业,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激发学生对探索大自然的欲望,享受童年伙伴协作的乐趣。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学习方法。在新课改这片肥沃的土壤里,有效的合作学习要靠我们一点一滴的积累,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合作学习的价值,积极营造适合学生合作学习的环境,呼唤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时刻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我们的合作学习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