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界工厂”到“研发中心”

来源 :北方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lingguo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迅猛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跨国公司技术研究与开发的组织形式发生了重要变化。一些颇具实力的大型跨国公司一改过去以母国为研究开发中心的传统布局,根据不同东道国在人才、科技实力以及科研基础设施上的比较优势,在全球范围内有组织地重组科研资源,以从事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工作,从而促使研发活动日益朝着国际化、全球化的方向发展。
  继市场国际化、生产国际化、资本国际化之后,技术国际化己成为跨国公司发展的新趋势。而跨国公司研发的国际化和其在华技术投资的转变,有助于我国在技术国际化的竞争中,实现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转变,从而逐步从依靠基本生产要素比较优势而形成的“世界工厂”地位上,实现向跨国公司海外“研发中心”地位的靠拢。
  
  一、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的动因
  
  Pearce(1998)创建了R&D分散与集中理论,认为影响跨国公司建立海外R&D实验室是由于离心力和向心力相互作用而造成的。离心力即促使R&D机构分散化的因素,如关键要素投入、相互作用交流、政治因素等。向心力即促使R&D机构集中化的因素,如经济规模、内部交流、安全、秘密等。PariPatel(1999)通过对220个样本的研究,总结和概括了跨国公司海外R&D分支机构的目标:调整产品、工艺和原材料以适应国外市场,为海外生产性分支机构提供技术支持,跟踪监视国外科技发展动态,在母国以外创新核心产品及关键技术。
  魏后凯(2002)认为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全球布局有五方面动机:获取外国先进技术、寻求短缺的研究开发资源、寻求良好的研究与开发环境、占领海外市场、迫于东道国压力等。
  美国跨国公司研究专家Dalton与Serapio通过实证研究认为,动因主要分为两个类型:市场驱动型和技术导向型,市场驱动型主要是为了开发设计适合当地市场的产品,为当地开发新产品,支持母公司在东道国的生产、销售与服务机构。技术导向型主要目的是挖掘R&D人才,发展新科学与新技术,为更广泛的顾客开发新产品,监控国外的技术发展,参与合资或者合作研究。
  葛顺奇(2002)认为通常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可分为两个类型:以母国为基础的技术开发型海外R&D投资,主要集中在产品的区位适应、产品多样性以及工艺技术的区位适应;以母国为基础的技术增长型海外R&D投资,则强调创造核心产品、支援核心产品和工艺创造。
  周立群(2004)认为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全球布局的动因大致可以归为如下三类:市场驱动型,适应当地市场开发、设计、改进产品;资源寻求型,为获取技术研发所需要的人力资本、自然资源、政策环境等;技术导向型,为收集最新技术资讯,低成本获取先进技术、研发基地、研发环境,保证其竞争优势地位。
  笔者认为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建立在跨国公司生产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其目的是为了适应世界市场的复杂性、产品的多样性以及不同国家消费者偏好的差异性要求,同时也为了充分利用世界各国现有的科技资源、降低新产品研制过程中的成本和风险,并有效地缩短产品的市场化时间,改善研究效率,提高技术学习能力,谋求产品价值链各环节的总体最大收益。
  
  二、跨国公司在华技术投资行为
  
  (一)跨国公司在华技术引进概况
  1.绝大多数跨国公司提供了母公司先进和比较先进的技术
  江小涓(2004)以跨国公司母公司为参照系,将外商直接投资企业使用的技术划分为母公司先进技术、母公司比较先进技术、母公司一般技术。如果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同时使用两种或三种技术,以其主要产品为主;如果几种技术水平的产品销售额大致相等,就以其水平最高的技术为准。调查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企业中技术使用情况如上图所示:
  


  资料来源:《中国外商投资报告2000——大型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王洛林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
  2.相当一部分跨国公司提供了填补国内空白的技术
  江小涓(2004)以国内企业作参照系,将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技术划分为填补国内空白技术、国内先进技术和国内一般技术。与前面类似,如果企业同时使用两种或三种技术,以其主要产品为主;如果几种技术水平的产品销售额大致相等,就以其水平最高的技术为准。外商直接投资企业中技术使用情况如下图所示:
  


  资料来源:《中国外商投资报告2000——大型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王洛林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
  上述结果表明,跨国公司在华企业使用的技术不仅普遍高于中国同类企业的水平,而且有相当比例的跨国公司使用母公司的先进技术,并填补了中国的技术空白。
  
  (二)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
  上世纪90年代中期,跨国公司开始在中国设立独立的研发机构。此后,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研发机构逐年增多,2001年以后增加较快。到2003年10月底,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的独立研发机构已超过260户,中国成为发展中国家中吸引外资研发机构最多的国家之一。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在华发展目前呈现出五大特点。
  1.投资增长迅速。据统计,截至2004年6月,在中国以各种形式设立的外资研发中心已经超过600家,主要集中于电子、通讯、医药等行业,累计投入的研发金额已经超过40亿美元。许多已经在华设立研发中心的跨国公司还纷纷增加研发投入。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提高了在华研发中心在其全球战略中的地位。
  2.区域分布相对集中。跨国公司研发的区位选择与投资动机有较大的关联性,技术增长型机构明显倾向于接近大学或研究机构,而技术开发型机构则倾向于在生产企业和主要市场附近。从我国情况看,跨国公司研发中心或机构相对集中于某些区域的主要原因是对资源的寻求和市场驱动,而非核心技术的开发,因此这些机构势必集中于珠三角、江浙、环渤海等制造业中心。目前,外商投资企业在华设立的研发机构总计约400余家,其分布格局大致是北京、上海、广东各占四分之一,其余大多散布在江苏等沿海省份。
  3.行业分布相对集中。全球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的研发机构主要集中在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等行业。这是因为一方面投资这些行业的企业基本上是具有竞争优势的世界性企业,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确保在中国的内销市场具有领先技术优势,跨国公司必须在技术研发方面加大投入。另一方面,中国的高新技术领域又有许多不同于世界市场的规格与技术标准,跨国公司必须根据中国市场的特点,通过重新研发来适应中国市场。
  4.以产品应用技术研究为主。一般跨国公司进行研究开发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产业科技基础阶段,研究重点是产业共性技术,开发周期长、资金投入大;二是具体产品研发阶段,主要针对特定的市场需求研究开发适用性产品,投入适中,研发成果商业化迅速。相应地,研发中心研究开发的技术分为三个层次:核心技术、共性关键技术、产品应用技术。目前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研发中心主要是以产品应用技术研究为主,这些研发中心大多是服务于产品的研发,旨在提高有关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
  5.独资和中外合作是主要组织模式。目前跨国公司海外研发机构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独资或与他国合资;二是全资收购或以控股方式兼并他国已有机构;三是跨国公司间的战略联盟组创新机构。到目前为止,出于确保技术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控制技术扩散,把握技术控制和技术保密的考虑,跨国公司普遍采取中外合作和外商独资两种模式,并且愈是技术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愈是倾向于采取独资形式。
  
  三、跨国公司在华技术投资的最新趋势
  
  (一)研发项目水平提高,核心研发呈增长趋势
  近几年,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不仅数量迅速增加,而且随着美国、欧洲、日本经济长期疲软,全球经济环境发生了变化,出于节约研发经费、利用中国人才资源的考虑,将原创技术基地投向中国,己成为跨国公司必然选择。跨国公司在华研发的技术有些已达到全球同行业中的先进水平。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还利用中国特有的资源,研发其全球领先的技术。中国己经开始逐渐成为跨国公司设立技术导向型研发中心的首选之地。
  
  (二)在华研发机构的地位在不断提升
  随着跨国公司在华研发项目水平的提高,在华研发机构在跨国公司全球研发网络中的地位也随之上升。部分研发机构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为跨国公司的全球性研发中心之,有些成为跨国公司在亚洲地区惟一的或带有总部性质的研发机构,还有少数机构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在其母国之外惟一的海外研发机构。
  
  (三)在华研发机构和业务的整合
  2002年以来,外资研发机构还出现了一个新的动向:一些在华拥有多家研发机构的企业,开始整合其在华研发机构,力争在华研发能力得到提升。
  
  四、应对跨国研发中心在华发展的四大策略
  
  (一)积极吸引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在制造业中心落户
  当前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向中国转移主要是因为市场的驱动,不会一味追求高新产业、研发人才集中等城市优势,良好的制造业氛围和发展环境对研发中心亦有极强吸引作用。同时,市场驱动型研发机构与制造业基地间存在互促关系,吸引外国研发机构会对制造业基地的自身发展有积极作用。
  
  (二)紧密嵌入跨国公司全球产业链
  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在中国的核心研发呈增长势头,中国相关企业应谋求加入跨国公司的全球产业链,从低端的产品组装、零部件生产逐步通过“反向工程”实现技术的模仿与学习。同时,应从产业技术安全采取相应考虑,力求打破单一跨国公司在某一领域的垄断,形成跨国公司间及跨国公司与民族企业间的多元竞争格局,以促使各个跨国公司竞相转移其核心研发能力。
  
  (三)通过合资形式避免跨国公司对技术的垄断
  中国应打破跨国公司兼并国内相关研发机构的政策壁垒,积极促进合资形式研发中心的建立。合资形式的技术外溢效应可避免跨国公司对技术的垄断,同时,中国企业亦可以借此与跨国公司以及国内企业间创建技术共享机制,共同拥有知识产权,分享技术成果,以有效防止跨国公司技术垄断。
  
  (四)完善人力资源的吸引和激励机制
  目前,在华外资企业及其研发机构不仅以其优越的条件吸引了中方大量高级科技人才,还从国有企业、科研院所挖掘人才和技术。这些人才正积极活跃在中国的技术市场和专利市场上,这将导致我国企业的逆向技术扩散。因此,需要加快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在日渐激烈的人才国际竞争中取得主动。制定相关措施,重视人才安全,防止重要人才特别是掌握尖端技术的人才流失。
其他文献
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层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支柱,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推进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目的在于综合运用市场调节和行政干预的双重力量,通过以工业化为动力的县域城镇化来实现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代化,并最终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代化。  “粮食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
期刊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区域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单元”已经被推到了国际竞争的前台。产业集群、都市圈域等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充分反映出了区域一体化的勃勃生机。但在这些现象的背后,区域内部诸多因素的相互协调、相互融合则是这些变动的根本所在。    一、区域发展的层次框架与内部关联    (一)区域发展的四层次框架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其实质是消除区域间的壁垒,将原来多个相互分割、自我封闭的独
期刊
城镇化是我国具有全局性意义的重大战略方针和政策趋向,我国已经到了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国家开发银行积极支持我国城镇化进程。在开行支持的城市中,包头市的城市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包头已经成为具有欧洲风情的北方明珠。这归功于50多年来包头建设者们的勤劳与智慧,更归功于“一五”期间由陈云同志代表党中央批发(批准签发)的包头市城市规划。在陈云同志百年诞辰之际,包头市城市建设的突出成绩,愈发显出当年老
期刊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地区目前已成长为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经济潜质最好的经济区,且正在迈向新一轮更高层次———经济一体化的门槛,国家也将大力打造长三角地区,使其成为国内率先实现现代化的示范区,我国及亚太地区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极和最有实力参与世界经济竞争的中心区域。然而,眼下此区域经济整合凸现出来的体制与机制问题已成为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阻隔。长三角经济一体化
期刊
西部大开发,生态是重点,沙漠化防治是难点,沙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群众脱贫致富是焦点。突破口是产业化。  要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就要生态和生计兼顾。治沙和致富双赢,绿起来和富起来结合。一言以蔽之,解决沙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三农”、“三牧”问题,要走“绿化——转化——产业化”之路。  这条路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1984年搞国防科研,在西部沙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深入调查后提出来的,准确的叫
期刊
领导加薪是事业单位改革的灵丹妙药?    《人民网》发表了一篇题为“领导加薪是事业单位改革的灵丹妙药?”的文章,一些网友发表了如下感言:“只要一改革,就是领导利益最大化,就是群众利益最小化”,“领导在改革中致富,群众在市场竞争中挣扎。”   话虽有点“极端”,然而这种“倾向”却是存在的。不信?那就用以下几个数据来说话。数据一:在厉以宁、张维迎等主流经济学家的鼓噪下,以卖光为特色的中小企业的所谓“国
期刊
2005年《财富》世界500强公司排行榜出炉    7月12日,美国《财富》杂志公布了一年一度的“世界最大的500家公司”,即2005年全球500强最新排名榜。美国零售业巨头沃尔玛(Wal-MartStores)蝉联全球500强冠军的宝座,年度销售收入达到了2879.89亿美元。BP集团以超过2850.59亿美元的营业收入排名第2位,继续保持着其在整个商业界以及能源行业的领军地位。    中国有三
期刊
农村牧区流通问题,是内蒙古“三农”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之一。加强和完善农村牧区流通体系,既是促进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和农牧民增收的现实需要,也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近期,我们深入赤峰、鄂尔多斯、巴彦淖尔、呼和浩特、乌兰察布等地就农村牧区流通体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构建和完善农村牧区新型流通体系已经势在必行。    一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
期刊
一、就业和失业    就业与失业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反映着劳动力市场状况。在双稳健政策环境下,为了全面了解劳动力市场的形势,要完善现有的就业统计和失业统计,并使之逐步与国际规范统计接轨。    (一)就业和失业人口的分类  1. 经济活动人口  经济活动人口包括“就业”劳动力和“失业”劳动力。“就业”和“失业”是劳动力资源处于被利用或被赋闲的两种状态。无论是就业还是失业,都存在
期刊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中国会计国际化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中国巨龙在经济上实现腾飞,必须做好与国际接轨的各项工作,尤其是会计行业,更要在加入WTO后,利用大好的国际环境,尽快融入其中,使其更好的为中国经济建设服务,开创会计行业的全新局面。    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会计业的影响    我国在长期的经济建设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会计模式,在加入世贸组织后,我们必然吸收和借鉴国外不同的会计模式,因此我国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