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核心素养是当前世界范围内尤其是中国教育领域热议的话题,也是当前我国深化课程改革和学业质量标准制定的关键所在。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等五个构成要素。深刻全面理解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核心素养,是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教学
“核心素养”是为当前教育领域最火热的词语,没有之一。何谓“核心素养”?“核心”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 “素养”则是指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来说的六大素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当教育指向核心素养,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有所察觉,曾经的知识至上,一味地灌输知识,我们更多关注的是“教学教学,老师该教什么”;现在的核心素养为导向,我们需要关注“教学教学,学生该学什么,学会什么”,为他们提供源动力,以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生活,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发展自身为目标。化学从有机物和无机物两个大类将大自然的一切物质:材料、能源、环境、甚至是生命都包含在内。化学和它们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而高中化学是化学学科的基础部分,学习和掌握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每一位化学老师都需要密切关注的。
一、基于化学学科素养培养的教学设计探讨
由该节课教学内容的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的价值分析可见,课堂教学中的学科素养教育功能的挖掘与利用,应该紧紧围绕解决学生的认知冲突即“为什么化学反应总会伴随能量变化”这一主线,以帮助学生自我建构化学反应与能量关系的初步认识为教学目标,以真正理解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基本要求为教学效果评价的效标。由此,进行教学再设计实例的过程分析。
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该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学习过程中取得的能体现学科本质特征的关键成就。这种关键成就不是先天而是通过学习以及其他活动逐渐养成的后天行为,它的形成不仅需要结构化的知识技能,更需要基本方法和思维模式。因此,教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转型,教学强调的不是记住了“是什么”,而是解决了“为什么”。十四年的新课程改革实践的反思表明,就化学这门科学课程而言,阻碍教师推进新课程改革实施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不是理念,而是教师对课程教育的上位认识和学科本体知识的教育价值与功能的认知水平。因此,构建一个专业教师发展的体系与机制,是推动课程改革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真正落实的核心问题。
二、激发学生潜能,提高自学能力
“以人为本”的学习观强调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是发展中的人。虽然高中化学知识比较晦涩难懂,但教师要始终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引导学生自学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内心的潜能。学生从初中二年级开始正式接触化学,最初的化学知识考虑到学生对本学科比较陌生,因此都比较简单,与生活联系也非常密切,学习起来并没有很大难度。但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不同,所学知识更加深入,相关的实验也更加复杂难操作,又长又难懂的化学方程式让许多学生都对高中化学的学习产生了迷茫心理,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注重对学生自学的引导。
(一)引导学生学会预习
无预习不课堂。对于课堂学习来说,课前预习是教学顺利进行的关键,特别是对于高中化学来说,过多的学科术语和复杂的实验都对课堂教学造成了不小的阻碍,因此教师一定要教会学生如何进行课前预习。高中化学教师可在最初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抽出几分钟的时间来带领大家一起预习,先让学生大体浏览一下课本知识,然后教师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通过再次认真阅读教材并回答问题,多进行几次类似的引导预习,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通过预习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知识有了宏观上的把握,深知自己在哪些地方有疑惑,带着问题去听课有较强的目的性,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并且,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也为教师的课堂教学省了不少力,极大的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
(二)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高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科学理论的发现都离不开实验的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使用实验教学能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以实验室制乙烯为例,这个实验的原理是乙醇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加热至170℃时制取乙烯。为真正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教师要把实验交给学生做,让学生亲自动手完成本次实验,但让学生自己做实验的前提是教师要对相关实验注意事项做重点强调。
比如,教师应告诉学生完整的实验过程实验器具的使用方法,以及特殊注意事项(实验前要检查器具的气密性),当学生对整个实验流程完全掌握后才能将实验交给学生。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教师也不能闲着,而应该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当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及时帮助学生排除困难,以便实验顺利进行。实验结束后学生向老师展示实验结果,无论成功与否,教师都应该就学生的优点和缺点进行当堂说明,鼓励学生继续努力,争取下次做得更好。教师对本次实验进行简单总结评价后,需要再次强调实验原理以及注意事项,因为这些都可能是考试中要运用到的重要知识点。通过实验教學,把课堂交给学生,充分发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渗透化学的前沿知识,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当今时代正处于科技高速发展的时期,化学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系,这种科技的融合共同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因此,教师在讲授化学知识的同时,也要力争将当前的最新科技信息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对最新的科技成果有所了解,这样就可以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无疑是提升学生学习素养的重要途径。
总之,高中化学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高中化学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教师致力于教学方法的研究并且不断进行教学反思,除了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化学学科知识,提高科学探究能力;教师还应加强自身学习,丰富自己的学科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关键词】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教学
“核心素养”是为当前教育领域最火热的词语,没有之一。何谓“核心素养”?“核心”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 “素养”则是指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来说的六大素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当教育指向核心素养,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有所察觉,曾经的知识至上,一味地灌输知识,我们更多关注的是“教学教学,老师该教什么”;现在的核心素养为导向,我们需要关注“教学教学,学生该学什么,学会什么”,为他们提供源动力,以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生活,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发展自身为目标。化学从有机物和无机物两个大类将大自然的一切物质:材料、能源、环境、甚至是生命都包含在内。化学和它们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而高中化学是化学学科的基础部分,学习和掌握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每一位化学老师都需要密切关注的。
一、基于化学学科素养培养的教学设计探讨
由该节课教学内容的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的价值分析可见,课堂教学中的学科素养教育功能的挖掘与利用,应该紧紧围绕解决学生的认知冲突即“为什么化学反应总会伴随能量变化”这一主线,以帮助学生自我建构化学反应与能量关系的初步认识为教学目标,以真正理解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基本要求为教学效果评价的效标。由此,进行教学再设计实例的过程分析。
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该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学习过程中取得的能体现学科本质特征的关键成就。这种关键成就不是先天而是通过学习以及其他活动逐渐养成的后天行为,它的形成不仅需要结构化的知识技能,更需要基本方法和思维模式。因此,教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转型,教学强调的不是记住了“是什么”,而是解决了“为什么”。十四年的新课程改革实践的反思表明,就化学这门科学课程而言,阻碍教师推进新课程改革实施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不是理念,而是教师对课程教育的上位认识和学科本体知识的教育价值与功能的认知水平。因此,构建一个专业教师发展的体系与机制,是推动课程改革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真正落实的核心问题。
二、激发学生潜能,提高自学能力
“以人为本”的学习观强调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是发展中的人。虽然高中化学知识比较晦涩难懂,但教师要始终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引导学生自学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内心的潜能。学生从初中二年级开始正式接触化学,最初的化学知识考虑到学生对本学科比较陌生,因此都比较简单,与生活联系也非常密切,学习起来并没有很大难度。但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不同,所学知识更加深入,相关的实验也更加复杂难操作,又长又难懂的化学方程式让许多学生都对高中化学的学习产生了迷茫心理,找不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注重对学生自学的引导。
(一)引导学生学会预习
无预习不课堂。对于课堂学习来说,课前预习是教学顺利进行的关键,特别是对于高中化学来说,过多的学科术语和复杂的实验都对课堂教学造成了不小的阻碍,因此教师一定要教会学生如何进行课前预习。高中化学教师可在最初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抽出几分钟的时间来带领大家一起预习,先让学生大体浏览一下课本知识,然后教师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通过再次认真阅读教材并回答问题,多进行几次类似的引导预习,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通过预习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知识有了宏观上的把握,深知自己在哪些地方有疑惑,带着问题去听课有较强的目的性,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并且,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也为教师的课堂教学省了不少力,极大的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
(二)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高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科学理论的发现都离不开实验的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使用实验教学能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以实验室制乙烯为例,这个实验的原理是乙醇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加热至170℃时制取乙烯。为真正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教师要把实验交给学生做,让学生亲自动手完成本次实验,但让学生自己做实验的前提是教师要对相关实验注意事项做重点强调。
比如,教师应告诉学生完整的实验过程实验器具的使用方法,以及特殊注意事项(实验前要检查器具的气密性),当学生对整个实验流程完全掌握后才能将实验交给学生。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教师也不能闲着,而应该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当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及时帮助学生排除困难,以便实验顺利进行。实验结束后学生向老师展示实验结果,无论成功与否,教师都应该就学生的优点和缺点进行当堂说明,鼓励学生继续努力,争取下次做得更好。教师对本次实验进行简单总结评价后,需要再次强调实验原理以及注意事项,因为这些都可能是考试中要运用到的重要知识点。通过实验教學,把课堂交给学生,充分发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渗透化学的前沿知识,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当今时代正处于科技高速发展的时期,化学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系,这种科技的融合共同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因此,教师在讲授化学知识的同时,也要力争将当前的最新科技信息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对最新的科技成果有所了解,这样就可以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无疑是提升学生学习素养的重要途径。
总之,高中化学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高中化学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教师致力于教学方法的研究并且不断进行教学反思,除了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化学学科知识,提高科学探究能力;教师还应加强自身学习,丰富自己的学科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