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夏天有风吹过》拍摄完成于2008年,讲述的是关于苏半夏和李天晴两个女孩的青春故事,讲述了两人从高中到大学的青春际遇,重点表现了两人的友谊发展。虽然影片有诸多优点,但总体上还是存在很多缺陷,造成这些问题的关键原因在于影片叙事目的、叙述文本的多重性。
[关键词] 叙事 审美文本 商业文本 学术文本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03.015
《夏天有风吹过》从整体上来看,影片的画面唯美,摄影灵动、有韵致;演员的表演很传神,尤其是两位女主角;音乐与画面的配合很和谐,特别是主题曲浅唱低吟、淡淡忧思,尤其符合影片那种青春自白式的敏感、多思而温馨的意趣,对主题的烘托,氛围的营造起了不小的作用。
虽然影片有以上诸多优点,但总体上还是存在很多缺陷,比如,艺术感染力不足,情绪、氛围铺展乏力,叙事推进无力、拖沓冗长。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我认为关键在于影片叙事目的、叙述文本的多重性。在多重叙事诉求、多重叙述模式交相作用下,形成了影片题旨、风格上的杂乱,情节的牵强、平淡。在我看来,这部影片至少包含了审美、商业与宣传、学术等叙述文本。
一、审美文本
审美文本常常是一部影片的主体文本、核心叙事。其叙述旨归在于艺术价值、审美价值。《夏天有风吹过》的审美文本是关于两个女孩的青春叙事,故事围绕二人的成长历程、友谊发展、校园经历展开故事。由于内容、风格上的明显断裂,这个文本又可以清晰地分出两个文本:一个是中学成长文本,一个是大学励志文本。前者讲述的是半夏、天晴的高中经历,时长约40分钟左右,包括“半夏”、“天晴”两个段落,采用了平行叙述手法,偶有几次交叉;后者指的是“她们”这个段落,时长35分钟,讲述的是两人的大学时光。
在成长文本里,从审美品格上,凸显的是一种抒情与诗意。在声音方面,“哎沙啰哩......哎来嗦啰哩啰哎……”忧伤又不失幻梦的主题曲和心灵告白式的人物独白不时回响,减缓叙事节奏,产生诗意,让人进入主人公的心灵深处,体味青春期的苦恼、多思与希望。视觉上,注意利用人工光效营造意境美,比如第一场戏便是通过光线透过雨水和玻璃营造一种梦幻美;多采用广角镜头、大景别等夸张的摄影手法来表现人物的孤独,以及强调一种童话色彩;利用象征性行为或物件,例如切橡皮、铁轨、餐巾纸、七色花戒指、小鸡、向日葵等增强影片的意蕴、深化表达。
所谓励志,是指影片里主人公丰富充实、乐观上进、追求生命价值的状态。在励志文本里,呈现的是一种写实的风格,再现大学阶段的课内课外生活。在这个文本里,影片主旋律和人物独白出现的频率明显减少;情节点增多,叙事张力增强,诗意减弱;多采用常规摄影手法,强调客观真实性。
影片的审美文本似乎旨在建构一种类似于岩井俊二《四月物语》、《情书》那样的青春爱情片,与它们具有某种互文本关系,比如暗恋情节。“半夏”段落中半夏伏在草丛的近景,几乎与《四月物语》如出一辙;“她们”段落中在旷野上高喊“你好吗?”、“我就是你要找的那个女孩”、“为了你我才搞摄影”的情景,天晴表达爱意的素描似乎都与《情书》有一定的相似性。
二、商业文本与宣传文本
在这里,商业文本指的是以商品广告为中心来安排故事和情节的叙事体,传播商品信息、展示商品形象,提高商品的知名度、美誉度,达成一定的广告效应、商业效应。为企业服务,是商业文本的价值追求和努力方向。商业文本的叙述手段常常是不动声色地将这种商业企图安排进故事链和叙事结构中。《夏天有风吹过》的商业叙事表现为对“七色花”系列(七色花戒指、七色花万花筒、七色花童话故事书)、《希望》杂志等用心良苦的安排与设计。它们被打碎一一编织进主人公的青春故事里,于是这个关于成长、初恋、友谊的故事充满了童话色彩。在这个文本里,“七色花”作为“能实现愿望”的幸运之花、“魔力”之花,它不仅承载了某种善良、美好的情感,带给影片梦幻般的浪漫温馨,同时还影响甚至是左右着人物的命运——它为半夏实现了成长中最重要的两个愿望,从此走出阴霾;甚至文本里还潜藏着这样的暗示:母亲的去世,与天晴的万花筒没转出七色花似乎不无关系;大学里,在半夏丢失“七色花”之后,厄运开始降临,当“七色花”失而复得,半夏又赢得了新的希望(天晴获救,友谊重拾)。这样的成人童话,委实有点难让人信服。显然,因“七色花”而制造、“产生”出来的故事不同程度地成为与它并存的审美文本的绊脚石,破坏了它讲求的统一、自然,削弱了它的意蕴、深度。影片中,“七色花”文本的价值更在于通过不断地信息提示,使“七色花”不管是作为品牌还是作为具体的商品,比如七色花戒指、七色花万花筒、七色花童话故事书,都深深植根于观众的心里,同时“带来好运”的价值诉求不断被强化。
在关于《希望》杂志的商业叙述中也是同样的道理。影片中出现了三次暧昧不清的询问:“有希望吗?”、“还有新的希望吗?”和《希望》杂志的特写上。在此叙事情境中《希望》杂志作为“希望”、“新希望”的一种寄寓,它的广告效应远远胜过它的审美效应。
宣传文本包含在影片后35分钟的大学经历里。其用“有希望吗?”、“有新的希望吗?”最后解扣,答案定格在一本《希望》杂志,意在于对影片中的北方传媒学院(现实中的北京某高校)校园生活作全方位的介绍、宣传,对其校园文化、办学特色、培养模式、办学特色,甚至课程设置、校风校纪都有所涉及。影片里北方传媒学院的校训“立德、敬业、博学、竞先”被巧妙地分成“四份”,分配给四个主要人物,以此加深在观众心中的印象。对于课程的展现,一方面暗示常有明星与主持人出入本校讲堂,另一方面道出拍摄、实作是本校(以摄影系为代表)学生重要的学习活动。重视学生实作无疑是目前艺术类院校吸引学生的重要方面。校园广播、“哄台”传统、文艺演出、考纪严格(麦小麦等人因作弊被勒令24小时内离校) 等描绘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校风校纪、文艺氛围,以及学生自由、活泼、奋进的精神面貌。其中的许多细节都脱离了影片的叙述主线,显得琐碎、零散。
著名节目主持人徐春妮、张绍刚,明星赵宁宇等校友的客串,在体现北方传媒学院人才辈出的同时,也使影片小品化了,消减了审美文本力图建立的完整感。
三、学术文本
这里的学术文本指的是可以与一定的学术思想、学说相勾联的最隐层的文本,是创作者在创作中有意识或者无意识承担了一定的文化身份、涉入了某种文化视角的结果,透过影片本身我们可以反观作者这种文化意识或潜意识。本片的学术文本,我认为,体现为一种性别书写,所以可以称为性别文本。
性别文本主要围绕剧中三个主要人物:半夏、天晴、高歌展开。在这个文本里,半夏、天晴、高歌三人有不同的性别身份。新性别研究者认为,人类的性别种类不应该只是截然对立的两种——男性、女性,而至少应该有四种——兼性(androgynous):男性度女性度均高;女性(feminine):女性度高男性度低;男性(masculine):男性度高女性度低;无性 (undifferentiated):男性度女性度均低。 [1]依此理论,无论从生理还是气质上讲,半夏都属于女性度高男性度低的“纯粹”女性。影片的初潮是女性生理性别身份确立的典型情景,是女性身体性别化的标志。气质上,半夏优柔、感性、语言能力强(作文“女王”)、具有母性(为天晴系鞋带、带着她过马路),是传统意义上的“纯”女人。而天晴在气质上则属于男性度女性度均高的兼性,即兼有男性与女性的特征,比如舞蹈、热爱文艺等是属于女性气质;数学“女王”、滑旱冰代替走路、当班长、做导演、父性(对半夏的保护)等表现出男性气质 [2]。而高歌则属于拥有理性、启发性、奉献、拯救、公共意识、权力(台长)等男性度高的男性。
在性别叙事里,半夏一直处于较弱势的位置,天晴帮助她,她更离不开“红色背影”(高歌)、“红色希望”的指引。而且“红色背影”、隐秘的“红色希望”与初潮之间也有某种联系。三者关系最高端属于高歌,他不仅具有物质实体力量,活着时教半夏如何拍摄“星星状的太阳”,教天晴播音、止血;死后捐给天晴心脏。而且他还具有精神理性力量。他的“红色背影”足以让一个阴郁脆弱、成绩落后的女孩成长为自信、才华出众的大学生。他的自我牺牲与爱心捐赠,让两个心生隔膜的昔日好友靠得更近。而兼性(具有平衡的男性度与女性度)的天晴在经历一次生死,换上高歌的“心”后,男性度增强,也成了“左撇子”,象征性地变成了男性(男性度高女性度低)。
实质上,这个文本讲述的是一个女性(苏半夏)、一个兼性(李天晴)与一个男性(高歌)之间的故事。讲述的是这个有缺失(没有初潮、心理阴郁)的女性(苏半夏)在男性(高歌)的指引下一步步成长、坚强,这个同样有缺失(先天性心脏病)的兼性(李天晴)在男性(高歌)的启发与拯救下蜕变成更坚强、更强大的男性。结尾处,半夏与天晴紧紧相拥、贴得更近,这一切与其说是二人情感、认知使然,毋宁说是高歌的那颗心脏和牺牲的精神感召力使然——半夏与天晴紧紧拥抱,泪眼相望,天晴心疼地伸手抚摸半夏的脸,半夏左脸贴近天晴的左胸,靠近那颗新换的心脏,心室怦怦跳动,半夏犹如与高歌热拥。
审美文本、商业文本、宣传文本、学术文本有着不同的诉求和叙事规律,所谓众口难调,拢到一处,自然令创作者莫衷一是、力不从心。尽管如此,影片还是创造了一些非常精彩的场景。比如高歌送半夏项链一场戏:高歌将项链挂在半夏脖子上,说道“祝我生日快乐!”半夏含情脉脉低下了头……这时,广播里响起天晴的声音“雨是滴答的……夏是绿色的,而你是我爱的。我把这首诗送给一个以歌为名字的朋友,祝生日快乐!”画面切入昏倒在地的天晴,画外天晴快乐、甜美的歌声《祝你生日快乐》还在继续播放、响彻校园。三人微妙的三角关系,被平静而又富有情绪地展现出来。
另一场是卫生巾事件。虽然不太像高中生,更像初中生的行径,但安排得调皮、顽劣,有生趣,体现出青春期的好奇心态,同时又没脱离叙事链,反而强化了叙事冲突。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多重文本使本影片在创作上呈现出了各种问题,但是创作者尝试和探索的低成本影片的多样生存途径,为国产低成本影片的运行与制作提供一种新的经验与思路。
参考文献
[1] Nelson,E. A. and Robinson,B. W. Gender in Canada,Prentic-Hall Canada Inc.,Scarborough,Ontario1999,P3
[2] 李银河《两性关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251-255页
作者简介
付筱茵,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教师、中国传媒大学电影学博士生。
[关键词] 叙事 审美文本 商业文本 学术文本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03.015
《夏天有风吹过》从整体上来看,影片的画面唯美,摄影灵动、有韵致;演员的表演很传神,尤其是两位女主角;音乐与画面的配合很和谐,特别是主题曲浅唱低吟、淡淡忧思,尤其符合影片那种青春自白式的敏感、多思而温馨的意趣,对主题的烘托,氛围的营造起了不小的作用。
虽然影片有以上诸多优点,但总体上还是存在很多缺陷,比如,艺术感染力不足,情绪、氛围铺展乏力,叙事推进无力、拖沓冗长。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我认为关键在于影片叙事目的、叙述文本的多重性。在多重叙事诉求、多重叙述模式交相作用下,形成了影片题旨、风格上的杂乱,情节的牵强、平淡。在我看来,这部影片至少包含了审美、商业与宣传、学术等叙述文本。
一、审美文本
审美文本常常是一部影片的主体文本、核心叙事。其叙述旨归在于艺术价值、审美价值。《夏天有风吹过》的审美文本是关于两个女孩的青春叙事,故事围绕二人的成长历程、友谊发展、校园经历展开故事。由于内容、风格上的明显断裂,这个文本又可以清晰地分出两个文本:一个是中学成长文本,一个是大学励志文本。前者讲述的是半夏、天晴的高中经历,时长约40分钟左右,包括“半夏”、“天晴”两个段落,采用了平行叙述手法,偶有几次交叉;后者指的是“她们”这个段落,时长35分钟,讲述的是两人的大学时光。
在成长文本里,从审美品格上,凸显的是一种抒情与诗意。在声音方面,“哎沙啰哩......哎来嗦啰哩啰哎……”忧伤又不失幻梦的主题曲和心灵告白式的人物独白不时回响,减缓叙事节奏,产生诗意,让人进入主人公的心灵深处,体味青春期的苦恼、多思与希望。视觉上,注意利用人工光效营造意境美,比如第一场戏便是通过光线透过雨水和玻璃营造一种梦幻美;多采用广角镜头、大景别等夸张的摄影手法来表现人物的孤独,以及强调一种童话色彩;利用象征性行为或物件,例如切橡皮、铁轨、餐巾纸、七色花戒指、小鸡、向日葵等增强影片的意蕴、深化表达。
所谓励志,是指影片里主人公丰富充实、乐观上进、追求生命价值的状态。在励志文本里,呈现的是一种写实的风格,再现大学阶段的课内课外生活。在这个文本里,影片主旋律和人物独白出现的频率明显减少;情节点增多,叙事张力增强,诗意减弱;多采用常规摄影手法,强调客观真实性。
影片的审美文本似乎旨在建构一种类似于岩井俊二《四月物语》、《情书》那样的青春爱情片,与它们具有某种互文本关系,比如暗恋情节。“半夏”段落中半夏伏在草丛的近景,几乎与《四月物语》如出一辙;“她们”段落中在旷野上高喊“你好吗?”、“我就是你要找的那个女孩”、“为了你我才搞摄影”的情景,天晴表达爱意的素描似乎都与《情书》有一定的相似性。
二、商业文本与宣传文本
在这里,商业文本指的是以商品广告为中心来安排故事和情节的叙事体,传播商品信息、展示商品形象,提高商品的知名度、美誉度,达成一定的广告效应、商业效应。为企业服务,是商业文本的价值追求和努力方向。商业文本的叙述手段常常是不动声色地将这种商业企图安排进故事链和叙事结构中。《夏天有风吹过》的商业叙事表现为对“七色花”系列(七色花戒指、七色花万花筒、七色花童话故事书)、《希望》杂志等用心良苦的安排与设计。它们被打碎一一编织进主人公的青春故事里,于是这个关于成长、初恋、友谊的故事充满了童话色彩。在这个文本里,“七色花”作为“能实现愿望”的幸运之花、“魔力”之花,它不仅承载了某种善良、美好的情感,带给影片梦幻般的浪漫温馨,同时还影响甚至是左右着人物的命运——它为半夏实现了成长中最重要的两个愿望,从此走出阴霾;甚至文本里还潜藏着这样的暗示:母亲的去世,与天晴的万花筒没转出七色花似乎不无关系;大学里,在半夏丢失“七色花”之后,厄运开始降临,当“七色花”失而复得,半夏又赢得了新的希望(天晴获救,友谊重拾)。这样的成人童话,委实有点难让人信服。显然,因“七色花”而制造、“产生”出来的故事不同程度地成为与它并存的审美文本的绊脚石,破坏了它讲求的统一、自然,削弱了它的意蕴、深度。影片中,“七色花”文本的价值更在于通过不断地信息提示,使“七色花”不管是作为品牌还是作为具体的商品,比如七色花戒指、七色花万花筒、七色花童话故事书,都深深植根于观众的心里,同时“带来好运”的价值诉求不断被强化。
在关于《希望》杂志的商业叙述中也是同样的道理。影片中出现了三次暧昧不清的询问:“有希望吗?”、“还有新的希望吗?”和《希望》杂志的特写上。在此叙事情境中《希望》杂志作为“希望”、“新希望”的一种寄寓,它的广告效应远远胜过它的审美效应。
宣传文本包含在影片后35分钟的大学经历里。其用“有希望吗?”、“有新的希望吗?”最后解扣,答案定格在一本《希望》杂志,意在于对影片中的北方传媒学院(现实中的北京某高校)校园生活作全方位的介绍、宣传,对其校园文化、办学特色、培养模式、办学特色,甚至课程设置、校风校纪都有所涉及。影片里北方传媒学院的校训“立德、敬业、博学、竞先”被巧妙地分成“四份”,分配给四个主要人物,以此加深在观众心中的印象。对于课程的展现,一方面暗示常有明星与主持人出入本校讲堂,另一方面道出拍摄、实作是本校(以摄影系为代表)学生重要的学习活动。重视学生实作无疑是目前艺术类院校吸引学生的重要方面。校园广播、“哄台”传统、文艺演出、考纪严格(麦小麦等人因作弊被勒令24小时内离校) 等描绘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校风校纪、文艺氛围,以及学生自由、活泼、奋进的精神面貌。其中的许多细节都脱离了影片的叙述主线,显得琐碎、零散。
著名节目主持人徐春妮、张绍刚,明星赵宁宇等校友的客串,在体现北方传媒学院人才辈出的同时,也使影片小品化了,消减了审美文本力图建立的完整感。
三、学术文本
这里的学术文本指的是可以与一定的学术思想、学说相勾联的最隐层的文本,是创作者在创作中有意识或者无意识承担了一定的文化身份、涉入了某种文化视角的结果,透过影片本身我们可以反观作者这种文化意识或潜意识。本片的学术文本,我认为,体现为一种性别书写,所以可以称为性别文本。
性别文本主要围绕剧中三个主要人物:半夏、天晴、高歌展开。在这个文本里,半夏、天晴、高歌三人有不同的性别身份。新性别研究者认为,人类的性别种类不应该只是截然对立的两种——男性、女性,而至少应该有四种——兼性(androgynous):男性度女性度均高;女性(feminine):女性度高男性度低;男性(masculine):男性度高女性度低;无性 (undifferentiated):男性度女性度均低。 [1]依此理论,无论从生理还是气质上讲,半夏都属于女性度高男性度低的“纯粹”女性。影片的初潮是女性生理性别身份确立的典型情景,是女性身体性别化的标志。气质上,半夏优柔、感性、语言能力强(作文“女王”)、具有母性(为天晴系鞋带、带着她过马路),是传统意义上的“纯”女人。而天晴在气质上则属于男性度女性度均高的兼性,即兼有男性与女性的特征,比如舞蹈、热爱文艺等是属于女性气质;数学“女王”、滑旱冰代替走路、当班长、做导演、父性(对半夏的保护)等表现出男性气质 [2]。而高歌则属于拥有理性、启发性、奉献、拯救、公共意识、权力(台长)等男性度高的男性。
在性别叙事里,半夏一直处于较弱势的位置,天晴帮助她,她更离不开“红色背影”(高歌)、“红色希望”的指引。而且“红色背影”、隐秘的“红色希望”与初潮之间也有某种联系。三者关系最高端属于高歌,他不仅具有物质实体力量,活着时教半夏如何拍摄“星星状的太阳”,教天晴播音、止血;死后捐给天晴心脏。而且他还具有精神理性力量。他的“红色背影”足以让一个阴郁脆弱、成绩落后的女孩成长为自信、才华出众的大学生。他的自我牺牲与爱心捐赠,让两个心生隔膜的昔日好友靠得更近。而兼性(具有平衡的男性度与女性度)的天晴在经历一次生死,换上高歌的“心”后,男性度增强,也成了“左撇子”,象征性地变成了男性(男性度高女性度低)。
实质上,这个文本讲述的是一个女性(苏半夏)、一个兼性(李天晴)与一个男性(高歌)之间的故事。讲述的是这个有缺失(没有初潮、心理阴郁)的女性(苏半夏)在男性(高歌)的指引下一步步成长、坚强,这个同样有缺失(先天性心脏病)的兼性(李天晴)在男性(高歌)的启发与拯救下蜕变成更坚强、更强大的男性。结尾处,半夏与天晴紧紧相拥、贴得更近,这一切与其说是二人情感、认知使然,毋宁说是高歌的那颗心脏和牺牲的精神感召力使然——半夏与天晴紧紧拥抱,泪眼相望,天晴心疼地伸手抚摸半夏的脸,半夏左脸贴近天晴的左胸,靠近那颗新换的心脏,心室怦怦跳动,半夏犹如与高歌热拥。
审美文本、商业文本、宣传文本、学术文本有着不同的诉求和叙事规律,所谓众口难调,拢到一处,自然令创作者莫衷一是、力不从心。尽管如此,影片还是创造了一些非常精彩的场景。比如高歌送半夏项链一场戏:高歌将项链挂在半夏脖子上,说道“祝我生日快乐!”半夏含情脉脉低下了头……这时,广播里响起天晴的声音“雨是滴答的……夏是绿色的,而你是我爱的。我把这首诗送给一个以歌为名字的朋友,祝生日快乐!”画面切入昏倒在地的天晴,画外天晴快乐、甜美的歌声《祝你生日快乐》还在继续播放、响彻校园。三人微妙的三角关系,被平静而又富有情绪地展现出来。
另一场是卫生巾事件。虽然不太像高中生,更像初中生的行径,但安排得调皮、顽劣,有生趣,体现出青春期的好奇心态,同时又没脱离叙事链,反而强化了叙事冲突。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多重文本使本影片在创作上呈现出了各种问题,但是创作者尝试和探索的低成本影片的多样生存途径,为国产低成本影片的运行与制作提供一种新的经验与思路。
参考文献
[1] Nelson,E. A. and Robinson,B. W. Gender in Canada,Prentic-Hall Canada Inc.,Scarborough,Ontario1999,P3
[2] 李银河《两性关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251-255页
作者简介
付筱茵,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教师、中国传媒大学电影学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