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新地理高考考试大纲的修订凸显改革的要求,高考改革越来越关注新情境、新材料、新角度,注重对综合分析思维、创新意识的考查,注重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以解决生活中、社会上的现实地理问题。作为我国高速铁路运输事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缩影和里程碑事件,西成高铁的建设处处体现新时代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理念。下面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西成高铁建设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如何创新地解决这些难题,以及如何综合评价西成高铁的通车带来的影响等问题。
一、西成高铁简介
西成高铁(如左图所示)是我国第一条穿越秦岭的高速铁路,线路全长658km,陕西境内(西安北站-省界)343.6km,四川境内(成都-省界)314.4km。西成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络规划中“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12月6日正式全线通车,将西安至成都的运行时间由原来的16个小时缩短为3小时左右。
二、建设难度大
沿线地质、地貌条件复杂。自北向南穿越关中平原、秦岭山区、汉中平原和大巴山区,工程桥隧比高,跨越众多桥梁和隧道,整条线路桥隧比高达92.1%,其中桥梁长127km/48座,隧道长189km/34座,被誉为“最穿越高铁”。地势起伏大,高差大,其中有长达45公里的25‰的长大坡道直接落差达1100米,为全国之最、世界罕见,极大增加修建难度。
沿线生态环境敏感、脆弱。西成高铁穿越众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等敏感区域。
三、绿色和创新的高铁
西成高铁是一条适应建设“美丽中国”要求的“绿色高铁”。秦岭山区分布有众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成高铁沿途经过秦岭大熊猫、金丝猴、朱鹮和羚牛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栖息地。铁路部门在工程设计、施工中采取高铁在地下穿越、提高桥梁架设高度、设立鸟类防撞网、设置隔离墙、修建生态通道等各种创新的自然保护措施,打造了一条绿色环保、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高铁。
四、建设意义重大
一是极大缩短成都到西安的时空距离,方便沿线居民的出行:二是促进成渝经济区、关中一天水经济区两大经济区交流合作之间的联系,促进区域经济的分工、合作,打造中国第四增长极;三是完善区域快速客运专线路网,推动西南和华北地区一体化进程:五是为其它铁路线腾出货运能力,扩大进出川货物运力,释放包括中欧班列西线在内的铁路货运能力:六是助四川链入“高铁丝路”,补齐向西开放的高速客運通道“短板”,有助于四川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七是促进秦巴贫困乡村地区经济的发展。
一、西成高铁简介
西成高铁(如左图所示)是我国第一条穿越秦岭的高速铁路,线路全长658km,陕西境内(西安北站-省界)343.6km,四川境内(成都-省界)314.4km。西成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络规划中“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12月6日正式全线通车,将西安至成都的运行时间由原来的16个小时缩短为3小时左右。
二、建设难度大
沿线地质、地貌条件复杂。自北向南穿越关中平原、秦岭山区、汉中平原和大巴山区,工程桥隧比高,跨越众多桥梁和隧道,整条线路桥隧比高达92.1%,其中桥梁长127km/48座,隧道长189km/34座,被誉为“最穿越高铁”。地势起伏大,高差大,其中有长达45公里的25‰的长大坡道直接落差达1100米,为全国之最、世界罕见,极大增加修建难度。
沿线生态环境敏感、脆弱。西成高铁穿越众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等敏感区域。
三、绿色和创新的高铁
西成高铁是一条适应建设“美丽中国”要求的“绿色高铁”。秦岭山区分布有众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成高铁沿途经过秦岭大熊猫、金丝猴、朱鹮和羚牛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栖息地。铁路部门在工程设计、施工中采取高铁在地下穿越、提高桥梁架设高度、设立鸟类防撞网、设置隔离墙、修建生态通道等各种创新的自然保护措施,打造了一条绿色环保、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高铁。
四、建设意义重大
一是极大缩短成都到西安的时空距离,方便沿线居民的出行:二是促进成渝经济区、关中一天水经济区两大经济区交流合作之间的联系,促进区域经济的分工、合作,打造中国第四增长极;三是完善区域快速客运专线路网,推动西南和华北地区一体化进程:五是为其它铁路线腾出货运能力,扩大进出川货物运力,释放包括中欧班列西线在内的铁路货运能力:六是助四川链入“高铁丝路”,补齐向西开放的高速客運通道“短板”,有助于四川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七是促进秦巴贫困乡村地区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