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数字文化融合背景下的数字文化馆建设路径

来源 :参花(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weiwei_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前公共数字文化融合的背景下,开展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工作成为文化馆新的发展趋势,也是体现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新功能的主要方向。本文针对数字文化馆建设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优化数字文化建设的路径,希望能为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共数字文化 数字文化馆 建设路径
  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过程中,数字图书馆的建设速度不断提升。文化馆作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载体,在公共数字文化不断融合的背景下,要充分发挥文化与科技的结合作用,通过数字文化馆的建设搭建完善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一、当前数字文化馆建设取得的成效
  在加快推进数字化建设的发展过程中,数字文化馆建设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建设经费得到保障
  为有效地将技术和文化知识进行融合应用,不断提高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国家选择了部分文化馆进行数字文化馆的试点工作。这项惠民政策的推出,得到了试点文化馆地区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在建设经费上给予了有力的保障。省级财政部门专门为相关的建设工作开展成立专项建设经费,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在建设经费的充足保障中,试点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工作在质量上和效率上都得到了保障。比如某试点文化馆在进行数字文化馆建设的过程中,结合国家专项建设经费,同时在省级财政、市级财政中进行专项经费的配套使用,利用总分馆制进行连续建设经费的投入保障,全面提高了该试点文化馆建设的质量。
  (二)线上线下提供服务
  在建设数字文化馆的试点工作中,使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互动服务,有效提高了文化馆的服务水平。比如在某文化馆的建设过程中,搭建一站式的线上文化应用平台,在新媒体技术的综合应用中,开展多终端的线上文化服务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再比如,在某文化馆的建设过程中,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将网站、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的优势进行整合,搭建线上综合服务平台,通过线下体验活动的开展,更好地推出公益文化知识的普及教育,受到了当地市民的一致欢迎。
  (三)建设资源作用明显
  在试点文化馆的数字化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对当地的非物质文化资源高度重视,不断开展特色数字文化馆建设工作。比如在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开展数字文化馆建设工作,充分将当地少数民族的资源优势进行整合,进行专项主题的文化资源开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设特点。例如,在江南地区开展数字文化馆的建设过程中,充分结合当地的传统文化特色,将优质的文化遗产进行了整合,包括曲艺、音乐、美术等各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资源共享,形成了当地文化馆建设的特色。
  (四)技术效果开始凸显
  在开展数字文化馆建设的过程中,充分结合信息技术的优势,广泛使用了微博、微信等信息手段,实现服务范围更广,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比如在某地区开展的数字文化馆建设过程中,对区域内举办的文化活动使用线上展示的方式,向全辖区进行推送,然后开通微信平台,让全辖区的市民对文化活动开展的质量进行点评,有效提升了当地的文化服务水平。还比如,在某地的数字文化馆工作开展中,通过与当地的通信服务企业进行结合,将文化馆中的资源与当地的高校、政府、企事业单位进行对接,有效发挥出公共数字文化的服务效果。
  (五)体验区建设效果凸显
  通过连续几年试点工作的开展,数字文化馆建设的效果在不断凸显。通过建立数字文化体验区,更直观地展现出数字文化馆建设的优势。比如在某地区的数字文化馆建设过程中,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打造了数字文化体验区,市民在该活动区域能够进行数字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信息搜集、应用,体验区重点推出艺术教学的线上普及活动,不断提升文化馆的服务水平。
  二、数字文化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数字文化馆建设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反映出一些实际存在的问题,需要在后期的建设工作中进行重点关注并进行优化处理。
  (一)基层建设力度较弱
  在当前数字文化馆的建设过程中,基本呈现出自为一体的现象,建设的效果高低不一。比如在省级、市级的数字文化馆建设工作中,建设质量较高,但是未能充分发挥出带动作用,对基层的数字文化馆建设没有发挥出引领的作用,基层的建设力度较弱,影响范围、辐射深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技术应用有待提升
  在当前的数字文化馆建设过程中,存在着技术应用有待提升的问题。比如在某些数字文化馆的建设过程中,与国家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之间的技术对接还存在一定问题,不能实现各种数据的有效整合,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效果有限,同时,数据分析机制的技术应用不理想,不能有效满足市民的文化需求。
  (三)体验空间有待优化
  在数字文化馆的建设中,体验空间还需要进一步优化。线上和线下的有机整合主要在体验区中进行作用的发挥。但是,当前部分文化馆建设的体验区中,与文化馆的核心业务之间衔接力度不够,利用率不高,还不能与用户之间建立更好的互动效果,需要在机制和方法方面进行完善。
  (四)本地区资源开发有限
  在重视本地资源的同时,还要注意充分开发本地资源。但是,在当前的建設过程中,存在着资源开发有限的问题。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工作,不能只停留在对本地资源的重视上,要将特色的资源优势纳入文化馆的公共建设内容中,通过基层站点工作的开展,对本地区资源进行更好的开发,形成地方特色。
  (五)社会化结合力度不强
  在进行数字文化馆的建设过程中,还要加强与社会化力量的合作水平。在当前的建设过程中,人们把更多的眼光放在对内部资源的应用上,对于外部资源的重视程度不高,服务推广的能力有限,尤其是特色资源的推广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
  三、数字文化馆建设的优化路径   (一)不断整合建设资源,规范建设标准
  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当前公共数字文化融合的必要性,要能够将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工作与现代公共服务体系的搭建进行结合,整合各种文化资源,不断提升建设水平。
  其次,要將数字文化馆建设工作进行规范化的标准制定,要在统一的要求下,使用统一的标准,进行统一的顶层设计。
  最后,要对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工作使用统一的平台管理,统一的建设标准进行管理体系的探索,不断加强与各地区之间文化资源的整合,实现当地文化馆数字化水平的提高。
  (二)不断强化技术应用,提高科技水平
  首先,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要重视现代科技的力量,要能够不断使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展开数字化、信息化的文化馆建设工作。要重视大数据技术应用、物联网技术应用,不断开发综合性的应用平台,提高科技水平。
  其次,要能够在数字文化馆的应用过程中,将线上和线下的技术进行优化,不断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文化服务,在提高科技水平的同时提升服务质量。
  (三)不断提升建设力度,加强服务效能
  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要将提高服务效能作为主要的目标,实现建设力度的提升。
  首先,要推动全民艺术的文化普及工作开展,要不断组织线下艺术培训活动,提高数字图书馆的影响力。
  其次,要切实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相结合,不断提升群众的参与性。最后,要用群众喜欢的形式进行服务方式的创新。比如使用网络直播的方式、总分馆制的方式等,不断提升场馆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服务的效能。
  (四)不断优化功能定位,保障创新动力
  要将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工作和文化馆的创新工作相融合,体现出新的文化馆功能定位,不断提升文化馆的创新动力。要围绕着文化馆的核心工作开展,不断对各种建设资源进行整合,并且要实现与国家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的有效对接。另外,还要对当前馆内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其服务水平、信息水平,不断发挥出创新的主体作用,提高服务质量、服务水平。要通过数字文化馆开展全民互动文化服务培训工作,要能够充分展现出文化馆的核心业务特点,不断普及推广全民艺术的发展。
  (五)不断结合当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
  在进行数字文化馆的建设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当地资源,因地制宜地进行发展,实现本地资源的充分开发。在融合创新的背景下,要发挥出不同地区文化馆的区域优势,结合当地的特色,进行特色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发展。此外,要能够组织开展真正符合当地群众文化需求的文化活动,用喜闻乐见的形式,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活动中,不断提升当地的文化水平。要充分展现本地资源的优势作用,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推动当地数字化文化馆发展的过程中。
  四、结语
  总之,在公共文化与数字技术融合的背景下,开展数字文化馆的建设工作时,要对当前取得的成绩进行充分的肯定,并且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保障建设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要充分体现出数字文化馆的价值作用,为人们带来更便捷、先进的公共文化服务,从而促进社会发展、时代进步。
  参考文献:
  [1]刘柱.面向国家示范区的数字文化馆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11):272-273.
  [2]郝玉.基于“数字文化馆”的群众文化创新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0(14):36-37.
  [3]庄育雄.新时期背景下数字文化馆建设的创新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20,38(05):233-234.
  [4]荆少华.大数据时代数字文化馆的建设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15):239-240.
  [5]冯晨.信息时代数字文化馆建设现状及对策分析[J].大众文艺,2020(07):11-12.
  [6]辜季艳,邓晓红.基于互联网+的庐陵数字文化馆的构建研究[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0(05):191-192.
  (作者简介:赵静琳,女,本科,甘肃省文化馆,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
  (责任编辑 刘冬杨)
其他文献
摘要:舞蹈是艺术的重要组成形式,在舞蹈作品创作过程中对于艺术想象有着一定的要求,优秀的舞蹈作品需要具有想象力,观众在赏析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作品背后蕴含的思想,从而产生情感共鸣。因此,艺术想象也是舞蹈创作的基础和前提。基于此,本文阐述艺术想象在舞蹈作品创作中的呈现和运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艺术想象 舞蹈作品 舞蹈创作 呈现与运用  优秀的舞蹈作品能够给观众带来视觉的震撼和美的享受,表演者的内心活
摘要:在电影美术设计中,色彩语言是艺术的灵魂所在,其不仅能升华电影的内涵,同时还决定着电影的艺术风格。在电影创作过程中,恰当、合理地应用色彩语言,能向观众有效传递电影思想,以此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吸引观众注意力。在电影艺术领域中,色彩语言已经是无可替代的重要元素。为此,本文主要以电影美术设计为探究视角,针对色彩语言展开分析,以期为电影艺术与色彩的完美结合贡献微薄之力。  关键词:电影 美术设计 色
摘要:在我国文化艺术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信息化技术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人们在物质需求得到充分满足的同时,对文化艺术普及与传承给予了更多重视,将数字资源合理运用到全民艺术普及相关工作中,不仅能够使全民艺术普及工作以及相关措施满足人们普及和传承文化艺术的需求,而且还能通过与时俱进的理念和措施,确保具体艺术形式能够得到全方位的有效普及,对数字资源进一步拓展与共建全民艺术普及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笔者以自己的体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是一个复杂而内涵丰富的话题,涵盖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从群众文化在助推乡村产业发展、推动乡村宜居环境建设、乡村村规民约的形成、依法治理乡村等方面论述群众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群众文化 乡村振兴 地位 作用  一、引言 
摘要:群众文化活动是群众在职业之外的能够实现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也是一种群众自我参与感较强的文化体验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文化的作用,美术活动作为一种艺术类的活动,是我国公共文化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带给广大人民群众良好的艺术感受。在众多的艺术表现形式中,美术能够带给人们丰富的体验,例如绘画、书法、剪纸和摄影等,能够充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精神需求。笔者主要分析美术活动在公
摘要:新时期要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全民艺术普及,大力促进全民阅读,努力建设吉林文化强省,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回应广大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新期许,发挥“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时代功能,其中公共文化战线是不可或缺的,也是不可替代的,各级文化馆也是不可或缺的,更是不可替代的。吉林省公共文化事业适应新阶段、迈上新征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要:群众文化建设是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可以在无形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素养。声乐在众多群众文化活动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具备陶冶情操和简单好学的特点,与其他艺术类型相比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也因此成为文化馆艺术培训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简要叙述声乐培训的作用,总结当代文化馆群众性声乐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文化馆开展群众性声乐培训工作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