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课堂的运用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0762237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重视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培养了自主学习意识及团结协作精神,大大增进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本文介绍了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了小组的建构与评价,分析了课堂中小组合作的实践方法及教学反思。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课堂运用 教学反思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合作学习已成为当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和课堂互动中的一种重要形式。许多研究者及教师纷纷开始探索如何将其运用到不同的学科教学中去,英语课堂中的实践研究就是其中之一。
  一、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团队成绩作为评估标准,以共同完成特定教学任务为目标的教学活动。这一活动既能发挥团队的积极功能,又能提高个体的学习能力和动力。课堂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进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以个人成绩为标准的评价方式,创设了“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新型课堂结构。在传统的英语课堂中,学生大多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学习的参与性不强。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有机会在教师的指导下按各自能力与专长分工合作地完成学习任务,既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强化了学生的学习责任感,和对同伴学习进展的关心。传统的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较少,教学气氛过于沉闷。而合作性的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之间的交互活动是多边进行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这种轻松、自主又团结互助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师生间的有效沟通,有利于学生间的彼此了解,使同学之间建立亲密融洽的人际关系,进而培养其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激发学习兴趣。
  从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中不难看出,英语教学只注重知识灌输,忽略能力培养;只考虑投入不重视产出,导致学生英语知识内化不足,语言运用能力不强,很难做到将英语作为一种工具达到交流的目的。加之现在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合作意识的欠缺也阻碍了英语交际能力的发展。而小组合作学习恰恰能帮助解决英语课堂中的以上问题,因此在英语学科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与探究变得尤为重要。
  二、小组的构建与评价
  1.小组构建。以学生意愿为基础,综合考虑学生能力水平、知识结构、性别、个性及家庭等因素,均衡各组水平,构建4至6人的合作小组,使每个小组具有同样的竟争力(郭思乐,2012)。小组成立后组内推举产生组长,并明确各成员具体任务与职责。如负责组织组内合作学习活动、汇报小组合作学习成果、整理成员收集的学习资料、记录讨论要点等。
  2.小组评价。采取形成性评价模式对小组的集体表现和成绩进行评估。注重学习积极性、参与面、创造性等方面,将个人评价和团队评价结合起来。
  个人评价;发现学生亮点时教师应多用口头表扬,并鼓励组内互相表扬。发现学生的问题时应尽量作为普遍现象来反馈而不是仅针对个别同学。
  团队评价;根据课堂表现,作业质量,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定期组织小组评比,表彰优秀小组鼓励落后小组以增强学生荣誉感。同时肯定各组的优点,委婉指出不足,让学生从肯定中获得成就感,从不足中找到进步的动力。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运用
  1.课程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建立在课程设计的基础之上,同时体现合作学习和学生独立学习的效率。结合课改教案,与课前作业相互融合,促进个人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课程设计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 以“目标导学、课前研究、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为载体;
  (2) 有引导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3) 内容基础且具开放性,难易比例适当;
  (4) 听、说、读、写相结合,整合课程资源;
  (5) 以英语课程标准为指导,兼顾中考和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2.课堂教学。初中语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按照“课前任务、课程导入、合作学习、语言训练”等模式进行。
  (1)课前任务。课前任务是合作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合作学习与翻转课堂的结合点之一。指的是教师设计出的要求学生在上新课之前先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来完成的任务或思考的问题,其形式多种多样例如搜集资料、动手制作等。这是为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作准备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王坦,1994)。同时教师务必在课前以学案的形式把预习的内容及目标告知学生,让他们按要求学习查找单词、句型、预习语法要点、课文对话等,并将无法理解的难点整理成笔记,以便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讨论和聆听老师的讲解,从而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
  (2)课程导入。教师结合集体备课的教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设计进行个性化修改。将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找到切入点,激活学生头脑中相关的背景信息,引起他们的兴趣。然后教师和学生根据大纲的要求以及本单元、本课时的重、难点共同制定每节课的学习目标。学生必须对每堂课的学习目标做到心中有数。
  (3)合作学习。学习目标明确后,教师布置小组合作的学习任务、教给学生方法,提醒注意事项,让学生明确下一步该做什么。具体学习过程分为如下两个步骤,教师在此期间可参与小组学习,并对学习过程进行指导和调控。
  1)小组交流。学生首先依据课堂学习任务进行分工,然后在小组内将自己独立思考的过程和结果在组内交流,互相帮助解决问题,并将本组的信息归纳、总结。组内交流方式要多样化,主要方式可以是:中心发言式、指定发言式、组内议论式或两两配合式等。争取每个学生都要发言,每堂课分配不同角色。
  2)全班交流。各小组发言人将归纳总结的信息向全班汇报,汇报要有规范性,顺序性,表达流利,声音洪亮。全班同学就小组汇报内容展开交流和评价。最后教师对班内交流给予反馈,做出总结,并针对各小组的目标掌握情况、互助情况等作出鼓励性评价。   (4)语言训练
  口语训练:以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为出发点进行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口语训练是极其必要的。以课程内容为依托结合生活实际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角色扮演,自创情景剧,演讲等口语活动在巩固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技能的同时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让英语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教师可从读音、感情、表情、肢体语言、创意特色等多方面权衡考虑,评出优秀小组。
  书面语训练:按照新课标要求,英语书面作业要从传统单一的形式向多样化转变并注重其语境的真实性和应用性,如写读后感、与朋友英文书信交流、绘制贺卡、编写手抄报、制作海报等。这种作业有些可以独自完成后在组内交流,有些可以通过小组成员分工完成。
  四、教学反思
  1.教学效果
  (1)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习效率。学生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由聆听者变为了活动者,由学习者变成了体验者(李志宏,1998)。特别强调了各成员间的积极参与集思广益,让每个同学各尽所能一起分担学习任务,并拓宽了学以致用的机会,提高了学习能力,扩展了视野,促进了思维发展。
  (2)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增进学生间的感情。小组合作学习是同学间互助互学,交流知识获得体验的过程,同时是感情勾通的过程。这样的学习成为了一种活动,同学们团结友爱,增强了面对困难的力量和勇气,也学会了怎样去关怀和帮助同学、评价同学,是一个取长补短的过程。
  (3)扩大了教学容量,延伸了学习空间。合作学习将传统教学中单向的师生交流转变为多向的师生、生生交流,将纯粹的学生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变为“组间竞争”“组内协作”的关系,还将学生课内学习拓宽到课外,丰富了学生的学习途径。
  2.实践中的问题
  (1)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中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些学生发言“踊跃”,没等他人讲完就急忙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是重讲他人提出过的问题;还有些学生是有个人观点却不愿意发言等等。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活动时要特别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如认真倾听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勇于发言的习惯等等。
  (2)教师角色认识不清。有些教师在小组活动时不对学生进行主动指导,完全置身事外。小组合作学习虽然是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活动,但不代表老师仅仅充当组织者的角色,而还应该作为引导者,协助者对学生开展小组活动提供指导和帮助。小组讨论时,教师应深入到各组内,参与学生学习,发现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并及时地给予帮助和反馈。
  (3)合作学习组织不当。在有些小组合作学习中往往会出现这种现象:学生在进行小组讨论时热热闹闹,有的甚至在瞎聊,汇报交流时却无话可说或者小组内只有少数成员参与讨论,多数旁观。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小组合作学习组织不当。在分组时,教师尽量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性格的不同进行异质分组。小组学习之前教师需要制定清晰的合作学习目标其中包括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要求学生不仅要达到个人目标,更要帮助组员实现个人目标最终完成小组目标。同时要让学生明确要做什么及如何去做。同一学习目标下各小组的学习任务内容可有所不同,这种信息代沟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和责任感从而保证合作学习的效果。
  (4)忽视个体独立思考。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面对新的知识、新的信息,学生一定要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班内交流,只有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学生思维和认识才能得到发展(袁昌,2002)。对于不善独立思考只倾听他人观点的同学,合作学习就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教师应随时给小组提供帮助和指导确保小组内分工明确且合理。每一位同学都要有自己的职责,定期交换组内分工。其次,在教师和组长的督促下保证每位成员在小组讨论中都有机会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最后,在全班汇报交流时教师可鼓励小组成员积极补充或进行单独提问以促使所有同学积极思考。
  五、小结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合作学习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英语课堂之中。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了多元的交流模式,英语课堂不再是老师的一言堂,而是逐步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发展。每位同学都有机会在课堂中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并通过交流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这必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活跃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师生关系以及学生之间关系的融洽发展,小组合作也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团队互助精神和责任感,这些不仅有助于减少情感过滤提高语言学习效率还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大有裨益。当然在看到小组合作学习对初中英语教学的重大意义的同时,也应关注其在课堂实践中的诸多不足之处,这些问题还有待在以后的研究中逐步解决。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激扬生命[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12.1.
  [3]李志宏等.主体性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4]蒋晓.浅谈初中英语合作学习[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1.
  [5]斯莱文著.王坦译.合作学习的研究[J].山东教育科研.1994.1.
  [6]袁昌.研究性学习的产生及在英语教学中的实施[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6.
  作者简介:喻萍,女,(1980-),汉族,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二语习得。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要】任务型教学对职业院校英语教学具有重要作用。现阶段,职业院校英语教学还存在理念陈旧、理论与实践脱节、演绎法盛行、教学评估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所以,教师要树立任务意识,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以任务和学生为中心,全面推动英语教学改革。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 职业院校 英语教学  英语教学的实质就是有目的地提高学生英语技能、发展专业素养的活动。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探讨和研究任务型教学
期刊
【摘要】故事具有人物性格鲜明、情节生动的特点,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并能提高孩子对语言的专注程度。内容连贯的故事有助于孩子进行记忆、学习和掌握,在孩子复述或表演故事的过程中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新课标要求教师合理有效地使用教材,鼓励老师们对教学内容进行地重组和创编,利用各种资源,编出适合学生实际的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的内容。在故事教学中训练小学生创编故事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英语习作水平。目前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教师在教学中容易忽视的一些问题,从注重初高中的教学的有效衔接,到注重课堂的导入,注重交际活动等几个方面,谈谈提高高中英语教学的实效性的探究体会。  【关键词】高中英语 实效性探讨 衔接 导入 交际性教学  新版牛津英语高中教材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探究、参与与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能力的发展。教学时,兼顾这些理念和思想,创新教学但“以人为本”,坚持“学生的
英国著名教育学家安德鲁·莱特说过:“故事在我们孩子的生活中特别重要;故事帮助孩子们理解每一个单词,并且学会和其他人分享。”在盲校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盲生对故事类的教学内容尤其感兴趣。根据英语新课程的改革理念,小学英语教学的首要目的是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故事教学在提高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故事教学法在盲校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一、阅读故事前的活动  阅读故事前的活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The social distance is the main social factor that influences language use.This paper explores how the social distance affects language use in different ways ba
期刊
Name,everyone has one.There is no doubt that a name is a label of identification.But is it all?Is a name nothing but a code to distinguish one from others?If th
期刊
错觉现象,在人类生活中比比皆是,如法国国旗红、白、蓝三色的面积是不等的,而我们感觉三种颜色的面积是相等的。在科学上,由于错误知觉的存在,也出现过错误的认识,如由于观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