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学视角评析《旁观者自述》的中译本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chong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散文是激发情感的媒介,而情感是美感的本质。朱光潜曾说“翻译绕不开美学”,散文的翻译尤其如此。约瑟夫·艾迪生的《旁观者自述》是一篇的自传性质的记人叙事散文,表达了作者愿以“一得之愚”倾其所知,以飨世人、报效国家的思想情感。本文从语言结构美、情感意蕴美和风格美三个方面对刘炳善先生翻译的《旁观者自述》进行了评析。
  【关键词】:美学;翻译批评;《旁观者自述》中译
  《旁观者自述》是一篇自传性质的的散文。散文创作属于艺术范畴。艺术的特质是美,艺术的直接目的在美。换言之,散文创作的特质在美。散文翻译是一种美学实践,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小到遣词造句,大到谋篇布局,都应最大限度地与原文保持一致,力图再现原文的美感。
  二、语言结构美
  (一)语音层面
  刘海峰谈文学说:“学者求神气而得之音节,求音节而得之字句,思过半矣。” 散文语音的美,表现在语言的节奏上。散文非常注重韵律和节奏,主要表现在语音上。散文的节奏或气势磅礴或婉转缠绵,好的散文节奏感很强,有令读者读下去的欲望。朱光潜(1982:303)说:“我读音调铿锵、节奏流畅的文章,周身筋肉仿佛作同样有节奏的运动;紧张或是舒缓都产生出极愉快的感觉”。因此,英译散文时应充分关注节奏。刘炳善的散文中译一大特色是多用四字词语,因此译文间接凝练,读起来朗朗上口。
  我只发现,在我尚未成丁之年就一少年老成、郁郁寡欢而出名,只是教师对我偏爱,说我生性稳重,有厚望焉。
  家父去世,我决心到国外游历。离开大学时,别人给我的考语是:生性古怪,莫测高深,学识渊博,难得外漏。
  以上两个短短的例句中就使用了“少年老成”、“郁郁寡欢”、“生性稳重”、“生性古怪”、“莫测高深”、“学识渊博”、“难得外漏”等七个四字成语,使译文铿锵有调,充分传递出原文的节奏美、音韵美。
  (二)词汇层面
  在谈到创作时,朱光潜认为文学上的讲究大体是语言的讲究,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更动了文字,就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文字上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咬文嚼字表面上是在斟酌文字的分量,实际上是在调整思想和情感。
  为了忠实地译出原文词语蕴含的正确含义,译者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选词。译者有必要辨别单一词语承载的概念意义之外的其他意义。在特定的语境下,有的看似普通简单的词语却被赋予了特殊含义,词义会不好掌握,这就需译者认真推敲,反复斟酌。
  如: I appear on Sunday nights at St. James's Coffee-house, and sometimes join the little committee of politics in the inner room, as one who comes there to hear and improve.
  星期天晚上,我在圣雅各咖啡店出现,有时参加他们密室里的政府会议,不过我在那里只是聆听高论,以广见闻。
  原文中的不定时to hear and improve被译为“聆听高论,以广见闻”,高度概括凝练地传达了原文隐含的丰富内涵,塑造了一个虚心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任务形象。译者化抽象为具体,将原文中的弦外之音进行想象、完成和再现,是对原文的再创造。郑海陵在《文学翻译学》中指出,再创造是译者在审美接受过程中对原作的言语字里行间的‘弦外之意’,原语所隐含的形象、情感和内容,即原语的精神进行想象、完成和再现的过程。
  (三)句法层面
  散文大多采用短句、小句和无主句,这样做除了追求简洁清晰,还能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由于英语句子语法结构严密、逻辑性强,常使用连词、短语、分句等,注重句子形式上的完整,汉语是意合语言,英语是形合语言。翻译过程中如若过分拘泥于原句句型,则会减弱译文的可读性和接受度,因此,翻译时必须充分考虑到中英文语言的差异,重组句型,进而采取符合中文文表达习惯的句式结构。
  我尝默察:人当读书之际,先要知道作者肤色是深是浅,头发是黑是黄,脾气是好是坏,已婚还是单身,方才能够欣然开卷。
  将 be a black [dark] or a fair man, of a mild or choleric disposition译为“肤色是深是浅,头发是黑是黄,脾气是好是坏”,译文保留了原文的排比结构,准确传达了原文句式结构的美。
  三、情感意蕴美
  原文作者的感情色彩決定了一篇文章的整体基调,常常通过不同色彩的文字得以表现和传递。散文创作本身侧重于表达内心情感,它不仅再现客观的社会生活,还往往反应出作者的主观感情,借助内心的真情实感来打动读者。译者的责任是要向译语读者忠实地传达原文的笔调和作者内心的情感,使原文的情感美再现。
  八年之中,除了学院里的公开答辩,我说的话满打满算不到一百字;而且,我在一生中也不记得什么时候一连说上三句话。
  艾迪生在《旁观者自述》中塑造了一个生性缄默、孜孜不倦追求真知灼见,学识渊博的学者形象。原文中 scarce , indeed , ever这几个程度副词强调了作者娴静少言的性格特征。译文中通过“满打满算”、“什么时候”等修饰词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沉默寡言的性格略带自遣自责的情感。
  … and if I can any way contribute to the diversion or improvement of the country in which I live, I shall leave it, when I am summoned out of it, with the secret satisfaction of thinking that I have not lived in vain.
  我想,对于自己生于斯长与斯的国家,不管能够醒卷破闷也好,兴利除弊也好,只要稍稍有所贡献,那么一旦上天召唤,逝此以去,回顾一生,总算没有白白度过,也许可以暗暗宽慰吧。
  作者在文章中介绍了自己的经历见闻和性格特征以此表明他完全有能力胜任《旁观者报》的主编,作者在该例句中直抒胸臆,“any way”、“shall ”、“secret satisfaction”、“not lived in vain”等词及词组表达了作者热切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强烈愿望。译文中“稍稍”、“总算没有白白度过”、“暗暗宽慰”几个词组,表达了无尽的期盼之意,作者的情感得以传递,译文再现了原文的情感美。
  总结
  刘炳善先生的翻译体现了散文翻译的美质特性。翻译再现了原文的语言美(语音、词汇、句法)、超文本的语言美(情感意蕴)和风格美,作为审美主体,刘炳善先生在充分理解和感知原文美的基础上,斟酌了原文读者的审美和译语读者的审美区别和差异,尽可能缩小文化和审美的差异,从语言(语音、词汇、句法)、超文本的语言(情感意蕴)和风格等方面再现原文的美感,达到与原文美的统一,给读者美的享受。刘炳善先生的散文翻译策略对我们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宓庆 章艳 .翻译美学理论[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2]程帆 .我听朱光潜讲美学[M] .中国致公出版社,2002.12.
  [3]肖红 许均 .试论傅雷的翻译观[J]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5.
其他文献
【摘要】:洮岷型“花儿”是中国民歌的一部分,它的演唱風格活泼生动,真切朴实,优美动听,在中国的民歌道路上经久不衰。本文通过介绍洮岷花儿演唱方式、唱词特征等了解洮岷花儿的演唱特点。  【关键词】:花儿;演唱方式;唱词特点  一、洮岷花儿的演唱方式  1、洮岷花儿的演唱场所。洮岷花儿主要在一些景色秀丽,风景优美的大山和庙宇中举行,是民间传统的农业祭祀活动,每年这里的老百姓都会自发的举办数百个规模不同大
期刊
轻轻地推开门,  你的笑脸如午后的阳光  照进我的心房;  与你初次相遇,  你的活泼如奔流歌唱的小溪  消融我的羞涩;  你待我如多年未见的老友,  我对你亦付出真心。  我们就如此闯入彼此的世界,  三年,有你陪我度过这青葱的岁月,  三年,注定留下一段刻骨铭心的回忆,  三年,你我將用笑和泪写下永远。  你是那透明的高贵的水晶,  你是那驱散寒冷带来希冀的火焰,  你是那浩瀚的大海上翱翔的海
期刊
【摘要】:作为来台的外省“第二代”导演,侯孝贤电影一方面呈现出迥异于上一代导演的“本土性”台湾经验,另一方面又割不断与大陆的血脉渊源,在其多部电影里都表现出与大陆/中国的联系。本文就将通过《海上花》和《刺客聂隐娘》两部电影分析侯孝贤如何想象中国,从而延续其电影探寻台湾人身份的一贯主题。  【关键词】:台湾;中国;侯孝贤;身份追问  “寻根”这一概念并非出现在台湾主流的电影史以及文学史中,但台湾“亚
期刊
【摘要】: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与人类的需要息息相关。作为一个大范围的语言使用群体,与其他群体相比,女性语言呈现出自身的独特之处。对于女性语言的研究,有利于整个社会以及语言的发展。本论文从电影《公主日记》出发去阐述女性语言的基本特征,从语音学,词汇学和句法学三个大方面进行举例论证。  【关键词】:女性语言;特征;《公主日记》  一、前言  许多语言学,心理学和言语交流领域的著名学者越来越关注语言中的性别
期刊
【摘要】:张天翼,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文坛的一名主将,他的童话作品透露着强烈的道德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独树一帜地屹立在中国文坛。1932年他发表的第一部童话《大林和小林》,借童话形式来讽喻、针砭社会现实,深受读者欢迎。本文以《大林和小林》为研究对象,从教化性、荒诞性、幽默性和游戏性四个方面阐述了作品的童话特征。  【关键词】:张天翼;教化性;荒诞性;幽默性;游戏性  一、张天翼和《大林和小林》
期刊
秦文(沈阳市大东区望花街第一小学,辽宁 沈阳 110000)  【摘要】: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当今的伦理道德发展呈现出来三种轨迹,分别是问题轨迹、互动轨迹、以及转型轨迹。由此就可以发现两个精神哲学预警,伦理型文化预警以及伦理分化预警,其中前者是形成关于伦理道德发展的自觉文明,后者为问题自觉,并以此衍生出了当今中国伦理道德发展的精神哲学规律,分别分别为伦理律、一体律以及精神律。  【关键词】:中国
期刊
昨日收到一封情书,来自岁月笔底的承诺,夹着沧桑与惆怅诉说着曾经的悲凉,心的跳动奔涌出炽热的激情,然而,渐渐地,时间抹拭着那曾经清新的面孔,那灵动的眸子悄然平添了几分多愁善感,诉写着伤与愁、爱与忧,冉冉若袅袅炊烟萦绕心头,心绪亦然乘着时间的流回溯到过往的种种里回忆这情书。  表白的字句不经意地脱口而出,饱含情谊却又夹裹着泪水的苦涩与痛楚,在岁月的笔记里铭刻着每一次的心动,于那沧桑又略显厚重的扉页间镌
期刊
岁月枯黃了日记,  我的笔间没有了你,  墨迹尚未凝干,  可你去了哪里?  孤身怀着思念流浪,  开始在时间的海里寻觅,  终于,你背对着我哭泣,  不料咫尺之距却无边无际。  蝉鸣喧闹着记忆,  我在灯影里拾起  你夏日留下的笑语,  纵然朦胧不清晰。  你的面颊为何沧桑?  既然饱经风霜,  莫不要沉默不语,  你融在我眼里的是美丽。  翻阅每个黑夜晨曦,  倾听你的所有哀曲,  待到花开烂
期刊
你走过荒凉的沙漠中细细的黄昏,走过燎燎大漠里粗犷的烈风,你停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饥渴难耐。她出现,递给你一杯水,冰凉的玻璃被水一下一下打温,贴合着你的手掌里日积月累的老茧。水细细划过你的喉咙,你听到所有的毛孔舒张的声音和咚咚的心跳。你想,你是爱上这个人的。  你停留在这里,做着相传的长相厮守。她,微笑是你眼中的儒雅,不笑则又是端庄,一颦一笑,让你心甘情愿忍下不合口味的饭菜,穿着碍手的长袍,手上的
期刊
岁月如歌,人生若行途,沿途伴着花香弥漫,抑或是艰涩拙劣,行旅的脚步却不曾停歇,只有一直走才能饱览美景,心中默念的美好曾经,不会因为谁的古道热肠而倒退重演,新的梦想永远只出现于脚下,只有永不停歇地奔跑才有看盡世间绝景的机会,如若驻足不前,即便是身立峰顶也终究困惑于无妄的得失,禁足于身前身后的方寸之地,视野开阔与否取决于胸襟是否阔达,生活给人的最深切感受就在于她的真实,只有经历了才能无愧于心,坦荡于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