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洮岷花儿的演唱特点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nhz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洮岷型“花儿”是中国民歌的一部分,它的演唱風格活泼生动,真切朴实,优美动听,在中国的民歌道路上经久不衰。本文通过介绍洮岷花儿演唱方式、唱词特征等了解洮岷花儿的演唱特点。
  【关键词】:花儿;演唱方式;唱词特点
  一、洮岷花儿的演唱方式
  1、洮岷花儿的演唱场所。洮岷花儿主要在一些景色秀丽,风景优美的大山和庙宇中举行,是民间传统的农业祭祀活动,每年这里的老百姓都会自发的举办数百个规模不同大小的花儿会,来自各个地方的农民相聚一起互唱花儿,互表真情,人流如潮,人人笑容满面,其中最著名的花儿会应该有三个分别是五月五日的城隍庙花儿会。五月十七日的二郎山花儿会。六月初一到初六的莲花山花儿会。
  2 、洮岷花儿的演唱形式。独唱和对唱是洮岷花儿演唱的基本形式,独唱是由一位慧心妙舌,才思敏捷,出口成章,具有一定的歌唱水准来进行即兴编词演唱,演唱者每人一句,按序演唱,以合唱的形式结束,形成一个终止式,旋律高亢嘹亮,跌宕起伏,唱出了花儿那种原生态的野味。对唱歌大多是多位歌手在花儿花儿会上形成两组或三组歌滩相对,形成典型的多声部特色。
  3、洮岷花儿的演唱内容。洮岷花儿的表达方式比较自由灵活,可以说是语言自由,形式自由,韵律也比较自由,虽然说它有一定的形式和格律,但歌者唱起来却像说话一样自由,把普通的话按照他们的理解变成诗的语言,其表现内容是真正的民间音乐遗产的瑰宝。
  洮岷花儿根据其音乐内容分为开头歌、问答歌、对唱歌、联唱歌、生活歌、短歌和叙事歌,音乐丰富多彩。开头歌是最先开唱的演唱者,通过唱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情感,如:《花儿是我救命丹》[1] 。问答歌主要是问句开头的山歌,一问一答的形式,相互呼应,来解答心中的迷惑与不解。如:《什么缠绕莲花山》[2]。对唱歌和联唱歌主要用在情歌当中,通过男女对唱的形式寻找有缘人,来表达自己对心上人的爱慕之情。生活歌主要反应的是人民朴实的生活状况,从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描述了老百姓的现实生活,同时反应了当地老百姓的性格特征、风俗习惯等。短歌主要是以七字一句,大多是三句、四句或五句为一首,篇幅较短,歌词大多使用的是诗词歌赋,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叙事歌主要叙述的是历史传奇故事,通过口头传授的形式把它演唱出来,语言通俗易懂,故事生动有趣,被人们一直传唱,同时也让这些历史故事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二、洮岷花儿的唱词特点
  1、洮岷花儿的歌词内容。
  洮岷花儿在演唱中以洮河流域及周边地区的方言为基础,具有浓浓的甘肃方言气息,语言风趣幽默,洮岷花儿的歌词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歌词本身来源于生活,洮岷花儿的词是当地老百姓的文化,即兴式的创作方法,运用了赋、比、兴等各种修辞,极大地丰富了花儿的歌词。洮岷花儿歌词的题材丰富多彩,有祭祀、出门、爱情、亲情、历史故事、人物传记、神话传说、风土人情等,是老百姓智慧的结晶,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大大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洮岷花儿的歌词以淳朴的语言,再现了普通老百姓的内心活动,生活状态,美好期盼。有诉说对恋人爱慕之情的,有对家人思念之情的,有爱国主义精神的,也有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歌中经典流传下来被人们传唱至今。洮岷花儿之所以流传很广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他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精神,深刻的表达着老百姓的精神世界,抒发着他们内心的情感,同时也可以在艰苦的劳动中得到一定的心灵寄托,是老百姓生活中不可获缺的调味品,扮演者一个重要的角色。
  2、洮岷花儿的唱词结构
  洮岷花儿的唱词基本结构为每首三句,在三句的基础上不断衍变出现了四句、五句、六句段等,但是这些曲调并不常见,每句一般有七个字,偶尔也会有八九个字的出现,每句中一两个字为一顿除了句末以外,洮泯花儿的语言还分为四个单字调,阴平、阳平、去声和上声,由于方言的影响阳平在花儿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洮岷花儿的押韵规律不仅有单字韵,而且还有双字韵及三个字以上的韵脚,每一句的句末之间都有押韵的现象。总之,洮岷花儿由于受当地方言的影响语言咬字较重,声调比较平缓,整个句子听起来比较重实,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洮岷花儿可以说是中国民族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有着浓浓的地方特色,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值得我们去借鉴和传承。
  注释:
  [1]西北花儿精选·青海人民出版社·雪犁 柯杨编
  [2]西北花儿精选·青海人民出版社·雪犁 柯杨编
  参考文献:
  [1]雪犁 柯杨.《西北花儿精选》[J]青海人民出版社,1897.8
  [2]雪犁 柯杨.《花儿选集》[J]甘肃人民出版社,1980.6
  [3]蔺丹.对比中发掘洮泯“花儿”的文学审美价值[D]. 兰州大学, 2012.
  [4]刘锦.“花儿”的文学性与音乐性[J]. 甘肃高师学报, 2000(4):82-86.
  [5]王晓云.洮岷“花儿”的渊源述论[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6):126-130.
  [6]王力维. “岷州花儿”的发展与特点[J]. 艺术科技, 2013(4):199-199.
  [7]周亮.《花儿的文学性与音乐性关系及传承研究》[D].兰州大学,2010.
其他文献
【摘要】:央视新闻作为外宣媒体国际传播的重要手段和内容,能够通过塑造并传递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程度来树立国家形象,加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因此,央视新闻国际传播效果如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选取央视新闻的代表国际频道之一——CCTV4-中文国际频道来试图提出我国外宣媒体国际传播效果评估体系框架,为外宣媒体加强国际传播力、影响力和引导力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基础思路。  【关键词】:国际传播;央视
期刊
【摘要】:在经济不断进步以及科技不断发展的当今时代,校园文化创意产品已经不再陌生,它是承载学校历史的基础,也是彰显校园文化底蕴的关键,具有传播校园品牌功能。当前,以项目教学为导向的校园文化创意产品能够从很大程度上满足学校内全体师生对于审美的要求,也能够增强教职工的骄傲感,从根本上满足自身的需求。校园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是目前校园文化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不仅要以校园文化为核心,也要顾及校园的整体形象,
期刊
【Abstract 】: The Most Dangerous Game is a well-known fictionwhich is written by Richard Connel who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American short story writer. In this thesis, I would like to interpret thef
期刊
作者简介:赵磊,男,汉族,1987年3月生于吉林省德惠市,现为河北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讲师。2012年7月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公共艺术系,获学士学位。2015年7月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研究生部壁画专业,获硕士学位。作品曾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首届香港国际书画艺术双年展、第十届中国书画交流展、首屆大同国际壁画双年展等重要展览。曾在天津滨海机场T2航站楼贵宾区艺术品配备策划、人民大会堂天
期刊
“一语未了, 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 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1《红楼梦》里王熙凤的出场是先声后形的。而丹唇未启笑先闻,就已经让黛玉对这一来人有了“有权有胆可这般放诞无礼”的判断,达到让上上下下的人都敛声屏气、恭肃严整的效果。《红楼梦》里王熙凤的语言辛辣直率、俗
期刊
在学术界,科社有“五大论”和“六大论”的分类观点,分别是“阶级论”、“政党论”、“国家论”、“革命论”、“专政论(或民主论)”和新提出的“社会论”,其中“阶级论”主要体现在第一个标题内容,“政党论”在第二个标题内容上大体涉及。本文将整理其他四类较为复杂观点,此举有助于科学社会主义的进一步钻研,并且进一步推动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本文仅代表个人不成熟观点,仍需要进一步改进。  (一)“国家论”  《共
期刊
【摘要】:《盗墓笔记》作为新兴的网络盗墓小说的代表作品,盛极一时,这种流行文化,从表面上看是快餐文化中的新生事物,然而深究其本质却不难发现,它在素材、人物形象和细节方面,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只不过是在新时代下对传统文化的重构。  【关键词】:《盗墓笔记》;新时代:重构  一、素材源头——古代神话传说和小说  中国古代神话绚丽多姿的想象和对超自然力量英雄妖怪的描述极为精彩,這为《盗墓笔记》
期刊
【摘要】:燕赵文化的有效对外传播,有利于扩大燕赵文化在海内外的影响力,提高河北区域影响力和河北地区形象,为河北地区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当前,燕赵文化对外传播普遍存在传播主体偏于官方、传播内容有待提炼、传播方式较为单一、忽略受众需求、传播效果不理想等现状与问题,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推动地区文化交流的深化,也为燕赵文化的对外传播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本文在对燕赵文化对外传播进行SWOT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农村文化站的设立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以群众文化、娱乐、体育为一体的农村文化站成为了重要的发展中心。加强社会文明建设、繁荣农村群众文化能够进一步满足群众多元化、时代化的发展需求,更好的应对农村文化站工作各项推进情况。本文针对农村文化站的发展现状及其改革措施进行探究,供大家借鉴参考。  【关键词】:农村;文化站;现状;富民;精神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构建农村群众
期刊
【摘要】:在黑格尔看来,艺术在经历了古典型、象征型及浪漫型三个发展阶段后最终会走向消亡。本文着重探讨了黑格尔的“艺术终结”理论,从黑格尔“艺术终结论”的固有矛盾以及黑格尔在阐释艺术解体时所用的关键德语词汇在译成英文时的片面性等方面探讨了艺术不会终结的必然性与合理性,并展望了艺术发展的乐观前景。  【关键词】:黑格尔;艺术终结论;消亡  当一大批文艺界人士感到“艺术终结论”的符咒正在徐徐发挥其效力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