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古代男女性别定位之不同及其刻板性

来源 :中国学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ub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性别定位”,是指社会对男女性性别角色的规定和期待。中国古代男女性性别定位存在很大差异,主要表现在:男性承担着女性没有的社会义务和责任,而女性则被排斥在社会政治生活之外;男性一定是阳刚的,女性作为一个群体,地位极其卑下,没有自主权和独立性;男性要有“君子”行和“丈夫”气,而女性是“阴”的代名词,其标准为“淑女”。这种刻板的男女两性性别角色定位是对男性的压抑也是对女性的压迫,不利于人的自由发展。
  关键词:中国古代;性别定位;刻板性
  性别(gender),“一个包含区别男性与女性之间的权利关系和权利模式的概念。这些关系是从社会这个角度定义和构建的。它不是生理性的定义。因此,作为一个概念,它有别于通常所指的以男女生理差别为基础的概念。”[1]《现代汉语词典》对“性别”的解释是:“性别指雌雄两性的区别,通常指男女两性的区别。”[2]性别一般指男女两性的差别。男女两性的差别是自然属性,也是社会属性。
  我们可以作此简要理解:“性别”(gender)主要指社会性别,是社会文化对男性和女性的期待,包含社会性别的多元化、男性气质、女性气质等,具有可变更性。
  所谓“性别定位”,是指社会对男女性性别角色的规定和期待。
  一、中国古代男性的定位
  中国古代男性的性别定位,是中国古代和中国传统以律条或礼数等方式对男性性别角色的规定和期待。
  在中国古代,男性性别角色是被死死地框住的。
  首先,承担着女性没有的社会义务和责任。从周代起,就有性别分工制度所谓“各奉其制度典礼,以亲亲、尊尊、贤贤,明男女之别于上,而民风化于下,此之谓治,反之则谓乱”。[3]男性一定是主外的,没有主内的自由。《礼记·曲礼》中有明确规定:“外言不入于阃,内言不出于阃。”(卷二:37)周代有嫡长子继承制,是一种男性权力的代代相传,即男性被规定有社会政治权力。只有男性有义务向宗庙请示,去墓地禀告祖先,以及从事重要的祭祀活动。
  其次,男性一定是阳刚的。“夫为阳,妻为阴”(董仲舒《春秋繁露·基义》),《周易》更强调了男子阳刚这一点,“乾,阳物也”(《周易·系辞》)。阳刚的男性不能够表现出怯懦,否则便不符合男性要求。
  再次,男性要有“君子”行和“丈夫”气。《周易》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意思是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要不屈不挠;君子要像大地一样包容万物,没有任何东西不能容忍承载。《诗经·曹风·尸鸠》曰:“淑人君子,其仪不忒;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孔子对“君子”作了很多的定位,如“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等等。这些与其说是对男性的美德的期望,不如说是男性品质的标尺。而这些条条框框虽然提高了男性的境界,也限制了男性人性的自由发展。孟子对男性提出了“大丈夫”的要求,男性必须要有浩然正气、高尚气节和刚毅品质。除了内在的修养一定要高,外在的形象也要符合很高的标准,“其冠进,其衣逢,其容良;俨然,壮然,祺然,蕼然,恢恢然,广广然,昭昭然,荡荡然,是父兄之容也。其冠进,其衣逢,其容悫;俭然,恀然,辅然,端然,訾然,洞然,缀缀然,瞀瞀然,是子弟之容也”(《荀子·非十二子》)。
  正如心理学家桑德拉·贝姆所测定的社会对男性性别的定位那样,男性要“自我信赖,维护自己的信念,独立的,活跃的,武断的,具有领导能力,乐于冒险,容易做出决策,有支配力的,愿意表明立场,具有竞争心,雄心勃勃等” (性角色量表[BSRI]),中国传统对男性性别的定位亦如是,即希望男人刚强果敢,义薄云天,出将入相,功成名就,沉稳干练,不拘小节,甚至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等等。这些做男人的标准,历来是中国文人臣子、忠臣良将的传统,男人们不得不循着这条道路,前仆后继、一往无前地走下去。
  二、中国古代女性的定位
  中国古代女性的性别定位,是中国古代和中国传统以律条或礼数等方式对女性性别角色的规定和期待。
  相对于男性性别角色而言,女性处于和其完全对立的状态。
  首先,女性被排斥在社会政治生活之外。从周代的宗法父权制开始,除了对于女性生育儿子的要求以外,在社会政治生活领域完全没有女性的立足之地和话语权。正所谓“牝鸡无晨”、“妇无公事”。《礼记·内则》:“男不言内,女不言外。”(卷二十七:520)“彖曰: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周易·家人》)嫡长子继承制剥夺了女性的政治权和继承权,将女性绑在家务事上,沦为生育的工具。女性只能作为女儿、妻子、母亲,其价值只是“贤内助”,所谓“好内,女死之;好外,士死之”。[4]古代的贤母、贤妇不胜枚举,她们没有自己的名字留下,或是勉励丈夫苦学,或是规谏丈夫向善,都是作为一个妻子的符号存在,在丈夫的成就上方能体现自己的价值。
  其次,女性作为一个性别的群体,地位极其卑下,没有自主权和独立性。从甲骨文来看,“女”字的字形便像女子屈膝交手,温柔顺从,这便饱含了女性地位的“卑微”的意思。所谓“古者生女三日,卧之床下……明其卑弱,主人下也”、“女人卑而不高,弱而不强”。[5]孟子所谓:“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孟子·滕文公下》)她们没有自己的婚姻自主权,就连贵族女性也是政治婚姻之下的牺牲品(下转第54页)(上接第51页),如穆姬被父亲晋献公嫁给秦穆公,只是为了两国之间的政治联姻。民间女子更是作为物品进行声色交易,如“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国语·越语》)。在一夫一妻多妾制下,女性是没有自由选择权的被迫单项选择,男性则可以自由地进行多项选择。女性必须忠诚于自己的丈夫,“妇人贞吉,从一而终也”(《象传》)。至于妓女更是娱乐男性的工具和玩物,古代有宫妓、营妓、官妓、家妓、民妓等,均沦落为男人的欲望发泄对象。甚至结发妻子,也不足为道,正如《三国演义》刘备所说:“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手足不可断,衣服随便换。女子从古到今,都摆脱不了被弃的命运,从《诗经·氓》的弃妇诗开端,千古的薄命女子在历史的长河里挣扎呼喊,声嘶力竭,也难以被听到其所承受的苦痛。   再次,女性是“阴”的代名词,其标准为“淑女”。相对于男性的阳刚来讲,女性必须是阴柔的。“夫为阳,妻为阴”、“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助之”(董仲舒《春秋繁露·基义》)。此外,女性必须符合淑女标准。从《诗经·国风·周南》的《关雎》发端,女性就被期望为窈窕淑女的样子,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女性一定是美好文静的,如《楚辞·九歌·山鬼》:“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淑女的标准有三:首先,作为女性,精神和肉体都必须是纯洁的,“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礼记·内则》),“男女授受不亲”(《孟子》),后来程朱理学更是严格限制,贞节牌坊大兴;其次,女性必须顺从、善良,必须遵守三从四德、三纲五常;再次,女性容貌要美,如《诗经·国风·卫风》的《硕人》篇:“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所谓“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女性必须是性情温柔、情意绵绵、忠诚、柔顺、被动、害羞、富有同情心、敏感、谈吐柔和、不讲粗话、温文尔雅、缺乏自信、幼稚轻信、服从忍让、情感细腻丰富、喜爱干净整洁的。
  三、中国古代男女性别定位的刻板性
  中国古代男女两性的性别角色是被严格区分开来的,这种存在极大不同的男女两性的性别角色定位存在着刻板性,对男女两性来讲均是一种无形的枷锁。
  首先,中国古代刻板的男性性别角色定位,使男性背上了重重的包袱,他们要严格约束自己,不断鞭策自己,做文臣就要“文死谏”,做武将就要“武死战”,古代男性在教条的苛刻框定下还出现了众多的腐儒的典型比如《儒林外史》中的范进等等,并且贪官污吏也成为吃百姓的猛虎。这些虽和传统的男性性别角色的定位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我们却不能否认这种人性的扭曲发展和单性掌权的状态确实对这种结果的生成起到了不容忽视的重大作用。
  其次,中国古代刻板的女性性别角色定位,是对女性极大的掠夺和压迫。正如笔者在《吉林日报》看到的一篇文章中写的那样:“曾几何时,男尊女卑、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三寸金莲等一系列的精神枷锁,以花样翻新的形式不断打击、迫害着中国女性的自尊心、自信心、自强心、自立心”、“几千年啊,她们被反动势力塑造成低眉顺眼、红颜祸水的卑微形象”、“多少年了,很多人不说纣王无道,却说妲己害国;不说李隆基荒淫,却说杨贵妃招祸。连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也有个浪漫的理由‘冲冠一怒为红颜’。这都是谁说的?谁编的呀?居心何在?”这段话,真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女性性别角色的刻板单一定位不论对女性自身、对作为异性的男性,还是对社会的健康发展,都是有百害而无一益的。
  总之,中国古代男女性性别定位存在很大差异。男性在中国古代社会承担着女性所没有的社会义务和责任,背负着重大的社会使命与包袱,女性则被排斥在社会政治生活之外,被剥夺了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权利;男性一定是阳刚的,男性是尊者角色,而女性群体地位极其卑下,没有自主权和独立性;男性要有“君子”行和“丈夫”气,而女性是“阴”的代名词,其标准为“淑女”。这种刻板的男女两性性别角色定位是对男性的压抑也是对女性的压迫,不利于人的自由发展。虽然在当今社会,“男尊女卑”已然过时,但亦值得我们去思考男女两性在当下社会中的处境以及男女两性真正的和谐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王国富,王秀玲总编译.澳大利亚教育词典[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2151.
  [3]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观堂集林[M].475.
  [4]国语·鲁语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1485.
  [5]杨宽.西周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426.
其他文献
加强军队实物资产管理,对于提高军队后勤保障能力,防止国有实物资产的流失,促进国有实物资产保值增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当前军队实物资产管理现状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重钱轻物”的现象依然存在。一是对实物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部分单位领导甚至有些财务部门领导对国有实物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管理意识淡薄,口头上讲钱物并举,但在实际工作中把“钱”、“物”割裂开;二是监管不力。实际工作
期刊
摘 要:工程造价控制一般是对从设计阶段开始至实施阶段结束的整个过程的各个阶段进行有效控制,本文根据自己在监理公司的工作实践,就如何有效控制各阶段工程造价阐述自己的一些看法和想法,供参考。  关键词:建设工程;安全监理;工程造价;质量控制  建设监理制作为科学的建设项目管理方法,主要是以国家政策、技术规范、定额、合同等为依据,跟踪控制设计过程和施工过程的投资、工期和质量,确保三大目标的实现。监理的特
期刊
摘 要:文本把《蓝色狂想曲》中的主题旋律作为研究对象,从“布鲁斯音级可动观念[1]”入手,对各个不同主题的风格性统一进行探微。经分析发现,《蓝色狂想曲》中主题风格的统一性主要是在主题创作中,运用布鲁斯音乐体系中的“音级可动”技术,从而达到各个主题乃至整部作品间风格性的统一。  关键词:蓝色狂想曲;主题;布鲁斯音级可动观念  乔治·格什温(George Gershwin,1898-1937)一生创作
期刊
摘 要:互换性在机械制造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从保证互换性角度出发,机械零件几何精度设计的基本内容就是根据机器的使用要求,合理确定零件的精度,即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用误差理论和数理统计方法研究零件几何参数的互换性。规定公差,用计量测试手段保证机械零件互换性的贯彻实施。  关键词:机械零件;几何参数互换性;研究;应用  互换性是指在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中,任取一件,不需经过任何
期刊
摘 要:设备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组成部份,使用、管理、保养及维修好设备,保证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是企业管理中重要的基础工,对企业生产经营效益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加强设备管理,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充分发挥出设备效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设备;管理;维修  设备作为企业的硬件设施是企业生产经营至关重要的工具,确保设备的使用能力,以良好的设备经济效益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是设备管理的主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外出打工已经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而随着男人的外出,她们孤独地守护着身边的子女和农田,经济地位和精神世界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留守的女人们的婚姻亮起了红灯。为了减少此类案件的发生,维护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应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农村留守妇女离婚案件不断增多的势头。  关键词:外出务工;婚姻关系;社会和谐  近年来,外出务工人员离婚率呈急速上升趋势。离婚案件过
期刊
摘 要:高危及重要客户同时也是高风险客户,其用电安全不仅直接关系到其他广大客户的用电安全,也可能越级影响整个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通过培训,为客户提供技术指导和用电安全防护技能,引导客户安全用电,是我公司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我们在实际培训中探索实行了“三三”制培训模式,采取三级电气负责人联合参培、三种授课方式并用的培训方式,将培训创新作为优质服务的纵向延伸,不仅增强了与客户的交流,实现了用电安
期刊
摘 要:随着人们的法制意识普遍增强,对在押人员的权利保障愈来愈重视。由于近年来监管场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加之监管场所的特殊性和封闭式管理,使人们对在押人员的权利保障状况产生质疑和忧虑,并试图寻求答案来破解在押人员权利被侵犯的难题。本文从实际出发,对在押人员投诉研究的意义、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机制的构建等方面作一点有意义的探索和回应。  关键词:在押人员;投诉;保障;机制构建  随着我国法制化水平不断提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居住的要求提高,设计更高水准的住宅成为规划、建筑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共同任务。本文从居住区的概念、规划设计原则,以及设计方法等几个方面对居住区的设计提出了建议,希望能对现代居住小区的设计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词:居住区;规划设计;居住质量;实用主义  近年来,随着城市新区开发的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出让开发,大量的城市住宅也如雨后春笋一般拔地而起,不断地改善着人们的
期刊
摘 要:随着沿黄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黄河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突出,防断流任务十分艰巨。针对当前黄河水资源管理与调度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巨大挑战,黄河水资源管理与调度目标任务日渐繁重,要求水资源管理与调度工作者充分认识黄河水资源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和防断流任务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重要性,提高水资源管理与调度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将为黄河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