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音乐课堂上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激发

来源 :启迪·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是开展对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教学载体,做好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对于学生的音乐与素质发展至关重要。而学习积极性又是促使学生音乐学习的重要动力,基于此,小学音乐教师应积极地创新有效的教学策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效率和效果。
  关键词:小学音乐;学生;积极性;有效激发
  前言: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阶段,在此时直接让学生学习课本中的音乐知识,较为容易使学生产生对音乐知识的畏难学习心理,这将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音乐发展与素质发展。为有效地解决这种不良音乐教学问题,小学音乐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各种趣味化的教学策略,有效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之中,在理解中掌握音乐课程知识,促使学生音乐学习的健康与长远发展。
  一、小学音乐课堂上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激发策略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
  为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学音乐教师可以通过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生动形象的趣味音乐教学视频,使学生能够消除对音乐知识的畏难学习心理,主动积极地参与到音乐知识学习之中,确保学生的音乐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和音乐文化素养。由此,从根源上消除学生形式化与被动化地学习音乐知识的不良现象,而是使学生能在自身学习积极性的促使下,自主发现、探究与解决音乐学习问题,在理解中透彻地掌握课本中的音乐知识,促使学生音乐学习效果的高效提升,加快学生音乐学习发展的步伐。
  举例来说,在学习《唱歌 快乐宝贝》这节课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与歌曲相应的教学视频,以学生所喜欢的动画视频,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之中,形成对音乐知识的浓厚学习兴趣。之后,教师可以让每个学生各自說一说对音乐的理解,使学生能够自主尝试用有弹性的声音准确地演唱歌曲《快乐宝贝》,培养学生的表演和创造能力,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教学指导下,自主学会音乐课程知识,为学生的音乐学习发展提供有力的教学保障。
  (二)运用问题开展教学
  在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之中,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提出核心性学习问题的方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被问题所吸引,朝着解决问题的方向深度学习音乐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效果和能力。同时,小学音乐教师还需给予学生充足的解决问题的空间,充分发挥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使学生能成为音乐课堂学习的主人公。从根源上消除教师并未给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空间,使学生产生不注重问题答案的解决方式,不会自主动脑思考音乐知识的不良现象。而是使学生能真正学会自主解决音乐问题,真正将所学的音乐知识内化于心,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与音乐学习能力,使学生能朝着更高层次的音乐学习方向健康发展。
  举例来说,在学习《唱歌 小船》这节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提出核心性的学习问题,如: 4/4拍歌曲如何演奏?启发对音乐课程知识的深度思考,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真正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融入到音乐学习之中,深度感悟音乐中优美的意境。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对问题的回答,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帮助学生加深对音乐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能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音乐自主学习与歌唱能力,强化学生的音乐学习效果。
  (三)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学
  从小学生的学习角度来说,学生才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者。一味地让学生被动跟随教师学习音乐知识,反而会使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流于表面。所以,小学音乐教师可以通过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有效激发班级中各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音乐学习的乐趣,从不同的角度学习课本中的音乐知识,促使学生音乐学习效果的不断提升。同时,以小组合作学习法使学生之间能进行有效的合作交流,使班级中能形成活跃的音乐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度研究课本中的音乐知识,促使学生音乐水平的高效提升,加快学生音乐学习发展的步伐。
  举例来说,在学习《唱歌 冬瓜和南瓜》这节课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音乐学习能力,科学合理地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使小组学生能够相互促进与带动学生,以实现对班级学生音乐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激发,使学生都能一直专注于音乐课堂中音乐知识的学习。之后,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亲密合作、团结互助的精神,并使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能进行深层次的音乐学习交流,不断加深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促使学生音乐素养与音乐能力的双重提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确保学生音乐学习的实效性。小学音乐教师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创新多样化与趣味化的教学策略,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带着对音乐知识的浓厚学习兴趣,深度学习课本中的各种音乐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从而促使学生音乐学习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娇.试论如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音乐时空,2014,(19):111-111.
  [2] 李增辉.浅析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新课程·小学,2016,(2):135.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护理专业学生自尊水平、述情障碍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对300名护理中专二年级女性学生采用自尊量表(SES)、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评定,SCL-90评分与高中学生常模比较,分析SES、TAS评分与SCL-90评分间关系。结果护理专业学生SCL-90抑郁和恐怖因子分高于常模,而躯体化、敌对和偏执因子分显著较低。相关分析显示,SES评分与SCL-90
期刊
摘 要:在新课改当中,培养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是重点内容之一,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培养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对于音乐课程开展的重要性。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时期,因此小学音乐教师需要重视起对于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培养,而兴趣教学法则是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最佳途径之一。兴趣教学法是通过各种教学形式来提高课堂趣味性,从而实现小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目的。因此,如何合理将兴趣教学法应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就是当下小学
摘要::美术课程在小学课程教学中是一个比较轻松的科目,但是不能因此就不重视美术的教学。美术对于小学生培养审美能力是具有启蒙作用的,学生通过学习美术,陶冶情操,同时也会收获一定的价值。中华文明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与美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小学美术的教学,向学生宣扬传统文化,是教师的义务,本文从多个层面对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美术课程结合起来做出研究。  关键词:小学美术;传统文化;结合策略  引言:传统
摘 要: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实践性强,纸上谈兵的创业课难以激发高职学生的创业兴趣。为了真正实现“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老师成为学习的指路人”,基于学校网络教学平台,采用项目教学法、引进游戏教学软件、并尝试应用PAD课堂。网络学习平台助力项目化教学,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提升学习自由度;丰富教学资源助力“PAD课堂”,拓展学生学习时空,提升自主学习有效性;游戏模拟软件助力实践教学模块,增加学生学习趣味
摘要::早期閱读是指0~6岁学前儿童凭借变化着的色彩、图像、文字或凭借成人形象的读讲来理解读物的活动过程。我认为对于年幼的儿童来说,只要是与阅读活动有关的任何行为,都可以算作阅读。对于儿童来说,阅读不仅仅是视觉的,也是听觉的、口语的,甚至是触觉的。例如用拇指和食指一页一页地翻书;会看画面,能从中发现事物的变化,将之串联起来理解故事情节,读懂图书;会用口语讲述画面内容,或听老师念图书文字等等。关键词
摘要::时间定格在二十一世纪,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中几乎随处可见,在各大领域的发展和进步中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新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育教学改革进程中,各个学科教学课堂上随着信息技术的融入,呈现出一排耳目一新、欣欣向荣的教育新气象。高中数学学科知识形式的理论化、知识内涵的抽象化,使其成为高中阶段教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结合的重要意义入手,探究分析
写字历来被视为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训练,写好汉字也是每个中国人最基本的基本功和文化素养,写字的质量和速度直接关系到每个人学习和生活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对于处在人生关键时期的中学生来说,写好汉字尤为重要。   初中阶段语文学科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是“听说读写”这四大块,“听”即要求学生在倾听过程中通过对说话人的音调轻重、高低、肢体动作等的分析来揣摩说话人要表达什么意思,从此来回应说话人,达到互相交流的目
期刊
摘 要:小学音乐教育对启发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提高小学生的审美品味起着重要作用,小学内容丰富的小学音乐社团更是校园活动建设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它充满生机与活力,也存在着问题。随着新政策的实施,要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研究有效活动帮助更好地来建设小学音乐社团。  关键词:小学音乐社团;活动措施;双减  前言:在“双减政策”下构建小学音乐社团的有序性建设需要实现整体推进,重新进行规划创新管理,使小学音乐
有关健康人行为类型与血型相关性的研究甚少,我们对387名健康成人行为类型和血型的相关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对象随机检查387名健康成人的行为类型和血型,其中男267人,女120人,年龄35~50岁,平均45岁.经统计学处理,年龄与性别均无显著性差异。
期刊
摘要::作为一种新型的自主学习方式,微课以其短小精悍、灵活度高的特点而备受人们的喜爱。本文以小学六年级信息技术课《羊城新八景--界面布局与屏幕切换》一课为例,介绍微课在小学高年级信息技术课堂的具体应用,并对其在课堂运用进行思考。微课应用在小学高年级信息技术课堂虽然可以极大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但同时也要注意:应用到课堂教学要适度、微课不是必不可少的、微课学习不利于形成系统化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