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论文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访谈调查法等等研究方法对国内普通高校特殊学生群体体育教育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目前普通高校特殊学生群体体育教育方面的主要问题,包括课程定位、教材选择、课程设计、成绩评定、教师专业性等等,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够推进普通高校特殊学生群体体育教育水平的提高,促进特殊学生群体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普通高校特殊学生群体体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175-02
特殊群体是社会大众群体的一部分,享受普通大众的所有权利,特殊群体的权利应该受到社会的保护和尊重,高校特殊学生群体作为大学生的一部分,其教育权利应该得到保护,而体育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充分重视特殊学生群体的体育教育权利,这是体育教育目标的本质要求,也是促进特殊学生群体身心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能够帮助特殊学生群体增强平等自信参与社会的能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1.研究目的
通过对国内普通高校特殊学生群体体育教育现状进行研究,分析了目前普通高校特殊学生群体体育教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推进普通高校特殊学生群体体育教育水平的提高,促进特殊学生群体身心健康发展,帮助特殊学生群体增强平等自信参与社会的能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2.研究对象和方法
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访谈调查法等等研究方法,对郑州大学、厦门大学、西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北京大学等普通高校特殊学生群体的体育教育现状进行研究。
3.结果和分析
3.1 特殊学生群体界定
特殊学生群体指的是:“身心发展水平在正常范围外,和普通学生相比有比较大的差异的学生,也可以说是身心发展中某些与教育密切相关的发展指标异常的学生”。
特殊学生群体一般分布在两种学校就读,一种是跟班就读,一种是特殊教育学校,本文研究的是那些跟班就读的学生,本文根据《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将那些跟班就读的普通高校特殊群体学生定义为:“身体状况特殊的学生,如残疾,或者患有医学上建议不适合运动的疾病还有高龄学生等”。
3.2普通高校特殊学生群体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本研究选取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分布全国各地,学校性质和层次各有不同,分别对这些高校进行了调查,发现,绝大多数高校的体育教学大纲中都有针对特殊学生群体的体育保健课程。但是,在具体的调查过程中却发现,普通高校特殊学生群体的体育教育中存在非常多的问题。
3.2.1 课程定位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大纲普遍将特殊学生群体的体育课程称为体育保健课,这非常容易同普通学生的体育保健课程混淆,两者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都有本质上的区别,普通学生的体育保健课具有普适性,针对全体学生,而特殊群体的体育保健课则是以提高特殊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目的的,具有针对性。由于课程定位不明确,很多高校甚至选择不开设这门课程,特殊学生群体没有自己单独的体育课程,只能跟随普通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使得很多特殊学生群体产生排斥体育的心理,加重特殊学生群体的心理负担。
3.2.2 教学内容问题
教学内容的选择一直是特殊学生群体体育教育中的难点,从对学校的调查来看,这个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体育教学大纲中教学内容的选择大都界定模糊,这与特殊学生群体的特殊需要有很大关系。特殊学生群体的特殊就在于个性化,不能够一概而论,更加强调因材施教,难度也相应增大,这也是对高校体育教育的一个考验。从理论上来讲,普通高校的体育保健课程应该突出个别化教学,但从实际出发来说,由于高校资源的有限性,目前不能够充分考虑特殊学生群体的需要,但是学校一味的去追求养生康复,忽略学生的自身兴趣也是非常不科学的,应该结合学校的资源和特殊学生的兴趣来科学选择体育教学内容。
3.2.3 教师专业化问题
特殊学生群体由于自身的特殊情况,更加需要专业化的教师进行教育,而体育课程自身的特点,决定了体育保健课程必须有专业化的教师担任,而在目前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师队伍中,并没有专门针对特殊学生群体而引进的体育教师队伍,普通学生的体育教师和特殊学生的体育教师是通用的,而在这些教师队伍中,很少有教师接受过相关方面的培训。担任特殊学生群体的体育教师,必须有树立科学的体育教育观念,有专业的知识背景和能力,要有爱心恒心和耐心,可以跟学生进行沟通,能够处理各种突发情况,这是普通高校特殊学生群体体育教育所面临的很紧迫的问题。
4.结果和建议
目前,我国的普通高校特殊学生群体的体育教育情况主要面临三大问题,课程定位问题,教学内容问题和体育教师专业化问题。笔者建议,对普通高校特殊群体的体育教育进行一个明确的定位,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不断丰富发展特殊学生群体的体育教学内容,增强体育保健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培养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有针对性的对普通体育教师群体进行特殊教育方面的培训,提高特殊学生群体的体育学习兴趣,培养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朴永馨.特殊教育概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8
[2]刘全礼.特殊教育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吴艳丹,白永正.高校特殊群体学生体育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4)
[4]陈适晖.让残疾儿童回到正常体育之中[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6)
【关键词】普通高校特殊学生群体体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175-02
特殊群体是社会大众群体的一部分,享受普通大众的所有权利,特殊群体的权利应该受到社会的保护和尊重,高校特殊学生群体作为大学生的一部分,其教育权利应该得到保护,而体育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充分重视特殊学生群体的体育教育权利,这是体育教育目标的本质要求,也是促进特殊学生群体身心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能够帮助特殊学生群体增强平等自信参与社会的能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1.研究目的
通过对国内普通高校特殊学生群体体育教育现状进行研究,分析了目前普通高校特殊学生群体体育教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推进普通高校特殊学生群体体育教育水平的提高,促进特殊学生群体身心健康发展,帮助特殊学生群体增强平等自信参与社会的能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2.研究对象和方法
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访谈调查法等等研究方法,对郑州大学、厦门大学、西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北京大学等普通高校特殊学生群体的体育教育现状进行研究。
3.结果和分析
3.1 特殊学生群体界定
特殊学生群体指的是:“身心发展水平在正常范围外,和普通学生相比有比较大的差异的学生,也可以说是身心发展中某些与教育密切相关的发展指标异常的学生”。
特殊学生群体一般分布在两种学校就读,一种是跟班就读,一种是特殊教育学校,本文研究的是那些跟班就读的学生,本文根据《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将那些跟班就读的普通高校特殊群体学生定义为:“身体状况特殊的学生,如残疾,或者患有医学上建议不适合运动的疾病还有高龄学生等”。
3.2普通高校特殊学生群体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本研究选取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分布全国各地,学校性质和层次各有不同,分别对这些高校进行了调查,发现,绝大多数高校的体育教学大纲中都有针对特殊学生群体的体育保健课程。但是,在具体的调查过程中却发现,普通高校特殊学生群体的体育教育中存在非常多的问题。
3.2.1 课程定位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大纲普遍将特殊学生群体的体育课程称为体育保健课,这非常容易同普通学生的体育保健课程混淆,两者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都有本质上的区别,普通学生的体育保健课具有普适性,针对全体学生,而特殊群体的体育保健课则是以提高特殊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目的的,具有针对性。由于课程定位不明确,很多高校甚至选择不开设这门课程,特殊学生群体没有自己单独的体育课程,只能跟随普通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使得很多特殊学生群体产生排斥体育的心理,加重特殊学生群体的心理负担。
3.2.2 教学内容问题
教学内容的选择一直是特殊学生群体体育教育中的难点,从对学校的调查来看,这个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体育教学大纲中教学内容的选择大都界定模糊,这与特殊学生群体的特殊需要有很大关系。特殊学生群体的特殊就在于个性化,不能够一概而论,更加强调因材施教,难度也相应增大,这也是对高校体育教育的一个考验。从理论上来讲,普通高校的体育保健课程应该突出个别化教学,但从实际出发来说,由于高校资源的有限性,目前不能够充分考虑特殊学生群体的需要,但是学校一味的去追求养生康复,忽略学生的自身兴趣也是非常不科学的,应该结合学校的资源和特殊学生的兴趣来科学选择体育教学内容。
3.2.3 教师专业化问题
特殊学生群体由于自身的特殊情况,更加需要专业化的教师进行教育,而体育课程自身的特点,决定了体育保健课程必须有专业化的教师担任,而在目前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师队伍中,并没有专门针对特殊学生群体而引进的体育教师队伍,普通学生的体育教师和特殊学生的体育教师是通用的,而在这些教师队伍中,很少有教师接受过相关方面的培训。担任特殊学生群体的体育教师,必须有树立科学的体育教育观念,有专业的知识背景和能力,要有爱心恒心和耐心,可以跟学生进行沟通,能够处理各种突发情况,这是普通高校特殊学生群体体育教育所面临的很紧迫的问题。
4.结果和建议
目前,我国的普通高校特殊学生群体的体育教育情况主要面临三大问题,课程定位问题,教学内容问题和体育教师专业化问题。笔者建议,对普通高校特殊群体的体育教育进行一个明确的定位,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不断丰富发展特殊学生群体的体育教学内容,增强体育保健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培养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有针对性的对普通体育教师群体进行特殊教育方面的培训,提高特殊学生群体的体育学习兴趣,培养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朴永馨.特殊教育概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8
[2]刘全礼.特殊教育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吴艳丹,白永正.高校特殊群体学生体育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4)
[4]陈适晖.让残疾儿童回到正常体育之中[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