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重奏”,不仅仅是四个人的故事

来源 :音乐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轻而激进的勋伯格,暮年回归的施特劳斯,晚年依旧探索的贝多芬,少年圆熟却热衷于传统的门德尔松……音乐的世界恰如室内乐精神:每个人秉持自己的内心,同时倾听并接纳他人。
  最近,不少朋友都在追日剧《四重奏》,当四位主人公拿起提琴,校准音高,在相互倾听中奏响音乐时,那与世隔绝般的亲密氛围颇令人神往。学习演奏室内乐作品,必要经历排练初期跌跌撞撞的磨合过程,而那种终于学会和伙伴们迈着同样步伐走入音乐的奇妙感受,令人永远难忘。毕竟,这是一种尤为需要默契与感情的艺术形式,它将孤独的独奏者联结起来,感受自我、他人之间“和而不同”的平衡及互动。


林肯中心室内乐协会音乐会

  真正好的室内乐演奏需要极其深厚的音乐修养,但这并不妨碍音乐爱好者的加入。早在两百年前的欧洲,三五乐友茶余饭后抓起琴来,便能一起演奏些什么——就像是好友间的一种倾诉,甚至可以是游戏。但对于当下中国的爱乐者来说,室内乐还相对陌生。2017年5月12至14日,上海音乐厅“Mini音乐节”延续该品牌一贯独特而集中的创意,邀请世界顶尖的“林肯中心室内乐协会”的九位音乐家,带来为期三天的音乐会与讲座,力图深入呈现这一艺术形式的发展脉络和迷人魅力。
  三天中,九部作品呈现出的组合形式多达六种,除常见的弦乐四重奏(贝多芬Op.130、Op.133)、钢琴五重奏(德沃夏克Op.81)、大提琴与钢琴二重奏(勃拉姆斯Op.38)以外,还有在现场音乐会难得一见的“双小提琴与中提琴三重奏”(勃拉姆斯Op.74),以及编制较大的六重奏(勃拉姆斯Op.36、理查·施特劳斯Op.85、勋伯格《升华之夜》)和八重奏(门德尔松Op.20)。
  音乐家们不仅尽力囊括十九至二十世紀初德奥室内乐的重量级曲目,而且试图勾勒出它们之间的谱系关系,并触及一些有趣的艺术问题。


上海音乐厅大堂

  从音乐会呈现的曲目中,我们能明显感受到贝多芬晚期的激进,以及在后贝多芬时代身处浪漫主义的勃拉姆斯如何继承了前辈深刻的情感表达与严谨形式,并带有更浓重的和声色彩与质地。德沃夏克曾受勃拉姆斯提携,两人私交甚密,其音乐中的逻辑性和统一性显然受到德奥音乐的影响,但捷克民间音乐的抒情、奔放和哀伤依然是其骨子里挥之不去的情怀。至于更晚辈的勋伯格,在作品中大量使用的“展开性变奏 ”手法直接师承自勃拉姆斯,这一点在《升华之夜》中有着鲜明的体现。
  《升华之夜》作于1899年,林肯中心艺术总监、钢琴家吴菡说这“恐怕是勋伯格最美的音乐,美到要醉了,或真的想为它去死也是值得的”。此言不虚。青年时代的勋伯格手中握有十九世纪晚期绚烂的和声调色板,辅以散文化的句法及细腻的声部进行,那种能量在音乐中流淌着,可以让恐怖的感觉更甚,也让升华时刻的温暖更加动人。六位演奏家显然经历了长期有效的磨合,他们在每一次拱形旋律的模进向上和繁复对位中勾勒着内心的渴望和恐惧,产生强烈的共情,即使在戏剧张力几近狂乱的时候也很完美。而且他们领悟到了勋伯格理智的硬度——无论感情多么汹涌,都在控制之中,不会成为直白的宣泄。青年时代的勋伯格对心理紧张度的刻画已经显示出激进的萌芽,他是那种无论对时代还是个人感受都十分敏锐的人,总能超前地抓住要害。
  理查·施特劳斯的《随想曲》(1940-1943,改编自同名歌剧序曲)同样是六重奏。单纯地听这首十一分钟的乐曲,只是平添悦耳流畅的印象而已,但是它比《升华之夜》晚创作四十余年。彼时“一战”结束,“二战”伊始,音乐界瞬息万变。出于对战争的反思,众多作曲家的一系列癫狂、撕裂、刺耳的作品问世,施特劳斯也经历了他最激进的年代。而后,他在晚年创作了这样一部极其传统的歌剧,并评价这是自己最好的作品。吴菡在音乐会前的讲座中向我们抛出了这样的问题:“施特劳斯身处当代,但他到底是要和当代决裂还是试着融合在时代中?1940年世界大战已经开始,通常这时的艺术和音乐会反映出人生不一样的想法。但他最后的歌剧在问我们,要往后看还是向前看,音乐是代表你心里的感觉,还是代表着它要承担的社会责任?”


音乐会谢幕时

  三场音乐会最绝妙的安排,是分置首尾的贝多芬的《四重奏》(Op.130)、《大赋格》(Op.133)和门德尔松的《八重奏》。Op.130有两个截然不同的结尾,林肯中心“艾舍尔弦乐四重奏”选择了纪念碑式的“大赋格”。此团有一种恰到好处的向心力,将贝多芬的恢宏建筑护在手中,一砖一瓦地建立起来。大提琴家布鲁克·斯佩尔兹(Brook Speltz)特别出色,拥有磐石一般的稳定性,即使困难的把位也应对自如。也许是正对观众的原因,他的声部交接、呼应、衬托、主导,总是显得特别清晰。我曾认为欣赏贝多芬晚期弦乐四重奏的最佳方式是带着耳机,把自己抛入寂静,独自面对艰涩的音响,但是“艾舍尔”的末乐章“大赋格”改变了我的看法。这种纯粹精神的狂欢,不仅在声音中,也在音乐家的身体中。随着被强调的音头和连续的附点节奏,音乐家的头发开始因为激烈的音流而甩动,因为较大的把位而不得不晃动身体,这几乎成为一种身体的美学——预示着二十世纪“新复杂主义”的身体美学,动人的不只是艰难的音乐,更是它所激发出的拼劲一切克服艰难的能量。这般双重的冲击只有现场才会有。
  门德尔松的《八重奏》作为第三场音乐会的压轴,与首场的贝多芬呼应。音乐家们有意营造了一场时间的轮回:这两部作品均作于1825年左右,但前者几乎是乐圣晚期的绝笔之作,后者却完成于天才少年十六岁的青春年华——门德尔松还引用了贝多芬的谐谑曲主题以示致敬。十六岁已经如此纯熟、完备、丝毫没有故作的少年老成。两把大提、两把中提、四把小提从舞台中后方依次向前排列,各种音色组合在古典主义式的平衡中欣然对话。门德尔松特有的小精灵风格和细密声部之间无穷动一般的交织合作起来十分困难,但是现场的演奏一泻千里,忙中有序,让人大呼过瘾,尤其是第一小提琴肖恩·李(Sean Lee)的长时间连续跳弓与跳飞弓极其细腻、敏捷。有乐友评价道:“曾听过八个现场的版本,这一场是最棒的。”
  然而,这场轮回还不仅在于时间的重合和风格的对比,更在于历史错位的吊诡以及如今的再次复位。十九世纪末期,受极端民族主义思潮的冲击,贝多芬与门德尔松曾被一些德国人放置于截然不同的阶级:贝多芬代表正统德国音乐,属于改革的进步主义;而门德尔松尽管皈依了新教,却在种族上永远属于犹太民族。1937年,纳粹政府甚至因此将门德尔松伫立在莱比锡音乐厅前四十五年之久的雕像拆除。这种论调令人咋舌,其评判不是从音乐本身,而是从意识形态出发,且一经出发就压倒一切——就像是室内乐中的某一个乐手突然要压倒全局,从而毁了所有的平衡与和谐。
  乐团的艺术总监、大提琴家大卫·芬克尔(David Finckel)说:“你可以用水泥盖住草地,但是如果能耐心等候,就会看到草从水泥旁边长出来,音乐和艺术就是这样。即使被水泥覆盖着,音乐或人的感觉还是会长出来的,就像花草长出来一样。”如今,我们至少有机会在这些音乐家的带领下直面音乐,放下所谓主义,只用本心感受,这也是一种幸运。年轻而激进的勋伯格,暮年回归的施特劳斯,晚年依旧探索的贝多芬,少年圆熟却热衷于传统的门德尔松……音乐的世界恰如室内乐精神:每个人秉持自己的内心,同时倾听并接纳他人。
其他文献
如果说罗伯特·弗莱厄蒂(Robert Flaherty,1884-1951)在1920至1921年间拍摄的《北方的纳努克》(Nanook of North)开创了纪录片与人类学联姻的话,那么德本·巴塔查亚Deben Bhattacharya,1921-2001)的影视音乐民族志则促成了纪录片与音乐人类学的结缘。  我们的主人公德本·巴塔查亚出生于印度一个婆罗门家族,他的家乡就依傍着恒河的传奇圣城瓦
期刊
指挥丹尼尔·加蒂  2016一整年,我的汽车音响里都装载着布鲁克纳《第四“浪漫”交响曲》的唱片,我启动马达,它便开始运转。有时候在高速路上,有时候暴雨如注,有时候野花从窗外扑入,“布四”如同一曲浪漫,只要我愿意,就会在远方遇见它。  2012年,我在柏林爱乐数码厅里听过一场蒂勒曼指挥的“浪漫”,也是在那一年,蒂勒曼带领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来沪演出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2011年,塞蒙·莱托率柏林
期刊
贝德里赫·斯美塔那(1824年3月2日-1884年5月12日),捷克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捷克古典音乐的奠基人。1874年不幸耳聋,继续坚持创作,其中最著名的有由六部独立交响诗组成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和第一弦乐四重奏《我的生活》。  斯美塔那的音乐创作,以反映捷克民族的光荣历史和斗争事迹,颂赞捷克大好河山,描繪捷克的风土人情,表现捷克人民的喜好性格、伦理观念、生活理想为特征。尽管古典乐界普遍
期刊
1956年3月15日,音乐剧《窈窕淑女》(My Fair Lady)在美国纽约马克·黑林格剧院(Mark Hellinger Theatre)拉开首演的帷幕,并在百老汇连演两千七百余场,获得1957年托尼奖九项提名,并最终斩获最佳音乐剧、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最佳编舞等六项大奖。  这部剧由弗莱德里克·罗伊维(Frederick Loewe)作曲,埃兰·雷纳(Alan Lerner)担任编剧与歌词
期刊
奥帕蒂亚(Opatija)是克罗地亚共和国的海滨小镇,位于该国西部亚得里亚海畔,是欧洲最古老的海边度假胜地。来自地中海的阳光及温和气候眷顾着奥帕蒂亚,这里深受茜茜公主的眷恋,她和丈夫曾在这座城市度过和煦温暖的冬日假期。这里还曾是哈布斯堡王朝和欧洲贵族以及文化界名人最青睐的度假胜地,海滨大道、鸟语花香、优美别墅、缤纷建筑,令人心旷神怡。奥帕蒂亚  奥地利指挥家迈克尔·芬德赫(Michael Fend
期刊
英国传奇古典吉他演奏家朱利安·布里姆  英国传奇古典吉他演奏家朱利安·布里姆(Julian Bream)娓娓讲述了关于一位改变了世人对西班牙吉他的传统观念并成为了真正的音乐大师的回忆。他的名字叫作安德列斯·塞戈维亚。和帕格尼尼之于小提琴、拉赫玛尼诺夫之于钢琴一样,塞戈维亚这个姓氏已然成为了吉他的代名词。  “塞戈维亚的演奏风格有一种全然不同于他人的气质。”布里姆这样评价道。他本人在年轻时偶然得到了
期刊
初识即将于本届上海夏季音乐节开幕音乐会中与纽约爱乐乐团合作的钢琴名家叶菲姆·布朗夫曼(Yefim Bronfman),缘于多年前收到的一张他与小提琴大师斯特恩合作的《勃拉姆斯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集》唱片。向来痴迷勃拉姆斯这三首作品的我,此前一直都在寻觅斯特恩的演绎版本,但真当与这张唱片不期而遇时,望着封面上大师身旁那个年轻的身影,有了些许迟疑,但转念想到能被斯特恩选为合作对象者,艺术质量应有相当保证
期刊
美国指挥家莱昂纳德·斯拉特金(Leonard Slatkin)在2008年成为了底特律交响乐团的音乐总监,他既经历了乐团2011年的罢工,也经历了底特律城市的破产。在过去的九年间,他一点一滴地重新塑造底特律交响乐团:在乐团罢工后重新为乐团纳入新鲜血液;为乐团注入美国风格和美国曲目,让乐团在不同的音乐风格间变换自如;更重要的是,他将乐团带到了音乐厅之外,带到了网络直播中。他说,听众不仅在音乐厅内,更
期刊
我最初接触到小剧场戏剧是在上海话剧中心观看引进的爱丁堡戏剧节剧目《低处生活》,它由盲顶剧团演出,演员只有四人,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后来我在学校任教期间又参与排演了多部百老汇音乐剧,其中《Company》《I Love You》以及后来观看的《最后的瞬间》《在那遥远的地方》,让我切身体会到小剧场音乐剧的魅力,包括其精致的舞台设计、充满创意的道具运用、引人入胜的剧情和丰富多样的表演形式。不过,最
期刊
昆明的四季温暖如春。3月的天气,虽然温度和上海差不多,但既不闷热,也不寒冷。白天在看似热烈的阳光下多走几步路,居然连一滴汗都不会出,而晚上就算不穿外套,顶多只有一丝凉意,而不会感到刺骨。我们便是在这样一个季节,来到了这座绿草如茵、鲜花盛开的“春城”,聆听了昆明聂耳交响乐团在春城剧院举办的一场“山花·秦岭·丝路——崔炳元交响乐作品音乐会”,并采访了乐团的书记廖勇。3月,正是昆明樱花盛开的时节  昆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