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在世界 在欧州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hd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的重要性来自三个源泉,德国未来在世界特别是在欧洲的地位,取决于这三个源泉的继续存在和发展演变。
  ·德国要成为世界政治大国!这句话本身就足以引起欧洲和世界的震动。
  ·自近代以来,德意志民族的命支运堪称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她在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堪称半是天使、半是恶魔。德意志民族为什么能有这样大的能力能量?她为什么会扮演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角色?
  
  植根于西方体系中
  
  今日德国的重要性来自三个源泉:一是自二战结束以来,它一直植根于西方体系之中,并尽力为其作出积极贡献;二是与法国一起,作为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主要发动机,为欧洲联合事业不懈努力并取得了巨大成果;三是德国自身的有形与无形力量。有形的力量,包括它的人口、GDP(国内生产总值)、对外贸易以及(原先马克的)货币力量均占西欧第一;无形的力量,则主要是指它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既强调经济效率,又重视社会公正。德国未来在世界特别是在欧洲的地位,将取决于上述力量源泉的继续存在和发展演变。
  半个世纪以来,德国外交政策为和平、合作、利益和价值观所引导。它的六个基本目标是:推进欧洲一体化事业;巩固与发展北大西洋联盟(北约),在联合国等重要国际组织中发挥积极作用,支持原苏东地区国家的“转轨”过程,发展同发展中国家的伙伴关系;保卫国家安全。
  在欧洲一体化事业中,半个多世纪来德国一直是促进欧洲联合的重要动力,其目的是提高欧洲在世界上的地位,并使欧洲本身和平、自由和繁荣;同时,也只有在这样的欧洲中,德国才能够生存和发展。这也是德国植根于西方体系中的首要含义。
  1955年德国参加北约则是植根于西方体系的另一项基本标志。北约过去和现在都是其欧美成员国安全的必不可少的基础;同时也是使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欧洲和德国发生巨变的决定性力量之一。德国是这场历史性巨变的最大受益者:它重新统一了国家,大大拓展了自己的活动余地并小心谨慎地谋求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历史上第一次几乎能同所有邻国和平相处。
  为此,德国十几年来全力支持原苏东地区国家向民主政治与市场经济“转轨”,仅1989年~1996年底,德国对中东欧国家的援助就达565亿马克,对俄罗斯等原苏联的后继国援助1257亿马克。
  德国重视同发展中国家发展伙伴关系。德国发展政策的重点是:同贫困作斗争、环境及资源保护、人力教育培训、帮助伙伴国长期稳定发展。德国提供的发展援助约占其GDP的0.3%,高于西方平均数。德国和整个欧盟愿担当南北对话的桥梁,并为此倡导多边努力。
  德国对外政策面向多边的又一个反映是它重视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并尽力在其中发挥作用。自1973年德国成为联合国正式成员国之后,曾三次被选为联合国安理会成员,德国是第三大会费缴纳国,目前有9000名德国士兵参加国际维和行动,德国正在争取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德国上述所作的种种努力都有助于保证德国的安全,这种安全,除了由北约、西欧联盟、欧洲理事会(40多个成员国)、欧洲联盟、欧安组织(50多个成员国)共同保卫外,还有德国自己的30万国防军。
  
  带头“冒犯”美国暗含某些积极意义
  
  9.11事件后,德国外交政策的上述原则目标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但9.11事件影响深重。9.11事件已经扩大了大西洋两岸的分歧,这种分歧是十多年前苏东剧变、世界格局改观后,由于美国人和欧洲人对未来国际体系的不同看法而产生的。目前欧美关系不和是9.11的最重要后果之一,同时也是人们最没有预料到的后果之一。而尤其令人惊讶的是,这一次德国在其中竟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德国总理施罗德最近公开称美国入侵伊拉克的计划是“冒险计划”;国防部长则声明,即使联合国委托,德国也不会参加打击伊拉克的行动;柏林外交部甚至示威性地召见了猛烈批评德国做法的美国驻德大使。
  德国担心美国会把北约变成一个“反恐组织”,从而加大本国遭受恐怖主义袭击的危险;德国担心美国利用打击恐怖主义之便,通过北约要求盟国同它保持合作和一致,从而使盟国付出部分主权的代价;德国担心战争造成人道主义灾难,主张对恐怖分子的打击应是合法军事手段、政治外交手段和文化经济手段“三重奏”;德国担心种种反恐措施可能会过度限制民众的自由、侵犯人权和损害民主;德国还担心同阿拉伯世界特别是中东地区国家关系的紧张,会损及欧洲的安全与经济利益……
  这次以德国为重要角色之一,主要针对美国单边主义和美国无视国际法与国际制度的欧美不和,可能暗含着某些积极意义:如果它有助于在全世界进一步树立欧盟与德国自主的形象;如果由此而使欧洲一体化得到新的推动;如果对美国统治者的蛮横霸道有所触动……
  但是同时可以预期,德国对美国的“冒犯”将是有限的,因为,美国在欧洲的存在及其作用,至少在当前,对欧洲与德国的和平与安全依然是不可或缺的;与法国在此事上的“妥贴”做法——原则上支持美国在伊拉克问题上的立场,同时又强调应遵守国际法和联合国的准则相比,德国的行事方式和结果未必会对加强它在欧洲的影响有多大助益,离开了美国的支持,这是难以完全实现的。
  
  与法国一起致力于欧洲联合
  
  2000年~2001年间,在欧盟范围内,首先是在德国与法国之间,曾经发生了新一轮有关欧洲一体化目标问题的大讨论,德法两国政要几乎都参与其中。德国率先提出了一个总统、一个议会、一个政府、一部宪法的“欧洲联邦”目标,法国则强调欧洲联合应以民族国家为支柱,欧洲一体化的终极目标应当是邦联而不是联邦。希拉克总统2000年6月27日在德国议会发表的演讲极其机敏地避开了“邦联”与“联邦”两个字眼,而以“德国万岁!”、“法国万岁!”作为结束语,这一方面显示了法德“轴心”团结一致,同时也显示出其浓厚的强调民族国家的色彩。
  欧洲内外常常有人评论德国的目标含有“私心”,笔者以为不完全是这样。事实上,欧洲联合如果不逐步加强“联邦”要素,欧洲终难成大器。然而,在这方面提出过急、过高的要求,也似乎有点脱离实际。因此,今后几年欧盟的新日程将以落实2000年底的《尼斯条约》草案和2001年底的《拉肯宣言》内容为主,德国在其中将起重要作用。
  德国与欧盟的主要任务有四项:一是进一步扩大欧盟及其影响;二是解决欧盟机构机制运作中的问题;三是制订欧洲宪法;四是加强欧盟能力(见相关链接)。
  未来几年,欧盟和德国要做的事情实在是又多又大又重要。欧洲内外都对欧盟予以期待。但同时人们也比较清醒和理智,正如德国前总理施密特所说,欧盟的完善还需要很长时间,也许还需要50年,在此期间欧盟不应受美国的管束。解决的办法是一步步推进欧洲的联合和改革,特别是像德国这样重要国家的改革,否则欧盟将难以在世界上成为有足够分量的一极,德国则难以在欧洲与世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其他文献
对于欧洲人及其所追求的欧洲联合来说,刚刚过去的2002年,有个日子令欧洲人难以忘记:1月1日,欧元纸币与铸币正式投入流通,成为欧洲联盟15个成员国中12国的共同统一货币。那么,欧元流通一年来,运行情况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果?又存在哪些问题?    欧元对美元汇率收复大片失地    对于生意人来说,最关心的自然是这一年欧元对美元汇率。欧元自流通一年以来,对美元汇率可谓成绩喜人。欧元对美元汇率2002年
期刊
在关注北非地区的国际政治问题时,有时会涉及与“柏柏尔人”有关的概念。例如,2002年阿尔及利亚修订宪法,把柏柏尔语正式定为与阿拉伯语具有同等法律地位的国语,这在阿拉伯世界还是独一无二的。在北非地区,怎么会冒出如此具有影响力的柏柏尔语?操这种语的柏柏尔人又是一种什么人,他们在北非有着何种影响?    遥远的传说  据说“非洲”这个名称来源于一个柏柏尔部落    柏柏尔人的历史太悠久了,他们在历史上留
期刊
2002年10月3~5日  美国总统特使、负责亚太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凯利访问平壤,美朝间的对话在中断将近两年后恢复。10月16日美国官员称,在凯利访朝时,朝方承认有研制核武器的计划。  10月23日  韩国总统金大中指出,朝核问题要通过对话而不是战争、制裁来解决,韩国在此过程中应发挥主导作用。  10月25日  美国总统布什和到访的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表示双方将继续为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而努力。朝鲜外务
期刊
在作战中,天气不是朋友就是敌人。兵家历来强调“天时地利人和”,而“天时”就是指气象条件。巧妙利用气象条件而克敌制胜的例子很多,如《三国演义》中有诸葛亮“巧借东南风”、帮助周瑜火烧曹操战船的赤壁之战。当然,也有因气象条件败走麦城的事例,如元世祖忽必烈1274年和1281年两次东征日本,均遭风暴袭击,导致船毁人亡而败退;法国皇帝拿破仑对莫斯科的远征也被冰雪严寒所打败。  伊拉克战争似乎不可避免,只是时
期刊
布利克斯和巴拉迪  自去年11月联合国对伊拉克恢复核查以来,布利克斯和巴拉迪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布利克斯,联合国对伊拉克武器监测、核查和视察委员会(监核会)主席,现年74岁,瑞典人。曾在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和斯德哥尔摩大学等名校求学,获得过数个博士学位。从1978年开始担任瑞典外交大臣。1981年,他被任命为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2000年3月就任监核会主席,到20
期刊
在欧洲,就是否对伊拉克动武存在两个“阵营”,一个“阵营”以法国、德国和俄罗斯为首,主张通过和平途径解决伊拉克危机,采用武力只是最后的手段。另一个“阵营”支持美国通过武力解决伊拉克问题,包括英国、西班牙、意大利、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  围绕应不应对伊拉克开战,以美英为一方和以法德为另一方之间正在展开一场尖锐的拉锯战。起初,人们以为他们在唱“红白脸双簧戏”。可是时间长了,这场拉锯战不
期刊
世界之大、之复杂,对同一个问题一百个人或许就有一百种看法和观点。  为了让读者听到更多的声音,我们将邀请在华人世界具有影响力的一些国际时事评论家在此发表见解,并为此特辟栏目:“世知圆桌”。这个栏目也表达了我们的一种期待:欢迎来自四面八方的人走进我们的杂志。  不久前我们曾约请新加坡学者卓南生撰文。本期我们请来的是香港凤凰卫视首席时事评论员阮次山先生。  如今,国际上有两大热点一直在牵动着人们的神经
期刊
土耳其,一个开放的伊斯兰国家,一个角色定位尴尬的国家,一个占据独特地理位置的国家……2002年,本刊第22期曾发表一组有关土耳其的“特别视点”。  进入2003年以来,美国攻打伊拉克风声日紧,北约围绕“协防土耳其”问题爆发争执,美土就美军借道土耳其兵进伊拉克而激烈讨价还价,美国不惜血本谋求土耳其的配合。在此我们又推出两篇有关土耳其的文章。  为确保美国倒萨战争速战速决,以最小的美军伤亡换取对伊拉克
期刊
自去年10月朝鲜核问题浮出水面以来,朝美进行了几个月的斗法。双方都不想正面对抗,但又都不愿放弃自己的立场。一时间,几乎整个国际社会都被美朝博弈搅得躁动不安。  朝美互斗的底线在哪里?它们各自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四邻八方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最后的结果又将怎样?且听四位专家为我们释疑。    朝鲜一“退”再“退”,会退出联合国吗?    朴键一:朝鲜在退出《核不扩散条约》之后,局势变得越来越紧张。最近国际
期刊
2003年2月26日至3月1日古巴国务委员会主席兼部长会议主席卡斯特罗在华访问。2月27日晚,我作为世界知识出版社社长、中国前任驻古巴大使,当然也是古巴人民和卡斯持罗本人的老相识、老朋友,被邀请到古巴驻华使馆,参加卡斯特罗的会见。  这是一次小范围的聚会。古巴驻华使馆邀请了曾在古巴工作过的外交官、记者、研究人员,他们都是古巴人民的老朋友,为两国关系的发展做出过贡献。当时,我和卡斯特罗坐在中间的沙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