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雨·三个家:读莱辛札记(随笔)

来源 :作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sn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故事
  时间:或许是 12 世纪40 年代。
  后来闻名世界的萨拉丁苏丹,那时还是青年。他有个叫阿萨德的弟弟。一天,阿萨德独自骑马离开了家人,再也没回来。阿萨德的姐姐伤心而死。萨拉丁自责不已。12 世纪的叙利亚,正是基督徒和穆斯林百战之地。一个穆斯林孩子独自离开,后果可想而知。
  这个名叫阿萨德的男孩没有死。多年以后,他娶了基督徒为妻,自己也可能成了基督徒。改宗之后的阿萨德,不再叫阿萨德,成了沃尔夫·冯·费尔内克。他和他的妻子往来于德国和叙利亚、巴勒斯坦。他们的朋友里,有基督徒,有穆斯林,也有犹太人。他曾帮助一个名叫纳坦的犹太商人免遭狂热基督徒的欺凌,他的内兄则是虔诚的圣庙骑士。
  沃尔夫夫妻生了两个孩子。男孩寄养在舅舅家,后来也和舅舅一样,成了圣庙骑士。女孩出生不久,沃尔夫的妻子就死了。要事缠身的沃尔夫,让忠仆把孩子送到犹太人纳坦那里寄养。当时的纳坦,妻子和 7 个儿女刚刚死于基督徒的屠杀。
  后来,沃尔夫也死了。直到死时,他都随身带着一本小册子,里面用阿拉伯语写满亲人的姓名。那位忠心的仆人一直收藏着它。
  18 年后,沃尔夫的女儿在纳坦家中健康长大,取名莱萨,身边还有一个叫达雅的基督徒女伴。纳坦远行经商时,家里着了大火。年轻的圣庙骑士把莱萨从火中救了出来。他是耶路撒冷唯一的圣庙骑士。萨拉丁俘虏了很多圣庙骑士,一概处死。行刑之际,萨拉丁在这个青年身上看见阿萨德的影子,赦免了他。被赦免的圣庙骑士,在西奈半岛无所事事地闲逛。偶然间,救了犹太姑娘莱萨。
  6周之后,纳坦归来。莱萨感激圣庙骑士,似乎爱上了他。纳坦感激圣庙骑士,愿意把女儿交给他。达雅感激圣庙骑士,更热切盼望他的婚姻把莱萨借带回基督教世界。没过多久,圣庙骑士也发现自己爱上了莱萨。一桩好事似乎指日可待。
  萨拉丁在圣庙骑士身上看见弟弟阿萨德的影子。纳坦也在圣庙骑士身上发现故友沃尔夫的影子。当圣庙骑士渴望婚姻的时候,纳坦怀疑莱萨的哥哥回来了。他的怀疑,被当年的那位忠仆证实。此时的忠仆,已经是一名基督教隐修僧侣。他珍藏的阿拉伯文小册子说明了一切。
  萨拉丁找回了侄子,莱萨找回了哥哥,纳坦失去了一个女儿,又得到了一双儿女。这是一个新的家庭。在萨拉丁的宫廷里,一家人相认,相拥。
  一个时代
  1777年,48岁的莱辛写完了酝酿多年的剧本《智者纳坦》(《莱辛剧作七种》,李健鸣译,华夏出版社2007年)。这出戏和他此前的写作不太一样,既非悲剧,也不是喜剧。这是他一生中最后一个剧本。他既不想展现惊心动魄的悲壮毁灭,也不想揭露常人身上的可笑瑕疵。在这部带有告别意味的戏里,他向世人讲述的,是一场奇迹般的和解,以及家的重建。
  莱辛仍然遵循惯用的古典技艺,把故事浓缩在一天之内。靠着台词穿插,观众和读者得以复原一个复杂的故事。那个故事里,有基督教、伊斯兰教的百年战争,有犹太人、基督徒、穆斯林的血腥仇杀,有跨越种族和宗教的浪漫爱情。莱辛把这些精彩大事一股脑放进人物的隐约追忆。大幕拉起时,等待读者和观众的,只是一个叔侄、兄妹相认的平淡尾声。当然,看似平淡的故事并不真的平淡。一如既往,莱辛想要向他的市民观众说些什么。
  1729 年,莱辛生于德国萨克森。他在一个日耳曼化了的斯拉夫家庭长大,祖上两辈都是神学家,父亲是路德宗牧师。莱辛是伏尔泰(1694年生)、卢梭(1712年生)的同代人。那也意味着,他生逢一个“启蒙时代”。“启蒙时代”的主题,似乎是“人”,是人的“理性”,是人的自立。所謂“人的自立”,当然是指人从上帝的照看中独立出来,或者说,人从上帝的奴役中解放出来。自立感、解放感,正是那个时代的标志性情绪。像卢梭这样的天才人物,推演出一个庞大的不需要上帝的道德世界、政治世界(《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爱弥儿》)。在他推演的世界里,宗教仅剩下某些可有可无的社会功能,而真正使社会得以组建、使规则得以确立的,唯有人的“理性”。像伏尔泰这样的博学智者,把斑驳多样的人类历史呈现于读者面前(《风俗论》)。在他的新式历史中,基督教世界不再是天下之中心,基督徒的上帝也仅仅是众多民族众多上帝中的一个。到了伏尔泰和卢梭的时代,从前那种独断式的狂信、向隅式的虔诚,显得可笑了。启蒙的健将们并不满足于让狂信显得可笑,他们的更大雄心,是让上帝和信仰本身变得可笑。
  生活在“启蒙时代”的人们,没法置身事外。即便是对上帝保持最严肃信仰的人们,也免不了操心启蒙健将们的挑战:一、世界的版图前所未有地扩大,原先的终极真理难免降格为地方性迷信;二、“理性”的权威前所未有地增强,原先支撑信仰的启示、神迹似乎再无容身之处;三、历史前所未有地清晰,那些原先冠以虔诚之名的暴行、滥政(十字军、赎罪券),无法再用虔诚为自己辩护。面对这样的挑战,人们大体有三种选择:要么,闭目塞听,坚持旧日教条;要么,追随潮流,放弃信仰,嘲笑宗教;要么,在发现了“新大陆”和“理性”的时代,为信仰寻求新的根基。踏上第三条路的,至少有两位伟大的德国人。一位是哥尼斯堡的康德(1724年生)。他写“三大批判”,是要建造一座哲学大厦,好让“理性”与“上帝”和睦相处。三大批判之后,他又写了《纯然理性界限内的宗教》。这书名,正好标明他的雄心。
  另一位要让“理性”与“上帝”联合的德国人,是比康德小 5 岁的莱辛。有人说莱辛是德国的卢梭。这个说法,强调的是莱辛身上的“启蒙性”。他在戏剧舞台上宣讲人道主义,他在神学论文里对笃守教条的正统神学百般劝谏。这些很容易让人们把他划归“启蒙阵营”。可是,他的忧患,与典型的启蒙健将不太一样。在启蒙健将们构想的新世界里,宗教、信仰并无容身之地。莱辛心目中的未来世界,宗教、信仰则是伟大柱石。但在成为新的柱石之前,它们先得重新铸炼自己。所有伟大宗教都有千年历史。在启蒙健将们眼里,上千年的历史足以证明宗教的老迈虚伪。在莱辛眼里,上千年的历史只不过让伟大宗教们进入一个新的学习时代:学会如何相处。莱辛也和同时代的启蒙健将一样喜欢谈论“理性”。在启蒙健将们那里,“理性”是戳穿宗教的利刃。在莱辛那里,“理性”是让宗教联合,通往信仰的道路。   构思、写作《智者纳坦》那几年,莱辛刚刚经历了一场公开的神学论战。他与汉堡首席牧师葛茨的争论旷日持久。结局是,布劳施瓦格公爵禁止莱辛发表神学论文。1778 年,公爵收回了莱辛的作品不需要接受检查的特权,并且没收尚未发表的剩余文章。于是,莱辛只能退回自己的老本行:戏剧。关于那个时代最核心的议题,他要用戏剧说出未曾说完的话,用戏剧教育他的同胞。于是,就有了看似平淡无奇的《智者纳坦》。
  三枚戒指
  读者不妨把自己想象成初次观剧的观众。开头的一幕,他会生出不少误会。
  大幕拉开,纳坦出场。这是一个典型的犹太人:经商、富有,虽不吝啬却看重钱。出行 6 周,回到家里,听说家中刚刚遭受大火,纳坦的第一反应是:房子烧光了,就盖一所新的,一所更舒服的。像每次出行一样,他带回丰厚的礼物,给女儿,也给女儿的女伴。但他时刻记得自己的犹太人身份,这个身份,让那位基督徒女伴永远把他视为“外人”“异类”。
  女伴说:“没有人会怀疑,纳坦,您就是诚实和慷慨的化身,但……”
  纳坦说:“但我只是一个犹太人!——对吗,你不是就想说这个吗?”
  看到这里,观众会以为这是一出讲述犹太人问题的社会剧,和莱辛早年那部《犹太人》差不多。
  接下去,剧情很快进展到莱萨对圣庙骑士的近乎迷狂的感激、圣庙骑士对莱萨从排斥到痴迷。观众恍然大悟:这可能是一出跨越宗教藩篱的爱情戏。当然,莱辛又会让他们失望。圣庙骑士与莱萨相见之后,莱萨的情绪便从热烈忽然转为平静:
  现在,我又想看那些棕榈树了,而不仅仅只是棕榈树下的他。
  什么冷淡?我并没有冷淡。我只是喜欢看那些我能安安静静看的东西。
  這样的台词,实在不像一出爱情戏该有的。
  再接着,剧情转到萨拉丁苏丹的经济危机。为了化解经济危机,萨拉丁打算向富有的纳坦借贷。这时,观众大概会联想到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进而预测,这可能是一出夏洛克式的犹太智斗戏。很快,他们的期望又落空了。在苏丹宫廷里,萨拉丁向纳坦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
  (你是犹太人)而我是一个个穆斯林。基督徒介于我们当中。——在这三种宗教中,只有一种应该是正确的。——一个像你这样的人,不会停留在出生把你抛在的那个地方,即使你没离开那里,一定也是因为真知灼见、有一定理由才会这么做,你肯定选择了最好的……也许我是第一个有这种念头的苏丹,但我认为这样一个念头也不会丢苏丹的脸。
  这不会是历史上那位雄才大略的萨拉丁的问题。但这确实是一个18世纪的好学深思的汉堡市民会屡屡触碰的问题。或者说,这是莱辛希望好学深思的汉堡公民们认真面对的问题。
  莱辛让故事发生在12世纪的耶路撒冷。单单提到时间和地点,有教养的观众就能想到长达两百年的宗教战争的腥风血雨,想到犹太人与基督徒、基督徒与穆斯林之间的仇恨纠葛。历史上的萨拉丁的确占领了耶路撒冷,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当耶路撒冷进入和平岁月时,犹太人、基督徒、穆斯林必须学会如何生活在一起。用圣庙骑士的话说:“这是一个很棒的国家……全世界的人不都挤在这里吗?”问题是,全世界的人是否学会了挤在一起?对于开眼看世界的 18 世纪德国人而言,这是无比重大的问题。
  萨拉丁的提问方式,也很像一个启蒙时代的神学爱好者。他知道有不同的宗教,他对自己的宗教抱“开放”态度,他想让宗教与宗教一决是非高下。无论是非高下,他希望就宗教议题得到一个可以一言以蔽之的最新发现的“正确答案”。这种对“正确答案”的爱好,很像乐于宣判的启蒙健将的爱好。只不过,启蒙健将乐于给出答案,萨拉丁是一个谦逊的提问者。
  正是从这里开始,莱辛的主题显露出来。他要谈的,不是社会,不是爱情,甚至也不是教义,而是在一个全新的世界里,宗教如何认识自己、彼此认识。要想有效思考这个问题,先得破除那种对“正确答案”的爱好。莱辛借助纳坦的独白说出自己的看法:
  我想的是,他要钱,可他想知道——真理,真理!而且要现成的、光亮亮的真理,——似乎真理就和硬币一样!——如果是古老的硬币、掂量过不知多少次的硬币也就罢了!偏偏是要新的硬币,上面的图像要清清楚楚,而且是可以放在桌上一个一个数的硬币,可真理不是这样的。难道人们触摸脑袋里的真理,就像触摸布袋中的钱?在这里谁是犹太人,是我还是他?——可那又怎么样?难道他就不能在真相中寻求真理?
  被传唤进宫的纳坦,以为萨拉丁盯上了他这犹太商人的财富。没想到,萨拉丁想从他这里得到的,不是钱,而是关于真理的智慧。问题是,萨拉丁对真理的期待,反倒更像对钱财的贪欲。钱是可以数算的,一枚金币就是一枚金币,不多不少。钱是可以转移的,从一个钱袋到另一个钱袋,不多不少。但真理不是,尤其是关于宗教的真理。启蒙时代的人们,特别关心真理。地球是不是圆的、太阳是不是宇宙中心、娄巴特拉是否杀死了自己的儿子、路易十四有几个情妇……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可能得到一个如钱币般数值清晰的答案。习惯于启蒙式思维的人,会把宗教问题与上述问题归为一类。对他们而言,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哪个是对的,类似于埃及艳后与玛奇丝谁的鼻子更长;究竟有没有上帝,类似于究竟有没有黑色的天鹅。纳坦的意思是,宗教的真理,是全然不同的东西。宗教涉及人与神圣事物的关系,没人能够置身事外谈论这种关系,正如鱼不能抽身水外评价水。鱼必须活在水里,所以不能像数算钱那样数算水。借助纳坦的话,莱辛与流行的启蒙思维拉开了距离。
  人们不能像数算钱币那样谈论宗教。但人们必须认识宗教。当他发现自己活在一种信仰中,身边的人活在另一种信仰中,他就更需要重新认识宗教。因为信仰让他坚定,多种信仰让他惶惑。信仰与信仰的混战,让他看不清自己,也看不见身边的人。萨拉丁,就代表这种惶惑。他说,“我是第一个有这种念头的苏丹”。最该坚守自己信仰的那个人,开始惶惑了(惶惑,恰恰因为他想更严肃地面对信仰)。尽管提问方式带有启蒙式思维的轻佻,但提问本身远远绝不轻佻。   为了回答这个不该有“正确答案”的问题,纳坦说出了那个著名的“戒指寓言”。很久以前,在东方有个男人,他从心爱的人手里接过了一枚戒指。这戒指有一种神秘的力量:戴上它的人,会受到上帝和他人的喜爱,前提是他以这种信心戴上这枚戒指。男人把戒指戴到手上,再也没有摘下。他还决定,要把戒指代代传下去。他的儿子继承了戒指,儿子的儿子又继承了戒指。依照家训,每代族长,要把戒指传给最心爱的那个儿子。得到戒指的,就是新的族长。直到某位族长,有三个心爱的儿子。他不想厚此薄彼,便打造了两枚同样的戒指。他分别把儿子叫到跟前,给每个儿子戒指和祝福,然后死去。父亲一死,儿子们拿出各自的戒指,要求当一族之长。他们坚称,自己的戒指才是真的。他们相互调查、争吵、诉讼,但毫无结果。
  显然,三枚戒指代表萨拉丁关心的三种宗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个儿子的争吵,代表三种宗教长达千年的仇恨史、战争史。儿子们对族长身份的觊觎,代表各宗教的近乎傲慢的自信。如果纳坦的故事仅止于此,那他无非讲了一个庸俗的历史寓言。依照这个寓言,人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有一个明察秋毫的法官,就能找到“正确答案”:或者有一枚戒指为真;或者三枚皆假。纳坦当然不会停留于此。他提醒萨拉丁,当儿子们执着于戒指的真假时,其实是执着于族长的身份。就是说,戒指已经变成权欲的标志。沉迷于诉讼的兄弟们忘了,戒指之所以是戒指,不在于能使人成为族长,而在于它和一个神谕和一个父亲的期盼相连。“戴上它的人,会受到上帝和他人的喜爱,前提是他以这种信心戴上这枚戒指”,这是神谕。爱儿子的父亲,希望儿子获得信心和爱,这是父亲的期盼。使戒指为真的,是人与神谕和期盼的关系。热衷于诉讼攻讦的儿子们,恰恰是在践踏这种关系。
  纳坦繼续他的故事:一位明智的法官,不会顺着儿子们的委托寻求“正确答案”。相反,他会斥责儿子们。因为,让他们迫切寻找“正确答案”的,不是对真理的爱,而是对权欲的爱:
  法官说……不过,等一等。我听说,那个真正的戒指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就是能使戴戒指的人受到上帝和他人的喜爱……难道这些戒指都只有内功,没有外力?每个人都最爱自己?——这就是说,你们三人都是骗子?你们三个戒指都是假的。
  越是纠缠于真伪的人,越不配谈论真伪;因为他的权欲恰恰使他远离真相。真相,其实不在戒指本身,而在人与神谕和期盼的关系:
  然后法官说,如果你们愿意听从我的建议,而不是判决的话,你们就走吧!我的建议是,你们就接受现在的事实。你们每个人的戒指都是父亲给的:所以每个人都可以相信,自己的戒指是真的。——很可能,你们的父亲不能再忍受一个戒指对整个家族的奴役!——他肯定都爱你们,而且爱的程度也一样,因为他不愿意只让一个儿子受益,而亏待其他两个。——好吧!你们每个人都要追随自己不容收买、毫无偏见的爱!你们要相互比赛,看谁的宝石最先显示其魔力!但愿充满温良、宽容、行善和对上帝的最深谦卑的魔力能帮助你们。如果宝石的力量在你们孩子和孩子的孩子的身上仍然显示,上万年后,我会邀请你们来到我的座位前。那时,坐在这把椅子上说话的是一个比我更智慧的人。你们去吧!——那个谦虚的法官就是这么说的。
  法官的建议是:儿子们必须从戒指与权欲的纠缠中挣脱出来,重新记起那个神谕和那个期盼。一枚真实的戒指,让人活在与神谕和期盼的关系里。证明戒指为真的唯一方式,是努力活在关系里,努力活出关系。为此,兄弟之间有义务彼此竞争,无权相互诉讼。
  为了“活出关系”,每个儿子都得相信自己的戒指。他们有理由相信自己的戒指,因为他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父亲。纳坦说:“所有的宗教不都是基于历史吗?书写的历史或口传的历史!——而历史之所以被人接受,不就是靠忠诚和信任吗?……那么人们最少怀疑谁的忠诚和信任呢?不就是亲人吗?不就是与我们有血缘关系的人?不就是从小就给予我们爱的人?不就是那些从来不让我们失望的人,他们宁可自己失望,也不愿意我们失望。——我对自己父辈的信任怎么会少于你对你的父辈的信任呢?——或者反过来——我怎么能要求你去证明你先辈是在说谎,好让你不反驳我?或者你会要求我这么做?这一点不也适用于基督徒吗?”相信父亲,不是断言戒指为真的理由,却是活出关系的基石。因为,活出关系的前提,信和爱。离开父子相承,信和爱便无所附丽。纳坦这段话,当然是说宗教与传统的关系。每种宗教都源于神谕,每种宗教也都生长于具体的传统。人们都活在具体的传统里,唯有在具体的传统里,他才能践行那个关于爱和信的神谕和期盼。正因如此,人们有理由爱自己的传统,正如有理由爱自己的父亲。但人们无权戳穿别的传统,正如没人愿意他人辱没自己的父亲。
  纳坦的法官说,儿子们只能满足于此,必须满足于此:各自戴上戒指,活在与神谕和期盼的关系里;他们大可相信自己的戒指,相信的意思,是努力活出关系,不使戒指蒙羞;他们不该把精力花在戳穿兄弟上面,因为那只会让权欲腐蚀他们自己。至于最后的判决,唯有等待万年之后,那位更明智的法官(“万年”,表示谦逊和耐心)。所有宗教都认为自己足够古老,因此足够正确。但宗教与宗教从猝然相遇到兄弟相认,却是新时代的新问题。手上戴着古老戒指的三兄弟,自以为有资格当族长,其实都是小学生。或许,他们还得怀抱谦卑学习万年,才能领会戒指的真谛。
  关于宗教,萨拉丁想要一个“正确答案”,纳坦给他的,是一个从很久以前到万年以后的故事。故事的核心,不是时间,而是关系。戒指加诸人的,不是族长的权力,是“活出关系”的义务。从很久以前到万年以后,“活出关系”,才是那枚唯一的戒指。
  借着纳坦的寓言,莱辛讲了他关于“宗教宽容”的思考。他所说的“宗教宽容”,显然不同于启蒙时代常见的“宽容”论调。启蒙式的“宽容”,通常用来抨击宗教狂热时期的迫害与暴行。揭露了迫害与暴行,人们便以为顺便戳穿了宗教。在彻底启蒙了的更为世俗的社会里,“宽容”通常指向某种“相对主义”:各种宗教自行其是,自生自灭;各种价值自说自话,并无高下之分,甚至不值得区分高下。   莱辛的“宗教宽容”,不是“相对主义”。“戒指寓言”里,法官从未说戒指无真伪。问题在于,戒指的真伪暂时不取决于戒指,而取决于那个戴戒指的人活在怎样的关系里:活在与权欲的关系里,还是活在与信、爱的关系里。“相对主义”会说,活在哪种关系里都无所谓。莱辛的法官则说:戴上哪枚戒指,问题不大;活出哪种关系,性命攸关。
  莱辛的“宗教宽容”,不是用来戳穿宗教。相反,他关心的是,那些认真践行信仰的人,如何践行宽容。所谓“宗教宽容”,对无信仰的人和社会而言,并无意义。那样的人和社会,沾沾自喜的不是“宗教宽容”,只是“宗教麻木”。莱辛操心的是那些想要认真“活出关系”的人。他们必须严肃对待自己的生活,好像这就是唯一的生活。但他们还必须努力学习,在其他生活样式里,發现同样想要认真“活出关系”的人。在人群彼此隔绝的时代,这种学习可有可无。当五洲四海的人猝然相遇,这种学习至关重要。
  莱辛的时代,正是五洲四海猝然相遇的时代,或者说,是这样一个大时代的开端。用圣庙骑士的话说,人们将要生活在这样一个地方:“全世界的人都挤在这里。”人们的本能,是在人群里发现敌人。莱辛的“戒指寓言”,则要反目成仇的兄弟重新成为兄弟。
  一个家
  沃格林说,一切经济问题总能归结为政治问题,一切政治问题总能归结为哲学问题,一切哲学问题总能归结为宗教问题。这些话也可以反过来理解:理解宗教问题,才能更好地理解人与人如何相处这样的问题,哪怕你只把它当成一个纯粹世俗的问题。
  莱辛的终生兴趣有二:神学和戏剧。像他这样的古典学者,当然信奉亚里士多德的教诲:戏剧是一种公民教育。写《汉堡剧评》的莱辛从不讳言,戏剧的目的,是“改善”公民,具体而言,是“改善”市民。在一出戏里谈论宗教、神学,也是为了“改善”观剧的市民。
  几种宗教的是非高下,与市民生活有何关系呢?且不说基督徒和犹太人的冲突是欧洲社会的千年痼疾,且不说基督徒和穆斯林的百年鏖战是欧洲历史的脓疮剧痛,单是用为联结人与人的纽带,宗教也在市民生活中作用巨大。在莱辛的时代,人们要承受各种宗教固有的狂热传统,还要承受启蒙以来的宗教轻佻,更要承受各种宗派的口水混战。本应让人联结的宗教,越来越成为撕裂社会的力量。市民生活的当务之急,不是任由狂热、轻佻、混战各行其是,而是在狂热、轻佻、混战中寻找重建联系的可能。莱辛使用的隐喻,是重建家庭。
  《智者纳坦》里,有4个分崩离析的家庭。萨拉丁的弟弟阿萨德离家出走,一个家庭由此残缺。阿萨德和基督徒女子结成家庭,这个家庭在宗教纷争中妻离子散。犹太人纳坦的贤妻爱子,死于基督徒的残杀。纳坦养育阿萨德之女,使一个基督徒婴儿在犹太人环境中长大,此举有违教会制度,险些被人告发。
  《智者纳坦》的结局,是4个残破的家庭组合成新的家庭:犹太人纳坦收养了基督徒阿萨德的女儿;阿萨德的基督徒儿子回到耶路撒冷,与作为穆斯林的伯父相认;犹太人纳坦7个儿女死于基督徒之手,却给了基督徒女婴一个家,多年之后又把养女交还兄长。犹太人纳坦、穆斯林萨拉丁、阿萨德的身份复杂的儿女,在一个新的家里相认相拥。
  重建家庭的情节,可以讲成一个曲折离奇的世俗故事。莱辛的故事,的确不乏曲折离奇。但他在意的,不是曲折离奇。他希望观众看到曲折离奇背后的,重建家庭的智慧。
  重建的智慧,已经隐含在“戒指寓言”里。各持戒指,索取族长权力的三兄弟,只能使家族撕裂。各自戴上戒指,活在神谕和父亲的期盼里的三兄弟,则可能重建一个新的家庭。关键之处是,他们能否看到戒指之外的东西,他们能否知道,那个戴着不同戒指的,首先是个人,和自己一样的人。重建的智慧,就是看见人。
  莱辛的人物,在各自命运里操练这种智慧。
  犹太人纳坦收养基督徒莱萨,他并不想把莱萨变成狂热的犹太教徒,只是给她爱,以及健全的理性。此外,他还为她找了一位基督徒女伴。女伴达雅是个热诚的基督徒。她做梦都想把莱萨带回基督教世界,在她心里,基督教世界是唯一好的世界,基督徒的生活是唯一值得过的生活。她感激纳坦的照顾,但她总对纳坦的犹太人身份心存芥蒂。对于犹太人,基督徒的“正确”态度,似乎是仇恨、轻蔑。但达雅无法仇恨、轻蔑一个朝夕相处的活生生的亲人。于是,她对纳坦的评价是这样的:
  您真好,又真坏!
  看见人,就是看见一个既好又坏的人。这是莱辛最朴素也最深刻的教诲。他的很多人物都有这个能力。达雅一心希望莱萨幸福,但她心目中的幸福必须是基督徒式的幸福。她真心照拂莱萨,也拼命用自己的好恶压抑莱萨。莱萨这样评价她:
  我的又好又坏的达雅想这么做……你不认识这个又好又坏的达雅。愿上帝宽恕她!——愿上帝奖赏她!她让我看到了她身上这么多的好东西,还有这么多的坏东西!
  她们觉得自己有责任让每一个走错路的人回到这条路上。……我完全可以在同一个时间既爱这个人,又恨这个人。
  同样是“您真好,又真坏”。看见一个人的坏,也看见一个人的好,看见一个又好又坏的人,这是一种属灵的视觉。幸亏拥有这种视觉,莱萨、达雅、纳坦才能生活在同一个家里。
  萨拉丁曾向纳坦请教宗教的真理,他似乎是纳坦的学生。但在更多时候,他是和纳坦有着相似智慧的智者。他的智慧是,身为穆斯林的王者,能够在仇恨和战火中看见人:
  有错的是那些不是基督徒的圣庙骑士,而不是作为圣庙骑士的基督徒。
  这是萨拉丁的名言。“不是基督徒的圣庙骑士”“作为圣庙骑士的基督徒”,两者的区别是,前者只有基督徒的名号和盔甲,后者的盔甲里,有一个蒙受基督徒教诲的人。萨拉丁所说的“基督徒”,不是一个名号,一副盔甲,而是一个人。
  萨拉丁赦免圣庙骑士,因为他长得太像走失的弟弟。萨拉丁希望这个青年留在自己的身边,但不强迫他改宗:
  你愿意留在我身边吗?在我身边?——不管是作为基督徒还是穆斯林,是穿白色的大衣还是长袍,是头上裹头巾,还是戴毡帽,都由你作主。对我来说都一样。我从来就不要求,所有的树都只有一个年轮。   要求“所有的树都只有一个年轮”,这是那些宗教狂热者和宗教轻佻者的癖好。狂热者要求所有的树改变年轮以从己所好。轻佻者直接断言一切年轮都是假的。萨拉丁则愿意让所有的树各葆生机,活成森林。他在长袍、头巾、毡帽底下看到的,是活生生的亲人。
  圣庙骑士热爱莱萨,却担心犹太人纳坦从中作梗。他知道自己不该对犹太人心存偏见,却又不能抑制偏见。他知道纳坦是个好人,却忍不住想象他的坏。他向萨拉丁求助:“世界上的每一个事物都有多面性——人们常常很难想象,各种不同的东西如何会聚集在同一件事物上。”萨拉丁告诉他:
  那你就看最好的一面,并为此感谢上帝。上帝知道,为什么这些东西相互适应……如果你是这么复杂的一个人,也许我和你相处时,也得十分小心?遗憾的是,我这个人也有多面,而这些方面又常常不协调。
  仍然是那种看得见坏也看得见好的视力。唯有这种视力,才能帮人穿透民族、宗派、集团、主义的硬壳,看见活生生的人。看不见人,是民族迷狂、宗派迷狂、主义迷狂的病源。看得见人,是重建家庭的前提。借助精彩的警句,莱辛让各色人物表述同一个道理:
  萨拉丁的妹妹丝坦说:“似乎只有基督徒才能给基督徒爱,可创世者把爱给了所有的男女。”
  丝坦又说:“难道一个民族最好的人也不能完全与他的民族无关吗?”
  阿萨德曾经的忠仆,后来成了基督教的僧侣,他对犹太人纳坦说:“纳坦!纳坦!您是一个基督徒!——上帝知道,您是一个基督徒,一个更好的基督徒!”
  纳坦报以同等敬意:“让我成为基督徒的东西,也会让您成为犹太人!”
  如果这世上只有民族和宗派,世界可能早已不成世界。让世界生生不息的,是活生生的人。有人的地方,才有相遇。犹太人纳坦对基督徒骑士说:
  来吧,我们必须,必须成为朋友。我们两个人都不能选择自己的民族。难道我们就代表民族?什么叫民族?难道基督徒和犹太人就光是基督徒和犹太人,而不是人?啊,如果我能在您身上找到的是一个人,那我就能心满意足地做一个人了。
  《智者纳坦》讲的,正是一个因为看见了人,而重建家庭的故事。这样的故事,特别适合讲给莱辛的市民同胞听。他担心他的同胞,既受惑于旧式迷狂,也受惑于新式宣传,快要看不见人。
  又一个家
  时间不详。
  米兰公爵普洛斯彼罗沉迷学问,国政委于其弟安东尼奥。安东尼奥联合那不勒斯王阿隆佐,放逐公爵,僭居君位。米兰成为那不勒斯的附庸。
  多年之后,阿隆佐偕王子腓迪南及众大臣送女远嫁,中途遭遇暴风雨,搁浅孤岛。孤岛主人,正是当年遭遇放逐的普洛斯彼罗。暴风雨,实乃普洛斯彼罗所施之法术。老公爵施展法术,把当年的仇家引至孤岛,又使阿隆佐、安东尼奥疯癫失智。与此同时,阿隆佐之子腓迪南、老公爵之女米兰达相遇相恋。
  经过一番戏弄,老公爵唤醒仇人。阿隆佐与米兰捐弃前嫌,兄长宽恕篡位之弟,公主与王子喜结连理。一家人離开孤岛,重返人间。
  1610年,莎士比亚写了人生中最后一部重要剧本是《暴风雨》。粗看起来,这只是一个不切实际的童话:一个不问国政的公爵,多年以后依靠魔法重夺王位;在魔法点化之下,敌国结成亲家,叛徒得到原谅……人世间,哪有这样的魔法?哪有这样的爱情?哪有这样的原谅?
  年轻时,我怎么也没法对这出戏提起兴趣。莎剧当中,我真正爱看的是《麦克白》《凯撒》《理查二世》《亨利四世》这样的权谋大戏。莎士比亚也为他的同胞写作。他为同胞讲述英国内战的腥风血雨,他向人们展示种种悲惨场面、阴谋、残酷、激情、英勇。伊丽莎白女王的子民们,刚刚从那样的严酷岁月里脱身出来。
  讲述了那些严酷的历史之后,晚年的莎士比亚为何要写一出童话般的戏呢?很长时间,我不觉得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直到读了莱辛的《智者纳坦》,我猛然意识到,相距百余年的两位大师,可能在操心同一个问题——无论经过多少仇恨、杀戮,人们终归要学习一个比仇恨、杀戮难得多的学问:和解、重建家庭。
  《暴风雨》里不是没有宫廷政争,莎士比亚只让它们作为背景出现。而这些,曾是他最擅长的题材。现在,他要专心描写看似不可能的和解,要让破败的家庭以奇迹的方式重建。
  《智者纳坦》里不是没有宗教战争的残酷历史,莱辛也只让它们作为背景出现。他笔下的萨拉丁宫廷,不是历史上的萨拉丁宫廷,反倒更像暴风雨中的孤岛,用于和解的孤岛。人类历史上的宗教杀戮,当然不曾终结于萨拉丁的宫廷。非但不曾终结,在莱辛的时代,以及往后的时代,或许还将愈演愈烈。但那纷争、杀戮总得有个终结之处。于是,莱辛召唤出一个童话般的耶路撒冷,让犹太人、基督徒、穆斯林相聚、相认、相拥。
  《暴风雨》里,让和解得以发生的,似乎是老公爵的魔法。其实不是。莎士比亚告诉他的观众,真正的和解,取决于人在暴风雨中认出自己:
  在一次航程中,克拉莉贝尔在突尼斯获得了她的丈夫;她的兄弟腓迪南又在他迷失的岛上找到了一位妻子;普洛斯彼罗在一座荒岛上收回了他的公国;而我们大家呢,在每个人迷失了本性的时候,重新找着了各人自己。
  结尾的地方,莎士比亚让老公爵抛弃魔法,带着老迈之躯,与家人重返人间。他让普洛斯彼罗唱出最后的歌:
  现在我已把我的魔法尽行抛弃, 剩余微弱的力量都属于我自己; 横在我面前的分明有两条道路, 不是终生被符箓把我在此幽锢, 便是凭借你们的力量重返故国……我再没有魔法迷人,再没有精灵为我奔走; 我的结局将变成不幸的绝望, 除非依托着万能的祈祷的力量, 它能把慈悲的神明的中心刺彻, 赦免了可怜的下民的一切过失。 你们有罪过希望别人不再追究, 愿你们也格外宽大,给我以自由!
  靠着魔法,老公爵在孤岛上制造了和解的奇迹。但唯有抛弃魔法,他才能在人间延续这个奇迹。靠着魔法,他唤醒了那些迷失的人。唯有抛弃魔法,他才能重新做回自己。《暴风雨》要讲的,不是夸耀魔法所行的奇迹,而是人人终须找到自己,终将找到自己。这才是真正的奇迹。《智者纳坦》讲述的,是同一个奇迹。智者纳坦说,比起天使,看得见人,才是更好的奇迹。   有些评论家喜欢拿《智者纳坦》同《威尼斯商人》作比较,因为两者都以犹太人为题。我觉得,真正值得比较的,是《智者纳坦》和《暴风雨》,因为它们都源自同一个忧患:无论经过多少暴风雨,人类终须从迷狂中醒来,相认,相拥,重建家庭。
  第三个家
  1921年,严复生命的最后一年。
  他给远在南方的子女写了一封信。信里,他狠狠教训了小儿严璿。严璿在一所新式学校读书,学了很多科学知识,也染上一种现代孩子特有的科学傲慢。严璿经常讽刺爱好静坐的家人和同学,还在家中长辈的忌日出言不敬,以为那不过是愚昧、迷信。严复说他,“真是该打”。骂过之后,严复讲了一番道理:
  璿年尚稚,现在科学学校,学些算术形学之类,以为天下事理,除却耳目可接,理数可通之处,余皆迷信无稽,此真大错,到长大读书多见事多时当自知之耳。吾所不解者:你们何必苦苦与同善社静坐法反对?你们不信,自是与之无缘,置之不论不议之列可耳;他人相信,资以修养,有何害事?乃必伸以己意,多言强谏,至令父母不欢,岂非太过。大抵青年人思想,最苦总着一边,不知时间无论何种问题,皆有两面,公说婆说,各具理由。常智之夫,往往不肯相下,此争端所以日多。必待年齿到位,又学问阅历成熟,方解作平衡判断……
  至于迷信一事,吾今亦说与汝曹知之:须知世间一切宗教,自释、老以下,乃至耶、回、犹大、火教、婆罗门,一一皆有迷信,其中可疑之点,不一而足;即言孔子,纯用世法,似无迷信可言矣。而及言鬼神丧祭,以伦理学逻辑言,亦有不通之处。但若一概不信,则立地成materialism(唯物主义),最下乘法,此其不可一也。又人生阅历,实有许多不可纯以科学通者,更不敢将幽冥之端,一概抹杀。迷信者言其必如是,固差,不迷信者言其必不如是,亦无证据。……盖人生智识,至此而穷,不得不置其事于不论不议之列,而各行心之所安而已。故汝等此后,于此等事,总以少谈为佳,亦不必自矜高明,动辄斥人迷信也。
  严璿生于1904年。严复发现,这一代人身上已经出现了让他忧心的精神变异:科学(作为偶像崇拜的科学),已经成了他们理解世界和生活的唯一方式。这种由科学崇拜生出的科学傲慢,不会让他们理解全部生活,只会让他们对所有不理解的人、事、生活,生出暴戾之气。这样的科学青年,理解不了静坐,反而把不理解当成权柄,反对、打扰别人的静坐。这样的科学青年,理解不了对死者的敬畏,反而把不理解当成权柄,骚扰、嘲讽家族的祭拜仪式。这已经不仅仅是发生在头脑里的浅薄的傲慢。这种傲慢快要把一个青年塑造成缺乏理解力和同情心的人,已经在一个家庭里制造出纷争、撕裂。严复大段的说理,讨论的不是“迷信”之事可不可信,而是科学崇拜有没有边界。没有边界的科学崇拜,会制造出materialism灵魂。严复说,唯物主义,是“最下乘法”,是属于下等心灵的,因为那意味着一个丧失敬畏心和同情力的心灵。到了1921年,曾经引领知识潮流的严复早已不再对世人发言。他成了沉默的观察者。他发现,世界,包括中国,已经逐渐落在这种下等心灵手里。
  严复曾经是向汉语世界传播新式学问的健将,曾经热切期盼旧日中国在新知中浴火重生。可是,到了晚年,他发现中国的真正灾难,不是陈旧,而是撕裂。诸种未经消化的新式宣传正在把中国人的头脑扭曲得僵化、浅薄、傲慢。这种僵化、浅薄、傲慢的头脑,让人急于拥抱革命、放纵仇恨、渴望清洗,唯独看不见人。看不见人的人,只能委身宗派、主义、种族,只能在宗派、主义、种族的迷狂里相恨相杀。在自己的家里,严复已经看到这个迹象。所以,他的信格外严厉,格外痛切。但他只能在家信里表达他的严厉、痛切,因为他知道,20世紀20年代的中国,已经没什么人愿意听他说话,更没人愿意停下来想想,这个家庭撕裂的故事意味着什么。
  去年夏天,我花了一点儿时间读严复。读到这封信,不知怎么,就想起《智者纳坦》和《暴风雨》。我觉得,莎士比亚、莱辛、严复笔下的三个家庭,冥冥中有些关联。关联在哪里,我说不清。环顾四周,我看不到莎士比亚、莱辛式的和解,倒是严复担心的那种家庭撕裂、主义撕裂,时常在身边上演。莎士比亚和莱辛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写了暴风雨,也写了暴风雨中的相认相拥、家的重建。他们担心,世界终将贫瘠得只剩下暴风雨。
  责编:梁红
其他文献
这些黑的煤,曾经的森林和植物  纯碳的物质,它让我想到光  想到照明,和观音的善  当然,也想到那些矿工  他们在矿下匍匐前行,什么也不说  脸和煤一樣黑,只有头顶的灯  亮着
期刊
蒲公英種子像人一样飞舞  它的两只脚对碰着飞翔  无生命的它被风力推送,随处落脚  比有机生命体看起来饱满张扬  蚂蚱走到尽头——看到对面  我们这俩庞然大物不动  它在观察来路和去路  河水挡住一根游下来的大草  旋转的冲刷  阻挡不住流逝的勇气  天空跟屋顶一样近  蜜蜂抓紧时间  忙着传送最后的花粉。  水中的蛇听到了咕噜声  窥视花朵隐藏的方向  它窜动速度  跟奔跑的云朵一样轻快  河岸
期刊
我们坐船抵达松滋洈水景区无人岛  白鹭成群低飞水面,或结伴聚集沙洲  它们不离弃寒冬  也漠视游人如我等对它们的艳羡  清冷沉寂并不能產生消极情绪  因为雪白让人心神荡漾  山坡后面的水上,枯白的芦苇已然  弹奏深冬的琅琊曲  要记住深冬仙魂般的净彻  楝树籽伸展成花的形状,慰劳冬天沉寂  柑橘,符合现世的色彩,它们直接躺倒在地  柑橘,努力拍下它们的黄  裹雪插绿的山野,水面  波纹凝固寂静深渊
期刊
我们一起来这个驻地  栽下你时多么娇小  五年来,从未正眼看你  只知宿舍外一棵树  渐渐有了阴凉  驻地到处这類植物  没有人凝视它的落寞  火热夏天,它缓冲热浪进屋  冬天,紫色花带来微妙的远方  今天散步,偶然树边抬眼  第一次发现它已长过楼身  我们仍停留原地  五年光阴就地流逝  等退休,等速朽的泥土和碑文  将我们半身包藏  身边越来越少的友人  越来越稀缺的交流  直到丧失世间所有关
期刊
盛夏夜晚,喧囂声淡下来  阳台植物们安守一隅  像人一样谈论思想  音频和节奏  属于每一片叶子,每一朵花  解释着词语和逻辑  密集深邃  压低存在的一切秘密  它们在隐缩信念,敛含姿容,  表达过的  都是真实幻影,  它们在那里,也不在那里  静夜,沉着的呼吸  顺便探望过去  爱恨情仇已熄灭  茶杯里奋力摇动逃跑的影子  是啊,心灯起  万事明  我们的时代自有洞穿的枯寂  不辜负流星来去
期刊
有时,它赠我一朵花  像在我掌心种下一只蝴蝶  有时,它给我几片叶子  绿的黄的褐色的鲜嫩的斑驳的  和我體内长出来的情绪  就像孪生兄弟
期刊
我不愿为你写诗  这并不代表我没有这个冲动  你是屬于“我一旦为你写诗  就等于把一枚子弹射向自己”的  那种人  误食的某物逼你躺进异地的沙发  你的脸躺在隐喻之中  我该做女人还是女神?我等着  带上你,走向各自回家的路  音乐、灯光还没有入场  来自远方的紫黑色的花生  在你我之间纯粹  我能跳一曲带有故事情节的舞吗  这句话,我不能再问  如此自然地走在小雨中的人  与小雨是有默契的  返
期刊
麻鹰盘旋海空白色海鸥低飞海面  白兰地在兰桂坊举杯集体诉说  黑皮肤黄皮肤白皮肤  英语法语日语韩语中国话  维多利亚海港嘴角微笑  石板街忙碌一群电影人  女主角化清冷的妆演绎  一个扑朔迷离的爱情喜剧片  北角新光戏院京剧演员唱昆曲  骆克道酒吧街扭着袒胸露乳的异国女子  同样是异国男子的荷尔蒙超越酒精濃度  中环办公大厦走出黄皮肤的精致白领  广东道1881里的店铺名全是English lo
期刊
风很大,有金币哗啦啦落下  这是远处的一个镜头 在慢慢拉近  近到它就在我面前——這棵路边小坪地的银杏树  在风中,它身上的小扇子成群地扑下  它上部的枝丫几乎光秃  几天后它的叶子将会掉光  然后会裹上冰凌,会穿上白雪衣裳  我想起儿时奶奶门前的白果树  那时我不知道它就是银杏,不知道  什么是高血压,不知道奶奶为什么摔一跤就走了  不知道它要熬上二十几年才生子  现在这棵树代表着沧桑、寒冷和隐
期刊
万物皆有一条细缝,适逢其会  无形的手会剥开尘封的记忆  剥开几万年前寂静的山谷里  清风明月草木葱郁的前生  风声在逼近 奇迹会降临  光阴里打坐 木头在修行  每一次的穷途末路都有咬紧牙关的时刻  每一个夜晚都有真相大白前的屏气凝神  与侏罗纪时代隆隆作响的风声相比  它有咬碎记忆的牙齿  它有吞没黑暗的喉咙  它有困于岩浆的疼痛  我不知道  有多少疼痛已经化成了堅硬的心肠  有多少柔软已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