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城镇建设和工业的迅速发展,污废水和污染物的排放量显著增长,个别河流出现水体污染,发黑发臭,周边生态发生严重恶化,水体失去自净能力,引起社会普遍关注。为了改善城市河道质量,结合实际,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常见的治理技术,针对不同类型的黑臭水体,选择针对的技术进行处理,获得显著成效。
0 引言
城市黑臭水体是百姓反映强烈的水环境问题,不仅损害城市人居环境,也严重影响城市形象。自 2015 年 4 月国务院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 “水十条”)以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将城市黑臭水体整治作为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工作的重要内容,开展了一系列整治工作。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全国黑臭水体整治取得突破性进展。据初步统计,截至2020 年1月,全国重点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超过 90%,地级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 80%左右,但是距既定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2020 年是“水十条”的“收官年”、“大考年”,黑臭水体依旧是我国城市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因此,结合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和探讨,对黑臭水体整治及水环境防护,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1 黑臭水体形成原因
(1)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排放
没有市政雨污水管网系统的地区,雨水和污水均通过岸边的沟渠以及排口直排入水体,导致排污量增大,进而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一些老旧城区依然存在雨污合流的情况,使得合流管道中的污水直接排入水体中。生活污水中耗氧性有机物的氮磷进入水体后,无论其溶解氧是否充足,在适合的水温下都将受到好氧放线菌或厌氧微生物的降解,排放出不同种类的发臭物质,加剧水体黑臭程度 [1,2]。
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或处理后不达标的废水直接排入城市水体中,废水中自有的恶臭物质及有机污染物质同样受到厌氧微生物或好氧放线菌的降解,排放出各种类型的发臭物质,长此以往导致了河流有机污染严重、水体普遍黑臭的现象。
(2)底泥污染难根治
底泥能给微生物生长繁殖提供良好的栖身场所,在放线菌等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下,底泥会发生甲烷化以及反硝化等一系列反应,气体上浮因而带动底泥上浮,造成水体的二次污染 [3]。此外,城市雨污管道中沉积物的存在同样不可忽视,不仅降低了管道的排水能力,严重时可以堵塞管道甚至影响整个排水系统的运行。内源污染进入水体后难以根除,且存在累积效应,在长时间下对水质造成严重的影响。
(3)水系不畅通,水温升高影响
水流速度会直接影响水体的循环, 如果速度过慢就会导致水体黑臭的问题。我国的很多地区中地势较为平缓,河流纵向坡度也会比较小,再加上有些地区中的水量比较小,且水流较为缓慢,水动力不足,其自净能力随之降低,加之河道周边部分空间被侵占,水体循环无法有序的进行,污染物被长期的积累,这些都是造成水体自净能力较差,进而产生黑臭的问题。
(4)岸边硬质化,生态环境被破坏
城市水体的存在对于城市内部的雨水与防洪排涝存在重要作用,同时也有着排除汛期雨水的重要作用。硬质护岸具备较强的抗冲刷能力,利用排涝系统, 可能造成生态系统的损坏。硬质护岸的施工材料主要就是混凝土、浆砌石等, 使得水体与外部环境隔离,无法实现水体自净的处理,生态效应比较差[4]。
2城市黑臭水体的危害
(1)破坏水体生态系统
城市河流“黑臭”现象会造成水体长时间的缺氧,从而对水生动植物造成较大损伤甚至绝迹,对河流等水体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
(2)影响居民日常生活,威胁居民身体健康
饮用水水源地受到污染,水源功能丧失,水体出现黑臭,缺少新鲜空气的流通,居住环境日益恶化,对人体的呼吸和神经系统等造成无法挽回的损伤。
(3)损害城市景观
水体黑臭物质的挥发,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空气质量,对周围的生产生活及旅游等第三产业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限制了城市自身的发展,破坏了城市的美好形象。
3黑臭水体整治技术
(1)物理技术手段
截污纳管的作用就是通过合流制截流或雨污分流的方式从源头来进行处理, 可以有效的将旱季生活污水进行截流处理,并且直接归入到污水处理中,避免其进入到城市水体的环境中。
面源控制则是城市内部存在的固体废弃物等垃圾,也可能是初期雨水造成的水污染问题,其中也主要存在有城市居民的生活污水的问题,它的有效质量可以通过海绵城市的方式来进行,应用合理有效的措施来进行生态治理。
内源控制技术就是将城市内部水体环境中存在的淤泥、垃圾等物清理干净,彻底的净化水资源,主要治理措施就是进行淤泥清理,避免造成严重水体污染的问题,治理效果非常的明显。清淤完成之后,还应该在水体中加入一定量的净化剂,可以促进底泥中的有机物分解,实现水体的有效净化。
活水循环是利用提升水体流动性的方式来达到缓解黑臭问题的效果。此时可以在水体中加入泵站、水系连通的方式来增强水体的流动性。清水补给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在水体中加入一定量的清水来更好的实现污水的稀释处理,提升水体自净能力。水流速度的增大可以使得水体交换速度得到提升,减少水体黑臭。
(2)化学技术手段
通过投加化学试剂来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絮凝、氧化和沉淀作用以提高水体的透明度。使用的化学试剂包括氧化剂 H2O2、 CaO2 等、化学絮凝剂 Al 盐、 Fe 盐等、化学沉淀剂 CaO 等。化学处理技术可以在短时间中将水质的污染迅速降低,对感官感受有较大的改善,具有较明显的整治效果。但是此方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体黑臭的问题,并且容易引发二次污染。
(3)生态技术手段
微生物强化技术。黑臭水体中加入大量的微生物, 一般都是利用微生物降解来达到净化的目的。在实践中主要是向水体中加入一定量的微生物菌剂、 酶制剂等来促进微生物的降解, 实现水污染的净化处理。
生物膜技术。该技术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附着生长型处理方式。生物膜上存在有大量的微生物, 在进行污水接触中可以更好的实现水体污染物的处理,改善水体的水质。生物膜法的根本在于采用人为影响的方式来实现污染水体的净化处理。随着我国水污染处理技术的提升, 生物膜技术已经逐渐被广泛的应用,其效果也在逐渐的提升。
水生植物净化技术。该技术主要是利用水生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所存在的自净功能,植物可以通过自身的代谢逐渐的将污染物进行净化处理。黑臭水体的治理过程中, 一般都是经过试验确定了效果之后才能应用到实践中, 选择合适的净化植物, 其要具备较强的繁殖能力, 且容易栽培和管理, 也应该具备怡景的景观效果。
4 结语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应从统筹兼顾,做好防治规划;因河制宜,采用综合技术;睿智创新,强化技术支撑 ;加强监督,建立长效机制等几个方面,多元共治、协同联动,构建城市水生态的保护、恢复措施及管理体系,最终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城市水生态长廊。
参考文献
[1] 杜一. 浅谈水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 (7):200-200.
[2] 于玉彬,黄勇.城市河流黑臭原因及机理的研究进展[J].环境科技,2010,23(S2):111-114.
[3]錢海峰.南京市城市水体黑臭现状及治理对策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13):124-126
[4]李丽.水体生态修复技术在黑臭河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市政工程,2017(3):40-42
0 引言
城市黑臭水体是百姓反映强烈的水环境问题,不仅损害城市人居环境,也严重影响城市形象。自 2015 年 4 月国务院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 “水十条”)以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将城市黑臭水体整治作为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工作的重要内容,开展了一系列整治工作。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全国黑臭水体整治取得突破性进展。据初步统计,截至2020 年1月,全国重点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超过 90%,地级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 80%左右,但是距既定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2020 年是“水十条”的“收官年”、“大考年”,黑臭水体依旧是我国城市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因此,结合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和探讨,对黑臭水体整治及水环境防护,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1 黑臭水体形成原因
(1)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排放
没有市政雨污水管网系统的地区,雨水和污水均通过岸边的沟渠以及排口直排入水体,导致排污量增大,进而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一些老旧城区依然存在雨污合流的情况,使得合流管道中的污水直接排入水体中。生活污水中耗氧性有机物的氮磷进入水体后,无论其溶解氧是否充足,在适合的水温下都将受到好氧放线菌或厌氧微生物的降解,排放出不同种类的发臭物质,加剧水体黑臭程度 [1,2]。
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或处理后不达标的废水直接排入城市水体中,废水中自有的恶臭物质及有机污染物质同样受到厌氧微生物或好氧放线菌的降解,排放出各种类型的发臭物质,长此以往导致了河流有机污染严重、水体普遍黑臭的现象。
(2)底泥污染难根治
底泥能给微生物生长繁殖提供良好的栖身场所,在放线菌等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下,底泥会发生甲烷化以及反硝化等一系列反应,气体上浮因而带动底泥上浮,造成水体的二次污染 [3]。此外,城市雨污管道中沉积物的存在同样不可忽视,不仅降低了管道的排水能力,严重时可以堵塞管道甚至影响整个排水系统的运行。内源污染进入水体后难以根除,且存在累积效应,在长时间下对水质造成严重的影响。
(3)水系不畅通,水温升高影响
水流速度会直接影响水体的循环, 如果速度过慢就会导致水体黑臭的问题。我国的很多地区中地势较为平缓,河流纵向坡度也会比较小,再加上有些地区中的水量比较小,且水流较为缓慢,水动力不足,其自净能力随之降低,加之河道周边部分空间被侵占,水体循环无法有序的进行,污染物被长期的积累,这些都是造成水体自净能力较差,进而产生黑臭的问题。
(4)岸边硬质化,生态环境被破坏
城市水体的存在对于城市内部的雨水与防洪排涝存在重要作用,同时也有着排除汛期雨水的重要作用。硬质护岸具备较强的抗冲刷能力,利用排涝系统, 可能造成生态系统的损坏。硬质护岸的施工材料主要就是混凝土、浆砌石等, 使得水体与外部环境隔离,无法实现水体自净的处理,生态效应比较差[4]。
2城市黑臭水体的危害
(1)破坏水体生态系统
城市河流“黑臭”现象会造成水体长时间的缺氧,从而对水生动植物造成较大损伤甚至绝迹,对河流等水体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
(2)影响居民日常生活,威胁居民身体健康
饮用水水源地受到污染,水源功能丧失,水体出现黑臭,缺少新鲜空气的流通,居住环境日益恶化,对人体的呼吸和神经系统等造成无法挽回的损伤。
(3)损害城市景观
水体黑臭物质的挥发,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空气质量,对周围的生产生活及旅游等第三产业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限制了城市自身的发展,破坏了城市的美好形象。
3黑臭水体整治技术
(1)物理技术手段
截污纳管的作用就是通过合流制截流或雨污分流的方式从源头来进行处理, 可以有效的将旱季生活污水进行截流处理,并且直接归入到污水处理中,避免其进入到城市水体的环境中。
面源控制则是城市内部存在的固体废弃物等垃圾,也可能是初期雨水造成的水污染问题,其中也主要存在有城市居民的生活污水的问题,它的有效质量可以通过海绵城市的方式来进行,应用合理有效的措施来进行生态治理。
内源控制技术就是将城市内部水体环境中存在的淤泥、垃圾等物清理干净,彻底的净化水资源,主要治理措施就是进行淤泥清理,避免造成严重水体污染的问题,治理效果非常的明显。清淤完成之后,还应该在水体中加入一定量的净化剂,可以促进底泥中的有机物分解,实现水体的有效净化。
活水循环是利用提升水体流动性的方式来达到缓解黑臭问题的效果。此时可以在水体中加入泵站、水系连通的方式来增强水体的流动性。清水补给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在水体中加入一定量的清水来更好的实现污水的稀释处理,提升水体自净能力。水流速度的增大可以使得水体交换速度得到提升,减少水体黑臭。
(2)化学技术手段
通过投加化学试剂来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絮凝、氧化和沉淀作用以提高水体的透明度。使用的化学试剂包括氧化剂 H2O2、 CaO2 等、化学絮凝剂 Al 盐、 Fe 盐等、化学沉淀剂 CaO 等。化学处理技术可以在短时间中将水质的污染迅速降低,对感官感受有较大的改善,具有较明显的整治效果。但是此方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体黑臭的问题,并且容易引发二次污染。
(3)生态技术手段
微生物强化技术。黑臭水体中加入大量的微生物, 一般都是利用微生物降解来达到净化的目的。在实践中主要是向水体中加入一定量的微生物菌剂、 酶制剂等来促进微生物的降解, 实现水污染的净化处理。
生物膜技术。该技术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附着生长型处理方式。生物膜上存在有大量的微生物, 在进行污水接触中可以更好的实现水体污染物的处理,改善水体的水质。生物膜法的根本在于采用人为影响的方式来实现污染水体的净化处理。随着我国水污染处理技术的提升, 生物膜技术已经逐渐被广泛的应用,其效果也在逐渐的提升。
水生植物净化技术。该技术主要是利用水生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所存在的自净功能,植物可以通过自身的代谢逐渐的将污染物进行净化处理。黑臭水体的治理过程中, 一般都是经过试验确定了效果之后才能应用到实践中, 选择合适的净化植物, 其要具备较强的繁殖能力, 且容易栽培和管理, 也应该具备怡景的景观效果。
4 结语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应从统筹兼顾,做好防治规划;因河制宜,采用综合技术;睿智创新,强化技术支撑 ;加强监督,建立长效机制等几个方面,多元共治、协同联动,构建城市水生态的保护、恢复措施及管理体系,最终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城市水生态长廊。
参考文献
[1] 杜一. 浅谈水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 (7):200-200.
[2] 于玉彬,黄勇.城市河流黑臭原因及机理的研究进展[J].环境科技,2010,23(S2):111-114.
[3]錢海峰.南京市城市水体黑臭现状及治理对策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13):124-126
[4]李丽.水体生态修复技术在黑臭河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市政工程,2017(3):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