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苏子观王主簿的折枝画有感而发,题诗道:“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他认为以形象逼真与否而定画品的高低,这与孩童看画没有差别;同样的道理,作诗只注重写景,一定不是一个真正的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天工”就是不做作,所谓“天然去雕饰”,“清新”则指清雅脱俗。苏轼此诗主要表达他所在时期的画论观点,即重在“写意”,但也同时道出了诗歌与绘画这两种看似不同的艺术形式中,内在的一律性。
关键词:诗歌意境;绘画意境;一律性
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231-01
“诗画一律”的内在共性,早已是中国古代美学中不言而喻的审美观念,只是被艺术家们含在口中、捧在手中,迟迟不愿表明罢了。
早在汉代,便有刘褒依据《诗经》作《云汉图》,世人观之皆有浑身发热之感,作《北风图》,世人观之则有寒意侵体之意,以诗作画的情况频频出现。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士人对个体内在精神加以关注,以诗为绘画创作题材的现象越来越多,并逐渐普及开来。顾恺之代表作之一《洛神赋图》,便是以曹子建颂咏洛河女神的诗赋而作。至唐代,诗画结合最突出的当属王维,苏轼称赞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宋代更是以诗歌作为朝廷绘画考试的题材,进行优秀画工的选拔。更有题画诗的盛行,成为历朝历代文人名士间相互欣赏与学习交流的方式,等等。这些都使得诗歌与绘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而这种密切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天人之道、物我合一思想影响下的必然结果。自然不仅是人类的衣食住行的源头,与此同时,它也是愉悦人的精神情性的重要对象,人们往往凭借奇山异水,熔铸自身的气质,创造艺术的人生。中国古代的诗歌与绘画艺术,无不反映出人们在对自然的审美观照的过程中,对宇宙、生命及其内在规律的探寻和对自身的陶养与提升。
“意境”,顾名思义由“意”和“境”两部分组成。“意”就是情意,指作者主观内在的思想感情;“境”就是境界,是立体感的艺术图画。在文学艺术中,“意”需要靠创作者借物来委婉表达;“境”不仅需要对景的描绘,还需要“意”的渗透在其中。王国维认为,“情”、“景”是构成意境的两个基本要素。纯粹的景并不能产生意境,只有经过主观化的景才是构成意境的必要条件,而这种主观化的景实便是“意象”。唐代诗人戴叔伦说:“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诗中讲到温润的玉石在阳光的照射下生出了轻烟,这种情景我们是不可能在现实中看到的,只能凭借着想象甚至幻想才能意会。玉质的那种细腻、温润之感被作者比喻成几缕轻烟,充满了想象力。其又道“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容易可谈哉”,则意在强调诗歌的作用在于引发联想而不在于描述和说明。可见,诗歌意境是一种孕于象内,生于象外,通过想象、联想、意会能够让人感受领悟、玩味无穷的艺术境界。其婉转而含蓄,不依赖直白的叙述。在诗歌创作中景与境的关系十分密切,这种关系的密切性则又以情为纽带。景是境的载体,情是意的表达,景中有情,意境自深远。
中国绘画所表现的是“最深心灵”,它所描写的对象,山川、人物、花鸟、虫鱼,都充满着生命的动——气韵生动。但因为自然是顺法则的,画家是默契自然的,所以画幅中潜存着一层深深的静寂,认为中国画中不是没有作家个性的表现,他的心灵特性是早已全部化在笔墨里面,有时是寄托于一二人物,这人物浑然坐忘于山水之间,如树如石如水如云,是大自然的一体。这种追求人与自然的浑然一体化,重视人与宇宙精神的高度契合,与重视作者心灵个性的鲜明特征,都是与诗歌创作的美学追求深刻契合与完全相通的。所以,当山水画成熟发展起来以后,其美学理想显示出与诗歌的高度契合。“一切绘画之中,有一种专求形状色彩的感觉美,而不注重题材的意义,则与文学没有交涉,现在可暂称之为‘纯粹的绘画’。又有一种,求形式的美之外,又兼重题材的意义与思想,则涉及文学的领域,可暂称之为‘文学的绘画’。前者在近代西洋画中最多,后者则古来大多数的中国画皆是其例。”丰子恺先生所说的“文学的绘画”,既是表达了画中有诗意的观点。
中国古代文人画家在艺术上的完备修养,是使“诗画一律”并臻至“抒情写意”巅峰的一个重要条件。诗画在意境上达成了更高的一律,这其中诗画都是以意象的表达方式完成的,再由意象显现意境以达到最高的境界。由于自然在诗歌、画作中所占的比重以及精神含量使之成为了诗画内容的主要载体,诗人画家主体精神、情感、意趣的主要寄托物,那么其成为诗画意境的主要表现物也是必然之势,情理之中。而情景结合后的意象,虽常以点缀物的形式出现,但是对于意境的追求而言,它们有效的配合主体意象,将诗画的意境巧妙而恰到好处地点化出来意象的差异性决定了诗歌与绘画不同的表达方式,一律性则决定了诗歌与绘画在共同的浓厚的山水意识中都以境界为最高。
参考文献:
[1]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修订本)[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2]潘运告.汉魏六朝书画论[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
[3]宗白华.宗白华全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
[4]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丰子恺.丰子恺文集[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
作者简介:谭彬,内蒙古师范大学14级文艺学研究生。
关键词:诗歌意境;绘画意境;一律性
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231-01
“诗画一律”的内在共性,早已是中国古代美学中不言而喻的审美观念,只是被艺术家们含在口中、捧在手中,迟迟不愿表明罢了。
早在汉代,便有刘褒依据《诗经》作《云汉图》,世人观之皆有浑身发热之感,作《北风图》,世人观之则有寒意侵体之意,以诗作画的情况频频出现。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士人对个体内在精神加以关注,以诗为绘画创作题材的现象越来越多,并逐渐普及开来。顾恺之代表作之一《洛神赋图》,便是以曹子建颂咏洛河女神的诗赋而作。至唐代,诗画结合最突出的当属王维,苏轼称赞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宋代更是以诗歌作为朝廷绘画考试的题材,进行优秀画工的选拔。更有题画诗的盛行,成为历朝历代文人名士间相互欣赏与学习交流的方式,等等。这些都使得诗歌与绘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而这种密切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天人之道、物我合一思想影响下的必然结果。自然不仅是人类的衣食住行的源头,与此同时,它也是愉悦人的精神情性的重要对象,人们往往凭借奇山异水,熔铸自身的气质,创造艺术的人生。中国古代的诗歌与绘画艺术,无不反映出人们在对自然的审美观照的过程中,对宇宙、生命及其内在规律的探寻和对自身的陶养与提升。
“意境”,顾名思义由“意”和“境”两部分组成。“意”就是情意,指作者主观内在的思想感情;“境”就是境界,是立体感的艺术图画。在文学艺术中,“意”需要靠创作者借物来委婉表达;“境”不仅需要对景的描绘,还需要“意”的渗透在其中。王国维认为,“情”、“景”是构成意境的两个基本要素。纯粹的景并不能产生意境,只有经过主观化的景才是构成意境的必要条件,而这种主观化的景实便是“意象”。唐代诗人戴叔伦说:“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诗中讲到温润的玉石在阳光的照射下生出了轻烟,这种情景我们是不可能在现实中看到的,只能凭借着想象甚至幻想才能意会。玉质的那种细腻、温润之感被作者比喻成几缕轻烟,充满了想象力。其又道“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容易可谈哉”,则意在强调诗歌的作用在于引发联想而不在于描述和说明。可见,诗歌意境是一种孕于象内,生于象外,通过想象、联想、意会能够让人感受领悟、玩味无穷的艺术境界。其婉转而含蓄,不依赖直白的叙述。在诗歌创作中景与境的关系十分密切,这种关系的密切性则又以情为纽带。景是境的载体,情是意的表达,景中有情,意境自深远。
中国绘画所表现的是“最深心灵”,它所描写的对象,山川、人物、花鸟、虫鱼,都充满着生命的动——气韵生动。但因为自然是顺法则的,画家是默契自然的,所以画幅中潜存着一层深深的静寂,认为中国画中不是没有作家个性的表现,他的心灵特性是早已全部化在笔墨里面,有时是寄托于一二人物,这人物浑然坐忘于山水之间,如树如石如水如云,是大自然的一体。这种追求人与自然的浑然一体化,重视人与宇宙精神的高度契合,与重视作者心灵个性的鲜明特征,都是与诗歌创作的美学追求深刻契合与完全相通的。所以,当山水画成熟发展起来以后,其美学理想显示出与诗歌的高度契合。“一切绘画之中,有一种专求形状色彩的感觉美,而不注重题材的意义,则与文学没有交涉,现在可暂称之为‘纯粹的绘画’。又有一种,求形式的美之外,又兼重题材的意义与思想,则涉及文学的领域,可暂称之为‘文学的绘画’。前者在近代西洋画中最多,后者则古来大多数的中国画皆是其例。”丰子恺先生所说的“文学的绘画”,既是表达了画中有诗意的观点。
中国古代文人画家在艺术上的完备修养,是使“诗画一律”并臻至“抒情写意”巅峰的一个重要条件。诗画在意境上达成了更高的一律,这其中诗画都是以意象的表达方式完成的,再由意象显现意境以达到最高的境界。由于自然在诗歌、画作中所占的比重以及精神含量使之成为了诗画内容的主要载体,诗人画家主体精神、情感、意趣的主要寄托物,那么其成为诗画意境的主要表现物也是必然之势,情理之中。而情景结合后的意象,虽常以点缀物的形式出现,但是对于意境的追求而言,它们有效的配合主体意象,将诗画的意境巧妙而恰到好处地点化出来意象的差异性决定了诗歌与绘画不同的表达方式,一律性则决定了诗歌与绘画在共同的浓厚的山水意识中都以境界为最高。
参考文献:
[1]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修订本)[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2]潘运告.汉魏六朝书画论[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
[3]宗白华.宗白华全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
[4]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丰子恺.丰子恺文集[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
作者简介:谭彬,内蒙古师范大学14级文艺学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