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感想,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深刻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語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语句。由此可见,语文教师教学时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写作乐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广泛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在多重对话中,学生的第一要务便是与文本对话,即通过阅读实践,走进文本,与课文的作者交流,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先与文本对话,取得亲身体验,这样,教学中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课前,我主要从两个方面充分与文本对话,真正实现了为人师表。
1.仔细揣摩文本的语言文字
在进行阅读教学前,我都会认真阅读文本,哪怕一个字、一个词,我都会翻来覆去地读,并且查阅字典、词典,充分理解作者每一个字、每一个词的真正用意,还上网学习其他同行对此的理解,尤其是一些著名的特级教师独到的理解,帮助自己正确把握文本。如《白杨》一文,我抓住“浑黄一体”,体会到了大戈壁的荒凉,联想到边疆建设者生活环境的恶劣;通过“高大挺秀”一词,我体会到了白杨的坚强,体会到了边疆建设者的奉献精神;通过“笑”字,我体会到了边疆建设者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读出了惊喜。在仔细揣摩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我真正走进了文本,为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悟意明理,与文本实现情感共鸣
在阅读教学的准备过程中,我在悟意明理上下工夫,实现了与作者的情感共鸣。我首先全面地了解了作者,了解了文本的时代背景,掌握了文本的时代意义,通过字里行间,明白了作者要表达的道理,以备阅读时能游刃有余地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如《观潮》一文,作者生动描述了钱塘江大潮的奇特、雄伟和壮观,从声音和形态两方面的变化,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潮来时的雄伟气势。我反复诵读重点语句,细细地欣赏品味,通过课件,切身感受到了钱塘潮声音越来越响亮、气势越来越浩荡,如万马奔腾、势不可挡的宏伟场面。我不由得惊叹:“这真是伟大的奇观!”这就与作者达到了情感共鸣。
二、做好指导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些话告诉我们:生活经历与作文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教师,怎样指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由感觉、感受向感悟转化呢?首先,教师要注意发挥日记在习作中的作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细致地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分析生活,并把这些记录在日记中。这样,生活就成了学生习作的源泉。如①班会课是捕捉材料的一个窗口,教师批评了谁,表扬了谁,这些内容都可以借日记的形式写成不同性质的文章。②学生观察到的校园里的大事小事,这些是小练笔的好素材。③学生跟着父母到菜市场买菜,观察买菜的和卖菜的人不同的眼神、语言与动作,这些也是很好的写作素材。④和周围人交往时,对这些人的看法或从这些人口中了解到的一些事情,都是写作的素材。⑤学了一篇文章后,自己的感受以及想对主人公说的话等,也可以作为写作材料。学生积累了大量写作的材料之后,自然会有感而发,再加上教师适当的指导,学生就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了。
三、起好题目
一篇文章的题目起得好,会给文章大增光彩,就如同一部电影剧名起得好,就能吸引观众,就能给这出剧目以强大的生命力。因此,命题是一门艺术。就拿2000年高考的命题来说吧,作文给出的题材是“诚信”,许多考生就干脆都以“诚信”作为文章的题目,千篇一律,这怎能引起考官的兴趣?而有些学生就在命题上下了工夫,如《7-1=0》《诚信·人生》……一看题目便让人耳目一新。根据小学生理解能力差,想象力丰富的特点,教师指导作文时不仅要要求明确,还要留给学生充分发挥的余地,可让学生自己为自己的文章起名字,有意识地去锻炼学生的命题能力。教师可在每节非命题作文课中,抽出一定的时间,以小组为单位在班里进行命题比赛。事实证明,只有题目起好了,学生才能由此而产生联想,从而进入构思,写出内容丰富,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四、小组互评
传统的作文教学是学生写,教师改。我根据主体参与的原则,尝试让学生分小组互评作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首先,我根据学生习作水平的高低,把本班学生均衡地分为三个大组:A组、B组、C组。每次习作,让学生直接写在大作文本上,要求当堂完成。学生习作后,我会在两三天的时间内改完一组,并且按顺序,第一次改A组,第二次改B组……然后进行作文讲评。讲评课后,指导学生批改其余两个组的作文,然后交流,最后进行二次习作。小组互评实施一段时间后,学生们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将大有提高。
训练学生形成作文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所以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扎实地在训练中下工夫,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广泛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在多重对话中,学生的第一要务便是与文本对话,即通过阅读实践,走进文本,与课文的作者交流,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先与文本对话,取得亲身体验,这样,教学中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课前,我主要从两个方面充分与文本对话,真正实现了为人师表。
1.仔细揣摩文本的语言文字
在进行阅读教学前,我都会认真阅读文本,哪怕一个字、一个词,我都会翻来覆去地读,并且查阅字典、词典,充分理解作者每一个字、每一个词的真正用意,还上网学习其他同行对此的理解,尤其是一些著名的特级教师独到的理解,帮助自己正确把握文本。如《白杨》一文,我抓住“浑黄一体”,体会到了大戈壁的荒凉,联想到边疆建设者生活环境的恶劣;通过“高大挺秀”一词,我体会到了白杨的坚强,体会到了边疆建设者的奉献精神;通过“笑”字,我体会到了边疆建设者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读出了惊喜。在仔细揣摩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我真正走进了文本,为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悟意明理,与文本实现情感共鸣
在阅读教学的准备过程中,我在悟意明理上下工夫,实现了与作者的情感共鸣。我首先全面地了解了作者,了解了文本的时代背景,掌握了文本的时代意义,通过字里行间,明白了作者要表达的道理,以备阅读时能游刃有余地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如《观潮》一文,作者生动描述了钱塘江大潮的奇特、雄伟和壮观,从声音和形态两方面的变化,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潮来时的雄伟气势。我反复诵读重点语句,细细地欣赏品味,通过课件,切身感受到了钱塘潮声音越来越响亮、气势越来越浩荡,如万马奔腾、势不可挡的宏伟场面。我不由得惊叹:“这真是伟大的奇观!”这就与作者达到了情感共鸣。
二、做好指导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些话告诉我们:生活经历与作文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教师,怎样指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由感觉、感受向感悟转化呢?首先,教师要注意发挥日记在习作中的作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细致地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分析生活,并把这些记录在日记中。这样,生活就成了学生习作的源泉。如①班会课是捕捉材料的一个窗口,教师批评了谁,表扬了谁,这些内容都可以借日记的形式写成不同性质的文章。②学生观察到的校园里的大事小事,这些是小练笔的好素材。③学生跟着父母到菜市场买菜,观察买菜的和卖菜的人不同的眼神、语言与动作,这些也是很好的写作素材。④和周围人交往时,对这些人的看法或从这些人口中了解到的一些事情,都是写作的素材。⑤学了一篇文章后,自己的感受以及想对主人公说的话等,也可以作为写作材料。学生积累了大量写作的材料之后,自然会有感而发,再加上教师适当的指导,学生就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了。
三、起好题目
一篇文章的题目起得好,会给文章大增光彩,就如同一部电影剧名起得好,就能吸引观众,就能给这出剧目以强大的生命力。因此,命题是一门艺术。就拿2000年高考的命题来说吧,作文给出的题材是“诚信”,许多考生就干脆都以“诚信”作为文章的题目,千篇一律,这怎能引起考官的兴趣?而有些学生就在命题上下了工夫,如《7-1=0》《诚信·人生》……一看题目便让人耳目一新。根据小学生理解能力差,想象力丰富的特点,教师指导作文时不仅要要求明确,还要留给学生充分发挥的余地,可让学生自己为自己的文章起名字,有意识地去锻炼学生的命题能力。教师可在每节非命题作文课中,抽出一定的时间,以小组为单位在班里进行命题比赛。事实证明,只有题目起好了,学生才能由此而产生联想,从而进入构思,写出内容丰富,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四、小组互评
传统的作文教学是学生写,教师改。我根据主体参与的原则,尝试让学生分小组互评作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首先,我根据学生习作水平的高低,把本班学生均衡地分为三个大组:A组、B组、C组。每次习作,让学生直接写在大作文本上,要求当堂完成。学生习作后,我会在两三天的时间内改完一组,并且按顺序,第一次改A组,第二次改B组……然后进行作文讲评。讲评课后,指导学生批改其余两个组的作文,然后交流,最后进行二次习作。小组互评实施一段时间后,学生们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将大有提高。
训练学生形成作文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所以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扎实地在训练中下工夫,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