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德育应该作为任何阶段、各类学科教学的重点,德育不仅能够凸显中华民族的民族性,还是学生成为有志优秀人才必备的条件。德育教育是现代发展的必要趋势,它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心理素质,为学生搭建一条健康发展的成长道路。高中阶段,学生承载着家庭、学校、社会的希望,导致学生心理有非常沉重的负担。因此,高中化学作为高中学生必须要学习的学科,化学教师要肩负起高中生德育教育的责任,充分发挥化学学科的德育教育功能,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道德偏差及时进行纠正,促使学生具备较高的自我管理能力、社会责任感和思想品质,使学生成为一个德才兼备、肩负起祖国发展重任的好学生。
关键词:高中化学;德育;功能;教学目标;责任
一、 前言
毛主席曾说过,要将学生德育、智育、体育全方面发展作为我们的教育方针,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成为具备社会主义觉悟和拥有高文化素质的人。所以,德育是教师教学中必须要注重的教育内容之一。高中化学也提出要求:化学教学必须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化学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关系,关注人类所面临的化学现状问题,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得化学课程能够充分体现其人文内涵,不断发挥化学课程对学生思想道德影响的积极功能。因此,高中化学课程在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也是现今高中化学教学需要迫切实现的教学目标。
二、 重视高中化学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高中阶段的学生年龄差不多都在16-18岁,正处于美好的青春期,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黄金时期,更是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身体和心理都在快速发展,他们具有强烈的逆反心理、攀比心理和可塑性,所以,高中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的行为习惯指导和品德教育,这样才能及时地纠正学生存在的行为偏差,让学生走上正确发展的道路。高中化学的课堂学习占据着学生在校学习的一部分时间,化学教师不应该错过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机会,促进对学生德育培养的发展。加上化学学科的特点,其中有不少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素材,这也是化学教学推进学生德育教育的优势所在。化学学科也是高中生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务必要拥有渗透德育的意识,重视德育对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将学生德育教育作为化学教育的责任,让学生在接受化学知识的同时,受到德育熏陶,让学生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帮助学生全面可持续的发展。
三、 高中化学德育渗透的方法
(一)以生为本,关注学生内在的德育需要
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人生、社会认知能力和看法,所以,对待事物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们排斥教师或者他人干涉自己的想法,需要有自己的独立空间,遇到事情不愿意与教师分享自己的想法。因此,使得教师没有办法了解学生心理状态和情感变化,导致学生表现出异常时,教师才有所察觉,这个时候再对学生进行思想偏差的纠正就晚了。为了有效地避免这一点,教师必须要端正自己的态度,不能觉得自己只负责学生的化学成绩和化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学生的思想动态与自己没有关系,使得学生没有被及时指导和教育,错过最有效的引导时间。于此,化学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和学习状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其的尊重和认可,从而愿意对化学教师敞开心扉,有利于教师获得学生心理、思想的最新状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德育教育。例如,在教学苏教版高中化学一年级第一课“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时,教师应本着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化学是什么呢?你们又是怎么看待化学家的呢?然后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思考问题,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自己可以掌控学习的舞台,从而调动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自我展现的价值,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如果遇到有学生不愿意参加问题的讨论,教师要给予及时鼓励,教师的鼓励将会激发学生的动力,遇到上课捣乱的学生,教师要进行细心的劝导,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尊重和亲切。这样的化学课堂,可以让学生彻底放松下来学习化学知识,在课堂中自由互动交流,让学生体会到课堂学习的快乐和满足,促使学生获得自由、自我認知和肯定,这也是德育教育最终追求的目标。
(二)创设情境,营造德育氛围
教师在教学过程可以体会到高中生是十分脆弱的,虽然他们生理发展已经走向成熟,但是心理还没有得到完全发展。所以,他们面对问题往往存在胆怯心理,他们害怕受挫,时常遇到挫折时不知所措。有些学生可能会直接在挫折面前低头,从而导致学生面临一次学习上的失意,就从此放弃该学科的学习,造成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因此,教师要不断建立起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敢于直面问题,能够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时,教师可以运用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建立起化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学习并不困难,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就能解决问题,将化学与生活相融合为学生创设情境,还为学生营造德育气氛,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受到德育教育的熏陶。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通过关于石油储藏量可供人类使用多少年的数据创设情境,让学生了解到石油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所以我们要节约能源,爱护地球资源。然后,通过石油燃烧带来的环境污染,引出为什么世界各地都在大力研发太阳能的原因,不仅能够让学生产生能源不可再生的危机意识,还能让学生深刻理解利用太阳能的意义,明白人类与化学环境污染之间的战斗,从而形成爱护环境的意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德育教育的熏陶,提高了自身的社会责任感,还体会到化学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让学生产生学习化学的动力,降低学生对化学学习的恐惧感。
(三)挖掘教材德育内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由于高中生有强烈的逆反心理和盲目的崇拜感,所以导致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成为追星一族,有些学生对国外明星盲目追崇,使得学生对国外的生活和学习充满好奇和向往,从而使得现今有大量的人才前往国外,辜负了祖国对其的栽培。化学学科教材中有非常多爱国主义的教学内容,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对学生进行适时渗透。例如,教学“钠、镁及其化合物”中钠的化学反应时,教师可以通过加热金属钠,让学生观察化学现象。加热时需要用到火,这时教师可以对火进行展开讲解,在中国旧石器时代,人们就学会利用火,这也是化学发展的开端和基础,可以看出古人的智慧。后来人们利用火制作陶瓷、冶炼金属等等,这些技术都是领先于世界各个国家的,让学生体会中国技术的先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让学生自主查找相关资料,如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讲解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的火药发明,通过火药教师还可以进行知识的延展,学生讲解造纸术、指南针,让学生知道这两项发明和运用领先世界各国好几个世纪。学生通过资料的查阅和教师的介绍,可以深入对祖国的了解,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强大,激发学生对祖国的自豪之情,以此提高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有效的实现了德育渗透。 (四)利用课堂渗透人文素养
化学课堂作为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是不可忽视的德育渗透宝地。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渗透,提高学生的德育。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人文精神培养。第一,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化学史,让学生通过对化学史的了解,学习到其中宝贵、优秀的意志力和品质。例如,居里夫人,不畏生活艰辛,依旧踏上学习和科研追求的道路,最终获得了两项诺贝尔奖。还有著名化学家范特霍夫冒着被开除的风险,也要偷偷跑到实验室做实验,很多10几岁就开始化学研究,终身独自一人坚守化学研究的道路,还有很多为了化学研究奉献了自己的生命。这些活脱的化学史穿插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能够让学生学习到化学家们身上刻苦、拼搏的意志,使得学生在学习上也养成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第二,展开化学家的简介讲解。有些优秀的化学家的过往事迹,可以为学生树立榜样,给学生带来激励、指引的作用。所以,教师要多了解科学家的感人事迹,在课堂上进行引入,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例如,在讲解“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时,需要学生认识化学,了解化学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著名化学家诺贝尔,诺贝尔研究炸药时,发生爆炸,它的弟弟被炸死,父亲因为伤心过度,落得半身不遂,他的实验室也被查封,但是它还是没有放弃实验,经过无数次的实验,最终获得成功。他不仅为人类生活带来便利,他也将所有财产掏出来作为奖励基金,也就是现在的诺贝尔奖。以此来引导学生明白诺贝尔的成功不在于他的发明,而是他的无私奉献,从而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
(五)理论与实际结合,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
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不仅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教师要找到化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契合点,让学生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例如,在教学苏教版高二化學中“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教师除了让学生了解到铝的金属性质,以及它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教师还要让学生知道铝元素不正规运用给人类带来的伤害,铝元素能够让人的记忆力衰退,严重影响脑细胞的功能。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避免大量摄入铝,如果遇到有危害人类健康的商家制作含大量铝的产品,我们要勇于举报和揭发。例如,教学高一必修2“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中甲烷的知识点时,除要求学生掌握甲烷的结构和性质外,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煤矿容易发生事故的原因,以及应该如何处理的措施,还可以为学生展示矿难后的景象和家属悲痛的图片,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教师通过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结合,让学生切身看待化学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利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张秀銮.渗透德育优化化学学科的育才功能[J].素质教育论坛,2015(48).
[2]蒙利丽.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当代教育,2013(1).
[3]杨再斌.浅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J].才识,2013(8).
作者简介:
陈敏,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省福州市第四十中学。
关键词:高中化学;德育;功能;教学目标;责任
一、 前言
毛主席曾说过,要将学生德育、智育、体育全方面发展作为我们的教育方针,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成为具备社会主义觉悟和拥有高文化素质的人。所以,德育是教师教学中必须要注重的教育内容之一。高中化学也提出要求:化学教学必须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化学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关系,关注人类所面临的化学现状问题,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得化学课程能够充分体现其人文内涵,不断发挥化学课程对学生思想道德影响的积极功能。因此,高中化学课程在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也是现今高中化学教学需要迫切实现的教学目标。
二、 重视高中化学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高中阶段的学生年龄差不多都在16-18岁,正处于美好的青春期,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黄金时期,更是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身体和心理都在快速发展,他们具有强烈的逆反心理、攀比心理和可塑性,所以,高中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的行为习惯指导和品德教育,这样才能及时地纠正学生存在的行为偏差,让学生走上正确发展的道路。高中化学的课堂学习占据着学生在校学习的一部分时间,化学教师不应该错过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机会,促进对学生德育培养的发展。加上化学学科的特点,其中有不少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素材,这也是化学教学推进学生德育教育的优势所在。化学学科也是高中生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务必要拥有渗透德育的意识,重视德育对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将学生德育教育作为化学教育的责任,让学生在接受化学知识的同时,受到德育熏陶,让学生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帮助学生全面可持续的发展。
三、 高中化学德育渗透的方法
(一)以生为本,关注学生内在的德育需要
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人生、社会认知能力和看法,所以,对待事物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们排斥教师或者他人干涉自己的想法,需要有自己的独立空间,遇到事情不愿意与教师分享自己的想法。因此,使得教师没有办法了解学生心理状态和情感变化,导致学生表现出异常时,教师才有所察觉,这个时候再对学生进行思想偏差的纠正就晚了。为了有效地避免这一点,教师必须要端正自己的态度,不能觉得自己只负责学生的化学成绩和化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学生的思想动态与自己没有关系,使得学生没有被及时指导和教育,错过最有效的引导时间。于此,化学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和学习状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其的尊重和认可,从而愿意对化学教师敞开心扉,有利于教师获得学生心理、思想的最新状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德育教育。例如,在教学苏教版高中化学一年级第一课“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时,教师应本着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化学是什么呢?你们又是怎么看待化学家的呢?然后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思考问题,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自己可以掌控学习的舞台,从而调动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自我展现的价值,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如果遇到有学生不愿意参加问题的讨论,教师要给予及时鼓励,教师的鼓励将会激发学生的动力,遇到上课捣乱的学生,教师要进行细心的劝导,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尊重和亲切。这样的化学课堂,可以让学生彻底放松下来学习化学知识,在课堂中自由互动交流,让学生体会到课堂学习的快乐和满足,促使学生获得自由、自我認知和肯定,这也是德育教育最终追求的目标。
(二)创设情境,营造德育氛围
教师在教学过程可以体会到高中生是十分脆弱的,虽然他们生理发展已经走向成熟,但是心理还没有得到完全发展。所以,他们面对问题往往存在胆怯心理,他们害怕受挫,时常遇到挫折时不知所措。有些学生可能会直接在挫折面前低头,从而导致学生面临一次学习上的失意,就从此放弃该学科的学习,造成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因此,教师要不断建立起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敢于直面问题,能够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时,教师可以运用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建立起化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学习并不困难,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就能解决问题,将化学与生活相融合为学生创设情境,还为学生营造德育气氛,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受到德育教育的熏陶。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通过关于石油储藏量可供人类使用多少年的数据创设情境,让学生了解到石油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所以我们要节约能源,爱护地球资源。然后,通过石油燃烧带来的环境污染,引出为什么世界各地都在大力研发太阳能的原因,不仅能够让学生产生能源不可再生的危机意识,还能让学生深刻理解利用太阳能的意义,明白人类与化学环境污染之间的战斗,从而形成爱护环境的意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德育教育的熏陶,提高了自身的社会责任感,还体会到化学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让学生产生学习化学的动力,降低学生对化学学习的恐惧感。
(三)挖掘教材德育内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由于高中生有强烈的逆反心理和盲目的崇拜感,所以导致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成为追星一族,有些学生对国外明星盲目追崇,使得学生对国外的生活和学习充满好奇和向往,从而使得现今有大量的人才前往国外,辜负了祖国对其的栽培。化学学科教材中有非常多爱国主义的教学内容,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对学生进行适时渗透。例如,教学“钠、镁及其化合物”中钠的化学反应时,教师可以通过加热金属钠,让学生观察化学现象。加热时需要用到火,这时教师可以对火进行展开讲解,在中国旧石器时代,人们就学会利用火,这也是化学发展的开端和基础,可以看出古人的智慧。后来人们利用火制作陶瓷、冶炼金属等等,这些技术都是领先于世界各个国家的,让学生体会中国技术的先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让学生自主查找相关资料,如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讲解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的火药发明,通过火药教师还可以进行知识的延展,学生讲解造纸术、指南针,让学生知道这两项发明和运用领先世界各国好几个世纪。学生通过资料的查阅和教师的介绍,可以深入对祖国的了解,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强大,激发学生对祖国的自豪之情,以此提高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有效的实现了德育渗透。 (四)利用课堂渗透人文素养
化学课堂作为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是不可忽视的德育渗透宝地。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渗透,提高学生的德育。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人文精神培养。第一,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化学史,让学生通过对化学史的了解,学习到其中宝贵、优秀的意志力和品质。例如,居里夫人,不畏生活艰辛,依旧踏上学习和科研追求的道路,最终获得了两项诺贝尔奖。还有著名化学家范特霍夫冒着被开除的风险,也要偷偷跑到实验室做实验,很多10几岁就开始化学研究,终身独自一人坚守化学研究的道路,还有很多为了化学研究奉献了自己的生命。这些活脱的化学史穿插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能够让学生学习到化学家们身上刻苦、拼搏的意志,使得学生在学习上也养成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第二,展开化学家的简介讲解。有些优秀的化学家的过往事迹,可以为学生树立榜样,给学生带来激励、指引的作用。所以,教师要多了解科学家的感人事迹,在课堂上进行引入,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例如,在讲解“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时,需要学生认识化学,了解化学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著名化学家诺贝尔,诺贝尔研究炸药时,发生爆炸,它的弟弟被炸死,父亲因为伤心过度,落得半身不遂,他的实验室也被查封,但是它还是没有放弃实验,经过无数次的实验,最终获得成功。他不仅为人类生活带来便利,他也将所有财产掏出来作为奖励基金,也就是现在的诺贝尔奖。以此来引导学生明白诺贝尔的成功不在于他的发明,而是他的无私奉献,从而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
(五)理论与实际结合,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
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不仅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教师要找到化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契合点,让学生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例如,在教学苏教版高二化學中“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教师除了让学生了解到铝的金属性质,以及它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教师还要让学生知道铝元素不正规运用给人类带来的伤害,铝元素能够让人的记忆力衰退,严重影响脑细胞的功能。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避免大量摄入铝,如果遇到有危害人类健康的商家制作含大量铝的产品,我们要勇于举报和揭发。例如,教学高一必修2“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中甲烷的知识点时,除要求学生掌握甲烷的结构和性质外,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煤矿容易发生事故的原因,以及应该如何处理的措施,还可以为学生展示矿难后的景象和家属悲痛的图片,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教师通过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结合,让学生切身看待化学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利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张秀銮.渗透德育优化化学学科的育才功能[J].素质教育论坛,2015(48).
[2]蒙利丽.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当代教育,2013(1).
[3]杨再斌.浅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J].才识,2013(8).
作者简介:
陈敏,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省福州市第四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