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巢老人,一般是指子女离家后的中老年人。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父母子女即便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但由于居住条件改善、生活习惯差异、代际思想观念不同,不少年轻人也选择与父母分开居住。
由于老年群体自身免疫功能逐渐下降,生理机能开始退化,老年痴呆、心脑血管疾病、风湿病等都是老年群体中常见的疾病,同时,独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妇容易产生心理失调症状,称为家庭“空巢”综合征。
老年人无声的痛苦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与社会老龄化的步伐加快,城乡留守老人、空巢老人以空前速度增多,养老问题越发突出,亟需社会关注。有专家预计,到2030年,中国空巢老人将超过2亿,从一定意义上说,解决中国城乡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是应对我国社会老龄化、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最为关键的环节。养老问题不仅仅是民生问题,也是一个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实际上,老年人是现代社会有效运转不可忽视的力量,如果没有老年人提供代际支持,年轻人不可能安心地在职场工作。老人提供的代际支持,有效地保证了较高的社会劳动参与率,补充了社会劳动力供给,推动了社会经济的有序发展。在这个意义上,老人既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关心的重要部落,也是值得人们尊重和体恤的力量群体。电影《大雪冬至》就是讲述这样一个关乎老年人晚年生活的朴素故事。
《大雪冬至》的故事并不复杂:曾在《红色娘子军》中扮演吴琼花的“老深圳”、著名电影演员祝希娟饰演的空巢老人“大雪”,虽然有家人但他们都很忙,平常没时间来陪伴,能陪伴老人的只有一条叫“冬子”的小狗。但是有一天,“冬子”却走丢了。于是,老人开始了寻找“冬子”的过程。客观地说,这不是一部以情节曲折取胜的电影,而更像是一部“生活流”式的纪录片,影片静静地记录下一位老人日常的生活方式,其镜头语言也是缓慢的,俨然“大雪”的生活日常,每天都是在一种单调的重复中悄然度过。但在这单调的重复中,老人对于生活的绝望与内心的孤独却表露无遗,而这正是影片能够打动人的地方。应该说,《大雪冬至》是一部颇切合当下中国社会现实的电影,是一部能让年轻观众看了为之动容、引起他们关注和思考的电影。导演邢潇坦陈,创作此片之初心就在于,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乃是一个需要正视的事实。而在现实生活中,邢潇的母亲就养了一条狗,所以对他来说,这是熟悉和想要拍的题材。邢潇说,“因为长期在外工作,家里的高龄母亲就是跟一只牧羊犬一起过着每一天,我不止一次远远地观察她们,每次都让我莫名地感到酸楚。”在电影剧本创作过程中,邢潇有意尝试以弱情节、弱矛盾、轻冲突的写作方式加以表现,这与既往电影剧本创作有很大的不同。他觉得,未必非要“语不惊人死不休”,只需用心去做好想要表达的人物命运便好。
空巢老人健康狀况
心理健康状况整体来说,我国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良好。经研究,引起空巢老人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欠缺儿女的亲情和精神慰藉。当儿女成家立业以后离开老人身边,很多空巢老人无法习惯这种突然变得宁静的生活。空巢老人在没有人的陪同下一般不能外出,没有赚钱的能力,这些因素可能会让空巢老人产生孤单的感觉,甚至有时候还会有一种悲观的情绪,再严重就是我们常见的精神病和老年痴呆症。我们把这些情况称为空巢综合征。
焦虑症和抑郁症是空巢老人两个主要的心理疾病。据研究,空巢老人的焦虑患病率为26.45%,抑郁患病率为19.57%,且焦虑一般会慢慢的变成抑郁,最后同时患有两种疾病。有的老年人的老伴已经去世,自己孤孤单单的,很容易产生郁闷的心情,日常生活也会受到影响。大量资料表明,空巢老人患抑郁症的机率要高于非空巢老人,且十分显著,而老人最常见的自杀因素也是抑郁症。总而言之,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对空巢老人十分重要,空巢老人的心理疾病是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应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生理健康状况伴随着年龄增大,老人的新陈代谢减慢,组织细胞也日益衰弱,就我国而言空巢老人的身体健康都比较差,而慢性疾病则是空巢老人最常见的健康问题。有报道显示,空巢老人患慢性病的几率比较大,最常见的有5种疾病,分别是关节炎、高血压、白内障、心脏病和糖尿病。对368例空巢老人的人户调查结果显示,老人们总患病率为85.51%,值得注意的是有57.32%的老人同时患有两种疾病,在这之中最常见的是慢性病。在城镇和农村的空巢老人中,患病率最高的为高血压。对某市4个社区共776名空巢老人的问卷调查,结果为空巢老人慢性病患病率为68.6%,排名前5位的慢性疾病依次为高血压、冠心病、关节炎、糖尿病、脑血管病。又对某省1177名空巢老人的问卷调查结果也显示,不同年龄段的空巢老人患慢性疾病的几率是70%~90%,同时两种病都有的几率大约是60%。对某地5个社区518名空巢老人进行走访问卷调查,其结果为5个社区空巢老人慢性病患病率高达81.4%,并且将近一半老人患有两种以上慢性病,其中患病率最高的疾病为高血压。上述结果表明,空巢老人多患慢性疾病,而且同时患有两种以上慢性疾病的几率较高。经调查空巢老人对疾病预防与治疗了解不多,缺乏相关疾病的防治知识,老人的孩子一般不会陪在身边,所以这些老人的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有的老人在患病后不能得到很好的治疗,甚至有的老人会因为给自己治病造成家里的负担过重产生内疚感,这种情绪加快了老人的病情,有的甚至引起死亡。一些老人身体不能正常的活动,日常的生活也没有人照顾,走路不小心跌倒或者热水烫伤自己的事情常常发生,这让没有人照顾的老人生活更加艰难。而且空巢老人一般会同时存在多种生活能力障碍,日常的生活自己已经不能管理,生活质量也随之下降,身体健康越来越差,最终使得心绪抑郁,造成恶性循环。面对这种情况,社会中的一些相关机构应该采取行动保护这些弱势群体,尽量的满足他们的需要。
社会转型下空巢老人权益保障面临的主要问题
基于人道主义和法律视角来分析空巢老人的权益,老年人有别于其他人群的权益有健康权、被赡养权、再婚自由权、自由处分遗产权等。健康包括生理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及最高法的司法解释,老年人享有家庭赡养与扶助的权益。对空巢老人的赡养包括对空巢老人经济上的供给、生活上的照顾和精神上的慰藉。在老伴去世后,空巢老人享有晚年再婚的权益,不受子女们的意志左右。对于其生前财物,有根据自己的愿望进行分配与处置的自由,他人不得干涉。当然,空巢老人的权益远不止这些。 对于没有退休金及医疗保险的城市空巢老人、农村空巢老人,其生活保障来源主要有:积蓄、商业保险、子女提供的经济上的扶助以及国家给低收入家庭提供的最低生活保障。没有退休金和医疗保险的空巢老人,生活本已捉襟见肘,还要承担日益高涨的医疗费用,使得他们生病不敢去看医生、有病不愿去医院就治的现象屡见不鲜,因缺钱延误或者得不到及时治疗的悲剧时有发生。
人口老齡化现象使得针对老年人的服务成为稀缺资源,也使得老年服务保障成为社会保障的短板。老年护理短缺和公共服务供给欠缺成为主要问题,严重制约着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
转型社会下,人口空间流动频率高、地点变化快、工作压力大,成年人忙于工作,疲于生活。而空巢老人退出工作岗位,与社会日渐疏远,与家人沟通少,部分空巢老人精神郁闷、内心凄苦。空巢老人的精神赡养空白完全靠子女来解决,已是不可能。
不管空巢老人与子女居住的距离有多近,工作的忙碌与生活的繁琐使得子女有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可怜天下父母心”也使得空巢老人一味地理解、迁就子女。
空巢家庭与空巢老人数量的增加,需要更多的老年护理、家庭照料及精神赡养的供给,而传统家庭养老方式的改变,使得空巢老人得不到“老吾老”的照料。空巢老人已经不再是社会刚刚出现的现象,而是作为人口老龄化出现的一个问题呈现在政府治理者的面前。
空巢老人独居家中,需要倾诉的对象,渴求子女陪伴。空巢老人患病后,他们惧怕死亡,希望得到及时救治和专业的老年护理,更渴求子女在身边陪伴。空巢老人的临终关怀十分必要,却又很欠缺。
空巢老人权益保障问题
日渐完善的社会养老体系。对于有退休金和养老保险金的老年人来说,选择独居而不与子女久居是其独立权和隐私权的获得与实现方式。近年来,我国社会的养老体系正日趋完善,关于养老的各类保障不断推进。实行新型农村养老和合作医疗试点,逐步推进社会养老和医疗的全覆盖,政府从供给层面尽可能地减轻或者降低空巢老人对子女的物质依赖,这都促使了老年人愿意选择独居。
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由于经济能力有限,不能把父母带进城市生活。在子女进城务工后,年迈的老人承担起繁重且与自己体力已经不相称的辛苦劳作。更为严重的是,他们有时还是子孙的监护人,需要承担起再次抚养与照顾家庭的重担。大量的农民进城务工,必然产生大量的空巢家庭,他们的父母日渐失去劳作与自理能力,逐渐成为需要得到物质照料与精神慰藉的空巢老人。
对于城市的空巢老人,他们的孙辈们可以自行上学后,又陆续离开了老人,使老人的心理愈发脆弱。
低龄老人与子女一起生活,原因是为了照顾孙辈,给儿女们创造更为轻松的工作环境,减轻子女照顾孙辈的负担,这使老年人的空巢比例呈现前升后降的趋势。当孙辈到独立入学年龄后,他们又重新回到空巢状态。当空巢老人进入高龄后,尽管子女工作一样忙碌,但是传统的道德观使他们仍然是照料父母的主要承担者。现在进入福利养老院的老人还不到社会空巢老人比例的3%,所以居家养老仍然是空巢老人养老的主导方式。
社会转型下空巢老人的权益保障对策一是完善老年人权益保障立法。继续完善《老年人权益保护法》,把法律的普适性原则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在完善老年人权益保障立法上,要让老年人成为立法参与的主体,使立法充分体现老年人的权益实现,并通过有针对性的立法程序和立法制度来保证老年人的参与。在法律确立后,要对其贯彻执行情况加强监督。
社会养老体系日益完善,要增加覆盖率,努力实现全覆盖。全覆盖的社会养老体系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其中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还处于试点与推广阶段,且地区差异明显,覆盖率差距较大。
空巢老人,尤其是没有退休金的下岗职工、农村空巢老人的物质照料主要来自于子女的供给,仅靠社会供给远不能满足其生活和医疗救治需要。
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主体可以是政府、社会,依托社区、居委会、村委会等,为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服务,特别是对丧偶或者高龄空巢老人的精神陪护显得尤其重要。从单纯提供物质照料向提供心理疏导、精神陪护等方式转变,将养老服务由城区覆盖到农村,从单一服务向综合服务转变。另外义工或者志愿者方式,一定程度上起着既能弥补社会养老资源的不足,还能彰显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双重作用,对于推进社会和谐,促进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都起着示范作用,多渠道筹措资金,建设覆盖城乡的社会养老体系。政府投资立足公益性,民间投资公益性与收益性兼顾,让市场来运营养老服务机构。遍布城乡的社会养老服务机构既要注重硬件建设的投入,又要提升软件建设的水平。有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可开设健身与康复室、棋牌电视等娱乐室,鼓励条件好的地区投资建设养老公寓,实现养老服务的社会化、现代化。另外,养老服务机构要注重对工作人员的培训,进行服务技能、服务意识的培训与教育,努力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与水准。
目前,中国的独生子女较多,养老的压力比较大,所以社区养老的发展成为一种必然的方向。当前在中国的养老机构达到4万所,总共可以提供大约110万的床位。但是这些床位尚不能解决基本的养老问题,空巢老人的数量太大。针对以上的情况,政府应该增加老人的投入资金,建设一些养老院和老人公寓,同时鼓励民营企业养老院的发展,通过各种途径弥补养老机构的数量。在另一方在我国,养老仍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虽然现在家庭还是照顾老人的主力,但我国的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减弱,社会养老必然会成为主流。不过,我国的社区护理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这也使医护人员的责任更加重大,给予老年人更好的服务,形成一个健全的空巢老人养老体系势在必行。
由于老年群体自身免疫功能逐渐下降,生理机能开始退化,老年痴呆、心脑血管疾病、风湿病等都是老年群体中常见的疾病,同时,独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妇容易产生心理失调症状,称为家庭“空巢”综合征。
老年人无声的痛苦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与社会老龄化的步伐加快,城乡留守老人、空巢老人以空前速度增多,养老问题越发突出,亟需社会关注。有专家预计,到2030年,中国空巢老人将超过2亿,从一定意义上说,解决中国城乡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是应对我国社会老龄化、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最为关键的环节。养老问题不仅仅是民生问题,也是一个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实际上,老年人是现代社会有效运转不可忽视的力量,如果没有老年人提供代际支持,年轻人不可能安心地在职场工作。老人提供的代际支持,有效地保证了较高的社会劳动参与率,补充了社会劳动力供给,推动了社会经济的有序发展。在这个意义上,老人既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关心的重要部落,也是值得人们尊重和体恤的力量群体。电影《大雪冬至》就是讲述这样一个关乎老年人晚年生活的朴素故事。
《大雪冬至》的故事并不复杂:曾在《红色娘子军》中扮演吴琼花的“老深圳”、著名电影演员祝希娟饰演的空巢老人“大雪”,虽然有家人但他们都很忙,平常没时间来陪伴,能陪伴老人的只有一条叫“冬子”的小狗。但是有一天,“冬子”却走丢了。于是,老人开始了寻找“冬子”的过程。客观地说,这不是一部以情节曲折取胜的电影,而更像是一部“生活流”式的纪录片,影片静静地记录下一位老人日常的生活方式,其镜头语言也是缓慢的,俨然“大雪”的生活日常,每天都是在一种单调的重复中悄然度过。但在这单调的重复中,老人对于生活的绝望与内心的孤独却表露无遗,而这正是影片能够打动人的地方。应该说,《大雪冬至》是一部颇切合当下中国社会现实的电影,是一部能让年轻观众看了为之动容、引起他们关注和思考的电影。导演邢潇坦陈,创作此片之初心就在于,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乃是一个需要正视的事实。而在现实生活中,邢潇的母亲就养了一条狗,所以对他来说,这是熟悉和想要拍的题材。邢潇说,“因为长期在外工作,家里的高龄母亲就是跟一只牧羊犬一起过着每一天,我不止一次远远地观察她们,每次都让我莫名地感到酸楚。”在电影剧本创作过程中,邢潇有意尝试以弱情节、弱矛盾、轻冲突的写作方式加以表现,这与既往电影剧本创作有很大的不同。他觉得,未必非要“语不惊人死不休”,只需用心去做好想要表达的人物命运便好。
空巢老人健康狀况
心理健康状况整体来说,我国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良好。经研究,引起空巢老人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欠缺儿女的亲情和精神慰藉。当儿女成家立业以后离开老人身边,很多空巢老人无法习惯这种突然变得宁静的生活。空巢老人在没有人的陪同下一般不能外出,没有赚钱的能力,这些因素可能会让空巢老人产生孤单的感觉,甚至有时候还会有一种悲观的情绪,再严重就是我们常见的精神病和老年痴呆症。我们把这些情况称为空巢综合征。
焦虑症和抑郁症是空巢老人两个主要的心理疾病。据研究,空巢老人的焦虑患病率为26.45%,抑郁患病率为19.57%,且焦虑一般会慢慢的变成抑郁,最后同时患有两种疾病。有的老年人的老伴已经去世,自己孤孤单单的,很容易产生郁闷的心情,日常生活也会受到影响。大量资料表明,空巢老人患抑郁症的机率要高于非空巢老人,且十分显著,而老人最常见的自杀因素也是抑郁症。总而言之,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对空巢老人十分重要,空巢老人的心理疾病是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应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生理健康状况伴随着年龄增大,老人的新陈代谢减慢,组织细胞也日益衰弱,就我国而言空巢老人的身体健康都比较差,而慢性疾病则是空巢老人最常见的健康问题。有报道显示,空巢老人患慢性病的几率比较大,最常见的有5种疾病,分别是关节炎、高血压、白内障、心脏病和糖尿病。对368例空巢老人的人户调查结果显示,老人们总患病率为85.51%,值得注意的是有57.32%的老人同时患有两种疾病,在这之中最常见的是慢性病。在城镇和农村的空巢老人中,患病率最高的为高血压。对某市4个社区共776名空巢老人的问卷调查,结果为空巢老人慢性病患病率为68.6%,排名前5位的慢性疾病依次为高血压、冠心病、关节炎、糖尿病、脑血管病。又对某省1177名空巢老人的问卷调查结果也显示,不同年龄段的空巢老人患慢性疾病的几率是70%~90%,同时两种病都有的几率大约是60%。对某地5个社区518名空巢老人进行走访问卷调查,其结果为5个社区空巢老人慢性病患病率高达81.4%,并且将近一半老人患有两种以上慢性病,其中患病率最高的疾病为高血压。上述结果表明,空巢老人多患慢性疾病,而且同时患有两种以上慢性疾病的几率较高。经调查空巢老人对疾病预防与治疗了解不多,缺乏相关疾病的防治知识,老人的孩子一般不会陪在身边,所以这些老人的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有的老人在患病后不能得到很好的治疗,甚至有的老人会因为给自己治病造成家里的负担过重产生内疚感,这种情绪加快了老人的病情,有的甚至引起死亡。一些老人身体不能正常的活动,日常的生活也没有人照顾,走路不小心跌倒或者热水烫伤自己的事情常常发生,这让没有人照顾的老人生活更加艰难。而且空巢老人一般会同时存在多种生活能力障碍,日常的生活自己已经不能管理,生活质量也随之下降,身体健康越来越差,最终使得心绪抑郁,造成恶性循环。面对这种情况,社会中的一些相关机构应该采取行动保护这些弱势群体,尽量的满足他们的需要。
社会转型下空巢老人权益保障面临的主要问题
基于人道主义和法律视角来分析空巢老人的权益,老年人有别于其他人群的权益有健康权、被赡养权、再婚自由权、自由处分遗产权等。健康包括生理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及最高法的司法解释,老年人享有家庭赡养与扶助的权益。对空巢老人的赡养包括对空巢老人经济上的供给、生活上的照顾和精神上的慰藉。在老伴去世后,空巢老人享有晚年再婚的权益,不受子女们的意志左右。对于其生前财物,有根据自己的愿望进行分配与处置的自由,他人不得干涉。当然,空巢老人的权益远不止这些。 对于没有退休金及医疗保险的城市空巢老人、农村空巢老人,其生活保障来源主要有:积蓄、商业保险、子女提供的经济上的扶助以及国家给低收入家庭提供的最低生活保障。没有退休金和医疗保险的空巢老人,生活本已捉襟见肘,还要承担日益高涨的医疗费用,使得他们生病不敢去看医生、有病不愿去医院就治的现象屡见不鲜,因缺钱延误或者得不到及时治疗的悲剧时有发生。
人口老齡化现象使得针对老年人的服务成为稀缺资源,也使得老年服务保障成为社会保障的短板。老年护理短缺和公共服务供给欠缺成为主要问题,严重制约着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
转型社会下,人口空间流动频率高、地点变化快、工作压力大,成年人忙于工作,疲于生活。而空巢老人退出工作岗位,与社会日渐疏远,与家人沟通少,部分空巢老人精神郁闷、内心凄苦。空巢老人的精神赡养空白完全靠子女来解决,已是不可能。
不管空巢老人与子女居住的距离有多近,工作的忙碌与生活的繁琐使得子女有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可怜天下父母心”也使得空巢老人一味地理解、迁就子女。
空巢家庭与空巢老人数量的增加,需要更多的老年护理、家庭照料及精神赡养的供给,而传统家庭养老方式的改变,使得空巢老人得不到“老吾老”的照料。空巢老人已经不再是社会刚刚出现的现象,而是作为人口老龄化出现的一个问题呈现在政府治理者的面前。
空巢老人独居家中,需要倾诉的对象,渴求子女陪伴。空巢老人患病后,他们惧怕死亡,希望得到及时救治和专业的老年护理,更渴求子女在身边陪伴。空巢老人的临终关怀十分必要,却又很欠缺。
空巢老人权益保障问题
日渐完善的社会养老体系。对于有退休金和养老保险金的老年人来说,选择独居而不与子女久居是其独立权和隐私权的获得与实现方式。近年来,我国社会的养老体系正日趋完善,关于养老的各类保障不断推进。实行新型农村养老和合作医疗试点,逐步推进社会养老和医疗的全覆盖,政府从供给层面尽可能地减轻或者降低空巢老人对子女的物质依赖,这都促使了老年人愿意选择独居。
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由于经济能力有限,不能把父母带进城市生活。在子女进城务工后,年迈的老人承担起繁重且与自己体力已经不相称的辛苦劳作。更为严重的是,他们有时还是子孙的监护人,需要承担起再次抚养与照顾家庭的重担。大量的农民进城务工,必然产生大量的空巢家庭,他们的父母日渐失去劳作与自理能力,逐渐成为需要得到物质照料与精神慰藉的空巢老人。
对于城市的空巢老人,他们的孙辈们可以自行上学后,又陆续离开了老人,使老人的心理愈发脆弱。
低龄老人与子女一起生活,原因是为了照顾孙辈,给儿女们创造更为轻松的工作环境,减轻子女照顾孙辈的负担,这使老年人的空巢比例呈现前升后降的趋势。当孙辈到独立入学年龄后,他们又重新回到空巢状态。当空巢老人进入高龄后,尽管子女工作一样忙碌,但是传统的道德观使他们仍然是照料父母的主要承担者。现在进入福利养老院的老人还不到社会空巢老人比例的3%,所以居家养老仍然是空巢老人养老的主导方式。
社会转型下空巢老人的权益保障对策一是完善老年人权益保障立法。继续完善《老年人权益保护法》,把法律的普适性原则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在完善老年人权益保障立法上,要让老年人成为立法参与的主体,使立法充分体现老年人的权益实现,并通过有针对性的立法程序和立法制度来保证老年人的参与。在法律确立后,要对其贯彻执行情况加强监督。
社会养老体系日益完善,要增加覆盖率,努力实现全覆盖。全覆盖的社会养老体系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其中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还处于试点与推广阶段,且地区差异明显,覆盖率差距较大。
空巢老人,尤其是没有退休金的下岗职工、农村空巢老人的物质照料主要来自于子女的供给,仅靠社会供给远不能满足其生活和医疗救治需要。
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主体可以是政府、社会,依托社区、居委会、村委会等,为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服务,特别是对丧偶或者高龄空巢老人的精神陪护显得尤其重要。从单纯提供物质照料向提供心理疏导、精神陪护等方式转变,将养老服务由城区覆盖到农村,从单一服务向综合服务转变。另外义工或者志愿者方式,一定程度上起着既能弥补社会养老资源的不足,还能彰显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双重作用,对于推进社会和谐,促进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都起着示范作用,多渠道筹措资金,建设覆盖城乡的社会养老体系。政府投资立足公益性,民间投资公益性与收益性兼顾,让市场来运营养老服务机构。遍布城乡的社会养老服务机构既要注重硬件建设的投入,又要提升软件建设的水平。有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可开设健身与康复室、棋牌电视等娱乐室,鼓励条件好的地区投资建设养老公寓,实现养老服务的社会化、现代化。另外,养老服务机构要注重对工作人员的培训,进行服务技能、服务意识的培训与教育,努力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与水准。
目前,中国的独生子女较多,养老的压力比较大,所以社区养老的发展成为一种必然的方向。当前在中国的养老机构达到4万所,总共可以提供大约110万的床位。但是这些床位尚不能解决基本的养老问题,空巢老人的数量太大。针对以上的情况,政府应该增加老人的投入资金,建设一些养老院和老人公寓,同时鼓励民营企业养老院的发展,通过各种途径弥补养老机构的数量。在另一方在我国,养老仍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虽然现在家庭还是照顾老人的主力,但我国的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减弱,社会养老必然会成为主流。不过,我国的社区护理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这也使医护人员的责任更加重大,给予老年人更好的服务,形成一个健全的空巢老人养老体系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