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本插图是很好的教学资源,利用插图对学生了解作家、学习诗歌、传承传统文化和道德教育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利用好课本插图。
关键词: 语文课本;插图;作用
现行初中人教版语文教材所配的插图紧扣教材内容,是很好的教学资源。然而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不少教师更喜欢从网络中下载图片来教学,将课本中的插图视而不见,忽视这些插图的作用。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这些插图有很大的作用。
一、 利用插图了解作家
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是学生步入中学所学的第二篇课文,学生对史铁生这位作家很陌生,课本中有一幅史铁生坐在轮椅上的插图,我就此让学生看插图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史铁生的外貌,学生们观察插图后回答激烈,很好地描述了作者的外貌特征,而且还总结出了作者的精神世界——身残志坚。这幅插图让学生了解作家的经历,感受到作家的人格魅力,激发了他们阅读作品的兴趣。
法布尔的《绿色蝈蝈》有一幅法布尔在观察昆虫的插图,我在导入课文时让学生观察插图,学生从插图中感受到法布尔观察昆虫的细致和严谨,体会到他对生命的关爱和赞美,这些收获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的感情,看来利用插图教学有很大的作用。
二、 利用插图学习诗歌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郭沫若说过:“诗歌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难;但是我们要通过图画以示之。 ”通过教学我发现配有插图的诗歌,学生更容易理解诗歌。
何其芳的《秋天》通过一个个生动鲜明的画面,构成一组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但我在教学时发现,学生因身处在城市没有乡村生活的体验,在多次的朗读中也很难感受到诗歌展现的画面美,此时我让学生欣赏课文中的插图,学生通过插图感受到这一节诗歌的内容和意境。我以这幅插图为例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说说另两节诗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了怎样的画面,并把它描绘出来。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中不但感悟到诗的意境美,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利用插图学习诗歌,提高了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学习诗歌很多时候老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也不一定能感受到诗歌的美。如光未然的《黄河颂》,很多学生都知道黄河,但并未亲见过,很难从诗歌中感受到黄河的雄伟气势。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每读一遍课文,就看一遍课文中壶口瀑布和黄河鳥瞰的插图,这样几遍之后,学生自然而然在脑海中展现诗歌的一幅幅画面,这样诗与图融为一体,学生在插图的辅助下对课文主旨有了深层的理解。
三、 利用插图传承传统文化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是吃粽子、赛龙舟,学生们所处的环境也是这样。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中,作者介绍家乡端午节特有的风俗: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放黄烟子、吃十二红、挂鸭蛋络子。学生们没听过有这样的风俗,通过文字也很难理解这特有风俗的魅力,而课本中的那幅风俗插图解决了这一难题。利用插图教学,使学生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在学习《社戏》时,绍兴社戏是绍兴地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据说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可是学生们一点都不了解,甚至讨厌戏曲,觉得听起来没有流行音乐好听,不了解社戏的精彩,更不理解鲁迅盼望去看戏的心情。此时我让学生欣赏课文的一幅社戏的插图,他们在看完后都是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了解了这一传统文化,这都得益于课文插图教学的作用啊!
四、 利用插图进行德育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科的基本特征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利用这一点,能够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品德教育。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课本插图教学有其重要作用。
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时,我让学生仔细观察这篇课文的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背影的插图,并让学生在文本中找到相关的文字描述进行比较。通过插图,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那个年迈的父亲动作艰难地攀爬月台为儿子买橘子的背影承载着人生的艰辛和沉重的父爱,这样学生深刻理解了这幅插图中蕴含的深厚情感。此时我又提出这样的问题:你自己生活中有过类似插图这样的画面吗?要求参照文本中的描写以及插图,说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学生们因为处在初二这个更为叛逆的青春期,平时与父母的矛盾越来越激烈,怎能感受到父母用心良苦的爱,所以忽视了平时生活中类似这样的画面。有了这幅插图作为范本,学生们静下心来细心回想类似这样的画面,才发现原来自己一直拥有这样深厚的亲情,此后改变自己的态度,缓解与父母之间紧张的关系,更多的是学会了感恩。利用课本插图教学,达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效果。
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时,我让学生欣赏课本中学生请教老师问题的插图,学生从插图中感受到我国自古以来的尊师美德,从而以行动体现在平时的生活中,道德修养水平有所提高。
以上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利用插图的一点粗浅的体会,课文插图可以让学生获得直观的感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利用课本插图教学,会使语文课堂收到更好的效果,学生们也会从中获益匪浅。
关键词: 语文课本;插图;作用
现行初中人教版语文教材所配的插图紧扣教材内容,是很好的教学资源。然而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不少教师更喜欢从网络中下载图片来教学,将课本中的插图视而不见,忽视这些插图的作用。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这些插图有很大的作用。
一、 利用插图了解作家
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是学生步入中学所学的第二篇课文,学生对史铁生这位作家很陌生,课本中有一幅史铁生坐在轮椅上的插图,我就此让学生看插图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史铁生的外貌,学生们观察插图后回答激烈,很好地描述了作者的外貌特征,而且还总结出了作者的精神世界——身残志坚。这幅插图让学生了解作家的经历,感受到作家的人格魅力,激发了他们阅读作品的兴趣。
法布尔的《绿色蝈蝈》有一幅法布尔在观察昆虫的插图,我在导入课文时让学生观察插图,学生从插图中感受到法布尔观察昆虫的细致和严谨,体会到他对生命的关爱和赞美,这些收获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的感情,看来利用插图教学有很大的作用。
二、 利用插图学习诗歌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郭沫若说过:“诗歌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难;但是我们要通过图画以示之。 ”通过教学我发现配有插图的诗歌,学生更容易理解诗歌。
何其芳的《秋天》通过一个个生动鲜明的画面,构成一组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但我在教学时发现,学生因身处在城市没有乡村生活的体验,在多次的朗读中也很难感受到诗歌展现的画面美,此时我让学生欣赏课文中的插图,学生通过插图感受到这一节诗歌的内容和意境。我以这幅插图为例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说说另两节诗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了怎样的画面,并把它描绘出来。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中不但感悟到诗的意境美,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利用插图学习诗歌,提高了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学习诗歌很多时候老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也不一定能感受到诗歌的美。如光未然的《黄河颂》,很多学生都知道黄河,但并未亲见过,很难从诗歌中感受到黄河的雄伟气势。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每读一遍课文,就看一遍课文中壶口瀑布和黄河鳥瞰的插图,这样几遍之后,学生自然而然在脑海中展现诗歌的一幅幅画面,这样诗与图融为一体,学生在插图的辅助下对课文主旨有了深层的理解。
三、 利用插图传承传统文化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是吃粽子、赛龙舟,学生们所处的环境也是这样。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中,作者介绍家乡端午节特有的风俗: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放黄烟子、吃十二红、挂鸭蛋络子。学生们没听过有这样的风俗,通过文字也很难理解这特有风俗的魅力,而课本中的那幅风俗插图解决了这一难题。利用插图教学,使学生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在学习《社戏》时,绍兴社戏是绍兴地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据说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可是学生们一点都不了解,甚至讨厌戏曲,觉得听起来没有流行音乐好听,不了解社戏的精彩,更不理解鲁迅盼望去看戏的心情。此时我让学生欣赏课文的一幅社戏的插图,他们在看完后都是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了解了这一传统文化,这都得益于课文插图教学的作用啊!
四、 利用插图进行德育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科的基本特征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利用这一点,能够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品德教育。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课本插图教学有其重要作用。
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时,我让学生仔细观察这篇课文的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背影的插图,并让学生在文本中找到相关的文字描述进行比较。通过插图,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那个年迈的父亲动作艰难地攀爬月台为儿子买橘子的背影承载着人生的艰辛和沉重的父爱,这样学生深刻理解了这幅插图中蕴含的深厚情感。此时我又提出这样的问题:你自己生活中有过类似插图这样的画面吗?要求参照文本中的描写以及插图,说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学生们因为处在初二这个更为叛逆的青春期,平时与父母的矛盾越来越激烈,怎能感受到父母用心良苦的爱,所以忽视了平时生活中类似这样的画面。有了这幅插图作为范本,学生们静下心来细心回想类似这样的画面,才发现原来自己一直拥有这样深厚的亲情,此后改变自己的态度,缓解与父母之间紧张的关系,更多的是学会了感恩。利用课本插图教学,达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效果。
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时,我让学生欣赏课本中学生请教老师问题的插图,学生从插图中感受到我国自古以来的尊师美德,从而以行动体现在平时的生活中,道德修养水平有所提高。
以上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利用插图的一点粗浅的体会,课文插图可以让学生获得直观的感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利用课本插图教学,会使语文课堂收到更好的效果,学生们也会从中获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