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合并同类项》是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用字母表示数中的重要内容。该内容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介绍了代数式的定义、代数式的书写规范、列代数式、代数式的分类的基础上,对代数式的运算的探索和研究,是以后学习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础。同类项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个概念,俗话说“物以类聚”,这句话实际上和我们数学中的合并同类项是同一个意思。本节课安排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法则及初步运用。
关键词:教学;代数;概念
翻开以往的教案,在本节课的教学反思中我这样写道:①引入欠妥,利用教材中求学校面积的建议直接引出同类项的概念与合并同类项的概念,而后又分别进一步认识这两个概念,对于刚入七年级的学生,特别是本班实际学情来说,显得有点层次不清。需思考如何层次分明,由浅入深;②学生参与度不够高,讨论和交流活动较少;③题目设置不全。总而言之,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学习负担,上完之后自然感觉很失败。
我百度了一些本节课的案例,发现很多前辈并不局限于课本的建议,他们用贴近生活的一些实例引入,比如数钱、买烧饼油条、养殖家禽、师生竞赛解题体现合并的好处等等,学生的参与度较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结合我校的锚点探究式教学法的指导思想,遵循“自学尝试→合作交流→展示点评”的探究过程,对本课时进行了改进,设置了两个锚点:锚点一、理解同类项的概念;锚点二、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分别从生活中的同类引入数学中也有同类项,再由生活中合并引入数学中也有类似的合并,将两个概念各个击破,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下面对本课时改进前后的一点想法进行阐述:
一、 创设情境——引锚
(一) 改进前的引入
文字太多,难度较高,易造成视觉与心理疲劳。
(二) 改进后的引入
生活中常常把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根据需要进行分类(图片展示超市货架图片),可以用一个成语概括:物以类聚。
生活中有分类,让生活更有秩序。数学中也有类似的分类。
(改进后的好处:图形引入,又贴近生活,问题设置易回答,可以保留住学生的积极性。可以轻松地达到引入的目的。)
二、 自主合作——探锚
探究活动一理解同类项的概念
通过观察,引导学生说出几组单项式的共同特点是(1)所含字母相同;(2)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关于第(2)点,学生可能只会说出字母的指数相同,此时教师可反问:-9x2y3和5x2y3中x的指数与y的指数相同吗?以此来引导学生总结出“相同字母的指数”并迅速完成概念的板书。幻灯片3中的序号②,学生举的任何一组例子,只要是正确的,都给予肯定的评价,然而选择一个合适的例子写在黑板例题位置,作为引入合并同类项后改编为合并同类项的例题。“找朋友”是对同类项概念的进一步巩固。准备8张卡片,让8个学生在讲台上表演找朋友的游戏,提高学习兴趣。
接着设置如下练习:
1. 下列各组中的两项是不是同类项?并说说判断的依据。
(1)2x和2xy()
(2)3ab和-2ba()
(3)-3和7()
(4)-9x2y3和5y2x3()
2. 想一想:若2x3与-3xm是同类项,则m=。
学生在活动手册上完成上述练习,检测自己第一个探究活动的学习效果。并小组交流:如何识别同类项。经过练习巩固,小组交流,学生对同类项的概念已非常熟悉,紧接着进入探究活动二。过渡语:从生活中的同类出发,我们认识了数学中的同类项;生活中还有这样的合并,出示幻灯片6。同类可以合并,不是同类不能合并,数学上也是这样。从而引入数学上的合并同类项。
探究活动二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出示操场面积示意图,一边提问学生分别和整体的面积,一边用白板笔书记下数据,然后引导学生观察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从而归纳出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并板书和朗读。接着在黑板例题区域将先前学生举的同类项的例子改编为合并同类项的例1。提问如何合并?学生出谋划策,各抒己见,后规范书写。并设置如下练习巩固。
1. 把下列各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
(1)-7a2 2a2
(2)92xy-4yx
(3) 3a2b 2a2b-12a2b
2. 判断下列各式的计算是否正确?
(1)3a 2b=5ab()
(2)5y2-2y2=3()
(3)7a a=7a2()
3. 合并同类项:-3a 1-5b 2a 7b-9 3c(可参考课本P81例1。)
交流①式子中共有几项?②哪几项是同类项?③怎么合并同类项?
其中第3题板书在黑板例题区域的例2位置,由学生板演。其他题目由学生白板笔完成。活动手册在第3题后还设置了:交流①式子中共有几项?②哪几项是同类项?③怎么合并同类项?第3题点评中除了肯定性的评价语言外,还对复杂的合并同类项的解决技巧进行提炼,如一找、二移、三合并。“找同类项”时可借助画线,用醒目颜色的粉笔在例2的题目上进行标注、区分。然后学以致用:-13ab 7a2 1-4ba-8a2,及时巩固所学到的方法。幻灯片8中的练习与改进前相比,题目设置全面,训练到位。特别不一样的地方是完全由学生自学、合作、展示、点评,敢于暴露问题,从而真正解决问题。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 归纳总结——悟锚
五、 评价提升——省锚
评价项目评价标准自评组评师评
自学情况认真完成自学内容,善于发现疑点。
合作学习认真倾听、思考、记录、发言;主动合作,互动有效。
达标程度认真完成“自我检测”,掌握85%以上的知识;能力得到锻炼;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价值。
评价分三个等级:A. 优秀B. 良好C. 一般
组长点评组内成员本节课的表现,教师点评学习小组的表现。
布置作业:课本P81:练一练1、2
习题3,4第1题
总的来说,改进后的一課,层次分明,目标明确,学生活动充分,积极性较强,师生互动较好。学生轻轻松松就学完了这节课,不仅收获了知识,还越来越喜欢上数学课。
关键词:教学;代数;概念
翻开以往的教案,在本节课的教学反思中我这样写道:①引入欠妥,利用教材中求学校面积的建议直接引出同类项的概念与合并同类项的概念,而后又分别进一步认识这两个概念,对于刚入七年级的学生,特别是本班实际学情来说,显得有点层次不清。需思考如何层次分明,由浅入深;②学生参与度不够高,讨论和交流活动较少;③题目设置不全。总而言之,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学习负担,上完之后自然感觉很失败。
我百度了一些本节课的案例,发现很多前辈并不局限于课本的建议,他们用贴近生活的一些实例引入,比如数钱、买烧饼油条、养殖家禽、师生竞赛解题体现合并的好处等等,学生的参与度较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结合我校的锚点探究式教学法的指导思想,遵循“自学尝试→合作交流→展示点评”的探究过程,对本课时进行了改进,设置了两个锚点:锚点一、理解同类项的概念;锚点二、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分别从生活中的同类引入数学中也有同类项,再由生活中合并引入数学中也有类似的合并,将两个概念各个击破,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下面对本课时改进前后的一点想法进行阐述:
一、 创设情境——引锚
(一) 改进前的引入
文字太多,难度较高,易造成视觉与心理疲劳。
(二) 改进后的引入
生活中常常把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根据需要进行分类(图片展示超市货架图片),可以用一个成语概括:物以类聚。
生活中有分类,让生活更有秩序。数学中也有类似的分类。
(改进后的好处:图形引入,又贴近生活,问题设置易回答,可以保留住学生的积极性。可以轻松地达到引入的目的。)
二、 自主合作——探锚
探究活动一理解同类项的概念
通过观察,引导学生说出几组单项式的共同特点是(1)所含字母相同;(2)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关于第(2)点,学生可能只会说出字母的指数相同,此时教师可反问:-9x2y3和5x2y3中x的指数与y的指数相同吗?以此来引导学生总结出“相同字母的指数”并迅速完成概念的板书。幻灯片3中的序号②,学生举的任何一组例子,只要是正确的,都给予肯定的评价,然而选择一个合适的例子写在黑板例题位置,作为引入合并同类项后改编为合并同类项的例题。“找朋友”是对同类项概念的进一步巩固。准备8张卡片,让8个学生在讲台上表演找朋友的游戏,提高学习兴趣。
接着设置如下练习:
1. 下列各组中的两项是不是同类项?并说说判断的依据。
(1)2x和2xy()
(2)3ab和-2ba()
(3)-3和7()
(4)-9x2y3和5y2x3()
2. 想一想:若2x3与-3xm是同类项,则m=。
学生在活动手册上完成上述练习,检测自己第一个探究活动的学习效果。并小组交流:如何识别同类项。经过练习巩固,小组交流,学生对同类项的概念已非常熟悉,紧接着进入探究活动二。过渡语:从生活中的同类出发,我们认识了数学中的同类项;生活中还有这样的合并,出示幻灯片6。同类可以合并,不是同类不能合并,数学上也是这样。从而引入数学上的合并同类项。
探究活动二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出示操场面积示意图,一边提问学生分别和整体的面积,一边用白板笔书记下数据,然后引导学生观察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从而归纳出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并板书和朗读。接着在黑板例题区域将先前学生举的同类项的例子改编为合并同类项的例1。提问如何合并?学生出谋划策,各抒己见,后规范书写。并设置如下练习巩固。
1. 把下列各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
(1)-7a2 2a2
(2)92xy-4yx
(3) 3a2b 2a2b-12a2b
2. 判断下列各式的计算是否正确?
(1)3a 2b=5ab()
(2)5y2-2y2=3()
(3)7a a=7a2()
3. 合并同类项:-3a 1-5b 2a 7b-9 3c(可参考课本P81例1。)
交流①式子中共有几项?②哪几项是同类项?③怎么合并同类项?
其中第3题板书在黑板例题区域的例2位置,由学生板演。其他题目由学生白板笔完成。活动手册在第3题后还设置了:交流①式子中共有几项?②哪几项是同类项?③怎么合并同类项?第3题点评中除了肯定性的评价语言外,还对复杂的合并同类项的解决技巧进行提炼,如一找、二移、三合并。“找同类项”时可借助画线,用醒目颜色的粉笔在例2的题目上进行标注、区分。然后学以致用:-13ab 7a2 1-4ba-8a2,及时巩固所学到的方法。幻灯片8中的练习与改进前相比,题目设置全面,训练到位。特别不一样的地方是完全由学生自学、合作、展示、点评,敢于暴露问题,从而真正解决问题。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 归纳总结——悟锚
五、 评价提升——省锚
评价项目评价标准自评组评师评
自学情况认真完成自学内容,善于发现疑点。
合作学习认真倾听、思考、记录、发言;主动合作,互动有效。
达标程度认真完成“自我检测”,掌握85%以上的知识;能力得到锻炼;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价值。
评价分三个等级:A. 优秀B. 良好C. 一般
组长点评组内成员本节课的表现,教师点评学习小组的表现。
布置作业:课本P81:练一练1、2
习题3,4第1题
总的来说,改进后的一課,层次分明,目标明确,学生活动充分,积极性较强,师生互动较好。学生轻轻松松就学完了这节课,不仅收获了知识,还越来越喜欢上数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