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江省中学德育特级教师、温州市第二中学教师,长期担任班主任。
曾获首届浙沪苏“长三角”教科研标兵、长三角首届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初中组第一名、浙江省优秀教师、浙江省优质课一等奖、浙江省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温州市名班主任、温州市优秀教师等荣誉。出版专著《细节成就优秀的教师》《守候阳光》《21世纪班主任工作案例精粹》等。
班级管理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从各个角度建设班级的过程。班级管理中有4大重要板块:班级活动、班级制度、问题分析和班级文化,它们关系到班级发展的方向和班级目标的实现。班主任要以建设的思维方式寻求班级发展。
建设型班级活动:构建学生成长的品质
活动是培养学生最好的方式,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体验,感悟过程,获得成长。活动作为教育载体,在学生成长中不可替代。建设型班级活动分为两个角度,第一是解决成长中的问题,第二是构建成长的品质。
解决成长中的问题,就是看到学生成长的问题和班级管理的问题,找到根源,用活动引导学生参与、思考,并获得成长。构建成长品质要基于教育目的,明确我们的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这样的学生需要什么样的品质,通过什么样的活动培养。无论是解决问题,还是培养学生,我们的落脚点都在学生的成长品质上。也就是说,班级活动的建设型思维,就是以在班级建设中要知道培养什么样的学生作为教育行为的指南。
成长问题的品质建设是一种基于问题的活动。譬如,学生在成长中出现了自私的表现。在学习生活中只管自己,不顾别人,不顾班级。这样的思想和行为,不仅会恶化同学之间的关系,还会影响班级发展。于是,我们设计了游戏“你中有我”,每个人的脖子上套一张报纸,后一个人拉着前一个人的报纸,自己的报纸也被别人拉着。前行的时候,每个人不仅要注意自己不要把别人的报纸拉破,还要控制速度,不让别人把自己的报纸拉破。这个活动中,只要有一个人只顾自己不顾他人,就会影响整体,导致整个活动失败。这个活动体现了合作和关注他人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关注、合作等品质,让学生懂得远离自私。
构建成长的品质就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品质。譬如,在班级发展过程中,集体荣誉感是一个班级发展的关键。想要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要有3个条件,即这个班级是与众不同的,这个班级是值得他骄傲的,这个班级是能帮助他的。这样的班级,学生会因它而骄傲,这就是集体荣誉感。我们通过一系列活动呈现班级的与众不同。这不仅是班级文化的构建,更是学生建设班级,并以此为荣的过程。从活动效果来看,我们的班级建设培养了学生的荣誉感和仪式感,在此基础上,学生厘清了对班级的认识,从而促进班级的发展。
建设型班级制度:引导学生行为的正确走向
班级制度是一个班级规范建设的基础。班主任和学生一起制订班级制度,不仅可以让学生日常生活有“法”可依,還可以让班级建设有明确的要求和目标。
规范型的班级制度只是告诉学生不许做什么,而建设型的班级制度则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这是学生成长的方向,也是班级发展的方向。
班级制度的建设思维体现在4个方面:一是学生认同;二是行为内容;三是行为方式;四是行为目标。
学生认同。班级制度的建立应该是学生和教师一起参与的,学生参与具体过程,教师注重方向引导。班级制度想要发挥作用,关键要得到学生的认同。我们在班级生活中引导学生建立制度,并允许合理的磨合。
行为内容。制度的管理包含班级日常生活的所有方面,从学习、行为到思想,都应有相应的制度建设,都应告诉学生该做什么。这不仅是对制度的宏观架构,更是对班级生活的分类。这种制度建设就是告诉学生,生活是什么样的,怎样在生活中寻找最好的自己。
行为方式,即怎么做。行为内容界定了我们要做什么,要想让这些内容发挥作用,就要告诉学生,我们该怎样做好。成长中的青少年通过老师的帮助,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但是并不知道该怎么做。譬如,我们应该告诉学生具体事情的操作方式、操作流程和评价方式,让学生在行为中认识自己的行为,调整自己的行为。行动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行为方式关系到制度建设的细节,它让学生有了参照的行为模型,从学着成长到懂得成长,最后自主成长。
行为目标。学生要知道自己的行为要做到什么程度。每个人都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但是很多人并没有成为那个最好的自己,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原因在于成长中的学生并不知道自己该成为什么样的自己。行为目标是引导行为的终点,也是引导学生自我评价的终点,更是调整行为的动力。
综上,班级制度的建设思维,其实就是在制度建立的过程中,知道制度是做什么的,怎么做,做成什么样的。只有这样的制度才能在班级中发挥有效的作用。
建设型问题分析:寻找学生行为的正向动机
学生个案分析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部分。在分析学生问题行为的时候,规范性思维会让我们看到学生的问题、成长中的问题、家庭的问题、此前接受的教育的问题及同伴的问题等。但是,建设性思维会让我们看到问题行为背后的正向动机,看到推动主体问题行为的原因,从而“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问题分析中的建设性思维分成3步:第一,寻找影响问题的因素;第二,判定影响因素中的正向动机;第三,以活动满足学生的正向心理动机。
第一,寻找影响问题的因素。立足问题行为,分析学生出现问题行为的原因,影响行为的因素无非是学校、家庭、自我和社会。学校因素有学校的要求、班级的要求和此前接受的教育;家庭因素有家庭环境和家长的教育方式;自我因素有同伴的选择、即时的身心特征和价值取向;社会因素有思想、潮流和评价方式等。这些方面的因素都可能影响一个孩子的行为,都可能成为问题行为的动力。所以,在问题分析的开始,我们应该从这4点逐条出发,逐一排除,寻找影响的因素,分析最能造成问题行为的因素。
第二,判定问题影响因素中的正向动机。任何问题都有影响因素,每个因素的背后有不同的动机。譬如,一个孩子考试作弊,从负向动机是他想要不劳而获,想用更简单的方式获取成果。但从正向动机来看,他可能只是想要父母不那么焦虑,或者想让父母更加开心。如果我们只揪着负向动机,告诉他这是错的,以后不能做,孩子会陷入“我该怎么做”的迷茫。反之,如果我们这样说:孩子,我们一起来想,有多少办法可以让妈妈开心呢?就可以找到方向和合理的方法。在判定过程中,只要按照问题做好两个方面,就可以看到行为背后的正向动机,一是主体意识,二是主观意识。也就是说,只要让学生分析问题行为时谈谈自己的初衷,说出自己的主观想法和落实这样的想法的行为,就算说出他的正向动机了。 第三,以活动方式满足学生的正向心理动机。正向心理动机是一个人行为的动力,当我们满足了学生的动机,就会推动他改变。一般说来,满足正向动机的流程分为两步,一是定位正向动机的品质,二是以活动满足动机需求。
寻找问题行为的正向动机是一个从因素到行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正向动机,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主成长。
建设型班级文化:指向日常生活的目标
班级文化是“班级群体文化”的简称,是作为社会群体的班级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和态度的复合体。从内在来说,班级文化是一個班级的氛围、信念和价值观;从外在来说,班级文化是班级文化特质的展示,包括班级布置、班级制度、班级精神等。班级文化的内在源于外在的影响,只有当班主任参与构建了班级的布置、制度等,才能通过活动看出一个班级的文化。所以,班级文化建设的源点在于班级文化外在的布置。
班级文化不仅仅是一种类似文化的意识形态,它还有具体的表现形式。班级文化具体形态的建设型,主要呈现三个特点:要做什么;要成为什么样的自己和要成为什么样的班级。班级内部的所有具体布置都应该围绕这三个点,引导学生在班级日常生活中成长。
要做什么。班级的布置不仅是展示,更需要实践内容。譬如,在班级里,我们设计了许多活动,有“点赞追光”,学生每个星期选择一个品质类别,如学会欣赏别人,这属于感恩品质的培养,引导学生在成长中学会感恩,学会认同。有“有求必应”,这一个是让学生相互提问的活动,让学生学会合作和帮助。不仅要知道做什么,更要知道自己做到了什么程度。
要成为什么样的自己。班级布置能够指导学生的行为,引导学生拥有什么样的品质,成为什么样的人。在班级里,我们有成长目标,这是指导成长的方向;我们有“因材自教运行系统”,将班级变成学生成长的地方,以实践资源作为自己的成长平台。在系统中,每一个资源背后都有实践的目的,让学生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做完之后可以成为什么样的自己。
要成为什么样的班级。这是班级文化对于班级建设的作用。将班级中的各个要素组成相互联系的因素,构建成一个整体,成为一种类型的班级。我们按照“目的—目标—任务—要求—安排”5个层次,分层布置班级。具体来说,分别是“班级目的—成长目标—每月计划—行动要求—一日常规”,它们的层次呈现了班级的层次。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班主任基于学生日常生活的重构,引导学生在班级生活中成长,目标明确,从而让学生更有信心。
责任编辑
曾获首届浙沪苏“长三角”教科研标兵、长三角首届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初中组第一名、浙江省优秀教师、浙江省优质课一等奖、浙江省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温州市名班主任、温州市优秀教师等荣誉。出版专著《细节成就优秀的教师》《守候阳光》《21世纪班主任工作案例精粹》等。
班级管理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从各个角度建设班级的过程。班级管理中有4大重要板块:班级活动、班级制度、问题分析和班级文化,它们关系到班级发展的方向和班级目标的实现。班主任要以建设的思维方式寻求班级发展。
建设型班级活动:构建学生成长的品质
活动是培养学生最好的方式,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体验,感悟过程,获得成长。活动作为教育载体,在学生成长中不可替代。建设型班级活动分为两个角度,第一是解决成长中的问题,第二是构建成长的品质。
解决成长中的问题,就是看到学生成长的问题和班级管理的问题,找到根源,用活动引导学生参与、思考,并获得成长。构建成长品质要基于教育目的,明确我们的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这样的学生需要什么样的品质,通过什么样的活动培养。无论是解决问题,还是培养学生,我们的落脚点都在学生的成长品质上。也就是说,班级活动的建设型思维,就是以在班级建设中要知道培养什么样的学生作为教育行为的指南。
成长问题的品质建设是一种基于问题的活动。譬如,学生在成长中出现了自私的表现。在学习生活中只管自己,不顾别人,不顾班级。这样的思想和行为,不仅会恶化同学之间的关系,还会影响班级发展。于是,我们设计了游戏“你中有我”,每个人的脖子上套一张报纸,后一个人拉着前一个人的报纸,自己的报纸也被别人拉着。前行的时候,每个人不仅要注意自己不要把别人的报纸拉破,还要控制速度,不让别人把自己的报纸拉破。这个活动中,只要有一个人只顾自己不顾他人,就会影响整体,导致整个活动失败。这个活动体现了合作和关注他人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关注、合作等品质,让学生懂得远离自私。
构建成长的品质就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品质。譬如,在班级发展过程中,集体荣誉感是一个班级发展的关键。想要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要有3个条件,即这个班级是与众不同的,这个班级是值得他骄傲的,这个班级是能帮助他的。这样的班级,学生会因它而骄傲,这就是集体荣誉感。我们通过一系列活动呈现班级的与众不同。这不仅是班级文化的构建,更是学生建设班级,并以此为荣的过程。从活动效果来看,我们的班级建设培养了学生的荣誉感和仪式感,在此基础上,学生厘清了对班级的认识,从而促进班级的发展。
建设型班级制度:引导学生行为的正确走向
班级制度是一个班级规范建设的基础。班主任和学生一起制订班级制度,不仅可以让学生日常生活有“法”可依,還可以让班级建设有明确的要求和目标。
规范型的班级制度只是告诉学生不许做什么,而建设型的班级制度则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这是学生成长的方向,也是班级发展的方向。
班级制度的建设思维体现在4个方面:一是学生认同;二是行为内容;三是行为方式;四是行为目标。
学生认同。班级制度的建立应该是学生和教师一起参与的,学生参与具体过程,教师注重方向引导。班级制度想要发挥作用,关键要得到学生的认同。我们在班级生活中引导学生建立制度,并允许合理的磨合。
行为内容。制度的管理包含班级日常生活的所有方面,从学习、行为到思想,都应有相应的制度建设,都应告诉学生该做什么。这不仅是对制度的宏观架构,更是对班级生活的分类。这种制度建设就是告诉学生,生活是什么样的,怎样在生活中寻找最好的自己。
行为方式,即怎么做。行为内容界定了我们要做什么,要想让这些内容发挥作用,就要告诉学生,我们该怎样做好。成长中的青少年通过老师的帮助,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但是并不知道该怎么做。譬如,我们应该告诉学生具体事情的操作方式、操作流程和评价方式,让学生在行为中认识自己的行为,调整自己的行为。行动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行为方式关系到制度建设的细节,它让学生有了参照的行为模型,从学着成长到懂得成长,最后自主成长。
行为目标。学生要知道自己的行为要做到什么程度。每个人都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但是很多人并没有成为那个最好的自己,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原因在于成长中的学生并不知道自己该成为什么样的自己。行为目标是引导行为的终点,也是引导学生自我评价的终点,更是调整行为的动力。
综上,班级制度的建设思维,其实就是在制度建立的过程中,知道制度是做什么的,怎么做,做成什么样的。只有这样的制度才能在班级中发挥有效的作用。
建设型问题分析:寻找学生行为的正向动机
学生个案分析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部分。在分析学生问题行为的时候,规范性思维会让我们看到学生的问题、成长中的问题、家庭的问题、此前接受的教育的问题及同伴的问题等。但是,建设性思维会让我们看到问题行为背后的正向动机,看到推动主体问题行为的原因,从而“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问题分析中的建设性思维分成3步:第一,寻找影响问题的因素;第二,判定影响因素中的正向动机;第三,以活动满足学生的正向心理动机。
第一,寻找影响问题的因素。立足问题行为,分析学生出现问题行为的原因,影响行为的因素无非是学校、家庭、自我和社会。学校因素有学校的要求、班级的要求和此前接受的教育;家庭因素有家庭环境和家长的教育方式;自我因素有同伴的选择、即时的身心特征和价值取向;社会因素有思想、潮流和评价方式等。这些方面的因素都可能影响一个孩子的行为,都可能成为问题行为的动力。所以,在问题分析的开始,我们应该从这4点逐条出发,逐一排除,寻找影响的因素,分析最能造成问题行为的因素。
第二,判定问题影响因素中的正向动机。任何问题都有影响因素,每个因素的背后有不同的动机。譬如,一个孩子考试作弊,从负向动机是他想要不劳而获,想用更简单的方式获取成果。但从正向动机来看,他可能只是想要父母不那么焦虑,或者想让父母更加开心。如果我们只揪着负向动机,告诉他这是错的,以后不能做,孩子会陷入“我该怎么做”的迷茫。反之,如果我们这样说:孩子,我们一起来想,有多少办法可以让妈妈开心呢?就可以找到方向和合理的方法。在判定过程中,只要按照问题做好两个方面,就可以看到行为背后的正向动机,一是主体意识,二是主观意识。也就是说,只要让学生分析问题行为时谈谈自己的初衷,说出自己的主观想法和落实这样的想法的行为,就算说出他的正向动机了。 第三,以活动方式满足学生的正向心理动机。正向心理动机是一个人行为的动力,当我们满足了学生的动机,就会推动他改变。一般说来,满足正向动机的流程分为两步,一是定位正向动机的品质,二是以活动满足动机需求。
寻找问题行为的正向动机是一个从因素到行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正向动机,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主成长。
建设型班级文化:指向日常生活的目标
班级文化是“班级群体文化”的简称,是作为社会群体的班级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和态度的复合体。从内在来说,班级文化是一個班级的氛围、信念和价值观;从外在来说,班级文化是班级文化特质的展示,包括班级布置、班级制度、班级精神等。班级文化的内在源于外在的影响,只有当班主任参与构建了班级的布置、制度等,才能通过活动看出一个班级的文化。所以,班级文化建设的源点在于班级文化外在的布置。
班级文化不仅仅是一种类似文化的意识形态,它还有具体的表现形式。班级文化具体形态的建设型,主要呈现三个特点:要做什么;要成为什么样的自己和要成为什么样的班级。班级内部的所有具体布置都应该围绕这三个点,引导学生在班级日常生活中成长。
要做什么。班级的布置不仅是展示,更需要实践内容。譬如,在班级里,我们设计了许多活动,有“点赞追光”,学生每个星期选择一个品质类别,如学会欣赏别人,这属于感恩品质的培养,引导学生在成长中学会感恩,学会认同。有“有求必应”,这一个是让学生相互提问的活动,让学生学会合作和帮助。不仅要知道做什么,更要知道自己做到了什么程度。
要成为什么样的自己。班级布置能够指导学生的行为,引导学生拥有什么样的品质,成为什么样的人。在班级里,我们有成长目标,这是指导成长的方向;我们有“因材自教运行系统”,将班级变成学生成长的地方,以实践资源作为自己的成长平台。在系统中,每一个资源背后都有实践的目的,让学生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做完之后可以成为什么样的自己。
要成为什么样的班级。这是班级文化对于班级建设的作用。将班级中的各个要素组成相互联系的因素,构建成一个整体,成为一种类型的班级。我们按照“目的—目标—任务—要求—安排”5个层次,分层布置班级。具体来说,分别是“班级目的—成长目标—每月计划—行动要求—一日常规”,它们的层次呈现了班级的层次。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班主任基于学生日常生活的重构,引导学生在班级生活中成长,目标明确,从而让学生更有信心。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