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信马由缰到戴着镣铐飞舞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hui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话题作文作为一种新的题型,一经问世,便逐渐成为一种稳定的题型被大众接受而固定下来。随着话题作文弊端的显现,话题作文在提供宽松、开放、灵活的同时,也逐步加强了审题的要求,增添话题的限制性和思维的思辨性,以加强作文的限制。与此同时,考题也加强了与当下时代的联系,体现出时代的脉搏。
  【关键词】考场作文 话题作文 自由 约束
  
  自1998年开始,高考材料作文引入一种新的题型——话题作文,即作文均是围绕一个“话题”构思、展开。它以命题的开放性、思维的发散性、内容的相关性、文体的多样性和评价标准的多元性而逐渐成为一种稳定的题型被大众接受而固定下来。
  我们知道,这种新型的“话题作文”的“话题”,并不像以往“材料作文”中的“材料”那样,是立意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它只是命题者所作的“作前指导”,是引发考生思考的一个“由头”,是启发考生打开思路的一个例子,是举一反三的“一”。“话题”并不是题目,它只是规定一个写作的规范,在立意、选材、文体、表达等方面留给考生自由选择、自由发挥的空间都很大。它的写作旨趣是追求思维的发散性、创造性,要求大胆想象,自由发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种命题方式是对束缚学生手脚的写作教条的大胆解放,是对僵化的“叙—议—联—结”传统“材料作文”写作模式的大反拨。
  从严格意义上说,1998年关于考生“自己心理承受力”的话题并不是真正的话题作文,而是一种话题作文的试探性尝试。作文谈的虽是心理承受力问题,可只是在拟好的两个作文题中任选一个。1999年的话题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才算得上彻彻底底的话题作文,此题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对考生几乎毫无限制,考生可随意挥洒,驰骋天地,也让他们第一次真正感觉到放飞的自由,因而也产生了一大批充满大胆想象的优秀作文。俗话说,“过犹不及”,由于限制太少,自由太多,过度的自由必将导致“恣意妄为”——仿作、套作甚至抄袭现象的出现。为了杜绝此类“不公平”的现象再度出现,2000年的话题作文便开始了一些“改革”。首先,在评分标准发展等级中专门设立了“创新”一项;其次,仅仅围绕话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还不够,还必须向该话题的“前因”和“后果”开拓。所谓“前因”,主要指: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看问题的角度、标准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所谓“后果”,主要指:丰富多彩的答案中有正确的和不正确的;只有全面地、辩证地思考分析,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正确答案又分最佳的、好的、较好的等等;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精益求精,才能找到某一时期、某一情境中的最佳答案;找寻最佳答案,是为了更好的创新、创造。看来,要写好此文并不像1999年的作文那样信手拈来、随笔驰骋了。
  在2000年改革的基础上,2001年高考话题又向前迈出了一步,它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审题和创新能力,同时还烙上了时代深深的印记,要求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自身的个性发展,切不可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迷失双眼,违背做人最起码的准则——“诚信”。因此,此题考察的不仅仅是要求学生写一份有关“诚信”话题的作文,更要求考生在错综复杂、是非曲直的事物面前,要坚守诚信,交一份真实的人生答卷。所以,与其说2000年高考作文是一篇应试话题作文,倒不如说这更是一场更深层次的人生品格的大考验。
  2002年话题作文顺延了2001年的改革趋势,作文话题“心灵的选择”,强调人生际遇中选择的同时,更在“选择”之前加上了定语“心灵”二字。“心灵”是指人的精神世界,如思想意识、道德情操、意志品质等等。“心灵的选择”就是在矛盾的境况下,对某种思想、精神、品德、情操等向真善美升华的选择。由此可以看出,高考在考察阅读表达能力的同时,始终在坚持“作文如做人”的千古信条。
  2003年的高考话题作文真可谓“似曾相识燕归来”。《智子疑邻》大家并不陌生,语出《韩非子》,曾入编初中语文教材,是一则浅显易懂、知者甚众的语言故事。但由此引出的话题却是历年来字数最多的——“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无疑是增加了题目中的信息量,加大了审题的难度。在此话题中,包含三个基本信息:一是感情亲疏,其中重点是“亲疏”二字;二是“事物的认知”;三是前者对后者的影响。而在这三种之中,第三点是此文关键,前者对后者是如何影响的,是正确的促进作用,还是负面的束缚作用,由你来决定,但同时切不可忘记“亲疏”二字,是“感情亲疏”,而不是“感情”对“事物的认知”的影响。三者不可偏废,缺一不可。可见,2003年的高考作文在加大题目隐含信息量的同时,注重对考生思辨能力的考查。可以说,2003年的话题作文是哲理意味浓郁的话题作文,是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大考验。
  纵观1998~2003这6年来的话题作文,在提供宽松、开放、灵活的同时,也逐步加强了审题的要求,增添了话题的限制性和思维的思辨性,以加强作文的限制。
  从2004年开始,部分省市已开始了自主命题,一来可以换换思路,避免出题方式与思路僵化,二来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希望借此能传承与创新。这里仅以江苏为例,继续讨论。
  2004年和2005年,江苏的高考作文延续了以前的思路,真正做到了“传承”,显得中规中矩。作文先是一段材料,后引出一话题——“水的灵动、山的沉稳”、“凤头、猪肚、豹尾”,两个或三个方面,可以任选一个方面,也可兼写,均带有强烈的比喻色彩,希望考生能以此为触点,写出或生活或学习或事业或人生的精彩内容。
  传承不是目标,创新才是终极。2006年,江苏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是这样的:“有人说:世界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有人说:世界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没了路。还有人说:……请以‘人与路’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乍一看,似乎还是老套路,可仔细一斟酌,却明明少了一个“话”字,是以“‘人与路’为题”而不是为话题。这才似乎恍然,这不又回归了命题作文的老路!且慢,哦,还留着一条话题作文的“尾巴”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从2007年到2010年,江苏的高考作文均保留这一开创型传统——命题加文体不限,“怀想天空”、“好奇心”、“品味时尚”和“绿色生活”都是规定的题目,考生不得另起炉灶随意更改,只能戴着既定的“镣铐”才能飞舞。与此同时,考题也加强了与当下时代的联系,体现出时代的脉搏。
  从1998年到2010年,我们细细数来,高考作文的总体方向在逐步回归大语文、发扬学生个性才智的同时,也在力图避免话题作文这种新作文题型的迅速僵化,避免高考作文教学的高度技术化,避免内容空泛虚假,避免学生作文与做人脱节,避免思想与生活、时代剥离,力图追去思与辨的统一,追求人与文的统一。这使我想起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由最初自由体新诗的出现,到随后无规无矩的自由泛滥,最后著名诗人闻一多站出来,提出了新诗必须坚持“三美”即“戴着镣铐飞舞”来进行创作一样,考场作文在自由与约束中力保它旺盛的生命力,让考生逐步由信马由缰过渡到戴着镣铐飞舞,以达到真正选拔人才的目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史记》塑造了一系列光辉的人物形象。从这些人物身上,我们分别读到了一曲曲礼义道德的赞歌、忠诚知己的颂歌、隐忍求得的挽歌、慷慨英雄的悲歌,感受到了作者独有的道德理想、精神追求和抑己之情。  【关键词】《史记》 人物形象 道德理想 精神追求    合上《史记》,眼前不禁呈现出一个个性格鲜明的形象:项羽、李广、鲍叔牙、韩信、侯嬴、程婴、荆轲、屈原、孔子、高渐离、田光、樊於期……然而,他们的身上
【摘 要】审美教育是通过审美实践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在学生人格的塑造和全面发展中,具有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审美教育是通向人格完善的必由之路或桥梁,语文教育要做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不能忽视审美教育。基于这一理论的思考,经过三年的实践与研究,“语文教学的美育研究”课题取得了明显的实效。
【摘要】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背诵课文是一项基本要求,也是让学生感到困难的问题,在教学中,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在竞赛中获得成就感,能很好地解决这一教学难题。  【关键词】文言文 背诵 教学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初中文言文教学方面制定的标准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古诗文阅读的评价是:“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
【摘 要】现代文阅读思路是:第一,要读准文章的主旨;第二,要分析文章的结构;第三,要清晰表述。高考备考如能持续在这三个方面狠下功夫,不断使学生的思维规范化、知识和经验系统化、训练理性化,定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关键词】现代文阅读 文章主旨 文章结构 清晰表述    文学作品阅读尤其是散文阅读素有“高考华容道”之称,无数考生至此纷纷落马,随着高考对思维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考生失分尤甚。究其原因,
【摘 要】原来的教学由于太重视基础知识,造成了课堂教学灌输、接受、死板僵化的局面。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学又走入了忽视基础知识、淡化基础知识甚至基础知识缺位的死胡同里。“基础知识问题”似乎成了一个不老的问题。只有高度重视、扎实训练、培养习惯,才能真正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词】基础知识 高度重视 扎实训练 培养习惯    “基础知识掌握不够好”、“基础知识掌握不清晰”、“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基础知
【摘 要】读《边城》,每每生出无言的感动。张爱玲说“人生是一袭华美的袍,里面布满虱子”,大约是指在人生的风光、体面背后,其实有许多折磨我们心灵的噬咬的痛苦,而在沈从文这里,人生的悲竟是从人性之善中生出来的,这悲便显得尤其伤感了。是什么样的经历使得作者能挖掘出一段与他所处的时代迥异的人生风景,这段风景中又是什么使我们心生怜惜、感动!作者试图通过大量相关资料,给自己的感动一个详尽的答复。  【关键词】
【摘 要】本文集中整合了初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典诗歌,重点阐述了诗歌自身的美丽。分别从诗歌的文字,意境,韵味,含蓄,可塑性等几个角度加以论述。目的在于通过古典诗歌的教学,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领,诗歌的感染,个人的体悟中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诗歌 审美 文字 意境 韵味    撷生命之花,悦心灵之美。这无疑是在要求我们这些语文教师,要注重在诗歌教学中让学生感受美,并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健康的审
【摘 要】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传诵千古的名篇,它描绘了一幅和平、安定、宁静、自然的社会生活图景,读《桃花源记》确是一种美的享受!桃花源的美,美在那令人向往的田园风物,美在那质朴淳厚的民风人情,美在那份亦真亦幻的神秘朦胧。  【关键词】田园风物美 民风人情美 神秘朦胧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每次读《桃花源记
【摘要】乡愁是文学创作中一个永恒的主题,苏教版语文教材必修一“月是故乡明”专题选取了五篇乡愁题材的作品。本文从情感、文化和审美三个角度,对乡愁的深层内蕴进行了阐释。  【关键词】乡愁 情感 文化 审美    古往今来,乡愁一直是文人们反复吟唱的主题。这种欲说还休的情感,具有一种能轻易俘获人心的魅力。苏教版必修一的“月是故乡明”专题,汇集老舍等五位名家的的典范之作,深入地诠释了乡愁文学的意蕴与内涵。
【摘要】故乡,是一个关于回归的主题。在《故乡》中,鲁迅通过表现故乡的一些细致场景来表达主题,并且都是饱含着不幸、痛苦和凄凉、悲伤。虽然故乡是让人失望的,是悲凉阴冷的,但作者始终保持着战斗者的形象——“相信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走”正是世界与自我双重绝望的反抗。鲁迅的一生是漂泊的一生,有故乡,却没有精神借以寄托的故乡,可由于有了他从未放弃过的跋涉,负痛前行,寄寓了对美好社会的企盼和期待,这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