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市胡麻产业发展瓶颈和突破对策

来源 :南方农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xianggu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胡麻产业是宁夏固原市的资源优势,胡麻油料加工在固原市城乡居民的生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近年来,固原市胡麻种植条件差、种植面积逐年下降、缺乏科技成果引入等,使得胡麻种植收入不容乐观,胡麻产品的滞后变成制约固原市胡麻产业发展的瓶颈。所以,想要发展固原市的胡麻产业,一定要突破胡麻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
  关键词 胡麻;产业发展;瓶颈;对策;宁夏固原市
  中图分类号:S565.9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3.090
  宁夏固原市在历史上被誉为“油盆”,固原市已形成稳定的种植面积和较好的产业基础。由于胡麻种植的需水量和肥力量比较少、耐寒性强、播种期比较长,从每年的3月下旬开始至5月上旬结束,其产量相对稳定,同时胡麻对当地的土壤、气候和生态环境等具有很強的适应性,因此胡麻成为固原市的特色优势作物,为发展旱作生态农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1]。
  1 产业特点
  1)固原市科研工作者长期致力于胡麻新品种的选优选育工作,选育出的新品种胡麻在农业生产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由于固原市的胡麻主要生长地区气候和生态环境特别复杂,在多年的种植过程中没有适合本地的外来品种,本地选优选育的品种占据着主要的地位,所以导致了品种的本土化。
  2)固原市的胡麻产业经营主体实现了由过去的小农户种植业向种植大户的转型,逐渐成立了家庭农场、种植合作社,有的地方甚至建立了优质原料基地和大型加工企业等。胡麻种植大户通常采用的是现代化的生产要素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一大批懂种植技术、有文化且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将流转来的土地进行规范,发展起了适当规模的生产经营模式。加之当下的新兴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业经营主体相结合,从而实现了多种形式、多个层次和多元化的社会化服务体制,这种情况下为这些大型种植户提供了更加便捷、更加高效、成本低、全方位的社会服务。
  3)政策优惠。国家在固原市建立了胡麻固原综合试验站,从而使国家特色化的油料产业技术实现了体制化管理,宁夏回族自治区也长期稳定地支持胡麻新品种选育项目,例如组建了胡麻油料行业首席专家团队,这支团队常年累月地对专业农户和新型的经营主体不定期地进行技术方面的指导、培训和服务,同时对种植面积超过33.33 hm2的胡麻大户给予一定的补贴,提高了胡麻种植户的积极性。
  4)继续深化加工和贸易业。目前固原市胡麻加工出来的产品主要是食用胡麻油和胡麻饼粕。固原市所种植出来的胡麻籽远远满足不了当地加工和销售的需求,一部分胡麻籽原料还要从外地甚至外国调入或者进口来;加之普通的胡麻油品加工绝大多数是小型的个体作坊,通常情况下每千克胡麻籽的价格是10~11元,而每千克胡麻油的价格为16~20元,每千克胡麻饼的价格仅为4.4~5.0元。因此应要大力引导做粮油的企业把做产品转变为做品牌,提高固原胡麻籽油品牌在国内甚至国际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将固原胡麻籽油打造成全国乃至世界消费者们所信赖的油脂类品牌,尽早将六盘山脚下生产的固原胡麻油申请变成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从而为提高固原胡麻油的知名度奠定良好的基础[2]。
  2 产业发展瓶颈
  2.1 胡麻种植业的收入不容乐观
  由于固原市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优势,种植出来的胡麻品质特别好,但是受到进口胡麻价格低的影响,导致本地胡麻价格相对较低,和其他经济作物相比,胡麻种植收益显得更少。
  2.2 胡麻种植面积逐年下降
  1)由于绝大多数农户将胡麻种植在比较贫瘠、干旱的山地或者旱地中,近年来国家为了生态环境的建设将这样的土地进行了退耕还林还草,从而导致了胡麻等油料作物的种植面积大幅下降;2)胡麻等油料作物被很多地方视为非主要作物而种植,所以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被重视的程度不够,加之种植面积较少,常常被其他高效经济作物所替代;3)国内食用油价格的起伏对胡麻等油料作物的种植面积影响也不可小觑,当国内食用油的价格较高时,农户就大量种植胡麻,反之农户就会大面积缩减胡麻的种植;4)固原市的气候变化特别大,从而使得各地方胡麻的品质各异,胡麻的质量不同决定了其价格差异也特别大,价格差异又转嫁到种植面积的变化,因此对胡麻等油料作物的发展具有很大地影响[3]。
  2.3 胡麻技术研发和品种选优选育方面欠缺突破
  在选优选育的新品种中还没有选出抗逆性特别强的胡麻,因此,目前为止胡麻的抗倒、抗病、抗旱和高产等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对胡麻种植的规范化与标准化新技术的推广和研发不足,例如在抗旱节水和间作套种等方面胡麻远远落后于其他经济作物;在信息化与机械化应用创新方面相当滞后,例如与玉米和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相比,机械化程度还相当低下,专用于胡麻的机械研发远远滞后于玉米和小麦等,现在种植胡麻的农户急需要配套的机具进行机械化种植,同时还需要轻简化的应用技术做支撑。
  2.4 开发的胡麻产品类型严重不足
  开发的胡麻产品不但类型单一而且附加值也不高,例如当下固原市对胡麻加工出来的产品仅是以胡麻油为主。在优质饲料配合、亚麻纤维等加工方面缺乏龙头企业带动,胡麻的副产品开发目前接近于空白,所以胡麻作为很好的资源在固原市并没有得到完全的开发和利用,而且胡麻的附加值也不高,这样一来引进的企业和当地老百姓的收入没有得到相应的增长,固原市胡麻产业的快速发展受到很大的影响。
  2.5 胡麻种植条件还有待改善
  早些年固原种植胡麻的规模不大,基础条件也不好,机械化水平也不够高,因为胡麻主要种植在干旱的山地上,一般情况下山地土壤贫瘠,规模很小,导致机械化程度低,种植管理随之也较粗放。近年来虽然新型经营主体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壮大,同时生产规模逐渐扩大,但因胡麻种植收益低下,大部分流转的土地以山地和旱地为主。   3 建议及对策
  3.1 重视胡麻价格政策性保护的力度
  政府要尽最大可能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建立起以科技投入为重点的方针政策,对种植胡麻的农户从技术上、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在胡麻收购环节应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并关注胡麻籽的质量问题。
  3.2 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种植面积
  政府进行宏观调控,鼓励农户之间进行土地有偿承包或者转让,从而能够将适用于种植胡麻的区域很好地利用起来,实现胡麻等油料作物的种植面积向专业化、规范化、区域化和社会化的方向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固原市的产业优惠,大力调整作物的结构布局,科学合理地制定胡麻等油料作物的发展目标,将早熟、中熟和晚熟品种的胡麻进行合理搭配组合,稳步增加胡麻的种植面积,实现胡麻总产量大幅提高。另外,要重视胡麻的品质,把高亚油酸胡麻和高亚麻酸胡麻的种植区域进行科学合理布局,建立完善的良种选育和推广体系,使得规模化的生产基地初步建成,形成标准生产、精细加工和统一销售的合理模式[4],实现具有固原特色的胡麻产业链。
  3.3 加强科技创新,提高产量和质量
  1)要加快胡麻品种选优选育工作。在强调高产、抗倒伏、抗病和抗旱的基础上,重视选育高值化与功能化强的胡麻新品种,从而提高胡麻生产的经济效益。2)在胡麻作物栽培新技术的研究方面一定要有所突破和创新,尤其是对胡麻的套种、间作和抗旱节水等规范化与标准化栽培方法方面。3)要重视胡麻等油料作物在防治病虫害方面采用无公害防治的创新性新技术,同时要研发出能够减少防控药剂用量并确保其有效性的新技术,保证胡麻等油料作物生产和产品的安全性。
  3.4 发展生产、加工和销售一体化,提高市场竞争力
  1)加快提取和利用胡麻中所含的如富硒胡麻籽、木粉素、亚麻胶和α-亚麻酸等营养保健成分,能够大大提高胡麻等油料产品的附加值;2)通過改进关键技术难题,加快开发、生产和销售胡麻等油料作物的高端营养保健品及休闲食品,增强胡麻等油料产品在国内甚至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3.5 重视信息化与机械化创新的应用
  对胡麻等油料作物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机械和改造老旧的农业机械,解决胡麻等油料作物在播种、施肥、收获和脱粒等方面的机械化应用,引进和研制出适用于不同地理环境等条件的农业机具,解决和推广适合在旱坡地中进行应用的小型和中型农业机械[5]。
  4 结语
  作为固原市主要油料作物之一,胡麻在宁夏南部山区及中部干旱带地区农业产业布局中位居第4位,仅次于当地的玉米、小麦和马铃薯。近年来,固原市农产品影响力和品牌声誉逐渐扩大,这得益于固原市最大化地实施当地农产品品牌的战略格局,固原市的胡麻不但在产业上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而且已被注册为国家地理认证商标。固原市要抓住乡村振兴的历史机遇,大力提高胡麻的生产能力,在打造本地胡麻油加工优势区域上下深功夫。
  参考文献:
  [1] 吴鹏飞.陕西渭南市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9.
  [2] 刘应军,任稳江,任亮.会宁县胡麻特色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8(1):262-264.
  [3] 祁建明,宁晓斌.会宁县胡麻产业发展刍议[J].甘肃农业,2019(5):59-62.
  [4] 王百姓.陇东地区小杂粮开发利用的主要途径[J].中国种业,2005(10):26-28.
  [5] 郑立,杨作范.我国西北地区胡麻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2(15):315.
  (责任编辑:赵中正)
其他文献
摘 要 党的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已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共同富裕、加快实现农村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而农村流通体系的建设更是乡村振兴战略格局中的重要一环,是优化农村流通体系结构、带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以乡村振兴为背景,对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农村流通体系的构建进行研究:在对淮滨县农村流通市场调研基础上,阐述淮滨县构建农村流通体系的背景、必要性;通过分析淮滨县农村流通体系
摘 要 我国农产品经济在互联网支撑下得到迅速发展,农产品的传统销售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市场的需求。因此立足当下时代背景,分析赣南脐橙销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寻求更加高效且低成本的电子商务模式,促进赣南脐橙等农产品发展,进一步带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  关键词 赣南脐橙;电子商务;营销模式  中图分类号:F724.6;F323.7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
摘 要 农村金融是研究和解决农村金融发展的首要前提,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热点。通过运用文献计量法,借助CiteSpace 5.7软件中的连接点强度、热点关键词聚类等分析方法,分析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农村金融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通过研究得到3个结论:1)战略提出后,2017—2019年农村金融领域研究文献量呈上升趋势,2019年达到研究高峰后呈下降趋势;2)农村金融近5年的研究热点分别为“农民收入”“风险
摘 要 不断推进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改革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芦柞镇在社会治理实践中发现,基层治理越向下延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越薄弱,尤其是农村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芦柞镇根据基层实际,从村级治理入手,在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的基层治理“芦柞模板”。  关键词 基层社会;治理对策;改革;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芦柞镇  中图分类号:D6
摘 要 近年来,湖北省荆门市聚焦高油酸油菜产业,着力推进高油酸油菜全产业链开发和价值链增长,在科研攻关、良种繁育、大田种植、精细加工、品牌营销和多功能开发方面进行了全方位深度实践和探索。荆门市已成为全国高油酸油菜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管理和产业化生产经营先行区。  关键词 高油酸油菜;全产业链;湖北省荆门市  中图分类号:F326.11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
摘 要 森林康养产业在践行“两山”理论的生动实践中方兴未艾,不同地区的发展呈现多元态势,已成为乡村林区发展和致富的一条重要路径。在森林康养产业的培育与发展过程中,生态价值转化和乡村经济增长点的挖掘同等重要。选取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玉屏山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案例,探讨森林康养产业在多元化经营、精细化经营和服务当地经济中的作用,并基于生态价值转化和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实需要,构建森林康养产业涵盖“绿色、创新、
摘 要 近些年,农村地区越发重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并取得了较多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些比较完善的理论,但是在农村产业融合与美丽乡村建设同步发展方面仍然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产业体制方面的缺陷导致美丽乡村建设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基于此,主要探讨农村产业融合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的困境问题,并提出解决的策略。  关键词 农村产业融合;美丽乡村;建设困境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D
摘 要 乡村义务教育作为我国乡村振兴的根基教育,关系到未来乡村人才发展、文化振兴及农村富美。然而,乡村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与义务教育服务“非有效”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困境。基于此,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河南省乡村义务教育服务效率进行测度与分析,并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提出优化提升义务教育服务效率的策略,为乡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 乡村义务教育;服务效率测度;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河南省  
摘 要 现如今,我国高度重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及“三农”工作的推进,而乡村振兴战略的改革开展势必会调动相关国家社会资源的倾斜、相关政策体系的协调、发展目标的聚焦和社会的关注。“三农”工作配套惠农政策的实施,需要国家层面强大政策协调能力及多元执行监督的保驾护航。基于此,对财政惠农政策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保障机制进行探析,为实现构建新农村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财政惠农政策;保障机
摘 要 生态旅游是一种强调环境保护的新型旅游方式,游客与从业者的环保意识是促进其发展的重要因素。畜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它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国民生活水平,也密切影响着生态环境。当前,国内畜牧业快速发展,畜牧业生态旅游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借鉴生态旅游的发展理念和成功经验,加强对畜牧业生产管理,同时加大宣传力度、突出地方特色,有利于促进其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 生态旅游;畜牧业;可持续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