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审题并不是单纯地对题目的感知,而是要在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回忆、联想、想象等思维在头脑中进行一系列的智力活动。
【关键词】浅谈 小学数学 审题
审题并不是单纯地对题目的感知,而是要在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回忆、联想、想象等思维在头脑中进行一系列的智力活动。审题是解决任何课题都不可缺少的。
我们常常发现学生在审题方面出现以下两种情况:其一是不重视审题,有的表现为在初读题后,还没有确切了解题意、弄清题目的条件与要求的问题,就用猜测与尝试列式计算,造成盲目解题。有的表现为忽视或遗漏某些重要情节与数据,从而造成粗枝大叶的错误。其二是不善于审题,没有掌握审题的步骤与方法。具体表现在这些学生虽然一遍又一遍地读题,但在读题过程中不知应该注意些什么,做些什么。结果往往还是没有弄懂题目中的关键词句,或是遗漏了题中隐蔽的因素。如在解答应用题时,有的学生把“增加了”与“增加到”、“扩大”与“扩大到”等等不加区分;“实际”与“提前”、“计划”没有看清,一看到“比......多”就用加法,“比......少”就用减法,不注意比较的标准等等。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致力于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掌握审题的一般步骤与方法。下面介绍几种对于不同类型题目的审题方法。
概念题。审题的一般步骤是:一读二想三判断。
如,在0、41%、1、 、2、17和39这些数中,( )是自然数;( )是整数;( )是质数;( )是合数;( )是分数。要求学生在解答这样一道概念题时,首先要认真读题,了解这道题的基本内容和条件,在头脑中建立映像;其次结合读题边读边想,此题涉及哪些基本概念,引起回忆与联想解决此题所需要的有关数的概念;然后进行正确的判断,使之具体化。在此基础上才能达到正确的解答。
式题计算。审题的一般步骤与方法是:一读二想三找四回头。
要求学生在计算式题(特别是四则混合运算)的时候:一读,要认真默读题目,看清题目中出现多少个数据及几种运算符号和括号;二想,想一想运算顺序,应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最后算什么;三找,找一找,能否运用有关的运算定律与性质进行简算或口算;四回头,即每计算一步后,再回过头来检查一下计算结果是否有误,脱式中有关数据、运算符号是否遗漏与抄错,在某种意义上讲,审题贯串在整个解题的全过程中,这样才能保证计算达到正确、迅速、合理、灵活。
文字题。审题的一般步骤与方法是:一读二划三思考四对照。
例如,25.16除以3.7的商,减去6.2与0.4的和,差是多少?解答这道文字题时,首先要求学生认真读题。文字题的读题要求比较高,既不能添字、漏字、读破句,又要在标点符号处适当停顿,关键字、词读重音。如此题不能读成“25.16除以3.7的商”否则意义与列式都与题意不同。题中“除以”、“商”、“减去”、“和”、“差”这几个字应读重音。其次,边读题边在文字题的下面划上适当的记号,如上题:“25.16除以3.7的商,减去(6.2与0.4)的和,差是多少?”在此基础上思考运算顺序,应抓住最后的问句。分析要求什么、怎样计算、这样计算是否符合运算顺序的规定、是否需要添加括号,括在哪里。最后列出算式:25.16÷3.7-(6.2+0.4)。并将上式“翻译”成用语言表达的文字叙述题,是否与原来题意相符,以此检验算式是否正确。
几何图形计算题。审题的一般步骤与方法是:一看二识三隔拼四想。
一看,看清图形,如果是组合图形,还应明确由哪些简单的基本图形组成;二识,即识尺寸,看清图上标的具体数据与计量单位;三隔拼,凡是组合图形,根据不同情况,可以先通过分割、平移、旋转、隔拼成一个或几个基本图形(隔拼的方向是先分后合)(隔拼的前提是都应具备计算所需的必要条件);四想,想一想该用什么公式计算,计算的结果应用什么计算单位。
应用题。审题的一般步骤与方法是:三读。
一是初读,即了解性读题。通过初读,了解题目中讲了一件什么什么事情,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二是复读,一般要注意:弄懂题中难懂的或容易混淆的词语;找出题中隐蔽的数量或多余的条件;弄清某些逆向叙述题的题意或找准作为标准的量。三是重读,即检验性的读题,一般在列式解答后,再将算式、计算结果、单位名称与题目对照一下,看看是否符合题意。这第三步是与检验相结合。
综上所述,根据不同的课题,掌握审题的一般步骤与方法,明确每一步的具体要求,这对审题时的智力活动将起到良好的组织作用。通过长期的训练与培养,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审题能力,才能顺利地进行分析数量间关系,正确地列式解答各种课题,提高解题的正确率与速度,同时也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良好作风。
参考文献:
[1]于金波.培养学生规范的物理解题能力[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
作者简介:郑剑波,横峰县青板中心小学,邮编:334300
【关键词】浅谈 小学数学 审题
审题并不是单纯地对题目的感知,而是要在感知的基础上,通过回忆、联想、想象等思维在头脑中进行一系列的智力活动。审题是解决任何课题都不可缺少的。
我们常常发现学生在审题方面出现以下两种情况:其一是不重视审题,有的表现为在初读题后,还没有确切了解题意、弄清题目的条件与要求的问题,就用猜测与尝试列式计算,造成盲目解题。有的表现为忽视或遗漏某些重要情节与数据,从而造成粗枝大叶的错误。其二是不善于审题,没有掌握审题的步骤与方法。具体表现在这些学生虽然一遍又一遍地读题,但在读题过程中不知应该注意些什么,做些什么。结果往往还是没有弄懂题目中的关键词句,或是遗漏了题中隐蔽的因素。如在解答应用题时,有的学生把“增加了”与“增加到”、“扩大”与“扩大到”等等不加区分;“实际”与“提前”、“计划”没有看清,一看到“比......多”就用加法,“比......少”就用减法,不注意比较的标准等等。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致力于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掌握审题的一般步骤与方法。下面介绍几种对于不同类型题目的审题方法。
概念题。审题的一般步骤是:一读二想三判断。
如,在0、41%、1、 、2、17和39这些数中,( )是自然数;( )是整数;( )是质数;( )是合数;( )是分数。要求学生在解答这样一道概念题时,首先要认真读题,了解这道题的基本内容和条件,在头脑中建立映像;其次结合读题边读边想,此题涉及哪些基本概念,引起回忆与联想解决此题所需要的有关数的概念;然后进行正确的判断,使之具体化。在此基础上才能达到正确的解答。
式题计算。审题的一般步骤与方法是:一读二想三找四回头。
要求学生在计算式题(特别是四则混合运算)的时候:一读,要认真默读题目,看清题目中出现多少个数据及几种运算符号和括号;二想,想一想运算顺序,应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最后算什么;三找,找一找,能否运用有关的运算定律与性质进行简算或口算;四回头,即每计算一步后,再回过头来检查一下计算结果是否有误,脱式中有关数据、运算符号是否遗漏与抄错,在某种意义上讲,审题贯串在整个解题的全过程中,这样才能保证计算达到正确、迅速、合理、灵活。
文字题。审题的一般步骤与方法是:一读二划三思考四对照。
例如,25.16除以3.7的商,减去6.2与0.4的和,差是多少?解答这道文字题时,首先要求学生认真读题。文字题的读题要求比较高,既不能添字、漏字、读破句,又要在标点符号处适当停顿,关键字、词读重音。如此题不能读成“25.16除以3.7的商”否则意义与列式都与题意不同。题中“除以”、“商”、“减去”、“和”、“差”这几个字应读重音。其次,边读题边在文字题的下面划上适当的记号,如上题:“25.16除以3.7的商,减去(6.2与0.4)的和,差是多少?”在此基础上思考运算顺序,应抓住最后的问句。分析要求什么、怎样计算、这样计算是否符合运算顺序的规定、是否需要添加括号,括在哪里。最后列出算式:25.16÷3.7-(6.2+0.4)。并将上式“翻译”成用语言表达的文字叙述题,是否与原来题意相符,以此检验算式是否正确。
几何图形计算题。审题的一般步骤与方法是:一看二识三隔拼四想。
一看,看清图形,如果是组合图形,还应明确由哪些简单的基本图形组成;二识,即识尺寸,看清图上标的具体数据与计量单位;三隔拼,凡是组合图形,根据不同情况,可以先通过分割、平移、旋转、隔拼成一个或几个基本图形(隔拼的方向是先分后合)(隔拼的前提是都应具备计算所需的必要条件);四想,想一想该用什么公式计算,计算的结果应用什么计算单位。
应用题。审题的一般步骤与方法是:三读。
一是初读,即了解性读题。通过初读,了解题目中讲了一件什么什么事情,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二是复读,一般要注意:弄懂题中难懂的或容易混淆的词语;找出题中隐蔽的数量或多余的条件;弄清某些逆向叙述题的题意或找准作为标准的量。三是重读,即检验性的读题,一般在列式解答后,再将算式、计算结果、单位名称与题目对照一下,看看是否符合题意。这第三步是与检验相结合。
综上所述,根据不同的课题,掌握审题的一般步骤与方法,明确每一步的具体要求,这对审题时的智力活动将起到良好的组织作用。通过长期的训练与培养,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审题能力,才能顺利地进行分析数量间关系,正确地列式解答各种课题,提高解题的正确率与速度,同时也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良好作风。
参考文献:
[1]于金波.培养学生规范的物理解题能力[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
作者简介:郑剑波,横峰县青板中心小学,邮编:33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