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美术教学中,评价环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检测目标是否达成的评价,更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本文就是研究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应如何进行评价。
【关键词】:中小学美术课堂 教学评价 评价策略
一、 美术教学评价的概念
评价往往被认为是作业评分和考试的成绩,这只是评价反馈的方式之一,不是评价的内涵功能好的评价对学生有甄别和选拔的作用,使学生获得更高的发展机会,同时,评价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对于教师来时,评价可以获得反馈,调整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知名教育家尹少淳认为,人在行为之前进行构思,理性地设立行为目标,并在行为完成后参照预先设定的目标思考完成的质量和效果。而国外的专家对于评价的定义更偏向一种方法,比如提出信息加工理论的加涅认为,美术教学评价包括管理和指导两部分策略。虽然国内外专家对其定義不同,但不难看出,美术教学评价是一种实际活动的技术和方法,这个过程具有计划性和目的性。
二、 中小学美术教学评价现状
在当前中小学美术课程中,因为美术课程的成绩对学生的毕业升学没有太大的影响,学生和家长不会把太多重心放在美术课上,通常要求及格即可;现在的大部分学校不会安排美术期末考试,就算有也只是比较形式上要求背诵一些名画及其作者,对学生美术审美的评价鉴定方式单一,通常起不到很好的效果;很多地方虽然设置了在中考中实行美术特长加分制度,但这仅是对于预备专业学习美术的学生的一种评价途径,普通的义务教育学校并不会花费太多比重在美术特长的选拔和甄别上。
美术教学评价在新课改实施后得到我国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有了不同以往的变化,因此教师也要不断更新美术教学评价的方式,并且能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出能激发学习兴趣的评价策略。
三、 中小学美术教学评价策略
(一)"造型 · 表现”学习领域——质性评价
"造型 · 表现”学习领域是指运用多种媒材和手段,表达情感和思想,体验造型乐趣,逐步形成基本造型能力的领域。
在这个领域的学习中,学生会生成许多自己独一无二的作品,而更合适这个学习领域的评价方式则是档案袋评价,档案袋是质性评价的方式之一,学生可将自己创作的草图、作品等收集起来,而教师应鼓励学生要常翻看自己的档案袋,并将其和同学们分享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成长,发挥档案袋的最大效益。
另外,由于很多作品是立体而非平面,作品展览也是行之有效的质性评价之一,学生们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布置和展示,不建议将展示变成以评选为目的的活动,提倡更多鼓励性的展出,将学生的作品陈列,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对自己作品的认同感,也能增加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二)"设计 · 应用”学习领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
"设计 · 应用”学习领域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改善环境与生活,逐步形成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
这个领域更注重的是提升学生的设计意识,教师可引导学生自己阐述作品的设计理念,将自己的想法公开分享,不仅对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效果和质量有一定帮助,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具有反思精神和能力的人。
而学生间进行相互评价,有助于在学生走出自己的空间,形成横向关注,吸收同学一些思想创意的闪光点,和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比对,更好的进行了资源整合。
教师评价建立在自评和互评的基础上概括性的对学生作品做出综合性总结,使学生能对自己作品更深入和全面的认识。
(三)"欣赏 · 评述”学习领域——终结性评价
"欣赏 · 评述”学习领域是指学生通过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等进行观察、描述和分析,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
将终结性评价运用到此领域也未尝不可,终结性评价是一种比较全面和正式的评价,不仅要考虑学生对美术的知识掌握,还要考虑学生对阶段学习后情感态度的变化,该领域常常是以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为主,通过观摩和讨论,分析作品的实用性和审美性,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对学生的综合知识的运用和掌握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教师可请学生针对美术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用文字记录下来,评价可采用书面评语体现。
(四)"综合 · 探究”学习领域——形成性评价
"综合 · 探究”学习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学习领域。该领域注重美术与各学科、现实社会之间的联系,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更多跨学科学习的活动。
在这一领域的学习中,课程相对灵动、开放,教师的评价就要及时跟进,因此比较适合的评价方法即是形成性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调控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对学生的强化频率,使其获得学习的持续动力,最好要抓住学生行为的关键点及时启发引导,发散学生思维,使学生接受的信息更多元、全面。
在美术教育中,美术教学评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了美术的教学质量。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形成一个完善全面的评价系统,以上提到的评价方法不仅仅是唯一的途径,可以注重各种评价方式的交叉融合,或教师推陈出新,塑造更有效的评价方式。评价方式要重视多样和灵动,不仅是以上提到的评价方式,教师要学会利用各种互联网资源,寻求评价的多途径,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教育观念在不断的变化,新的评价理论和方法也在不断引进,教师可运用的评价方式推陈出新,但要注意评价方式和教学情境相适应,不能太理想化或束之高阁,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合适的评价方式,方法并不是唯一的,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才是教学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社,2002
【2】尹少淳.美术教育学新编[M]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关键词】:中小学美术课堂 教学评价 评价策略
一、 美术教学评价的概念
评价往往被认为是作业评分和考试的成绩,这只是评价反馈的方式之一,不是评价的内涵功能好的评价对学生有甄别和选拔的作用,使学生获得更高的发展机会,同时,评价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对于教师来时,评价可以获得反馈,调整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知名教育家尹少淳认为,人在行为之前进行构思,理性地设立行为目标,并在行为完成后参照预先设定的目标思考完成的质量和效果。而国外的专家对于评价的定义更偏向一种方法,比如提出信息加工理论的加涅认为,美术教学评价包括管理和指导两部分策略。虽然国内外专家对其定義不同,但不难看出,美术教学评价是一种实际活动的技术和方法,这个过程具有计划性和目的性。
二、 中小学美术教学评价现状
在当前中小学美术课程中,因为美术课程的成绩对学生的毕业升学没有太大的影响,学生和家长不会把太多重心放在美术课上,通常要求及格即可;现在的大部分学校不会安排美术期末考试,就算有也只是比较形式上要求背诵一些名画及其作者,对学生美术审美的评价鉴定方式单一,通常起不到很好的效果;很多地方虽然设置了在中考中实行美术特长加分制度,但这仅是对于预备专业学习美术的学生的一种评价途径,普通的义务教育学校并不会花费太多比重在美术特长的选拔和甄别上。
美术教学评价在新课改实施后得到我国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有了不同以往的变化,因此教师也要不断更新美术教学评价的方式,并且能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出能激发学习兴趣的评价策略。
三、 中小学美术教学评价策略
(一)"造型 · 表现”学习领域——质性评价
"造型 · 表现”学习领域是指运用多种媒材和手段,表达情感和思想,体验造型乐趣,逐步形成基本造型能力的领域。
在这个领域的学习中,学生会生成许多自己独一无二的作品,而更合适这个学习领域的评价方式则是档案袋评价,档案袋是质性评价的方式之一,学生可将自己创作的草图、作品等收集起来,而教师应鼓励学生要常翻看自己的档案袋,并将其和同学们分享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成长,发挥档案袋的最大效益。
另外,由于很多作品是立体而非平面,作品展览也是行之有效的质性评价之一,学生们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布置和展示,不建议将展示变成以评选为目的的活动,提倡更多鼓励性的展出,将学生的作品陈列,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对自己作品的认同感,也能增加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二)"设计 · 应用”学习领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
"设计 · 应用”学习领域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改善环境与生活,逐步形成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
这个领域更注重的是提升学生的设计意识,教师可引导学生自己阐述作品的设计理念,将自己的想法公开分享,不仅对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效果和质量有一定帮助,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具有反思精神和能力的人。
而学生间进行相互评价,有助于在学生走出自己的空间,形成横向关注,吸收同学一些思想创意的闪光点,和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比对,更好的进行了资源整合。
教师评价建立在自评和互评的基础上概括性的对学生作品做出综合性总结,使学生能对自己作品更深入和全面的认识。
(三)"欣赏 · 评述”学习领域——终结性评价
"欣赏 · 评述”学习领域是指学生通过对自然美、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等进行观察、描述和分析,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
将终结性评价运用到此领域也未尝不可,终结性评价是一种比较全面和正式的评价,不仅要考虑学生对美术的知识掌握,还要考虑学生对阶段学习后情感态度的变化,该领域常常是以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为主,通过观摩和讨论,分析作品的实用性和审美性,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对学生的综合知识的运用和掌握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教师可请学生针对美术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并用文字记录下来,评价可采用书面评语体现。
(四)"综合 · 探究”学习领域——形成性评价
"综合 · 探究”学习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学习领域。该领域注重美术与各学科、现实社会之间的联系,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更多跨学科学习的活动。
在这一领域的学习中,课程相对灵动、开放,教师的评价就要及时跟进,因此比较适合的评价方法即是形成性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调控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对学生的强化频率,使其获得学习的持续动力,最好要抓住学生行为的关键点及时启发引导,发散学生思维,使学生接受的信息更多元、全面。
在美术教育中,美术教学评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了美术的教学质量。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形成一个完善全面的评价系统,以上提到的评价方法不仅仅是唯一的途径,可以注重各种评价方式的交叉融合,或教师推陈出新,塑造更有效的评价方式。评价方式要重视多样和灵动,不仅是以上提到的评价方式,教师要学会利用各种互联网资源,寻求评价的多途径,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教育观念在不断的变化,新的评价理论和方法也在不断引进,教师可运用的评价方式推陈出新,但要注意评价方式和教学情境相适应,不能太理想化或束之高阁,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合适的评价方式,方法并不是唯一的,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才是教学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社,2002
【2】尹少淳.美术教育学新编[M]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