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数学在新课改的要求展开了探究性实践的教学模式,不仅能让学生接受数学知识,也让学生通过实践去探索、研究、发现数学问题,并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形成良好地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数学素养,以此从多方面的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师的教学需求,提高了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在此,文章就着重阐述了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学习实践的重要性,分析了该模式所遵循的个性与共性同发展的原则、主导与主体相结合的原则以及开放与实效同兼顾的原则,并从教学模式、内容等方面提出了创新举措,以此作为引领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实践学习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探究性 重要性 基本原则 开展举措
一、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当前的小学数学在教学理念和模式上都发生了变化,并根据小学生的实际特点和学习能力,在教学中融入了自主探究性的学习模式,旨在通过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教育和引导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的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并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和生活化,进而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促进其思维能力、观察思考能力、运用能力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全面发展,從而实现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现、自我探索、自我完善的教学目的。因此探究性学习不仅是新课改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具体要求,也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实践的重要性
1、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最基础的阶段,学生在这个阶段中各方面的意识、思维、能力、品质和态度等都处于一种萌芽状态,只要教师给予正确的引导,学生才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因此在新的教育环境中,小学数学重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逻辑思维,探究性学习模式可以将指导思想、教育目标、教育原则以及教育策略进行有效的结合,使课堂教育得到了延伸和补充,从而为学生提供了直接操作和自主学习、认知、探索、感悟的机会,实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
2、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小学教育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实践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并能够及时的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出不同的、针对性的、目的性的、计划性的指导和教育计划,同时通过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也参与到了实际的教学中,通过自己操作、实践,从不同角度来发现、分析、观察、思考和解决各种数学问题,由此激发出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也为他们的自主学习奠定了基础,这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应循的基本原则
1、个性与共性共存的原则。小学生对课堂的注意力并不持久,对教师和家长的依赖程度高,但又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想象力丰富,喜欢探索和问问题。因此教师要注意整体学习效率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们的个性发展。
2、主导与主体的结合原则。素质教育提倡学生为本的原则,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其中起着教育和引导的作用。因此教师指导是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其提供充足的空间和时间,并提供平台和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就疑问进行发问、探讨等,让学生从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3、开放与实效的协同原则。自主探究学习的核心在于将课堂放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索求知的过程中发拓展自己的思维、锻炼自己的能力。因此教师要突出探究课堂时间与空间的开放性、探究形式和方法的开放性以及探究结果的开放性,并将其最终引入到教学的实效上,以此突出开放与实效协同发展原则。
四、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领学生开展自主探究
1、营造氛围。首先,教师可以提供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 ,让学生消化所学的知识,并以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究。教师的讲解只是将学生“引进了门”,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很大一部分是需要自己去思考、去消化的,这样自己总结、整理和归纳出的知识才会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像图形的周长,教师讲过:各边相加就是周长。那么若是反过来问:一跟铁丝长20厘米,将其围城一个正方形,那么边长是多少?学生就不知道怎么反推了。这时究竟可以用一些小纸条、绳子等道具,让学生自己去实验。其次,在自主探究性学习过程之中,教师在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学习时间的同时也要掌握好课堂的节奏,适当给予学生指导,尤其是对于一些知识结构较为复杂的数学知识,教师更应该及时帮助学生,让他们深入理解知识。
2、创设情境。上课过程中,老师应该注重课堂气氛的活跃性,通过营造轻松活跃的气氛,为学生学习效率或者是能力的提升打好基础。在课堂上通过引入一些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切实的感受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和热情,像二年级中的数字的乘除法中,题目是把一根12米长的绳子剪成相同长度的几段,共剪了5下,每段长多少米?这时学生可以根据题目要求,在纸上画一条线段,并在纸上面表注上分割线,画上括号,将线段画5下,然后就会观察一共有6段,从而按照乘法口诀算出“12/6=2”这个结果。或是用纸剪一下也可,从而锻炼学生的观察、动手和思考能力。
3、合作教学。在采用自主探究性学习开展教学时,首先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性格特点将其分为几个合作小组,然后让小组围绕着一个数学问题进行讨论,最后再由教师对学生的合作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和总结,这样一来就能使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交流,教师也能详细地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五、结语
在当前新的教育形势下,小学数学也要转变教学思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采取各种方式,将自主探究性学习实践融入到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让学生有进行深入细致思考、自我体验的机会,达到眼到、心到、手到的目的,循序渐进地形成自主探究学习良好习惯,掌握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沙国柱《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实践研究》
【2】蔡金香《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
【3】严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
【关键词】:探究性 重要性 基本原则 开展举措
一、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当前的小学数学在教学理念和模式上都发生了变化,并根据小学生的实际特点和学习能力,在教学中融入了自主探究性的学习模式,旨在通过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教育和引导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的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并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和生活化,进而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促进其思维能力、观察思考能力、运用能力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全面发展,從而实现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现、自我探索、自我完善的教学目的。因此探究性学习不仅是新课改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具体要求,也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实践的重要性
1、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最基础的阶段,学生在这个阶段中各方面的意识、思维、能力、品质和态度等都处于一种萌芽状态,只要教师给予正确的引导,学生才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因此在新的教育环境中,小学数学重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逻辑思维,探究性学习模式可以将指导思想、教育目标、教育原则以及教育策略进行有效的结合,使课堂教育得到了延伸和补充,从而为学生提供了直接操作和自主学习、认知、探索、感悟的机会,实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
2、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小学教育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实践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并能够及时的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出不同的、针对性的、目的性的、计划性的指导和教育计划,同时通过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也参与到了实际的教学中,通过自己操作、实践,从不同角度来发现、分析、观察、思考和解决各种数学问题,由此激发出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也为他们的自主学习奠定了基础,这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应循的基本原则
1、个性与共性共存的原则。小学生对课堂的注意力并不持久,对教师和家长的依赖程度高,但又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想象力丰富,喜欢探索和问问题。因此教师要注意整体学习效率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们的个性发展。
2、主导与主体的结合原则。素质教育提倡学生为本的原则,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在其中起着教育和引导的作用。因此教师指导是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其提供充足的空间和时间,并提供平台和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就疑问进行发问、探讨等,让学生从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3、开放与实效的协同原则。自主探究学习的核心在于将课堂放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索求知的过程中发拓展自己的思维、锻炼自己的能力。因此教师要突出探究课堂时间与空间的开放性、探究形式和方法的开放性以及探究结果的开放性,并将其最终引入到教学的实效上,以此突出开放与实效协同发展原则。
四、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领学生开展自主探究
1、营造氛围。首先,教师可以提供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 ,让学生消化所学的知识,并以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究。教师的讲解只是将学生“引进了门”,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很大一部分是需要自己去思考、去消化的,这样自己总结、整理和归纳出的知识才会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像图形的周长,教师讲过:各边相加就是周长。那么若是反过来问:一跟铁丝长20厘米,将其围城一个正方形,那么边长是多少?学生就不知道怎么反推了。这时究竟可以用一些小纸条、绳子等道具,让学生自己去实验。其次,在自主探究性学习过程之中,教师在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学习时间的同时也要掌握好课堂的节奏,适当给予学生指导,尤其是对于一些知识结构较为复杂的数学知识,教师更应该及时帮助学生,让他们深入理解知识。
2、创设情境。上课过程中,老师应该注重课堂气氛的活跃性,通过营造轻松活跃的气氛,为学生学习效率或者是能力的提升打好基础。在课堂上通过引入一些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切实的感受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和热情,像二年级中的数字的乘除法中,题目是把一根12米长的绳子剪成相同长度的几段,共剪了5下,每段长多少米?这时学生可以根据题目要求,在纸上画一条线段,并在纸上面表注上分割线,画上括号,将线段画5下,然后就会观察一共有6段,从而按照乘法口诀算出“12/6=2”这个结果。或是用纸剪一下也可,从而锻炼学生的观察、动手和思考能力。
3、合作教学。在采用自主探究性学习开展教学时,首先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性格特点将其分为几个合作小组,然后让小组围绕着一个数学问题进行讨论,最后再由教师对学生的合作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和总结,这样一来就能使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交流,教师也能详细地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五、结语
在当前新的教育形势下,小学数学也要转变教学思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采取各种方式,将自主探究性学习实践融入到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让学生有进行深入细致思考、自我体验的机会,达到眼到、心到、手到的目的,循序渐进地形成自主探究学习良好习惯,掌握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沙国柱《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实践研究》
【2】蔡金香《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
【3】严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